近五年安徽省高考数学理科试卷分析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7900776 上传时间:2023-10-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五年安徽省高考数学理科试卷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近五年安徽省高考数学理科试卷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近五年安徽省高考数学理科试卷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近五年安徽省高考数学理科试卷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近五年安徽省高考数学理科试卷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五年安徽省高考数学理科试卷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近五年安徽省高考数学理科试卷分析一、总体评价近五年安徽高考数学试题从整体上看,贯彻了“总体保持稳定,深化能力立意,积极改革创新”的指导思想,试卷内容上体现新课程观念,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数学思想方法都有较全面的考查。二、试卷特点1、 试卷结构保持稳定,近五年来一直是10道选择题、5道填空题、6道解答题的结构;2、 试卷分值稳定,选择、填空每题5分,解答题共75分;3、 试卷难易安排稳定,基本是由易到难,给学生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三、具体分析2011年是安徽省高考自主命题的第六年,是安徽省进入新课程改革高考的第三年,处在由大纲高考到新课标高考的过渡期的最后一年。11年的数学命题迈出了“稳中求

2、变,变中求新,新中求活,突出应用,贴近现实,交汇融合,凸显能力”的命题改革前进步伐,理科数学难度有所增大。 11年的理科试卷相对于以前做了很大的变动。(1) 第(16)题一改往年的做法,不是三角函数题,而是函数与导数整合的题目;(2) 第(17)题的立体几何,考的是线线平行与表面积问题,并没有按照常规考二面角的求解问题;(3) 第(19)题设置的是不等式的证明题,为历年罕见;(4) 第(21)题的解析几何直接要求动点的轨迹方程,回归到解析几何的本质却不涉及到韦达定理。 这份卷子学生觉得题目难,根本原因是学生缺乏数学思维。为了扭转当前这种只重视做题数而不重视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不良教学局面,11年

3、的数学试卷进行了创造性的改革,考查的不是学生会不会套用常用题型,而是重在考查学生会不会思维,有没有良好的思维习惯以及创新的精神。 2012高考试卷就比较符合正常思维。对于选择题第(1)题考查复数的计算,是简单第(2)题考查函数的解析式,主要看学生对函数解析式的理解,第(3)题考查程序框图及算法,利用列举法可以得到答案,第(4)题考查等比数列的性质和指数对数的运算,需要学生有转化能力,属于中等难度的题。第(5)题频率分布直方图,方差和平均数的计算,第(6)题考查线面的垂直关系以及充要条件的定义,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第(7)题二项式定理,以及分类讨论思想、计算能力和逻辑思

4、维能力,属于中等偏上难度的题目。第(8)题考查向量的运算,几何运算的性质,第(9)题考查三角形的面积以及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利用到了抛物线的第二定义,是中等偏上难度的题目。第(10)题的难度较大,是对独立事件以及分布计数这块知识点的考查。填空题中,第(11)题是简单的线性规划的题目,第(12)题利用空间想象能力,通过三视图,计算几何体的基本量。第(13)题考查极坐标方程与直角方程的互化,第(14)题考查向量数量积的运算,第(15)题难度较大,它是将余弦定理、不等式、解三角形和三角函数的单调性综合在一起进行考查。解答题第(16)题考查分段函数和三角函数的周期性,有一定的难度。第(17)题考查相互独

5、立事件、分布计数以及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其实题目本身的难度并不大,关键是处理好一些语言信息和相关数据。第(18)题属于中等偏上难度的题目,空间直角坐标系的建立比较复杂,第(19)题考查函数的导数,利用导数求函数单调性并求最值,还考查到导数的几何性质,第(20)题考的是圆锥曲线中的椭圆,其中的一些基本量的计算以及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的考查。第(21)题数列,2012年将数列作为最难的一道题目放在最后,也是符合一般试卷结构的,在证明过程中加入了充要条件的概念,第二问又需要利用反证法来证明,这都给学生解决这道题增加的难度,要求学生有创新意识。2013年安徽省第八次数学自主命题。对于今年高考理科数学试卷

6、,可以看出试卷立足现行高中教材,在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全面考查的同时,又突出了对数学思想、数学核心能力进行综合考查,贯彻了有利于中学数学教学与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相结合的原则,凸显了高考的选拔功能,又贯彻了“总体保持稳定,深化能力立意,积极改革创新”的指导思想,充分体现了高考“能力立意”的中心思想,具体四个鲜明特点。1、结构合理,回归传统。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三大题型不变,仍然是选择题50分、填空题25分、解答题75分。解答题仍然是六大块,较去年只是次序发生了略微的变化,依次是三角函数题、函数题、解析几何题、立体几何题、导数与数列题和概率与统计题。试卷整体风格常规而成熟,使学生感到亲切,

7、这样学生在做题时心里肯定更踏实,也更容易发挥。2、梯度明显,区分有效。选择题第1题到第7题有的较容易,有的是稍微有点计算量的中档题,是绝大部分同学都能解决的题目。8、9、10题需要一些基础知识和技巧才能做出的。填空题中的11、12、13题应该属于简单题,14、15题偏难。解答题中16、17题都是常规题目,对于成绩中等学生应该不难解决。18题的第一问求椭圆方程不难,但能准确无误解答好第二问就需要一定“功底”了。19题是以圆锥体为载体考查线面平行和求值问题,可能学生接触旋转体较少而解决此题比较困难。20题关于数列、不等式的一个综合题目不仅考查了导数处理问题的方法,也考查了数列中用错位相减法求和的技

8、巧等。压轴题类似于2010年安徽省理科试题最后一题,也是一道概率统计应用题,阅读量大、理解起来较难,有点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去完成本题,因此本题对优秀学生不仅是知识与能力,更是时间的一个挑战。这种试题由易到难的排列原则,体现高考中的人文关怀精神。3、突显能力,考查思想。通览今年的理科数学试卷,数学思想贯穿始终。整个试卷对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化归与整合思想,以及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向能力都作了全方位的考查。其中第10、17、20题等,考查了函数与方程思想;第2、7、8、9、18、10、14、15、19题等,考查了数形结合的思想;第4、6、10、13、16、17、20题等

9、,考查了等价转化思想;第8、15、16题考查了分类讨论思想等。充分体现了高考“能力立意”的中心思想。4、稳中有变,彰显特色。如第3题考查课本上何为“公理”这一概念的相关知识,回归教材。第15题是选填题,是安徽自主命题以来创新型题的试验田,今年则以立体几何作为背景考查了多方面的知识,具有很好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第19题一改多年来多面体中平行、垂直证明与求角问题,转而以旋转体为载体有力地考查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计算能力,是几何中一道有新意的题目,对2014年高考复习有很好的导向作用。再如第21题概率应用题以某高校数学系利用周末举行一次心理测试活动为问题情境,以收到老师所发信息的学生数建立数学模

10、型,设置贴近生活,背景清晰公平,体现了关注实际,注重应用的理念,展现了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2014年的安徽省高考理科数学试卷,第1题考查复数与往年相同,第2题是根据不等式的性质解决问题,第3题与往年一样考查程序框图,第4题将极坐标和参数方程结合在一起考查,第5题是线性规划这块的考查,对于函数与导数的综合应用在6、9、11、16、18题中都有涉及,整体来说函数方程比往年简单,但是更具有灵活性,计算量也变大了。向量与立体几何是在7、10、15、20题中考查的,三视图比较常规,但向量部分知识是选择题、填空题最后一题,综合性较强,立体几何相对简单。数列与不等式考查的是12、21题,排列组合、二项

11、式定理和概率统计是8、13、17这三题,这两块知识点与往年相比难度都差不多。2014年是将圆锥曲线放在最后,其难度是比较大的。2015年分析的是全国数学卷1理科,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选择题、填空题考查了复数、三角函数、简易逻辑、概率、解析几何、向量、程序框图、二项式定理、线性规划等知识点,大部分属于常规题型,同时在立体几何、导数等题目上进行了一些微创新。考点分布集合0复数5函数5向量5简易逻辑5程序框图5线性规划5二项式定理5解三角形10几何证明选讲10坐标系与参数方程10不等式选讲10数列12概率与统计17导数17立体几何22解析几何22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辑,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