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模版(公共建筑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7891756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市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模版(公共建筑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广州市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模版(公共建筑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广州市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模版(公共建筑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广州市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模版(公共建筑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州市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模版(公共建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市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模版(公共建筑(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州市绿色建筑设计说明专篇模板(公共建筑)一、设计依据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GB50378-20062. 广东省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DBJ15-86-20113. 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 JGJ/T 229-20104. 广州市绿色建筑设计指南5.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GB50033-20016.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50034-20047.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76-938. 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 GB50555-20109. 建筑幕墙 GB21086-200710.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广东省实施细则 DBJ15-51-200711. 建筑外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其检测方

2、法 GB7106-200812. 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 JGJ/T0151-200813. 国家、省、市现行的相关建筑节能法律、法规二、工程概况1. 申报绿色建筑的区域范围示意图:(应注明北向角度)2. 项目用地面积: m23. 项目建筑面积,其中地上: m2 地下: m24. 是否有旧建筑:有 无三、绿色建筑设计技术措施汇总建 设 目 标 及 关 键 绿 色 设 计 指 标建设目标一星(对应省标一星A) 二星(对应省标二星A) 三星关键绿色设计指标建筑节能率非传统水源利用率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可再循环材料利用比例一、规划设计技术措施必须说明内容1. 应说明对场地保护方面的技术措施,包括原

3、有地形地貌的维持、森林及古树的保护、水系的保护以及改造后必要的生态复原措施。2. 应说明对场地内部危险源的检测结果及避让措施。3. 应说明避免对周边居住建筑日照产生影响的措施,包括对居住区日照影响分析结果、幕墙的反射比控制以及避免夜间泛光照明的光污染措施。自选说明内容1. 应说明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的评测结果(数据应取自有检测资质机构的环评报告),包括测点昼间和夜间的噪声值。2. 应说明改善项目周边室外通风效果的设计措施,包括大体量单体的首层局部架空设计、开放连廊设计、建筑朝向设计、与周边建筑的间距控制等方面的措施。如果进行了室外通风模拟,应说明主要活动区室外风速分布和静风区面积。3. 应说明选

4、址和建筑出入口的设置充分考虑使用人员方便充分利用公共交通网络,包括出入口数量、出入口距离公交站点的距离。4. 应说明地下空间的利用措施,包括地下空间的具体用途、地下空间建筑面积与建筑用地面积的比例。二、建筑设计技术措施必须说明内容1. 应说明建筑节能设计的要点,简要描述窗墙面积比的控制、外墙和屋顶的隔热措施、外遮阳设置以及玻璃的种类选择。2. 应说明装饰性构件和功能性构件的设置情况,对于装饰性构件,还应说明造价比例。自选说明内容1. 应说明外窗和幕墙的开启方式和开启比例。如有必要,说明空调通风系统的换气能力。2. 应说明外窗和幕墙的气密性等级。3. 对于精装修项目,应说明室内装修设计的设计进度

5、和设计成果;对于毛坯交楼项目,应说明是否提供菜单式装修设计方案、预留和预埋措施。4. 应说明可变换功能的区域范围、隔断方式及可变化空间功能的区域面积比。5. 应说明项目室内布局对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的效果、外窗开启面积和开启方式、室内穿堂风组织以及高大空间的拔风设计等措施。6. 对于宾馆类项目,应说明外墙、内墙、楼板和外窗的构造做法、隔音量说明和楼板的防撞击声措施。7. 应从建筑平面布局及功能空间布置上说明减少相邻空间的噪声影响的措施,包括室内噪声源的隔离及消声措施。8. 应说明改善室内自然采光效果的技术措施,包括进深控制、多侧采光及天窗采光等措施。9. 应说明本项目采取的主要无障碍设计措施,包括

6、无障碍入口、无障碍通道、无障碍楼梯和无障碍厕所等;10. 应说明设备间、管道井的设置便于维修、改造和更换的措施。11. 应说明在选择建筑材料时,尽可能考虑金属材料(钢材、铜)、玻璃、铝合金型材、石膏制品、木材等材料的使用情况。12. 应说明本项目外遮阳设置情况。对于固定遮阳,应重点描述南向和东西向的外遮阳设置及平均外遮阳系数;对于活动遮阳,应说明活动遮阳的类型及设置活动遮阳的外窗面积比。13. 应说明地下空间自然采光的改善措施,包括采光井、下沉庭院和光导管的设置。三、结构设计技术措施必须说明内容无自选说明内容1. 应说明是否全部采用预拌混凝土,且商品砂浆的使用率超过50%。2. 应说明高强钢的

7、使用情况,包括哪些钢筋采用了高强钢,对于使用了强度更高的钢筋,应说明按照强度的等比例折算效果。四、园林设计技术措施必须说明内容1. 应分乔木、灌木、草本及地被、藤本植物、竹类和水生植物列举主要的乡土植物;应对乔、灌、草皮相结合的复层绿化进行说明。应对100m2绿地上的乔木数量和乔木形态(如树冠高度、叶面积指数)进行说明。自选说明内容1. 应对住区非机动车道路、地面停车场和其他硬质铺地采用的透水措施进行说明。应对利用建筑阴影、高大乔木和庇护景观为室外人员活动区、人行道路提供遮阳的措施进行说明。五、给排水设计技术措施必须说明内容1. 应简要叙述项目水系统规划方案,包括生活给水方案、生活排水方案、雨

8、水排放方案、雨水和中水利用方案。2. 应说明项目管网防漏损的主要措施,包括供水压力的选择、阀门的选用、管材及连接方式、用水的分项分级检测等。3. 应说明主要给水系统的节水措施和节水器具的主要用水参数。4. 如项目存在景观用水,应说明景观用水的合理补水方式。自选说明内容1. 应从两方面说明雨水的利用方式,一是室外场地降低地表径流,增加雨水渗透的措施。包括可渗透的管沟、旱溪、生态冲沟、透水铺装等措施;二是雨水的收集、处理、蓄积和回用措施。2. 应说明本项目非传统水源的种类,例如雨水、再生水、海水、空调冷凝水等,应简要叙述水量平衡情况,雨水的收集、调蓄和处理方法,中水的收集和处理方法、雨水和再生水的

9、水质安全保障措施,并说明非传统水源的利用率;应说明非传统水源的主要用途,例如绿化、景观、洗车以及空调机组的补水。3. 应说明项目分项分级水量计量的具体措施。4. 应说明绿地采取的浇灌方式及相应的控制方式。六、暖通设计技术措施必须说明内容1. 应说明系统选用高效的空调设备,冷水机组及锅炉效率、水泵输送能效比和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满足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2. 应说明室内设计参数满足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包括温度、湿度、风速、新风量等参数。3. 对于室内散湿量较大的功能场所,应说明除湿方法及效果。4. 对于宾馆类建筑,应说明设备的减震和消声措施。自选说明内容1. 如设有排风热回收装置,应说明排风热回收的

10、方法及热回收效率。2. 对于全空气系统,应说明全年新风调节方法及措施。3. 应说明系统对部分负荷的调节性能,包括主机台数调节、IPLV值的说明、输送系统的变流量调节、末端系统的变流量调节等措施。4. 应说明空调末端的形式及温湿度的可调节性。5. 如采用水源热泵空调系统或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应说明系统满足的负荷比例。七、建筑电气设计技术措施必须说明内容1. 应说明建筑照明系统采用高效光源、附件及控制系统,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超过现行值要求。2. 应说明项目的空调冷热源、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进行独立分项计量,并具有数据远传功能。3. 应说明建筑室内照度、统一眩光值、一般显色指数等指标

11、满足现行国家标准中的有关要求。自选说明内容1. 应说明电梯是否采用节能电梯以及相应控制方式。2. 应说明室内设置了污染物浓度检测系统,并与空调通风系统联锁运行。3. 应说明建筑照明系统采用高效光源、附件及控制系统,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超过目标值要求;4. 如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应说明系统发电量满足的电量比例。八、智能化设计技术措施必须说明内容无自选说明内容1. 应说明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定位等级、子系统基本配置与技术要求。2. 应说明建筑通风、空调、照明等设备自动监控系统技术合理,系统高效运营,包括空调通风系统的自动监测记录、变负荷自动调节和照明系统的自动调节。四、绿色施工的技术要求

12、1. 绿色施工对环境影响控制的要求1) 施工单位需制定施工现场环境保护计划 ;2) 施工单位需提供环境保护结果自评报告;3) 施工单位需做好现场环境保护措施取证工作,如相应记录表及照片。2. 绿色施工对废弃物管理的要求1) 施工单位需编制废弃物管理计划;2) 施工单位需按建筑施工、旧建筑拆除和场地清理时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并尽量将其中可再利用材料、可再循环材料回收和再利用;3) 施工单位需按废弃物管理技术做好现场取证工作,如相应记录表及照片。3. 绿色施工室内空气质量管理的要求1) 施工单位需制定室内空气品质管理计划; 2) 施工单位采购材料需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中的有关规定;3) 室内施工现场保证良好自然通风或采取强制排风措施。4) 施工单位需做好室内空气质量管理措施取证工作,如相应记录表及照片。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