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说课稿模板集合7篇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7881616 上传时间:2022-08-1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说课稿模板集合7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小学语文说课稿模板集合7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小学语文说课稿模板集合7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小学语文说课稿模板集合7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小学语文说课稿模板集合7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说课稿模板集合7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说课稿模板集合7篇(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小学语文说课稿模板集合7篇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1口耳目是一篇象形字归类识字的课文,十二个字按器官、动物、天体现象、植物来分类。并且把画画、古文字与象形字对应起来,融儿童情趣与识字为一体。本课是识字教学中的第二课,我力求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识字的兴趣,以小熊贝贝为线索利用闯关的形式安排教学环节让孩子们能始终处于兴奋状态,让抽象的汉字和枯燥的认字过程成为孩子们爱做的事,使识字过程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提高识字效率。一、从以教师为主转向以学生为主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本着一个“成为孩子们学习时伙伴,玩耍时的朋友”的指导思想来设计教学程序,通过创设情境、游戏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尊重

2、学生感受和体验,在学的方面,也提倡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遵循先学后教的原则,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二、从平均用力转向突破教学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汉字在他们眼中既陌生又熟悉,加上本课生字均一色象形字,都是高频字,学生在生活中可能都已经接触过,因此障碍不大,所以我在学习了2个象形字以后,我让学生们自己去学习剩余的4个字,让他们自己去读、去记、去想,在前面两个字基础上,调动他们的形象思维,让他们用自己的观察与想象巧妙地将汉字事物联系起来。既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又能锻练学生独立思索、想象的能力。三、以课内为中心转向课内外结合语文是母语教学,学习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汉字更是生活中随处可见,让学生养

3、成留意周围事物,学习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习惯,本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我特意安排了“认标牌”的小游戏,我希望通过这一小游戏,能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交际、生活中开动小脑识字,让识字自然地融入到孩子们的活动和学习中去,让孩子们进一步提高识字兴趣,并且以识字为荣。(一)、本堂识字课我研究的的重点:鼓励孩子运用各种方法认字,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根据象形字造字的规律学习生字,并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及识字的能力。(二)、策略:1、教学方法多样化情境中识字针对我班学生好动、爱玩、做事没耐心的特点,在本课中我以小熊贝贝为线索,通过闯关的形式使学生始终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使孩子能

4、主动参与,大大地提高识字的效率。游戏中记字游戏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把游戏引入识字教学总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整个情境中,我又穿插了诸多游戏来调味课堂,例如,儿歌诵读、找朋友、归类游戏、认标牌等,其本质都是识字,复习生字,可是学生学得不累,总觉得老师还设置什么新花招在等他,寓教于乐,使枯燥的识字过程演变成活泼有趣的活动过程,这正是学生所期盼的。2、抓“典型字”教会学生学字方法,由扶到放让学生自主识字在课始我便抓住“兔”字的教学,使学生通过象形字学法和熟字加笔画法来巩固此字,并通过“兔”字的学习,迁移学生用多种方法去记忆另外的4个字。本课里均是象形字,每个字都可以对比事物来记忆字形,此种方法

5、固然巧妙,但是象形字毕竟只是汉字的一部分,让孩子们尝试多种方法来记字形,才是我们的目的所在,根据本课的“木”、“禾”等字的特点,我希望引导学生能用加减笔画,编儿歌等方式来记字,使记字方法更为丰富。(三)、在研究中我碰到的新问题:在本课之前,我们课文中学的汉字基本上都是靠学生反复读儿歌来强化记忆的,既没有给孩子们分析字的结构,笔画,也没有特意要求学生如何记住这个字的外形,因此,在备本教案时,从一下子重音过渡重形,我很担心当我问你如何记这个字时,学生除了能对比事物来记,其余毫无方法。甚至会出现像学习拼音那样“兔,小白兔的兔”。这六个字的教法,虽然我安排了扶两个字,放4个字,并通过情境与游戏参与,可

6、是我发现备来备去,六个字的教法与学法还是十分雷同,这使很苦恼。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2一、教材分析:这篇散文描写了波浪汹涌的黄河及河上羊皮筏子的艄公驾驭黄河的风采,赞扬了艄公凭着勇敢、智慧、机敏,战胜惊涛骇浪的黄河精神,并以“黄河的主人”的美誉来赞美他。文章开篇并没有直接描写羊皮筏子及艄公,而是浓墨重彩写黄河万马奔腾、浊浪排空的险恶气势,极力渲染黄河气势之大、险情重重,为下文描写黄河的主人的品格作铺垫。汹涌奔流的黄河足以让作者惊叹不已,然而更使作者惊讶的是在湍急的黄河上还有羊皮筏子贴浪前进,如履平地,而且还载着六七个人,文章到此,场面惊心动魄,行文跌宕起伏,处处充满惊奇,扣人心弦,易于引起读者的高

7、度注意。羊皮筏子的乘客在急流中谈笑风生,勇敢大胆,羊皮筏子的艄公沉着稳健、从容不迫的气质深深地震撼了作者的心灵,震撼了读者的心,让人感到人类的伟大与不平凡。因而作者由衷地称艄公为“黄河的主人”。综观全文,课文条理清晰,结构严谨,层层渲染,中心突出,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根据课程改革和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针对学生的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引导学生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通过对课文的品读,读懂课文内容。熟读成诵最后一个自然段。2、过程和方法目标:以学定教,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朗读指导,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评价能力。通过观看录象,感受黄河的磅礴气势。3、情感态度目标:在朗

8、读中感受黄河风浪的险恶和艄公的勇敢、沉着和智慧,进而体会人类征服自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本质力量。本文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读懂揭示课文中心的重点句,即“他凭着勇敢和智慧、镇静和机敏,战胜了惊涛骇浪,在滚滚的黄河上如履平地,成为黄河的主人”。教学的难点是对黄河的认识,因为黄河离孩子很远很远,要借助媒体来突破这一难点,帮助学生弄清课文各部分和中心之间的有机联系也是难点。二、教学过程:整个教学过程我把她分为五大板块一、 诗文导入,感受黄河的壮美教师引导学生背诵有关黄河的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讲出黄河在自己心中的印象,教师相机板书(黄河)。接着引导

9、学生初读课文,观看黄河的视频,一边欣赏,一边引导学生用文中的词句赞美眼前的黄河 。之后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感受作者心中的黄河,指导学生读出黄河的气势,读出黄河的壮观 。(简评:这一个环节设计环环相扣,水到渠成,利用学生积累的古诗文导入新课,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关视频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初步感悟黄河惊险壮观的气势,从而达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二、紧扣中心句展开学习(投影出示中心句)1.上节课同学们找出了全文中心句,并抓住重点词“如履平地”等对该句作了初步理解,还记得吗?(A.黄河水汹涌澎湃,令人生畏,十分危险。B.艄公凭着勇敢智慧镇静机敏在黄河上如履平地,所以说艄公是黄河的主人。)2.齐读。

10、三、交流学习第2-7节(体会艄公的品质和感受羊皮筏子的险与小1.体会艄公的品质(1)建议同学们细细品读课文2-7节,想想: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艄公勇敢、智慧、镇静、机敏?2.组织讨论(随机指导理解并读好句子)(1.)写羊皮筏子上乘客的神情谈笑风生、指指点点、从容等,一方面说明乘客勇敢,其实更说明艄公的,筏子撑得好。(引导联系实际,坐车)(2)坐过羊皮筏子人的体会很重要。(3)文中作者的所见所感。(兴奋、惊异“像突然”)(4)羊皮筏子上艄公的神态和动作(5)描述羊皮筏子特点. 羊皮筏子那么小,那么轻,这就(2)感受羊皮筏子的险与小。(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会)1.从第二节中的“小、轻、小小、整个儿吞

11、没”等词来 体会。2)从第二节中的“鼓浪前进”的场面来 感受4、从第三节中:作者在刚刚看到羊皮筏子上有人时的惊讶的四、突出、巩固中心1。再来读一读中心句加深理解2。学习第8节,总结全文,升华感情五,扩展训练让学生交流手集到的有关黄河的资料,并推荐学生读书大森林的主人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3教材分析尊严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2单元第七课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从内容体会思想。本篇课文抓住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描写他是一个要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取食物的人,表现出年轻人是一个有尊严的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本课四个生字。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对话部分;

12、学习运用从内容体会思想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体现人物的品质。情感目标:让学生体会哈默美好的形象和人格魅力。教育学生从小就要有自尊心,无论在什么时候人都要有尊严。重点难点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抓住描写年轻人哈默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深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我把本课的难点确定为透过年轻人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品质以及理解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的那句话。教法学法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本课的教学方法确定为多媒体直观法、阅读讨论法、以读代讲法、以读促写法。本课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质疑问难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分角色朗读法、收集材料法。为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课前需做好以下准备

13、:(一)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尊严的格言。(二)课文插图。教学过程:这篇课文我计划1课时完成。我把这课时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一)激趣导入同学们,假如你是一个饥肠辘辘、筋疲力尽的逃难人,有人将食物送到你面前,你会怎么做?(出示课文插图)可是有一个年轻人他没有这么做,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读完尊严这篇课文,你就知道了。(这样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求原因的欲望。)(二)自学质疑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思维。1、根据阅读提示自由读书感悟,勾画出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懂?同桌相互交流各自读懂的和不懂的问

14、题。(这个环节是学生动口、动脑、动手,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培养了自学能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2、质疑问难。学生通过读课文提出问题、归纳:年轻人为什么拒绝摆在他面前的食物?当听说没活时,他为什么不高兴?当听杰克逊大叔说要他捶背时,他为什么又高兴起来?为什么他会从一无所有到后来拥有一笔让所有美国人羡慕的财富呢?(三)小组合作学习、探究交流。(探究刚才质疑的问题)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以学生是语文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1、分小组合作学习。重点通过年轻人的神态、动作、语言,想象他当时的心理活动,体会他自尊、自

15、强的精神。学生在朗读中提出不懂的问题,如食物摆在年轻人面前时,从他说的话里,你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吗?当听说没活时,他会怎么想?当听杰克逊大叔说要他捶背时,()他又会怎么想?学生在提出问题后又进行朗读,实现在读中问、问中读。(这个环节设计是让学生洞察、分析人物的内心活动,从内容体会思想,加深对年轻人自尊人格的理解。学生在读中问、问中读,在读中感悟,边读边想,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学生在自读自问中和文本、教师、同学进行着心灵的对话,情感得到了升华,个性得到张扬。)2、说一说、演一演、议一议(1)说一说学生自由说出文中自己最喜欢的语句或感受最深的地方。(2)演一演在学生自由畅谈后,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和欣赏即兴表演对话部分。(请两位学生分别扮演杰克逊大叔和年轻人,其余几个学生扮演逃难人进行现场表演,本课的重难点就在宽松的氛围中得以突出和突破。)(3)议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