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温馨的港湾》教学设计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7875641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4.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温馨的港湾》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家温馨的港湾》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家温馨的港湾》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家温馨的港湾》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家温馨的港湾》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温馨的港湾》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温馨的港湾》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温馨的港湾教学设计教材依据家,温馨的港湾是山东人民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让爱驻我家中的第一课相亲相爱一家人的第一个框题。设计思路本节课的内容由两个层次构成。第一部分“家,温馨的港湾”让学生们明白家真正的含义,感受到家庭的浓浓爱意。第二部分“不忘父母养育恩”从深层次的方向教导学生们对父母的恩情,惟有以爱和孝敬来回报。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抚育,尊重父母的劳动和情感;体会自己与父母亲密无间的深厚感情,学会理解父母。2、知识与能力理解生命是父母赋予的,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所付出的的辛劳,能尽自己所能孝敬父母和长辈;明确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

2、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3、过程与方法在讲述自己童年趣事的过程中,用体验法感受父母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搜集父母为家庭做贡献的具体事例,感受家庭亲情。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和长辈是本框的教学重点。“爱家 许多学生恰恰缺乏小心和”是本框的教育主题,对家的爱不是抽象的,对于学生来说“爱家”就是爱父母、爱长辈、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该在青少年中得到继承和发扬,然而需对许多学生恰恰缺乏孝心和孝行,需要大力引导和教育。我们应该教育学生心怀感恩之情,身体孝敬之行。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孝敬,又何谈尊重他人?一个人连最起码的家庭责任感都没有,又怎么能指望他担负起报效祖国的重担呢?教学方

3、法 教学中结合对重难点的分析,调动学生参与讨论活动,采用体验式教学的思路,从不同角度理解家庭给予自己的帮助和温暖。教学设计精彩故事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内容“那是我的房子”有一个人在印度醉卧街头,警察认出那是当地一个有名的富翁。警察问他为何不回家,他说:“我没有家”。警察指着前面不远处的一处房子说:“那不就是你的家吗”?富翁说:“那是我的房子。”“我又有家了”二战时,有一个人的十几个亲人在战争之中都不幸遇难,他陷入了绝望。后来听说他还有一个小女儿还活着,兴奋不已,于是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自己五岁的女儿,他激动得泪流满面,抱着自己五岁的小女儿说:“我又有家了!”教师:听了这两个故事,你们有什么样的认

4、识?你对家的感受是什么?请同学们畅所欲言。设计目的:通过相反的两个案例让学生明白家真正的含义。老师总结: 家 大家(国家,班集体等) 小家(家庭)今天我们讲的是狭义的家,我们的“家庭”板书:家,温馨的港湾(一)师生互动学新课【音乐之声】教师: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设计目的:歌曲温暖的语调和优美的歌词带动我们进入到我们温馨的家中。教师:正如歌里唱的“让爱天天住我家,不分日夜春秋冬夏,全心全意爱我们的家。”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感受我们温馨的家。板书:我有一个温馨的家学生:欣赏歌曲,体会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温馨。听完后说说自己的感受,与同学们一起交流,并说一说最能体现自己家庭温馨的一件事。活动:齐读课本p4可

5、爱的家。过渡:同学们,在我们感受家庭温馨的同时,是否考虑了是谁给家庭带来的这么多幸福?对,是我们的家人、我们的父母,我们不应该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板书:不忘父母养育恩【榜样的力量】教师:介绍韩红的歌曲天亮了的创作背景。故事背景:2000年秋,广西一组游客到贵州马岭河峡谷风景区游玩,在乘坐缆车是突然出现意外,缆车载着游人们划入了生命的深渊。缆车上遇难的人有一对夫妇带着一个只有几周岁的小男孩,就在缆车落地的瞬间,小男孩的爸爸用双手竭力托起了他,小男孩只受了轻微的伤,而他的爸爸妈妈却永远离开了他韩红正是以此事件为背景创作了天亮了。教师:播放歌曲天亮了。教师:出示故事一。在亚美尼亚大地震中,一堆被埋在

6、瓦砾中长达八天的母女奇迹般获救。人们感到惊奇的是,在阴冷、无水和没有食物的八天中,只有三岁的幼女是怎样活下来的?原来是她的母亲咬破手指,让孩子吸食自己的鲜血得以维持生命。教师:出示故事二。这是100年前发生在意大利庞贝古城的一个惨痛故事:当炙热、令人窒息的火山熔岩向来不及逃掉的居民袭来时,一位母亲在绝望中,曲下身来,以自己的背、头和四肢紧紧护着怀抱中的幼子,燃烧的熔岩在一刹那将母子相拥的情景化作历史的永恒。教师:出示故事三。越南战争中一群平民在枪林弹雨中狂奔逃命。一颗子弹打中了一位年轻的母亲,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扑倒而死,而是慢慢蹲下来去结束了生命。拍下这组镜头的美国记者流着眼泪说:她是怕压着抱

7、着的孩子,才忍着不死,蹲了下去设计目的:父母为孩子们做的感人事迹让学生感受到父母最伟大最无私的爱。教师:上述材料使我们震撼地感受到了父母的爱,可能我们的父母没做到这些,但我们坚信当我们遇到类似的事情时,他们一定义无反顾地像他们一样保护我们。细微之处见真情,让我们打开记忆的门,回忆一下父母对我们的关爱吧。【打开记忆的门】学生:说一说父母平时对我们的关爱。设计目的:让学生重新回想父母于细微之处表达给自己爱意。教师总结: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真挚的爱,父母不仅从生活上抚养、照顾我们,还从思想上关怀、教育我们,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是永远也诉说不完的。“反哺之恩”、“跪乳之情”都在提醒我们,对

8、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唯有以爱和孝来回报。【社会万象】教师: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谁能给大家讲讲他的故事吗?学生介绍:小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一个被追问了千年的问题。一个儿子在2004年用实际行动做出了自己的回答,他把生命的一部分回馈给病危的母亲。在温暖的谎话里,母亲的生命也许依然脆弱,但是孝子的真诚已经坚如磐石。田世国,让天下所有的母亲收货慰藉。设计目的:让学生们在享受父母对他们爱的同时要不忘父母养育恩,学会回报父母。问题:1.未成年的我们应该如何回报父母的爱? 2.我可以这样孝敬父母父母要出远门时,我会-。父母在工作中遇到麻烦时,我会-。父母生病时,我会-。父母给我提出意见和建议

9、时,我会-。 思考:以上两个问题任选其一回答即可。教师总结:古人说:“树欲静而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们在一起天天长大,而父母却在一天天衰老,与其做一个明天的孝子,不如从今天开始。从小事做起,关心父母、体贴父母,把真诚的孝心化为无声的孝行。(一) 课后任务1.给父母写一封信或留言条,表达你对他们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2.结合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帮父母分忧的计划表,内容可包括每天坚持父母做哪些家务等。板书设计家,温馨的港湾1.我有一个温馨的家家,使我们内心的港湾2.不忘父母养育恩(1)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2)我们如何孝敬父母教学反思本设计体现了新课标从中学生实际出发,贴近学生生活的原则,结合本课的特点,尤其注重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本课特别注重了各种情境的设置,通过音乐、故事等方式将抽象的理论形象化、直观化,既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又容易产生共鸣。各种形式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一时,个人感人至深的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心灵,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