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煤安全高效矿井建设方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7874750 上传时间:2023-05-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煤安全高效矿井建设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老煤安全高效矿井建设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老煤安全高效矿井建设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老煤安全高效矿井建设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老煤安全高效矿井建设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煤安全高效矿井建设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煤安全高效矿井建设方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蓥市老岩湾煤业有限公司(老岩湾煤矿)安全高效矿井建设方案华蓥市老岩湾煤业有限公司(老岩湾煤矿)安全高效矿井建设方案第一章煤矿基本情况 一、 煤矿基本情况1、交通位置华蓥市老岩湾煤业有限公司老岩湾煤矿(简称“老岩湾煤矿”)位于华蓥市区50方位,直距约4.0km处,属华蓥市华龙街道办事处上坝桥村三组所辖,矿山中心点地理坐标:东经 1064851,北纬 302445。矿山工业广场往北西有约300m矿山碎石公路与华蓥前锋公路相接,至华蓥市区5.5km,华蓥市与广邻高速相通。西侧为襄渝铁路通过,向南至华蓥火车站约6.5km,交通十分方便(见交通位置图)。四川省人民政府以川办函200728号文四川省人民

2、政府办公厅关于广安市煤炭资源整合方案的复函同意新源煤矿与老岩湾煤矿整合方案。整合后的矿井生产能力为90Kt/a,2、 瓦斯:根据广安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公布2011年度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通知(广市安监2011153号), 我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0.845m3/min, 矿井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0.61m3/ min,属低瓦斯矿井。3、煤尘:根据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于2011年11月出具的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资料表明:该矿所采大连、四连、六连煤层均有煤尘爆炸危险性。4、煤层自燃:根据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于2011年11月出具的煤炭自燃倾向等级鉴定报告资料表明: 该矿所采煤层的自燃倾向性等级

3、为级,属自燃煤层。但矿井从生产以来,从未发生过煤层自燃。5、采煤层及矿井服务年限:矿井主要开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T3x),大连、四连、六连、内双连煤层, 矿区内煤层厚度一般0.30.6 m,平均0.45m;煤层倾角7075,平均72;开采深度+400m+0m, 走向长4084m,开采面积1.5703K。矿区范围由6个拐点圈闭,允许开采大连、四连、六连、内双连煤层,井田走向长4084m,其中南翼走向长2154m,北翼走向长1570m,开采面积1.5703K。尚有可采储量126.6万吨,按9万吨/年计算,矿井服务年限为10.8年。目前矿井开采水平为+200m+300m水平,尚有可采储40万吨,按9

4、万吨/年计算,水平服务年限为4年。5、矿井涌水量:根据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物探队提交的四川省华蓥市老岩湾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和矿井提供的实测涌水量资料计算, +200m水平正常涌水量为36.25m3/h,最大涌水量为86.95m3/h。第二章地质特征一、地形地貌矿区位于川东华蓥山山地与川中丘陵的接合部位,华蓥山脉西缘,山脉大约呈北东30方向展布。地势东高西低,东陡西缓,最高海拔位于矿区东侧生福寨,海拔标高682.3m,最低海拔位于矿区西侧石门坎,海拔标高+377m。相对高差达310m。矿区范围内一般高程在400600m,相对高差200m,属构造剥蚀中低山地貌。二、区域及矿区地质矿区所处区域

5、出露地层主要为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嘉陵江组(T1j)、中统雷口坡组(T2l)、上统须家河组(T3xj)、侏罗系下统珍珠冲组(J1zh)、中下统自流井组(J1-2z)、中统新田沟组(J2x)、下沙溪庙组(J2xs)、上沙溪庙组(J2s)、上统遂宁组(J3s)、蓬莱镇组(J3p),各组段岩性组合、厚度变化及沉积环境等特征详见区域地层简表。 区域地层简表 系统岩石地层单位厚度(m)岩性描述沉积环境名称代号侏罗系上统蓬莱镇组J3p106-408下部粉砂质泥岩、粉砂岩与砂岩互层;上部砂岩夹紫红、砖红色砂质泥岩、泥岩浅湖河湖交替遂宁组J3s337-674鲜紫红色泥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夹砂岩次浅

6、湖中统上沙溪庙组J2s1483-1641紫红色泥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夹砂岩浅湖河湖交替下沙溪庙组J2xs269-462紫红色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夹砂岩、钙质结核河流浅湖新田沟组J2x144-452页岩夹砂岩、灰岩深湖半深湖中下统自流井组J1-2z138-337页岩夹灰岩、细砂岩、粉砂岩深湖半深湖下统珍珠冲组J1zh188-232砂岩、粉砂岩、粉砂质页岩、炭质页岩夹煤线、透镜体滨湖沼泽浅湖三叠上统须家河组T3xj168-630下部炭质页岩夹砂质砂岩、煤层(线);上部砂岩夹页岩、煤层沼泽、浅湖系中统雷口坡组T2l115-562灰岩、白云质灰岩、泥质灰岩夹页岩、角砾状灰岩滨海浅海下统嘉陵

7、江组T1j425-590下部白云岩;上部为盐溶角砾岩夹灰岩、白云岩浅海飞仙关组T1f417-445页岩、灰岩夹泥质灰岩、鲕状灰岩浅海(一)地层矿区位于宝项背斜北段北西翼,出露地层(包括井下所见)由老到新有中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侏罗系下统珍珠冲组、中下统自流井组和中统新田沟组。现由新至老将各组岩性等特征分述如下:1.侏罗系中统新田沟组(J2x) 紫红色、黄绿色、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夹粉砂岩、细砂岩,中下部偶夹灰岩透镜体。厚130m,为湖泊沉积环境。与下伏自流井组整合接触。 2.侏罗系中下统自流井组(J1-2z)黄灰、灰色泥岩、灰岩夹紫红色泥岩及深灰、灰黑色泥(页)岩。厚140m,为深湖半深湖环境

8、沉积。与下伏珍珠冲组整合接触。3.侏罗系下统珍珠冲组(J1zh)紫红色、黄绿色砂质泥岩、泥岩夹粉砂岩、细砂岩及煤线。厚130m。为滨湖沼泽浅湖环境沉积。与下伏须家河组整合接触。4.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T3xj)根据该组岩性组合特征,可进一步细分为七个岩性段。由新到老分述如下:第七段(T3xj7)灰色砂质泥(页)岩夹煤层。第六段(T3xj6)灰白色、黄褐色厚层块状中粗粒长石岩屑砂岩,上部夹砂质泥(页)岩及煤层。第五段(T3xj5)深灰色砂质泥岩、泥岩,夹粉砂岩及煤层多层。厚100-110m。其中所产外独连、大连、四连、六连子等煤层可采,其他煤层如大花、硬荒、内独连等厚度0.20m,为不可采煤层。

9、第四段(T3xj4)浅灰、灰褐色厚层块状中粗粒岩屑长石砂岩、长石石英砂岩。下部夹细砾或含砾砂岩。厚130m。第三段(T3xj3)灰色、深灰色泥岩、偶夹粉砂岩、细砂岩及薄煤层。局部夹可采煤层12层,但在矿区不可采。厚40-50m。第二段(T3xj2)灰色、浅灰色厚层块状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夹岩屑石英砂岩,偶夹粉砂岩、砂质泥岩。厚约100m。第一段(T3xj1)深灰色、浅绿灰色砂质泥岩夹炭质泥岩及粉砂岩透镜体。下部夹煤层及菱铁结核。厚30-40m。(二)构造、节理矿区位于宝顶背斜北段的北西翼,枝子园断层以西。矿区构造与区域构造线方向一致,呈走向3040方向展布,地层倾向北西300315,倾角6080

10、,一般7075,无大的褶皱构造。总体显示为一向北西陡倾斜的单斜构造。区内未见断层,地质构造简单;岩石裂隙相对发育。野外井下实测两处裂隙产状:17721、21060、3021、20555。(三)煤层矿区含煤地层为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T3x),该含煤地层平均厚495m,能达到大部或局部可采的煤层共五层,其赋存煤线7-10层(厚度小于0.10m)煤层总厚.2.23.3m,按岩性及区域地层特征,将含煤地层划分为七段,其中第一段(T3xj1)、第三段(T3xj3)、第五段(T3xj5)、第七段(T3xj7)为含煤岩段,岩性以细粉砂岩、泥岩、砂质泥岩及煤层为主;第二段(T3xj2)、第四段(T3xj4)、

11、第六段(T3xj6)岩性以中粗粒砂岩、泥岩为主,偶见煤线或团块。矿区开采煤层主要赋存在须家河组第五段(T3xj5),次为第三段(T3xj3),煤层氧化带厚度20-50m。矿区范围内开采煤层为须家河组第五段之大连煤层、四连煤层、六连子煤层及须家河组第三段(T3xj3)内双连煤层,据本次调查资料及区域资料,其煤层特征分述如下:1、大连煤层:位于须家河组第五段(T3xj5)中上部,上距第六段(T3xj6)砂岩底界平均30.5m,下距第四段(T3xj4)砂岩顶界平均119.5m;大连煤层上距外独连煤层平均约10m,下距四连煤层平均约25m,在矿区内煤层厚度一般0.120. 5m,平均0.45m;煤层倾

12、角7075,平均72;煤层结构简单,为单一煤层,煤层顶底板均为砂质泥岩夹粉砂岩,该煤层在矿区内属大部可采煤层(局部有薄化带分布)。2、四连煤层位于须家河组第五段(T3xj5)中部,上距第六段(T3xj6)底界平均55m,下距第四段(T3xj4) 砂岩顶界平均95m,四连煤层上距大连煤层25m,下距六连子煤层55.2米;煤层倾角7075,平均72;煤层结构复杂,为复煤层结构,有四个分层,第一分层0.03-0.05m,第二分层0.09-0.12m,第三分层0.2-0.25m,第四分层0.25-0.26m,各煤层间有三层夹矸,自上而下夹矸厚度分别为0.25m、0.6m、0.07-0.08m,四个分煤

13、层纯煤厚0.20-0.64m平均厚0.53m,煤层顶底板岩性为砂质泥岩、砂岩、页岩。该煤层在矿区内属大部可采煤层(局部有薄化带分布)。3、六连子煤层位于须家河组第五段(T3xj5)中下部,上距第六段(T3xj6)砂岩底界平均约110m,下距第四段(T3xj4) 砂岩顶界平均约40m,六连子煤层上距四连煤层平均约55m,下距内独连煤层平均约9m;煤层倾角7075,平均72;煤层结构复杂,为复煤层结构,由五个分煤层组成,一分层0.09-0.12m,二分层0.13m,三分层0.11-0.12m,四分层0.10-0.13m,五分层0.27m,五个分煤层纯煤厚0.2-0.7m,平均约0.6m;煤层倾角7

14、075,平均72;分煤层间有四层夹矸,自上而下夹矸厚度分别为0.08m、0.03-0.04m、0.05-0.06m、0.5-0.8m,煤层顶底板岩性为砂质泥岩、砂岩、页岩。该煤层在矿区范围内属大部可采煤层(局部有薄化带分布)。4、内双连煤层位于须家河组第三段(T3xj3)中上部,上距第四段(T3xj4)砂岩底界平均约30m,下距第二段(T3xj2) 砂岩顶界平均约40m,上距六连子煤层平均约159m,在矿区内煤层厚度一般0.15-0.47m,平均0.46 m;煤层倾角7075,平均72;煤层结构简单,为单一煤层,煤层顶底板岩性均为砂岩、粉砂岩,在矿区内属局部可采煤层。 矿井可采煤层特征见表1。表1-2-2可采煤层特征表含煤地层煤层编号水平间距(m)厚度(m)最小最大平均结构夹矸可采性稳定性视密度(t/m3)煤层倾角()顶底板岩性顶板底板T3xj大连250.120.50.45简单大部可采1.407075砂质泥岩夹粉砂岩砂质泥岩夹粉砂岩四连55.20.200.640.53复杂3层大部可采1.407075砂质泥岩、砂岩、页岩砂质泥岩、砂岩、页岩六连子90.200.700.60复杂4层大部可采1.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