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值报告制度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危急值”报告流程“危急值”处理流程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7874323 上传时间:2024-02-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1.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急值报告制度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危急值”报告流程“危急值”处理流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危急值报告制度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危急值”报告流程“危急值”处理流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危急值报告制度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危急值”报告流程“危急值”处理流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危急值报告制度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危急值”报告流程“危急值”处理流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危急值报告制度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危急值”报告流程“危急值”处理流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危急值报告制度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危急值”报告流程“危急值”处理流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急值报告制度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危急值”报告流程“危急值”处理流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危急值报告制度2、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一、危急值报告制度1、“危急值”是指辅助检查结果与正常值偏离较大(或 为危险状况),当这种检查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处 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此时如果临床医生能及时得到检 查结果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可能 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可能出现严重后果,甚或失去最佳 抢救机会,危及生命。2 、各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危急值”后,检查(验 者首先要迅速确认仪器、设备和检查过程是否正常,操作 是否正确;核查检验标本是否有错,检验项目质控、定标、 试剂是否正常,仪器传输是否有误。在确认检查(验)过 程各环节无异常的情况下,应立即报告送检的临床科室,

2、 不得瞒报,漏报或延迟报告,并详细做好相关记录。3、临床科室医务人员在接到“危急值”电话报告后, 必须严格按照登记表的内容认真填写,同时及时通知主管 医生或值班医生。4. 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如果认为该结果与患者的临床 病情不相符,应关注标本留取情况,必要时重新留取标本 送检进行复查或进一步对病人进行检查。若该结果与临床相符,结合临床情况立即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同时及时报 告上级医师或科主任。5. 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接受到危急值报告后,需在 2 小时内在病历中记录接收到的“危急值”报告结果和所采 取的相关诊疗措施。6. 检验科出现危急值情况时,必要时应重复检测标本 或重新采样,遇疑难、重大病例时应

3、保留标本备查。7、临床医生在更改治疗方案、实施抢救措施前,应及 时与患方沟通 ,并记载于病程记录中。8. 检查(验)科室在电话报告“危急值”给临床科室医 务人员后,接收者必须规范、完整地记录相关信息,复述 一遍经对方确认后方可提供给医师使用。9. “危急值”报告科室包括:检验科(血库)、放射 科、CT及磁共振室、超声科、特检科、心电图室等医技科 室。10. 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发现体检或门、急诊患者检查 (验)出现“危急值”情况,应及时通知体检的医生或门、 急诊医生,由体检医生或门、急诊医生及时通知病人或家 属取报告并及时就诊;一时无法通知病人时,应及时向门 诊部、医务部报告,或向总值班报告。必要

4、时医院应派人 帮助寻找该病人,并负责跟踪落实,做好相应记录。医生 须将诊治措施记录在门诊病历中。11. 危急值的定义进行不定期的维护1)原则上,按年度对危急值标准进行讨论、修改,临 床科室如对危急值标准有修改要求,或申请新增危急值项 目,请将要求书面成文。科主任签字后交医技科室修改。2) 医技科室按临床要求进行修改,报送医务部审批, 并将申请保留。3) 如遇科室间标准、要求不统一,提交医务部协商解 决。二、危急值报告、处理流程一)“危急值”报告流程发现检验、检查结果异常确认“危急值”(与危急值列表比对)i将“危急值”结果通知临床科室(以电话通知为主)i危急值”报告后进行记录i危急值”检验、检查报告单发放i报告后半小时,再次电话询问二)“危急值”处理流程值班人员接收“危急值”电话报告并记录报告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需会诊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