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甘肃省天水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7872611 上传时间:2023-10-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甘肃省天水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精品甘肃省天水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精品甘肃省天水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精品甘肃省天水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精品甘肃省天水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甘肃省天水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甘肃省天水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最新资料天水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A卷(100分)一 、积累与运用(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有报负 如法炮(po)制 B。充其量 人才济(j)济C有文采 古刹(ch)钟声 D消防拴 春风拂(f)面2.下列加点词语的运用,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微风习习,远处飘来阵阵歌声,也飘来了缕缕花香。B.蜜蜂酿出了甘甜的蜂蜜,也为人们酿出了美好生活。C.萧瑟的秋风吹落了枝头的黄叶,却吹不去她满腹的惆怅。D.风和日暖,小院关闭了柴门,却关不住那满园的春色。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司机张二冒着生命

2、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B“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院士的一番话入木三分,让我们深受教育。C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D这些“环保老人”利用晨练的机会,将游客丢弃在景点的垃圾信手拈来,集中到山下,分类处理。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小说描绘了随着城市的扩张许多农民因失地而濒于破产的景象,这对他这个来自农村的作家心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B.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创新,必须利用语文学科特有的优势和独特的能力结构,加强言语操作,

3、创设大语文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动起来,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C. 在天水举办的韩国电影周以及后来在我国其他城市陆续上映的几部韩国影片,都是近几年韩国电影中具有民族特色的作品。 D. 中方一贯不赞成在国际事务中使用武力,主张通过对话谈判等和平方式,希望国际社会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解决当前克里米亚危机,推动乌克兰局势尽快走向缓和。5.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周作人看中国书有一条标准十分独特,就是看作者“对待人的态度”,特别是“对待女人、儿童的态度”。 B徐悲鸿熟练地运用解剖、透视、和记忆形象的非凡能力,捕捉动物最为传神的瞬间,把猫的娇敏、牛的敦厚、鹰的雄

4、健描绘得淋漓尽致。 C记钱钟书与围城给我们详尽地介绍了围城这部脍炙人口的作品是如何创作出来的?D微博上,不同群体表现出来的特征各异:“70后”好为人师,制造深度话题,“80后”从不袖手旁观,参与度较高,“90后”则基本上是娱乐。6.“开水不响,响水不开”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A回文 B反复 C对偶 D比喻7.下列猜谜活动谜底有误的一项是: A奉先到,即挽公台(打一风景名胜)布达拉宫B小院花香(打一词牌名)满庭芳C代父从军未挂花(打一字)栏D胯赤兔,走千里(打一元杂剧作家)关汉卿8.下面语句强调了“科学技术”并且情感表达最强烈的一项是:A科学技术是人类理性精神的最高成就,它揭开一个个自然之谜,把古

5、人美好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B它是人类理性精神的最高成就,它揭开一个个自然之谜,它把古人美好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它是科学技术。 C科学技术人类理性精神的最高成就,揭开一个个自然之谜,把古人美好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D人类理性精神的最高成就,揭开一个个自然之谜,把古人美好的梦想变成了现实的是科学技术。9.下列对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我们所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是其中的两篇。B.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斯威夫特,主人公是格列佛。该作品通过讲述格列佛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等地的经历,抨击了英国当时的社会现实。C骆驼祥子的主

6、人公,老实、健壮、坚忍,同时他又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尽管他有着“三起三落”的悲惨遭遇,但他始终没有失去对生活的信心。祥子的奋斗经历和人生结局诠释了“好人有好报”的道理。D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名人传,叙述了音乐家贝多芬、雕塑大师米开朗琪罗和著名作家托尔斯泰三位名人苦难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同时也揭示了“苦难造就英才”的道理。10.背诵默写(每空1分,共12分)(1)“无私奉献精神”是时代永恒的主旋律,请你写出连续两句与“奉献”有关的古诗句(课内外均可)。(2)梦想的实现,需要劳动来完成。请写出表现“劳动”的连续两句古诗词。(3)人民日报在遵守礼仪亦是社会责任一文

7、中指出:不影响他人是底线和最基本的要求,即所谓的“,”。(用十则中的话回答)(4)传统节日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请写出古诗文中与传统节日有关的连续两句。(5)请写出杜甫在秦州杂诗(七)中描写古秦州山区特有的自然现象的两句诗。(6)习近平在演讲中引用毛泽东的两句诗词“雄关漫道真如铁”和“人间正道是沧桑”来形容中华民族的昨天和今天,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来形容祖国的明天。二、阅读理解(30分)(一)阅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节选)完成1115题(15分)来源: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

8、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

9、己。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

10、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11“他信力”“自欺力”加双引号起什么作用?(1分)12文中敌论点是什么?作者的正面论点又是什么?(2分)13本文语言具有辛辣嘲讽意味,请从第一段加点词“总”“只”“一味”中任选一词加以赏析。(3分)14本文题目有什么妙处?(3分) 15第段中“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有什么含义?(3分)16在实现中国梦的今天,这些“民族的脊梁”又有何种时代特征?请举例说明。(3分)(二)文言文比较阅读(15分)【甲】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DD此为何若人?

11、” 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为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荆有长松文梓F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王曰:“善哉!”【乙】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12、,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1) 舍其文轩 (2)臣之妻私臣 1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荆之地方五千里 王之蔽甚矣B今有人于此 皆朝于齐C时时而间进 又何间焉D子墨子见王 于是入朝见威王19.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20.结合选文,说说墨子的论辩技巧成功在哪里?(3分)21.齐国朝政局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认为有哪些原因?(3分)

13、三、写作(40分) 22题目:1. 碰撞 2. 语文的魅力要求:任选一题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600字以上。 B卷(50分) 四、古诗文欣赏(12分)(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23-24题。(4分)渔家傲 王安石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注释】这首词是王安石二次罢相隐居金陵时所写。欹(q):倾斜。朝鸡:上朝时的鸡鸣声。邯郸道:枕中记(唐)写卢生在邯郸道上说:“建功树名,出将入相。”2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A.起首二句的“柔蓝一水”,形容水色清碧,“柔”显得轻盈贴切,形象生动,使词的画面呈现出一种美丽、清新、宁静的色彩美。B.“茅屋数间窗窈窕”中,以“窈窕”形容窗的幽深。“尘不到”写时时有春风,吹走了隐居之所的尘土,“尘”即实指“尘土”。C.“午枕觉来闻语鸟”和“欹眠”句,写从睡醒闻鸟声,联想到当年从政早朝时的“骑马听朝鸡”,恍如隔世。D.“忽忆故人今总老”二句,反衬自己已老,而今只贪爱闲居的午梦,已丢却卢生邯郸道上所做的黄粱幻梦。24.关于这首词的主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词人描写了隐居生活环境的幽静安宁,又借“茅屋数间”暗指自己晚年生活的困窘,表达了一种伤怀之感。B.这首词表现了作者厌恶功名利禄,追求平静生活的意趣志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