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有引力定律应用的12种典型案例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7872095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万有引力定律应用的12种典型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万有引力定律应用的12种典型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万有引力定律应用的12种典型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万有引力定律应用的12种典型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万有引力定律应用的12种典型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万有引力定律应用的12种典型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有引力定律应用的12种典型案例(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万有引力定律应用的12 种典型案例万有引力定律不仅是高考的一个大重点,而且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同学们最感兴趣的科学论题之一。特别是我国“神州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更激发了同学们研究卫星,探索宇宙的信心。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应用的12 个典型案例:【案例 1】天体的质量与密度的估算下列哪一组数据能够估算出地球的质量A.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与月地之间的距离B.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与地球的半径C.绕地球运行卫星的周期与线速度D.地球表面卫星的周期与地球的密度解析:人造地球卫星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月球也是地球的一颗卫星。设地球的质量为M,卫星的质量为m,卫星的运

2、行周期为T,轨道半径为r根据万有引力定律:G Mmm 4 2r 得:r 2T 2M42 r 3GT 2 可见 A 正确2 r而 v 由知 C 正确T对地球表面的卫星,轨道半径等于地球的半径,r=R 由于MR 3 结合得:43T 23可见 D错误G地球表面的物体,其重力近似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由 mg GMmR 2 g2 得:M可见 B正确RG【探讨评价】 根据牛顿定律,只能求出中心天体的质量,不能解决环绕天体的质量;能够根据已知条件和已知的常量,运用物理规律估算物理量,这也是高考对学生的要求。总之,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是解决天体运动问题的关键。【案例 2】普通卫星的运动问题我国自行研制发射的“风云

3、一号”“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的运行轨道是不同的。“风云一号”是极地圆形轨道卫星,其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垂直,周期为12 h,“风云二号”是同步轨道卫星,其运行轨道就是赤道平面,周期为24 h 。问:哪颗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哪颗卫星的线速度大若某天上午8 点,“风云一号”正好通过赤道附近太平洋上一个小岛的上空,那么“风云一号”下次通过该岛上空的时间应该是多少解析:本题主要考察普通卫星的运动特点及其规律由开普勒第三定律T2 r3 知:“风云二号”卫星的轨道半径较大Mmv 2又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G2ma m 得:rrMa G 2 ,可见“风云一号”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rvGM,可见“风云一号”卫星的线

4、速度大,r“风云一号”下次通过该岛上空,地球正好自转一周,故需要时间24h,即第二天上午8 点钟。【探讨评价】 由万有引力定律得:MGMGMr 3aG r 2, vr,r 3 , T2GM 得:所有运动学量量都是r 的函数。我们应该建立函数的思想。运动学量v、 a、 f 随着 r 的增加而减小,只有T 随着 r 的增加而增加。任何卫星的环绕速度不大于7.9km/s ,运动周期不小于85min 。学会总结规律,灵活运用规律解题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案例 3】同步卫星的运动下列关于地球同步卫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为避免通讯卫星在轨道上相撞,应使它们运行在不同的轨道上B、通讯卫星定点在地球赤道

5、上空某处,所有通讯卫星的周期都是24hC、不同国家发射通讯卫星的地点不同,这些卫星的轨道不一定在同一平面上D、不同通讯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大小是相同的,加速度的大小也是相同的。解析:本题考察地球同步卫星的特点及其规律。同步卫星运动的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T=24h,角速度一定根据万有引力定律 G mMm 4 2r 得知通讯卫星的运行轨道是一定的,离开地面的高度也是一定r 2T 2的。地球对卫星的引力提供了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因此同步卫星只能以地心为为圆心做圆周运动,它只能与赤道同平面且定点在赤道平面的正上方。故B 正确, C 错误。不同通讯卫星因轨道半径相同,速度大小相等,故无相对运动,不会

6、相撞,A 错误。由 G Mmma m v2知:通讯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向心加速度大小一定。r 2r故正确答案是:B、 D【探讨评价】 通讯卫星即地球同步通讯卫星,它的特点是: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角速度相同;与地球赤道同平面,在赤道的正上方,高度一定,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向心加速度大小相同。三颗同步卫星就能覆盖地球。【案例 4】“双星”问题天文学中把两颗距离比较近,又与其它星体距离比较远的星体叫做双星,双星的间m2距是一定的。设双星的质量分别是m1、 m2,星球球心间距为 L。问:r2Or1两星体各做什么运动m1两星的轨道半径各多大两星的速度各多大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双星的特点及其运动规律

7、由于双星之间只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质量不变,距离一定,则引力大小一定,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道,每个星体的加速度大小不变。因此它们只能做匀速圆周运动。由牛顿定律 G m1m 2m 12 r1m 22 r2 L2得: r1m 2又 r1r2L r2m1解得: r1m 1m 2Lr2m 1m 2L m2m1Gm 2r1G由得: v 1 r1m 2L2L (m1 m2 )Gm1r2Gv 2 r2L 2m1 L ( m1 m 2 )【探讨评价】 双星的特点就是距离一定,它们间只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引力又一定,从而加速度大小就是一个定值,这样的运动只能是匀速圆周运动。这个结论很重要。同时利用对称性,巧妙解题

8、,找到结论的规律,搞清结论的和谐美与对称美对我们以后的学习也很有帮助。【案例 5】“两星”问题如图是在同一平面不同轨道上运行的两颗人造地球卫星。设它们运行的周期分别是T1、 T2, (T1 T2),且某时刻两卫星相距最近。问:地两卫星再次相距最近的时间是多少两卫星相距最远的时间是多少解析:本题考察同一平面不同轨道上运行的两颗人造地球卫星的位置特点及其卫星的运动规律依题意, T1 T2,周期大的轨道半径大,故外层轨道运动的卫星运行一周的时间长。设经过t 两星再次相距最近则它们运行的角度之差2 2t2t2 T1T2即 :T2解得: tT1T1T2两卫星相距最远时,它们运行的角度之差2k 1 即 :

9、 2t2t2k1 k=0.1.2T1T2解得: t2k1T1T2 k=0.1.22T2T1【探讨评价】曲线运动求解时间,常用公式= t ;通过作图,搞清它们转动的角度关系,以及终边相同的角,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案例 6】同步卫星的发射问题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形轨道1 运行,然后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 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形轨道3 运行。设轨道1、2 相切于 Q 点,轨道 2、3Pv2/相切于 P 点,则卫星分别在 1、 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v121地3Q v2v3比较卫星经过轨道1、 2 上的 Q 点的加速度的大小;以及卫星经过轨道2、 3 上的 P

10、 点的加速度的大小设卫星在轨道1、3 上的速度大小为v1、 v3 ,在椭圆轨道上Q、 P 点的速度大小分别是v2、 v2/ ,比较四个速度的大小解析:同步卫星的发射有两种方法,本题提供了同步卫星的一种发射方法,并考察了卫星在不同轨道上运动的特点。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卫星的加速度是由于地球吸引卫星的引力产生的。即:G Mmma 可见r 2卫星在轨道2、 3 上经过 P 点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卫星在轨道1、2 上经过 Q 点的加速度大小也相等;但P 点的加速度小于Q 点的加速度。 1、 3 轨道为卫星运行的圆轨道,卫星只受地球引力做匀速圆周运动由 G Mmm v 2得: vGMr 2rr可见: v1

11、v3由开普勒第二定律知,卫星在椭圆轨道上的运动速度大小不同,近地点 Q 速度大, 远地点速度小, 即:v2 v2 /卫星由近地轨道向椭圆轨道运动以及由椭圆轨道向同步轨道运动的过程中,引力小于向心力,G Mmm v 2,卫星做离心运动,因此随着轨道半径r 增大,卫星运动速度增大,它做加速运动,r 2r可见: v2 v1, v3 v2/因此: v2 v1 v3 v2/【探讨评价 】卫星运动的加速度是由地球对卫星的引力提供的,所以研究加速度首先应考虑牛顿第二定律;卫星向外轨道运行时,做离心运动,半径增大,速度必须增大,只能做加速运动。同步卫星是怎样发射的呢通过上面的例题及教材学习,我们知道:同步卫星的发射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接发射到同步轨道;二是先发射到近地轨道,然后再加速进入椭圆轨道,再加速进入地球的同步轨道。【案例 7】 “连续群”与“卫星群”土星的外层有一个环,为了判断它是土星的一部分,即土星的“连续群”,还是土星的“卫星群”,可以通过测量环中各层的线速度v 与该层到土星中心的距离R之间的关系来判断:A、 若 v R,则该层是土星的连续群B、 若 v2 R,则该层是土星的卫星群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