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4.4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1新版粤教沪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7866791 上传时间:2022-12-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0.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4.4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1新版粤教沪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4.4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1新版粤教沪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4.4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1新版粤教沪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4.4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1新版粤教沪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4.4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1新版粤教沪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4.4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1新版粤教沪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物理上册4.4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1新版粤教沪版1学习了物态变化后小王对云的成因感到很好奇,于是他查阅了一段资料:当湿润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会遇冷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这些小颗粒很小,能被空气中上升的气流顶起从而形成云,可见云的形成涉及到的物态变化有 ( ) A液化 汽化 B升华 凝华 C凝华 汽化 D液化 凝华2下列四幅图中由升华形成的自然现象是( )A冰雪消融 B清晨的露珠 C寒冬冰雕变小 D树枝上的雾凇3施行人工降雨时,是飞机在云层里撒干冰,干冰迅速 而吸热,使云层中水蒸气急剧遇冷而 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在下落过程中又 成小水滴落下来(填物态变化名称)4xx年3月,英国科学家

2、研发出“激光橡皮”,专门用来去除白纸上的黑色碳粉字迹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 (填物态变化名称)为高温碳蒸气,同时字迹消失,这说明光具有 。哈勃空间望远镜上的太阳能电池板是将 能转化为 能。 5xx年春节晚会上,一群风华少女用精美绝伦的舞蹈把我国佛文化中的“千手观音”演绎得淋漓尽致,给人以美的熏陶、善的启迪。(1)佛光普照,梵音如丝,聆听脱俗乐音,我们能分辨出究竟是何种乐器在发声,因为不同的乐器发声,其 (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是不同的。(2)莲花座上,“千手观音”身披绚丽霞光,这些是由红、 、蓝三原色依不同比例混合而成的。(3)舞台上云雾缭绕,宛如天庭,它们是固态二氧化碳

3、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时吸热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产生的效果。6xx年夏季,我国长江中下游流域发生大面积旱情抗旱指挥部采用人工降雨缓解旱情。人工降雨时,飞机将干冰撒入高空的云层中,干冰很快从固态 (选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成气态,并从周围空气 (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于是高空中的部分水蒸气 (选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在下降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熔化为雨点并降落到地面7北方冬天的清晨,我们经常看到玻璃窗上有美丽的“冰花”,这是_(选填“室内”或“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发生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8下列各种现象各属于什么物态变化:夏天吃冰棍儿解热属于 ;用水

4、壶烧水,水烧开时,会看见壶嘴向外喷出很多“白气”,“白气”属于 ;10的寒天,冰冻的衣服变干属于 ;铁水浇成铁杆属于 ;寒冷的冬天窗玻璃上结了一层“冰花”属于 ;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室内,镜片上会蒙上一层小水珠属于 ;热风干手器使手上的水很快干了属于 。9有霜的季节,农作物常被冻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遭到霜冻,实际上,农作物不是因为霜而受冻的,0以下的低气温才是真正的凶手当空气干燥时,即使温度降低到2010,也不会出现霜,但此时农作物早就被冻坏了,农民们称这种情况为“黑霜”(1)霜是由 直接变为小冰晶形成的,这种物态变化名称叫 (2)请根据短文,对“霜”形成的条件提出猜想。猜想:霜的形成条件

5、是 和 (3)某同学为验证上述猜想,做了如下实验:从冰箱取出一些10的冰块,放在不锈钢杯子里,一段时间后可看到在杯底出现一些白色的小冰晶(即霜)你认为该实验能否验证上述猜想,请简要陈述理由答: 10(9分)以下各图是我们在课堂上完成的一些实验。(1)钢锯条以如图甲所示方式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锯条由于 而发出声音。改变锯条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再次拨动,发出声音的 会改变(选填“响度”或“音调”)。(2)如图乙所示,用酒精灯对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瓶中水量减少,这是由于水 造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而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这是由于金属盘的温度 ,使水蒸气发生 而形成的。(3)如图丙

6、对碘锤缓慢加热,会看到碘锤内充满 ,停止加热,会看到锤内壁和顶部出现 。依据 现象,判断这种物态变化是固态和气态之间的直接变化。停止加热,温度降低,碘蒸气才能凝华,说明凝华 热。参考答案1D【解析】试题分析:当湿润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会遇冷变成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水蒸气遇冷变成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可见云的形成涉及到的物态变化有液化和凝华。故选D考点:物态变化2C【解析】试题分析:A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 B清晨的露珠是液化现象; C寒冬冰雕变小是升华现象; D树枝上的雾凇是凝华现象。故选C考点:物态变化3升华 凝华 熔化【解析】试题分析: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

7、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干冰即固态的二氧化碳,在常温下,干冰很易升华为气态,此过程中吸热,从而起到降温作用;水蒸气遇冷会凝华为小冰晶;小冰晶下落后熔化为水即形成雨。考点:物态变化4升华 能量 光 电【解析】试题分析:“激光橡皮”,专门用来去除白纸上的黑色碳粉字迹说明黑色碳粉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发生的是升华现象;激光照射下,黑色碳粉升华,

8、升华需要吸收热量,这说明光具有能量。哈勃空间望远镜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吸收太阳光,得到电能,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考点:物态变化;光具有能量5音色 绿 升华【解析】试题分析:(1)声音的特色叫音色,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不同的乐器发声的音色是不同的。(2)光的三原色红、绿、蓝。莲花座上,“千手观音”身披绚丽霞光,这些都是三原色依不同比例混合而成的。(3)固态二氧化碳极易升华,升华吸热。舞台上云雾缭绕,宛如天庭,就是由于固态二氧化碳升华时吸热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产生的效果。考点:音色;光的三原色;物态变化6升华 吸收 凝华【解析】试题分析:人工降雨时,飞机将干冰撒入高空的云层中,干冰

9、是固态的二氧化碳,极易升华,干冰很快从固态升华成气态,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温度降低,于是高空中的部分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在下降过程中,遇到暖气流就熔化为雨点并降落到地面考点:物态变化7室内,凝华【解析】试题分析:北方冬天的清晨,玻璃上有“冰花”,是固体小冰晶,是由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发生了凝华现象,凝结在玻璃的内表面。考点:凝华8熔化 液化 升华 凝固 凝华 液化 汽化【解析】试题分析:夏天吃冰棍儿解热,是冰熔化成水的过程;用水壶烧水,水烧开时,会看见壶嘴向外喷出很多“白气”,“白气”是水蒸气发生的液化现象;-10的寒天,冰冻的衣服直接变干,是冰升华成

10、水蒸气的过程;铁水浇成铁杆,是铁水凝固成铁杆的过程;寒冷的冬天窗玻璃上结了一层冰花,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凝华成冰的过程;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室内,镜片上会蒙上一层小水珠,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冷的镜片液化成小水珠的过程;热风干手器使手上的水汽化成水蒸气的过程考点:物态变化9(1)水蒸气 凝华 (2)低温 潮湿 (3)不能,没有空气干燥和潮湿的对比试验 【解析】试题分析:(1)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的小冰晶形成的,由此可以猜想:霜的形成条件是温度低和且空中有大量的水蒸气(潮湿)(3)要想验证上述猜想,应在空气干燥和潮湿的两种情况下进行对比试验。所以,该实验不能验证上述猜想考点:探

11、究:“霜”形成的条件;物态变化10(1)振动、音调;(2)汽化、低、液化;(3)紫色碘蒸气、固态碘、整个过程没有液态碘出现、放【解析】试题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高低叫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声音的大小叫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所以,图甲中锯条由于振动而发出声音。改变锯条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再次拨动时,发出声音的频率改变,音调也会改变。(2)如图乙所示,用酒精灯对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瓶中水量减少,这是由于水吸热由液态变成气态,发生汽化造成的;而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这是由于金属盘的温度低,使水蒸气遇冷发生液化而形成的。(3)如图丙对碘锤缓慢加热,由于碘吸热会直接升华变成碘蒸气,使碘锤内充满紫色碘蒸气;停止加热,紫色碘蒸气会会直接凝华变成固态的碘,会看到锤内壁和顶部出现固态碘。整个过程没有液态碘出现,说明,这种物态变化是固态和气态之间的直接变化。停止加热,温度降低,碘蒸气才能凝华,说明凝华放热。下雪不冷,化雪冷也是这个道理。考点:声音的产生;音调;物态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