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复习提纲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7862144 上传时间:2023-07-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政策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公共政策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公共政策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公共政策复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公共政策复习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政策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政策复习提纲(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共政策复习范围Part One 复习重点第一章1.公共政策的界定(判定哪个属于,哪个不属于)公共政策是以政府为主的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2.学科发展史(主要阶段 着重前两个)n 西方公共政策的形成时期哈罗德拉斯威尔、丹尼尔勒纳合著的政策科学出版(1951年)。因此,有人认为现代公共政策研究始于1951年,拉斯威尔则是公共政策科学的创始人。(定量,微观)n 西方公共政策的发展时期其标志是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教授叶海卡德罗尔在1968年至1971年旅居美国期间,写出了被称之为公共政策科学“三部曲”的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

2、(1968年)、政策科学探索(1971年)、政策科学构想(1971年)。(公共政策宏观分析)n 西方公共政策的自我批判时期那格尔政策研究百科全书;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阿斯福特比较的公共政策n 西方公共政策拓展新的研究方向时期第二章1.公共政策的形式构成(中美比较)美国:公共政策立法决策行政决策司法决策中国:公共政策党的政策人大决策行政决策2.党的政策变成国家意志的法定程序的三种类型第一,中共中央与国家机构联名发布政策方案。第二,中共中央提出政策创议,国家机构据此制定具体的政策方案,并按照法定程序通过。第三,政府决策以党提出的政策原则为依据。3.司法机关的界定和作用具有相对独立性;受人大监督和党

3、的领导。人大 行政 司法(三者关系)4.可以指定地方性法规的有哪一级的政府省、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和它的常委会,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人大批准后施行,并报省、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其中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

4、;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省或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5.人大决策:宪法;基本法律;法律;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人大决定6.地方性行政措施地方性法规(基本政策,大体方向);地方性行政措施(具体到某一方面的为措施)7.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n 分配功能(价值取向)从公共政策的界定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它具有价值或利益的分配功能。这种功能需要回答三个方面的问题:将那些满足社会需求的价值或利益向谁分配?如何分配?什么是好的乃至最佳的分配?在通常情况下公共政策容易把价值或利益分配给与政府主观偏好一致或基本一致者、最能代表社会生产力发展方向者及普遍获益的社会

5、多数者。n 调控功能(具体、物质利益关系)政策的调控功能,指的就是政府运用政策,在对社会公共事务所出现的各种社会矛盾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它主要体现在调控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尤为重要的是物质利益关系上。政策的调控功能有直接和间接两种形式,并且常常表现出特有的倾斜性。因为政府目标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侧重点,政策要围绕政府目标的侧重点,鲜明地倾向于政府工作的某一方面。n 引导功能(导向性)(熟记)为了解决某个政策问题,政府依据特定的目标,通过政策对人们的行为和事物的发展加以引导,使得政策具有导向性。公共政策的引导是行为的引导,也是观念的引导。从作用结果看,公共政策的引导功能有正向引导功能,

6、也有负向引导功能。第三章1.公共政策问题的基本属性n 关联性 任何一个公共政策问题都不是孤立的,而是整个公共政策问题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会与其他领域、地区或部门的政策问题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例如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问题和科技问题等都有密切的相关性。n 主观性和人为性 任何公共政策问题都是基于人们的主观价值判断、切身感受以及分析研究和其他主动行为才得以上升到政策问题的高度,因而必然更具有主观性和人为性。同一状况、不同的人群从不同的标准、价值、利益和规范等出发就可能有不同的认识,有的可能认为须制定一定的政策予以解决,有的则可能并不认为如此。 n 历史性与动态性 所谓历史性,是

7、指公共政策问题从它的成因来看都不是突发的。而是要经过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才会达到普遍化和严重化的程度。尤其新的公共政策问题很可能是已有政策遗留、衍生的,也可能是环境与事态的新变化所致。所谓动态性是指一定的政策问题的性质及其严重程度,是随着成因的变化而变化的。当然,政策问题的动态性不仅可以从纵向历史发展方面去看,而且可以从横向状态上来观察。 2.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条件与障碍(熟记)(一) 进入政策议程的条件 首先,事件或问题必须明朗而严重。一些问题必须充分暴露且表现得非常严重才有可能引发社会公众和政府组织的高度关注,从而进入政策议程。当然,问题的明朗化和严重化是密切相关的。问题的严重化往往会使

8、得该问题的性质越趋明朗化,明朗化的问题并不一定都意味着问题很严重,但也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常有很多明朗而严重的事件或问题能够导致政策议程的建立。比如自然灾害、民族矛盾和冲突、重大责任事故、大规模的群众示威、国内战争或国际战争、国际格局的变更等,都会迫使政策抉择系统及时做出适当的反映。其次,要有政治权威领导人及专家学者的预测性发动。许多潜藏在很好的表象背后的问题通常大都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自然很难进入政策议程。但是如果有敏锐的政治权威领导人或有关专家学者对该问题将来的严重趋势有所察觉,那么他们就会及时地把它提出来,它就有可能在不甚明显和严重的时候被提上政策议程加以研

9、究和解决。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政治权威人物对问题的察觉往往较易于建立政策议程,而专家学者的察觉则不然,必须同时也得到有关权威人物的认同和支持才能进入政策议程。例如我国著名人口学家马寅初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就提出控制人口的问题,但该问题及其政策建议直到 70 年代末才得到应有的重视,从而造成后来严重的人口问题。 第三,要有正常、民主和开放的察觉机制、过程。应当说,上述两种条件都仅属一些特别的条件,他们并不能经常地发挥作用,即使能经常发挥作用,也并不是经常单独发挥作用,而必须与正常、民主和开放的问题察觉机制、过程相配合才能奏效。 所谓正常的问题察觉机制,就是能对各种政策问题经常保持警觉,并

10、能对有关问题及时进行相关讨论、分析和研究,以便形成政策议程构建的机制。这就要求社会和政府建立社会问题信息收集和分析方面常设性的专门机构和队伍,进行正常的问题察觉和研究工作;有关领导人也要经常亲自调查研究,以防下级报喜不报忧,延误问题的察觉和解决进程。 所谓民主的问题察觉机制,是指问题的察觉机制应该体现民主性。这要求整个国家和政府的体制符合现代民主运作的要求,尤其是国家和政府的决策体制应合乎民主理念,有许多民主性的组织与程序设置。例如保障民意代表机关的应有地位,充分发挥民意代表及时反映民众疾苦和社会问题的作用;重大决策不能个人说了算,应走群众路线和集体决策路线;建立和健全政策听证程序和制度;加强

11、和完善新闻及社会舆论监督等。 所谓开放的问题察觉过程,是指有关组织的问题察觉系统不应是自我封闭的,而应该在不影响国家安全的情况下向社会各界、各级组织和群众开放,甚至对国外开放,充分听取和吸收各方面的反映和意见。 只有这样,一些有可能变得严重的社会问题才能正常而顺利地进入政策议程,并不必非等到特别严重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也不必非要由个别权威人物的认同、支持和提出才倍受关注。第四章1.确定政策目标的原则:实事求是;面向未来;系统协调;明确具体;伦理考量 2政策设计的基本原则(1)紧扣政策目标;(2)规划多重方案;(3)方案彼此独立。(4)方案要有创新。(鼓励多渠道、集思广益,时间长) 执行时:忠实

12、(5)方案切实可行。第五章1.政策执行偏差产生的原因(案例)(1)政策问题本身的复杂性。政策实施的成功与失败,与政策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复杂程度密切相关。就一般的情况来看,敏感的政治性政策、直接涉及人们利益分配和调整的经济政策、竞争性和敌对性的外交政策及军事政策、涉及领域众多的综合性政策(如环境保护政策),创新性较强的政策等,大部分都属于比较复杂的政策。如果执行者对相关政策问题的复杂性没有充分认识,对相关政策的执行难度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有可能产生各种形式的政策偏差。 (2)政策质量低劣。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政策目标错误或者模糊不清。政策目标的正确与否是衡量政策实施好坏的标准,进而成为政策实施效

13、率的标准。政策目标错误,实施效率越高则失误越大。政策目标模糊不清是指:目标不切实际、难以达到;目标难以比较和衡量;目标没有所期望的明确结果;目标的完成超出政策执行者的职权范围;目标没有规定完成的期限。在这种情况下,执行者在实施政策的过程中往往会显得无所适从。政策内容混乱。无论是对于同一项政策的目标还是多项政策的目标,如目标之间不一致,相互之间发生冲突,那就意味着政策的内容也是相互矛盾的。在执行这样的政策时,执行者要么犹豫不定、裹足不前,要么自相冲突、产生内耗,影响政策效果,发生执行偏差。政策标准不合理。决策者在制定政策时,须注意政策标准要切合实际,要指出政策标准的未来可能变化,以便为实施活动的

14、发展提供遵循的方向。否则,政策执行就可能发生偏差。多、政策环境的变化。政策环境具有复杂性、多样性、变异性等特点,这些特点给政策执行增加复杂性和困难;在执行政策时,政策环境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新情况、新变化、新问题,从而对政策的顺利执行形成挑战。如果执行者对这种挑战应对措施不当,政策执行偏差就有发生的可能。(3)部门及利益集团的压力。任何政策,势必涉及利益的调整,因而各利益集团必然千方百计地影响公共政策,这不但表现在公共政策制定的时候,同时也表现在公共政策执行的时候。利益集团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表现得尤为突出。现阶段我国也存在着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三者之间的矛盾,也还存在着各

15、地区、各行业、各部门之间进行利益分配的问题,因此也存在着“利益集团”对公共政策的影响。许多政策执行偏差往往是由于执行者受到利益集闭的压力而扭曲或擅自改变政策内容造成的。 (4)政策资源的不足。缺乏必要的政策资源,那么执行的过程肯定是不会顺利的,执行的结果也难以达到预期的目标,甚至会出现偏离政策目标的情况。 (5)缺乏健全的监督机制。监督体制和方法的不当,监督机构的权力过小或过大,监督制度的不健全,都会对政策执行机构和人员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有可能导致或助长执行偏差的产生与扩大。 第六章1.公共政策的评估标准事实标准是能用数量值、比率关系、统计结果等手段反映事物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存在状况。价值标准是反映评估主体在评估活动中的倾向性准则和原则,建立在一个国家特定的历史和现实、伦理与文化、社会和经济价值取向的基础上。2.公共政策稳定的意义n 政策的稳定有利于贯彻落实执政者或决策者的意志和决定,进而取得预期的成效。 n 政策的稳定有利于国家与社会的稳定,持续、稳定的政策让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它会形成一种较为稳定的利益格局和社会规范,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和冲突。n 政策的稳定有利于政策公正性的发挥。政策的公正性要求一整套明确的、普遍的和客观的行为规则,按照这种规则对社会价值进行分配是可以预见的。n 政策的稳定有利于降低政府的成本。3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