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创建市级文明单位典型材料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7862009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镇创建市级文明单位典型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乡镇创建市级文明单位典型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乡镇创建市级文明单位典型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乡镇创建市级文明单位典型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乡镇创建市级文明单位典型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镇创建市级文明单位典型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创建市级文明单位典型材料(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乡镇创建市级文明单位典型材料镇地处“318国道”和“天二公路”交汇处,“沪渝”高速公路、“宜万”铁路、西气东输天然气管道纵贯全境,素有“川鄂咽喉”和“恩施门户”之称。全镇国土面积86平方公里,辖15个村,2.2万人。2011年,全镇工业总产值35531万元,财政收入58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00元。镇政府机关内设党政、人大、统计、群团、武装部等18个办公室和站所,现有在职职工40人,其中:女职工13人,占32.5。大专以上文化35人,占87.5;中专(高中)文化5人,占12.5。红岩寺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机关“三个文明”建设作为总揽工作全局、树立机关形象、加快自

2、身发展的重中之重,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开展“组织领导好、思想建设好、改革开放好、经济发展好、文化建设好、文明风气好”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为载体,坚持科学发展观,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立足实际,着眼发展,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创建文明单位的各项工作,做到以“文明创建”促进工作创新,用工作创新促进“文明创建”,开创了红岩寺镇各项工作的新局面。一、组织领导坚强有力。1、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根据“创建”工作的总体要求,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措施有力,确保了顺利推进。一是成立创建工作领导机构,提供组织保障。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主任,常务副镇长和分管副书记为

3、副主任,党政办、宣传、工会、青年、妇女等部门为成员的“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切实加强对全镇精神文明建设和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下设办公室于党政办,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制定了创建文明单位保障措施,保证人力、物力、财力的及时到位,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上下联动、左右配合、齐抓共管的创建工作格局。二是加强职工教育,提高职工素质。在创建工作中,紧紧围绕服务型政府这个目标,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不断强化教育,加强和完善机关制度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为机关“创建”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加强干部职工的思

4、想政治学习教育,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养。制定和完善了镇党委中心学习组学习制度、理论学习计划、干部职工学习制度等,并不断创新学习方式,丰富学习内容,在镇机关积极倡导和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机关上下形成了安定团结、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三是积极响XX县里开展的“七严禁”活动中,针对党员干部和国家职工认真开展“七严禁”,制作宣传栏、宣传标语以警示机关干部要时时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宗旨,凝聚思想打造服务型政府。2、加强对村级换届选举工作的指导。今年是村级换届选举年,为了实现选好、选强村级集体带头人这一目标,我镇村级组织换届过程中率先全覆盖实行“公推直选”方式,采取“

5、四推四承诺”的工作方法,配齐、配优、配强了村党支部班子,15个村在全县率先完成第八届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在全县有位次,全省有影响。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变组织活力为发展活力、组织资源为发展资源、代表XX县接受了省委组织部的党建工作检查验收,获得好评。二、物质文明建设成绩斐然1、目前我镇处于集镇建设和发展的黄金机遇期,牢牢把握实现项目建设年,镇委、政府适时引进了100万吨还原铁项目,充分发挥现有工业企业聚集生产要素的平台作用,加快招商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的步伐,新培植上报惠集、乡珍坊2家规模以上企业,新培植上报盛大烟花爆竹、先锋商行、鸿泰超市3家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实现镇域经济更加均衡发展。2、根

6、据建设省级重点镇和打造“富民强镇”的要求,我镇筹措资金,聘请专业人员进行了新的集镇规划,将集镇面积扩大到2.5平方公里,新建武陵山区魔芋交易市场项目和新区开发项目。魔芋交易市场占地面积42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m2,结构为7层楼,其中1、2楼为武陵山区魔芋交易市场,3-7楼为市场商住楼,拟投资1000万元。建成集收购、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武陵山区最大魔芋交易市场,为周边县、市及乡镇的魔芋等农产品搭建良好的产销平台。并加大现有集镇城建管理,对集镇下水道、供水系统进行重新规划,针对我镇目前垃圾和污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去的情况,我镇计划设立垃圾处理厂和污水处理厂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3、在发

7、展特色产业上重点突破。要重点发展猕猴桃、甜柿产业,在现有产业规模的基础上,围绕“秋(桂)红(岩)”线全力打造“千亩林果走廊”,真正将其打造成全县特色农业观光示范带。积极抢抓“全国连片特困地区扶贫特色优势产业”项目机遇,力争全镇猕猴桃基地达到2000亩。把握全国现代烟草农业现场会在恩施召开的机遇,加大烟叶发展力度,确保烟叶种植面积完成3400亩,收购量达到95万斤。三、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进一是社会事业齐头并进。在广大农村中,率先开展了“树新风尚、换新面貌、建新农村”的“三新”活动。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条件不断改善。同时,一些不良社会

8、风气开始在群众中滋生蔓延,尤其突出的是大操大办、互相攀比、赌博打牌、不忠不孝等。这些现象导致了农村铺张浪费、好逸恶劳、家庭纠纷增多、信访案件增加,从而影响到新农村发展氛围,不利于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不利于生产生活的健康有序,不利于传统道德的弘扬,不利于子孙后代的健康成长。通过近两个月活动的开展,老百姓的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一些不良社会风气正在得到有效遏止。从各村上报信息来看:1、整酒。正常婚丧嫁娶整酒16例;通过“三新”活动的开展,主动放弃整无事酒20例;通过村干部再三上门做工作取消整无事酒4例;违规整无事酒2例,属村干部做工作不力,对负责该村组的村干部在全镇进行了通报批评。2、赌博。通过“七

9、严禁”和“三新”活动的开展,集镇所有麻馆自然关闭。农村基本上无赌博行为发生。3、不敬不孝。全镇涌现出孝敬老人先进典型2例,不敬不孝反面典型2例,已通过镇信访办进行处理。二是加大机关文化阵地的建设,以文化铸机关之魂,育机关之本,塑社会之形,充分发挥机关文化的舆论导向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和示范作用,通过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寓教于乐,促进机关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文明和谐的内外环境。一是塑造红岩寺镇独具特色的机关文化,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文体活动,展示机关文化建设形象,极大地丰富了干部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有效推动了党委、政府各项中心工作的落实。以建

10、党节为载体,推进党员干部文化建设。2003年以来,镇党委每年都认真组织一次主题明确的建党节活动,以独特的方式庆祝党的生日。通过抓好建党节活动,激发了干部职工对党的无限忠诚和热爱。二是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努力丰富干部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以工会、妇联和团委牵头,在每年的“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十月国庆节”等节日都组织健康有益的主题文体活动,既丰富了机关干部职工的精神生活,陶冶了思想情操,又提高了干部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增强了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充分展示了镇机关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推进了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的开展。市风水山牧场幅员面积42.5平方公里,其中耕

11、地972公顷,职工477人,总户数356户,总人口875人,人均收入6000元。由于我场人多地少,职工经济收入不佳,大多数职工一直还居住着六十年代以来的的泥草房。危房改造项目是一项民生工程,风水山牧场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本着彻底解决全场职工基本住房问题告别泥草房为原则,给全场职工一个温暖舒适的居住环境为根本,牧场把垦区危房改造工作当做近年最重要的工作来抓。2011及2012年改造任务共计420套,改造面积26,950平方米,现已全部完工,彻底解决了职工住房难的问题。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XX市农委召开了关于危房改造的电视电话会议之后,我场对危房改造工作非常重视,立即研究

12、部署并成立了以场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的危房改造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重点抓好危房建设与危房改造规划编制、技术指导、情况调度、建房数量认定等工作,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广泛征求意见,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二、深入调查,摸清了底数为了使我场危房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下发了关于危房现状调查的通知以及相关调查表,明确了危房鉴定标准,重点调查了新建、维修加固的危房数量,同时逐户建立了危房改造档案,并逐户进行拍照,然后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个人申请、进行评议、张榜公示、审核、审批等程序进行,为工作开展提供了依据。三、统一规划,统一建设本着改善人居环境,改变牧场面貌的实

13、际出发,在实施危房改造过程中,坚持因地制宜,房屋的外观由场方统一规划,统一使用工程队,实行双监督的原则(场方和住户)对工程质量及进度进行监督,确保工程能够保质保量完工。另外,基础配套设施项目也同时进行,部分项目已经完工,安装了太阳能街灯、修建了排水渠、居民区内修建了水泥路,小型娱乐广场正在施工中。如今,职工已经搬进宽敞明亮的新居,个个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都高兴的说:“多亏了共产党的好政策呀,让咱们过上了舒心的生活,住上新房,家家门前通上了水泥路,茶余饭后还有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是啊!傍晚,一盏盏街灯不仅照亮了职工出行的脚步,更照亮了牧场的明天!镇地处“318国道”和“天二公路”交汇处,“

14、沪渝”高速公路、“宜万”铁路、西气东输天然气管道纵贯全境,素有“川鄂咽喉”和“恩施门户”之称。全镇国土面积86平方公里,辖15个村,2.2万人。2011年,全镇工业总产值35531万元,财政收入58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00元。镇政府机关内设党政、人大、统计、群团、武装部等18个办公室和站所,现有在职职工40人,其中:女职工13人,占32.5。大专以上文化35人,占87.5;中专(高中)文化5人,占12.5。红岩寺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把机关“三个文明”建设作为总揽工作全局、树立机关形象、加快自身发展的重中之重,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开展“组织领导好、思

15、想建设好、改革开放好、经济发展好、文化建设好、文明风气好”为主要内容的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为载体,坚持科学发展观,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立足实际,着眼发展,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创建文明单位的各项工作,做到以“文明创建”促进工作创新,用工作创新促进“文明创建”,开创了红岩寺镇各项工作的新局面。一、组织领导坚强有力。1、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根据“创建”工作的总体要求,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措施有力,确保了顺利推进。一是成立创建工作领导机构,提供组织保障。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主任,常务副镇长和分管副书记为副主任,党政办、宣传、工会、青年、妇女等部门为成员的“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切实加强对全镇精神

16、文明建设和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下设办公室于党政办,负责处理日常事务。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制定了创建文明单位保障措施,保证人力、物力、财力的及时到位,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上下联动、左右配合、齐抓共管的创建工作格局。二是加强职工教育,提高职工素质。在创建工作中,紧紧围绕服务型政府这个目标,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工作的出发点,不断强化教育,加强和完善机关制度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为机关“创建”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加强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学习教育,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养。制定和完善了镇党委中心学习组学习制度、理论学习计划、干部职工学习制度等,并不断创新学习方式,丰富学习内容,在镇机关积极倡导和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机关上下形成了安定团结、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三是积极响XX县里开展的“七严禁”活动中,针对党员干部和国家职工认真开展“七严禁”,制作宣传栏、宣传标语以警示机关干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