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7860819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管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质量管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质量管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质量管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质量管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管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质量管理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1。为使质量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是( ).A。质量管理 B.质量保证 C.质量控制 D。质量体系2.日本被誉为战略型国家,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所使用的武器就是( ). A.资源 B.技术 C。垄断 D。质量3.提出组织的管理者必须关注 14 个要点的质量管理专家是( )A。戴明 B.休哈特C.石川馨 D.费根堡姆4.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认证标志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C。德国 D。日本5。在 ISO9000 族标准中,其目的在于增进顾客满意度的标准是( ) A。ISO9000 B.ISO9001C。ISO9004

2、 D。ISO190116.在质量管理方面,公司的最终责任是面向( )A。管理层 B。一线员工C。外部顾客 D.内部顾客7。产品质量产生、形成和实现过程中全部活动的总和,其含义为( ) A.质量体系 B。质量职能 C。质量控制 D。质量保证8。在 PDCA 管理工作方法中,关键是( ).A。P 阶段 B。D 阶段 C。C 阶段 D。A 阶段9.我国第一个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系列标准是( )。A.GB/T 19000ISO9000 B。ISO9000C.GB/T-19000.1ISO90001 D。GB/T19002ISO900210。质量管理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初的阶段是( )A。SQC 阶

3、段 B。质量检验阶段 C。TQC 阶段 D。TQM 阶段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1。质量管理2.质量改进3.产品质量4。质量控制5.顾客满意三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20 分)1。质量检验的功能。2。简述质量改进的程序。3。简述引起质量变异的两类原因(按性质)。4。简述质量监督的重要意义。四计算题(每题 10)某零件内径尺寸公差为 f20+0.025-0.01,加工 100 件以后,得到 x =20。011,S=0.005,求工序能力指数。五论述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1.试述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2.论述质量改进与质量控制的差别与联系。U Lpk 参考答案

4、一单项选择题。1 2 3A D A4B5B6C7B8D9A10B二名词解释。1。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2。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3。产品有一定的用途,满足使用要求所具备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4.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5。顾客对其要求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三简答题。1。答:(1)定标 (2) 抽样 (3)度量 (4 )比较 (5 )判定 (6 )处理 (7 )记 录2.答:(1)估量改进机会 (2)确定质量改进项目或活动 (3)进行诊断,找出原因, 建立因果关系 (4 )采取预防和纠正措施 (5 )确认改进 (6)保持成果,在新 的水平上控

5、制3。答:(1)偶然性原因。偶然性原因是一种不可避免的原因,经常对质量变异起着 细微的作用,这种原因的出现带有随机性,其测度非常困难,因此不易消除.(2)系统 性原因。系统性原因是一种可以避免的原因。在产品形成过程中,出现这种因素,实际 上生产过程已经处于失控状态。这种原因对质量变异影响程度大,但易识别,可以消除。 4.答:(1)保护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合法权益 (2)贯彻产品技术标准和有关质量 法规 (3)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开拓国际市场,保护国家的经济利益 (4)有利 于促进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素质和质量管理水平.四计算题。解 公差中心 M=(T +T )/2=(20。025+19.99)/2=

6、20.0075已知 x =20。011 ,所以 x ME= M -x = 20.0075 - 20.011 =0.0035偏移系数k =MT / 2=0.00350.035 / 2=0.2C = C (1-k)=T 0.035(1-k)= 6 S 6 0.005(10。2)=0。933工序能力指数为 0.933 。五论述题。1. 1) 全面的质量管理(1) 必须抓好全员的质量教育工作,加强职工的质量意识 , 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 想,促进职工自觉地参加质量管理的各项活动。(2)通过制定各部门各级各类人员的质量责任制,明确自己在质量责任制中的责任 和权限。(3)要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

7、,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的聪明才智和当家作主的进取精神。2)全过程的质量管理(1)预防为主,不断改进的思想。(2)为顾客服务的思想。3)全企业的质量管理4)多方法的质量管理(1)尊重客观事实,尽量用数据说话。(2)遵循 PDCA 循环的工作程序。(3)广泛地运用科学技术的新成果.2. 1) 质量改进与质量控制的差别(1)质量改进的目的:质量不断提高;质量控制的目的 :维持在一定水平上防止类 似问题的再次发生。(2)质量改进的重点:提高现有能力;质量控制的重点:充分发挥现有能力。 (3)质量改进的手段:不断采取预防措施;质量控制的手段:日常的检验、试验和配备必要的资源。2)质量改进与质量控制的联系质量改进必须建立在质量控制的基础上;改进是目的,控制是手段。质量改进活 动是在过程的稳定基础上,反之,质量波动的规律尚未明显,则改进难以见到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