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脑病练习题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7859116 上传时间:2022-09-28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2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肝性脑病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肝性脑病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肝性脑病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肝性脑病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肝性脑病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肝性脑病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性脑病练习题(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肝性脑病 练习题2013-12-08 14:10:08|分类: 病生习题 |标签: |举报 |字号大中小订阅 1.导致肝性脑病的假性神经递质有: A.苯乙胺和酸乙等 B.苯乙醇胺和羟苯乙醇胺 C.苯乙醇胺、羟苯乙醇胺和5羟色胺等 D.苯乙胺、酪胺和GABA等 E.苯乙胺、酪胺和5羟色胺等2.假性神经递质引起肝性脑病的机制是: A.干扰脑的能量代谢 B.使脑细胞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C.干扰脑细胞膜的功能 D.与正常递质竞争受体,但其效应远较正常递质为弱 E.引起血浆氨基酸失衡3.肝性脑病患者氨升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A.肠道产氨增多 B.氨的清除不

2、足 C.肌肉产氨增多 D.血中NH4+向NH3转化增多 E.肾小管向血液弥散的氨增多4.氨对脑的毒性作用不包括: A.干扰脑的能量代谢 B.使脑内兴奋性递质产生减少 C.使脑内抑制性递质产生增多 D.使脑的敏感性增高 E.抑制脑细胞膜的功能5.肝性脑病患者血浆支链氨基酸减少的原因是: A.血浆胰高血糖素浓度升高所致 B.高胰岛素血症所致 C.肝对支链氨基酸灭活减少 D.支链氨基酸合成来源减少 E.血浆芳香族氨基酸增多引起6.肝性脑病时,患者氨生成过多的最常见原因是: A.肠道产氨增多 B.肌肉产氨增多 C.脑产氨增多 D.肾产氨产多、并向血液弥散增多 E.血液NH4+向NH3转化增多7.使正常

3、递质生成增多、加强正常递质竞争作用的药物是: A.谷氨酸 B.精氨酸 C.谷氨酸钠 D.乳果糖 E.左旋多巴8.肝性脑病患者氨清除不足的原因主要见于: A.三羟酸循环障碍 B.谷氨酸合成障碍 C.谷氨酰胺合成障碍 D.鸟氨酸循环障碍 E.肾小管分泌氨减少9.血浆氨基酸失衡学说中所说的支链氨基酸包括: A.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 B.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 C.亮氨酸、缬氨酸和色氨酸 D.亮丙氨酸和色氨酸和缬氨酸 E.苯丙氨酸和酪氨酸10苯乙醇胺的生成过程是:A 酪氨酸脱羧B 苯丙氨酸脱羧C酪氨酸先脱羧,再羟化D苯丙氨酸先脱羧,再羟化E 酪氨酸先羟化,再脱羧11列哪一项因素直接影响脑的能量代

4、谢 A 苯乙醇氨B 羟苯乙醇氨C 谷氨酰胺血D 5-羟色氨酸E 氨12哪项氨基酸不是产生肝性脑病的主要因素:A 苯丙氨酸 B 酪氨酸 C色氨酸 D 亮氨酸 E 蛋氨酸13左旋多巴治疗肝性脑病的理论基础是 A 氨中毒学说B 血浆氨基酸学说C 假神经递质学说D GABA学说E 神经毒素综合学说14下列哪项不是肝性脑病的特点:A 大脑形态学有典型改变B 主要以代谢障碍为主C 扑翼样震颤D 神经精神系统变化E 晚期病人出现肝昏迷15乳果糖治疗肝性脑病的理论基础:A氨中毒学说B 血浆氨基酸学说C 假神经递质学说D GABA学说E 神经毒素综合学说16肝硬化病人血氨增高的主要原因是:A. 胃肠运动增强B.

5、 胃肠道出血C. 脂肪摄入减少D. 碳水化合物增多E. 肠道细菌活动减弱答案 CDBDB AEDAD EDCAA B肾功能衰竭习题-22013-11-26 20:00:52|分类: 病生习题 |标签: |举报 |字号大中小订阅 21昼夜尿比重均在1.010左右,主要反映:A肾脏浓缩功能障碍;B肾脏稀释功能障碍;C肾脏浓缩稀释功能障碍;DADH分泌异常;E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22慢性肾衰病人在快速纠正酸中毒后会发生手足搐搦,是由于:A促进肠道形成磷酸钙;B肠道钙吸收减少;C促进血磷浓度升高;D钙解离度降低;E抑制骨骼脱钙;23慢性肾功衰晚期典型的化验结果是:A血清钙?,血清磷酸盐?;B血清钾?,

6、血清氯离子浓度?;C血清尿素氮减少,血清肌酐增多;D血清钾?,血清肌酐增多;E血清钠?,血清钙增多。24现认为影响尿素毒性有关的因素是:A血中尿素浓度;B血氨浓度;C血中氰酸盐浓度;D血液H+浓度;E血液Mg2+浓度。25尿毒症病人发生口臭是由于:A硫醇所致;B酮体增多,丙酮排出;C过度换气时呼出的CO2;D细菌在咽部繁殖;E随唾液排出尿素,后者分解产生氨。26高渗性脱水时细胞外液压:A大于310mmol/(KgH2O);B大于280 mmol/(KgH2O);C等于280 mmol/(KgH2O);D低于280 mmol/(KgH2O);E低于310 mmol/(KgH2O)。27急性肾功能

7、衰竭少尿期一周内导致患者死亡最重要的原因是:A高磷血症;B低钠血症;C低钾血症;D高钾血症;E高钠血症。28肾小球滤过膜面积减少可见于:A急性肾小球肾炎;B肾病综合征;C肾盂积水;D肾中毒;E以上都不是。29肾远曲小管功能障碍时容易发生A正常血氯性酸中毒;B高钾血症及肾小管性酸中毒;C低比重尿;D尿氨铵增多;E血碳酸氢钠升高。30肾集合管损害时容易发生:A肾性糖尿;B氨基酸尿;C肾小管性蛋白尿;D肾性尿崩症;E磷酸盐尿。31下述何种是功能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A肾中毒;B肝肾综合征;C肾移植急性排异反应;D急性肾小球肾炎;E慢性肾小球肾炎。32肾后性ARF的原因为:A药物中毒;B挤压伤;C前

8、列腺肥大;D血红蛋白性肾病;E高胆红素血症。33ARF时,肾毒性损伤的特点是:A肾小管各段均可受累;B并非每个肾单位都受累;C肾上皮细胞与基底膜均受损;D主要损伤上皮细胞,基底膜可完整;E主要是由于肾持续缺血。34使肾灌注压明显下降的全身血压为:A低于40mmHg;B低于50 mmHg;C低于70mmHg;D低于80 mmHg;E低于90 mmHg。35急性肾小管坏死引起的尿液变化,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A尿比重1.015;B尿渗透压350mOsm/L;C尿钠含量20mmol/L;D尿/血肌酐比值20:1;E有蛋白尿、管型尿。36下列不属于ARF临床表现的是:A氮质血症;B高钾血症;C代谢性酸中

9、毒;D高磷低钙血症;E水中毒。37非少尿型ARF尿量相对较多的机制是:A尿浓缩稀释功能障碍;B尿浓缩功能障碍;C尿稀释功能障碍;DGFR下降;E渗透性利尿。38判断慢性肾功能衰竭程度的最佳指标是:A尿量;B贫血程度;C血液pH;D血清非蛋白氮(NPN);E内生肌酐清除率。39昼夜尿比重均在1.010左右,主要反映:A肾脏浓缩功能障碍;B肾脏稀释功能障碍;C肾脏浓缩稀释功能障碍;DADH分泌异常;E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40肾功能不全时易引起出血的主要原因为:A凝血因子大量消耗;B血小板减少和功能障碍;C继发性纤溶功能增强;D抗凝血因子如ATIII等增多;E以上都不对。41下述哪项与肾性骨营养不良的发生机制不相关?APTH增多;B肾小管磷重吸收增加;C1,25二羟维生素D3缺乏;D酸中毒;E以上都相关。42慢性肾衰病人在快速纠正酸中毒后会发生手足搐搦,是由于:A促进肠道形成磷酸钙;B肠道钙吸收减少;C促进血磷浓度升高;D钙解离度降低;E抑制骨骼脱钙;43CRF晚期发生的代谢异常可为:A血清钙?,血清磷酸盐?;B血清钾?,血清氯离子浓度?;C血清尿素氮减少,血清肌酐增多;D血清钾?,血清肌酐增多;E血清钠?,血清钙增多。44CRF时,血磷增高可引起:AATP生成减少;BPTH减少;C肠道吸收钙减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