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7858126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试卷 35(总分:62.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19,分数:38.00)1. 单项选择题(分数:2.00)解析:2. 专家一新手比较研究范式关注的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是(分数:2.00)A. 知识丿B. 动机与情绪C. 定势D. 人际关系 解析:解析:专家一新手比较研究表明,专家和新手在知识的数量上和知识的组织方式上不同,这可能是 造成问题解决效率不同的主要原因。因此本题选A。3. 科学家在研究某个问题时,百思不得其解,经过一段休息后,突然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促成问题解 决的因素是(分数:2.00)A. 远距离联想B. 酝

2、酿丿C. 发散思维D. 社会因素 解析:解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时常遇到这样的情景,即经过长时间的紧张思考后,仍未找到问题解 决的方案,但稍稍休息后,突然找到了答案。这被称为酝酿。因此本题选B。4. 给儿童呈现一张内容复杂的图片, 30 秒后把图片移开,让其看灰色的屏幕,这时他会“看见”同样一张 清晰的图片。儿童还能根据当时产生的表象准确地描述图片中的细节,就好像图片仍在眼前一样。这种心 理现象是部分学龄儿童特有的,一般到青年期就消失了。这种心理现象是(分数:2.00)A. 感觉后象B. 知觉C. 遗觉象丿D. 记忆恢复 解析:解析:感觉后象是在刺激停止后,感觉印象仍暂留一段时间的现象。知觉

3、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 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记忆恢复是指学习某种材料后间隔一段时间所测量得到 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要高,这种现象在儿童期比较普遍,随着年龄的增长,它将逐渐 消失。遗觉象是一种特别具体清晰的视觉表象,即有些儿童在观看了某件东西后,在短时间内(约几分钟) 仍保持着异常鲜明、生动、清晰的表象。因此本题选C。5. 我们头脑中具有的“苹果”表象和每一苹果都相似,又和每一个苹果不同,这反映了表象具有 (分数:2.00)A. 直观性丿B. 概括性C. 可操作性D. 稳定性 解析:解析:题中描述的心理现象是遗觉象。这种心理现象是部分学龄儿童特有的,一般到

4、青年期就消失 了。遗觉象的实质是表象,它反映了表象的直观性。因此本题选A。6. 人们在睡眠时做的梦属于 (分数:2.00)A. 无意想象B. 再造想象丿C. 创造想象D. 幻想解析:解析:表象是人们多次知觉的结果,它不表征事物的个别特征,而是表征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主要特 征,因此表象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因此本题选B。7. 诵读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 雪,可在头脑中形成北国风光的情景。脑中浮现出相关形象的过程是 (分数:2.00)A. 创造想象丿B. 无意想象C. 再造想象D. 幻想解析:解析:按照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将想象划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无意想象是一种没 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

5、的想象。有意想象是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在有意想象中,根据想象 内容的新颖程度和形成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创造想象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 任务,不依据现成的描述,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某种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描述或图 形符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事物新形象的过程。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它 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人们在睡眠时做梦没有目的,因此属于无意想象。故本题选A。8鲁迅先生创造“阿Q”形象的过程是(分数:2.00)A. 创造想象B. 无意想象C. 再造想象丿D. 幻想解析:9. 小明整个下午都在想如果长大后他成为一名教师会怎么教学

6、生,这一心理过程是(分数:2.00)A. 创造想象丿B. 无意想象C. 再造想象D. 幻想解析:10. “龙”的形象是综合了九种动物的特征而形成的。这种想象的综合形式是(分数:2.00)A. 黏合B. 夸张C. 典型化D. 联想丿解析:11. 我们通过红楼梦中对王熙凤的描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 启笑先闻”形成了王熙凤的形象,这时反映的想象功能是(分数:2.00)A. 再造丿B. 补充C. 替代D. 预见解析:解析:想象过程是对形象的分析综合过程。黏合、夸张、典型化和联想都是综合的形式。黏合是把 客观事物从未结合过的属性、特征、部分在头脑中结合在一起而形成新的

7、形象。夸张又称为强调,是通过 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点,或者突出某些特点而略去另一些特点在头脑中形成新的形象。典型化是根据一 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创造新形象的过程。联想是指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本题中涉及的综合形式是黏 合。因此本题选 A。12. 人们能够使用有限数量的词语和合并这些词语的规则产生或理解无限数量的语句,而这些语句是他们以 前从未说话或听到过的。这表现了语言的(分数:2.00)A. 创造性丿B. 意义性C. 指代性D. 结构性 解析:解析:语言的创造性表现在人们使用有限数量的词语和合并这些词语的规则,便能产生或理解无限 数量的语句,而这些语句是他们以前从未说话或听到过的。语言的结构

8、性表现在任何语言符号都不是离散、 孤立地存在的,而是作为一个有结构的整体而存在的。语言的意义性表现在语言中的一个词或一句话,都 有一定的含义,这种意义性使得人们能够相互理解、相互交流。语言的指代性是指语言的各种成分都指代 一定的事物或抽象的概念。因此本题选 A。13. 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言单位是 (分数:2.00)A. 音位丿B. 语素C. 词D. 句子 解析:解析:音位是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言单位。语素也称词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单位,是词 的组成要素。词是语言中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句子是可以独立表达比较完整语义的语言结构单位。 因此本题选 A。14. “阿爸”中的“阿”是 (分数

9、:2.00)A. 音位B. 语素丿C. 词D. 句子 解析:解析:语素也称词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单位。语素包括自由语素和黏着语素。自由语素可 以独立成词,也可以与别的语素组合成词。黏着语素只有与其他语素组合在一起才能成词。“阿爸”中的“阿”属于黏着语素。因此本题选B。15. 座谈采用的言语形式主要是 (分数:2.00)A. 书面言语B. 内部言语C. 对话言语丿D. 独白言语 解析:解析:对话言语是指两个或几个人直接交流时的语言活动,如聊天、座谈、辩论等。它们是通过相 互谈话、插话的形式进行的。一般认为,对话言语是一种最基本的言语形式,其他形式的口语和书面语言 都是在对话言语的基础上发展

10、起来的。因此本题选C。16. 展开性程度最低的言语形式是 (分数:2.00)A. 独白言语B. 对话言语C. 书面言语D. 内部言语丿解析:解析:四种言语形式的展开性程度从高到低依次是书面言语、独自言语、对话言语和内部言语。内 部言语最为简略,这和它执行的功能有关。内部言语不是一种直接用于交际的语言,它不存在别人是否理 解的问题,因而常常以十分简略、概括的形式出现。因此本题选 D。17. 下列有关书面言语的表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 具有随意性B. 书面言语的出现晚于口语C. 书面言语的展开性程度较低丿D. 书面言语的计划性较强解析:解析:书面言语是指一个人借助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或

11、通过阅读来接受别人语言的影响。书面言 语的出现比口语要晚得多。书面语言的特点有:(1)随意性。书面语言是一种“随意性”的言语形式。在用 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它允许字斟句酌、反复推敲;在阅读别人写出的东西时,它允许反复阅读难懂的 地方,直到弄懂为止。(2)展开性。在各种言语形式中,书面言语的展开性最高。这是因为,在运用言语时, 使用者远离了自己的交际对象,它不能直接得到来自读者的反馈,没有情境因素的帮助,因此,只有凭借 结构手段向读者提供语境线索。(3)计划性。书面言语是一种计划性较强的言语形式。这种计划常常以腹稿、 提纲等形式表现出来。由于这一特点,书面语言和独白语言一样,往往要有较长的酝酿

12、时间。因此本题选 C。18. 某患者患有运动性失语症,其病变可能发生在(分数:2.00)A. 威尔尼克区B. 布洛卡区丿C. 潘菲尔德区D. 角回解析:解析:布洛卡区病变引起的失语症通常称为运动性失语症(motor aphasia)或表达性失语症 (expressive aphasia)。患有这种失语症的病人,阅读、理解和书写不受影响。他知道自己想说什么,但 发音困难,说话缓慢而费力。因此本题选 B。19. 某患者患有接受性失语症,其病变可能发生在(分数: 2.00)A. 威尔尼克丿B. 布洛卡区C. 潘菲尔德区D. 角回解析:解析:威尔尼克区损伤引起接收性失语症,这是一种语言失认症(agno

13、sia)。病人说话时,语音与语 法均正常,但不能分辨语音和理解语义。因此本题选 A。二、多选题(总题数:9,分数:18.00)20. 从表象产生的主要感觉通道来划分,表象包括(分数: 2.00)A. 视觉表象丿B. 听觉表象丿C. 记忆表象D. 运动表象丿 解析:解析:从表象产生的主要感觉通道来划分,表象可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和运动表象。根据表象 创造程度的不同,表象可以分为记忆表象和想象表象。因此本题选 ABD。21. 下列心理现象只有儿童具有而成人没有的是(分数: 2.00)A. 感觉后象B. 知觉C. 遗觉象丿D. 记忆恢复丿解析:解析:感觉后象是在刺激停止后,感觉印象仍暂留一段时间的

14、现象。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 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记忆恢复是指学习某种材料后间隔一段时间所测量得到 的保持量,比学习后立即测量到的保持量要高,这种现象在儿童期比较普遍,随着年龄的增长,它将逐渐 消失。给儿童呈现一张内容复杂的图片,30 秒后把图片移开,让其看灰色的屏幕,这时他会“看见”同样 一张清晰的图片。儿童还能根据当时产生的表象准确地描述图片中的细节,就好像图片仍在眼前一样。这 种心理现象是遗觉象,是部分儿童特有的,一般到青年期就消失了。因此本题选 CD。22. 下面属于无意想象的有(分数:2.00)A. 梦丿B. 幻觉丿C. 空想D. 幻想 解析:解析:按照想

15、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以将想象划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无意想象是一种没 有预定目的、不自觉地产生的想象。梦是无意想象的一个极端的例子。幻觉是一种异常精神状态下产生的 无意想象。有意想象是按一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在有意想象中,根据想象内容的新颖程度和形成方 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幻想是指向未来,并与个人愿望相联系的想象,它是创 造想象的特殊形式。能够付诸实现的幻想是理想,不能实现的幻想是空想。因此本题选 AB。23. 创造想象活动中包含的思维形态有 (分数:2.00)A. 原型启发丿B. 典型抽取丿C. 灵感升华丿D. 浮想联翩 解析:解析:创造想象活动中包含着原型启发、典型抽取和灵感升华三种思维的特殊形态。(1)原型启发是 创造想象产生的契机。原型启发是在复杂的创造想象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加工方式。根据任务的需要,创造 者思索和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这时,某些事物或表象对要解决的问题具有启示的作用,这样的事 物或表象就成为创造发明的原型。原型的启发作用在于:原型的特征与要创造的东西有相似之处,原型的 特征在创造者的头脑中揭示了要解决的问题的症结所在,原型促进了发明者的积极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