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集体备课全册教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7855705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 页数:68 大小:4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集体备课全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集体备课全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集体备课全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集体备课全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集体备课全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集体备课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集体备课全册教案(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单元分析科目:科学 册次:上册 第(1)单元 单元分析备 注这是一个研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内容,也是环境主题的重要内容。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视野越来越开阔,随之而来的是关注的问题越来越广泛,问题的深度越来越深入,特别是对人与自然、生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会越来越感兴趣。学生会对一些司空见惯的现象进行研究,发现其中的奥秘,揭示其中的规律,这会更加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成就他们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探求因果关系是人的天生的欲望,学生也不例外,探究现象背后的规律,是每个具有好奇心的孩子的必然行为,生物和环境就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的一个单元。生物与环境单元的学习,是通过引领学生,

2、观察一个个常见的现象,经历一个个有意义的科学探究活动进行的,使学生初步认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天然的密不可分的有机联系,体会到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为此,教材设计了一系列有结构的活动,让学生去经历,希望学生藉此建立起一种正确的生命观、环境观。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五年级科学 册次:上册 课题1、种子发芽实验(一)第1 课时执教教师 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2、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3、养成对实验观察的兴趣教学重点学习运用对比实验中控制某个条件的方法,研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教学难点能根据

3、要求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计划。课前准备绿豆种子若干,实验计划单(参考书3面),实验记录表(参考书4面)。教学过程一、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1、谈话导入: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那么,你觉得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2、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摘要板书。(预设:要种到土里获得养料,需要浇水,需要合适的温度,需要阳光,需要空气等。这时候教师不要给予取舍,保留学生的各种观点)3、进一步引导(拿起一颗绿豆种子):这是一颗完好的绿豆种子,如果要让它发芽,刚才大家说的这些条件是不是都需要呢?哪些是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呢?(说明:从种子发芽过渡到具体的绿豆种子发芽,这样的讨论更有针对性,而且更合理,因为不同种子需

4、要的条件是有些区别的。)4、师:大家的意见不一样,看来我们必须通过实验来判别了。二、设计种子发芽实验:1、师:该怎样用实验来证明呢?大家说说要注意什么?(预设:制订周密的实验计划,只能改变一个条件等。)2、师点拨:为了把实验做好,建议大家选择自己最想研究的一个条件进行研究,而且在研究之前要设计好实验方案。3、学生自由选择研究内容,及时进行统计。(预设:水组,光个性补充(课前完成)教学过程组,温度组,土壤组等,可在此适当排除不适合课堂研究的内容。)4、以其中一个组为范例,集体讨论如何设计实验计划。(1)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你们计划怎样做?(2)你们预测结果会是怎样的?(3)你们的研究中,改变了什

5、么条件?(4)哪些条件是没有改变的?(5)怎样知道改变的条件是不是对种子发芽产生了影响?(6)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什么?5、分发实验计划单,学生完成自己的实验方案设计,教师巡回指导,鼓励选择相同条件的同学互相交流。三、阅读书4面种子发芽实验内容:1、进一步阅读教材上的举例,教师引导关注其中的注意点,比如绿豆的大小应该差不多,为什么要在每个盒子分别放入2-3颗绿豆,为什么要垫纸巾等。2、教师提供表格,共同讨论如何进行记录。四、布置实践作业和下节课内容提示:1、鼓励学生回家认真完成实验,并做好观察记录。2、下节课将对我们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请大家准备好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将对认真完成实验

6、的同学加星评价。3、有能力、有条件的同学还拍摄绿豆种子发芽各个变化的照片,尝试撰写研究报告。板书设计 1、种子发芽实验(一)教学反思(课后完成)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五年级科学 册次:上册 课题2、种子发芽实验(二)第2 课时执教教师 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2、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3、认识到对比实验、严格控制实验、重复实验的重要性。教学重点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教学难点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课前准备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实验信息统计表教学过程一、交流实验中的发现:1、我们种下的绿豆种子都发

7、芽了吗?其他小组的绿豆种子呢?二、整理分析实验信息:1、教师分发实验信息统计表,由组长负责收集相同实验小组的实验信息。2、分析实验信息:(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有什么不同?(2)从实验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吗?(3)实验结论和我们实验前的猜测一致吗?三、交流实验信息:1、认真听取其他不同实验小组介绍他们的实验方法和获取的信息。2、和其他的小组交流,了解他们在实验中有什么发现,听听他们怎样用数据来解释实验结果的。3、汇集全班同学的实验,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对大家有异议的内容进行辨析。4、小结: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温度、水分和空气。四、种植绿豆芽:个性补充(课前完成)教学过程1、引导

8、:已经发芽的绿豆芽怎么处理?2、确定任务:把绿豆芽种植在花盆中,放到适合的地方,让绿豆芽生长一段时间。3、预测哪些条件会影响绿豆芽的生长。4、建议对绿豆芽的生长做观察日记或者记录。参考资料: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是:一是温度。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为6-7,12-14能正常发芽,最适温度为20-25,最高为35。二是水分。一般需吸收相当于种子自身风干重的120-140%的水分才能萌发。三是充足的氧气。板书设计 2、种子发芽实验(二)教学反思(课后完成)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五年级科学 册次:上册 课题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第3 课时执教教师 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植物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条件

9、。当环境条件改变的时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2、做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的实验,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植物生长的条件。3、意识到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教学重点设计对比实验。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课前准备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教学过程一、交流实验中的发现:1、说说自己种下的绿豆芽生长的怎样了。2、为什么大家的绿豆芽生长的不一样呢,怎样才能让绿豆芽生长的更好呢?3、讨论影响绿豆芽生长的因素,教师随机板书。二、实验一:绿豆芽生长需要阳光吗?1、讨论:绿豆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那么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2、该

10、怎样来设计对比实验呢?重点指导:(1)我们只能改变哪些条件?不改变哪些条件?(2)两组的绿豆芽需要一样多吗?(3)改变了条件是不是对绿豆芽生长产生了影响,我们怎样才能知道?3、学生完成实验方案,交流。4、提供实验记录表,引导学生做好观察记录。(采用图画和文字记录下绿豆芽的高度、茎叶的颜色,茎的粗细等)三、实验二: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个性补充(课前完成)教学过程1、拿出事前做的绿豆芽对水需求的实验,让学生进行观察。教师介绍实验:在一个盘子里铺上几层吸水纸,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并排放在吸水终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2、讨论:这5粒绿豆种子的生存的环境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环境对绿豆种子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11、为什么我们这样推测?仔细观察还有什么发现?3、概括: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的适应环境的变化。四、观察更多的植物适应环境的图片(书8面):1、比较香蕉、松树、仙人掌的叶的不同。2、香蕉、松树、仙人掌分别生长在什么地方?3、这三种植物的叶同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4、说说平时还看见有关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板书设计 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教学反思(课后完成)杨林镇兰茂一小教师集体备课签科目:五年级科学 册次:上册 课题4、蚯蚓的选择第4 课时执教教师 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动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2、掌握对比实验的方法。3、体会自然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教学重点设计对比实验

12、。教学难点在设计对比实验中严格控制变量,并注意收集实验数据用事实说话。课前准备长方形扁纸盒两个,黑布、塑料薄膜、玻璃片、蚯蚓15条、干土、湿土。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见过蚯蚓吗?一般在什么地方见到它们?你们觉得蚯蚓喜欢怎样的环境?2、学生自由发表。二、实验一: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1、我们先来研究蚯蚓喜欢黑暗还是光亮的环境,该怎样设计实验呢?2、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导他们进行对比实验,并注意控制条件。3、出示实验器材,讨论实验步骤:(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3)把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

13、好盖子。(4)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做好观察和记录。(5)再做2次。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黑暗的环境。个性补充(课前完成)教学过程三、实验二: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1、过渡:那么,蚯蚓喜欢干燥还是湿润的环境呢,让我们也来设计一个对比实验。2、学生设计实验,自由发表。3、教师随机出示材料,在交流中概括出比较合理的实验步骤:(1)在另外的盒子两端分别铺上同样土质的泥土,不同的是一边干燥,一边湿润。(2)把10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3)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观察,记录。(4)再做2次。4、分发记录单和相关实验材料,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5、收回材料,组织交流,概括:蚯蚓喜欢湿润的环境。四、动物对环境的需要和适应:1、让学生归纳:蚯蚓适合怎样的生活环境?2、过渡:跟蚯蚓一样,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3、学生看书11面的图片,说说这些动物是怎样适应环境的?4、拓展:当环境不适应动物生存的时候,它们会重新选择合适的环境生活,否则它们将难以生存。谁能说说相关的例子吗?板书设计 4、蚯蚓的选择教学反思(课后完成)杨林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