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提纲人教新课标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7845074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提纲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八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提纲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提纲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级物理上册第一章声现象复习提纲人教新课标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容:第一章 声现象复习提纲 课型:复习应用一 【声现象复习提纲】: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发声停止 也停止。声音的传播需要 , 不能传声。声在一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声速跟介质的 有关,还跟介质的 有关。15空气中的声速是 m/s。2 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 记时。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 (早、晚) s (当时空气15)。3 人区别回声和原声的最短时间间隔是 s,人要听到回声离障碍物的最近距离是 m.4 下列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 在鼓面上放一些碎泡沫,敲鼓时可观察到碎泡沫不停的跳动。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

2、闪烁,听不见铃声;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不同;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停止。5、乐音特征有 、 、 。声音的高低叫 ,声音的大小叫 ,每个发声体独具有的声音的特征叫 。6、音调的高低决定于物体振动的 ,物理学里用 叫频率,频率的单位是 ,简称 ,符号 。 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音调范围是 。高于 叫做超声波, 叫做次声波。7、弦乐器发出的声音是靠 产生的,音调的高低与弦的 、 、 有关。弦乐器通常有一个木制的 共鸣箱来使声音更洪亮。8、管乐器是靠 发声的。长的空气柱产生 音,短的空气柱产生 音。9、我们听到声音的两种方式是 和 造成耳聋的两种类型: 性耳聋和

3、性耳聋。10、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 、 及其它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 的重要基础。这就是 。正是双耳效应,人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声音传来的 。11、什么是噪声?人们用 来划分声音等级; 分贝是人们刚刚能听到的最弱的声音-听觉下限。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 分贝,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 分贝,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 分贝。12 减弱噪声的三个途径: 、 、 。13、声包括 、 、 声音, 声能传递 和 。14、根据 的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声呐。15、外科医生用超声的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这是利用了声波传递 的性质。二【试题精选】1、【2009河

4、南省】为了减少噪声污染,很多市区禁止机动车鸣喇叭。从声学上讲,这是从 处减弱噪声。人们以 为单位表示噪声强弱的等级。2、【2009贵阳市】通常情况下,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其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称为 。请你列举一个人们利用这种声波的实例: 。3、【2009锦州市】2009年春晚的小品不差钱,赢得了全国观众的喜欢,小艳在现场听到“小沈阳”的声音是由产生的,靠传播过来的,“小沈阳”模仿“刀郎”的声音很逼真,是因为他们的相似. 4、【2009宜昌市】男女生合唱时,男中音放声高歌,女高音小声伴唱,则的响度大,的音调高。5【2010咸宁】六月的潜山森林公园,到处都是莺歌燕

5、舞,鸟语花香。我们能听到小鸟的叫声,说明声音可以在_中传播;我们还能分辨出黄鹂的歌声,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种类的小鸟发出声音的_(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6、【2009娄底市】娄底市区主要道口设有噪声监测设备. 某时刻该设备的显示屏上显示49.20的数字,这个数字的单位是. 7、【2009朝阳市】上自习课时,调皮的小明在教室走廊放声歌唱,他手摸喉头,感觉到喉头在_; 教室里的同学都听到了歌声,表明声音可以通过_传播;正在静心思考的小娟 忙用手捂住耳朵,她认为小明的歌声是_(填“乐音”或“噪声”)。 8、【2009莆田市】“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_ (填“音

6、调”、“响度”或“音色”)大。月宫里的嫦娥不会听到你说话的声音,因为_不能传声。9、【2009齐齐哈尔市】在桌面上撒些碎纸屑并用力敲击桌面,我们看到纸屑在桌面上“跳 舞”,同时能听到敲桌子发出的声音。这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 纸屑“跳舞”说明声音能传递 。10如图所示,当用小锤敲响右边的音叉时,发现挂在左边音叉旁的塑料小球会被弹起,这个实验说明了:声音是由于 产生的; 能传播声音如果这个实验在月球上进行,塑料小球 (填“也会”或“不会”)像图示那样被弹起,这是因为 二、选择题11、【2009天津市】二胡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弦乐器。演奏前, 演员经常要调节弦的松紧程度,其目的在调节弦发声时的

7、【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12、【2009南昌市】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真空不能传声是通过实验与推理的方法获得的 B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C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同13、【2009广州市】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 】A关闭房间的门窗B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C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14、【2009荆门市】魔术师表演“会跳舞的火焰”节目时,先在平台上点燃一支蜡烛,然后手 持一面小鼓置于蜡烛附近,鼓面面对烛火。当他敲响小鼓,

8、烛火就随着鼓声舞动。这一现象说明 【 】 B.鼓面振动发声,声波能传递能量 15(2010鸡西)1下列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 】 C回声定位D超声波探查B敲瓶底火焰摇动橡皮膜A探测海深16、【2009威海市】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17、为了探究声音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A、 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铃声明显减小。B、 使正在发声的

9、音叉接触水面,水面会溅起水花。C、 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笛子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D、 在吊起的大钟上面固定一只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面迅速拖过,那么可以在纸上面留下一条来回弯曲的曲线。(1)你认为,能够说明声的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个?(2)其它实验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的产生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图21 图22 18下列两图是探究声音特性的两个实验,图21是用弹性塑料片分别以 快、慢的速度来拨动书页;图22是改变不同力度来敲击音叉,并观察小球弹起的高度。图21探究的实验是:声音的 与 的关系。该实验所得的结论是: 图22探究的实验是:声音的 与 的关系。该实

10、验所得的结论是: 19 小兰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测: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她在实验时控制的琴弦条件 控制条件编号琴弦的材料琴弦的长度(m)琴弦的横截面积(mm2)A钢20B钢20C尼龙丝30D铜40E尼龙丝40、如果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粗细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 、 的琴弦(只填写字母代号)。如果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弦的长短的关系,你认为应选编号为 、 、的琴弦。如果想探究发声的音调与材料的关系,应选编号为 、 的琴弦。探究过程中通常采用

11、下列一些步骤:分析与归纳实验研究提出问题(或猜想)得出结论等,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实验的全过程,所采取的步骤的合理的顺序是: (只填数字代号)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保持不变,进而寻找出另外一些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 。请你再写出一个初中物理中用到这种方法的实验名称: 。20(广东)阅读下面的短文潜艇的“耳目”声呐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

12、置。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kHz30kHz之间,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请回答以下问题:(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kHz到_kHz。(2)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s内接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1是。(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500m/s)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且测出潜艇B的速度是20m/s,方向始终在潜艇A、B的连线上,经一分钟后潜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