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入学考试辅导资料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7840670 上传时间:2022-11-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招生入学考试辅导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招生入学考试辅导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招生入学考试辅导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招生入学考试辅导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招生入学考试辅导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招生入学考试辅导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招生入学考试辅导资料(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招生入学考试(专科起点升本科)综合课复习备考题库2019 年教育学1.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一书的作者是A.苏霍姆林斯基B.赞科夫)。C. 皮亚杰D. 巴拉诺夫2. 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A. 论语B. 大学)。C.学记D.礼记3. 俄国教育家马卡连柯的代表作是(A. 教育诗C.论共产主义教育)。B. 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D. 教育学4. 民本主义与教育的作者是()。A. 杜威B.卢梭C. 苏格拉底D.夸美纽斯5. 普通教育学一书是()的著作。A. 斯宾塞B.洛克C .赫尔巴特D.裴斯泰洛齐6. 教育漫话一书是()的著作。A. 夸美纽斯B.洛克C.斯宾塞D.裴斯泰洛齐

2、7. 提出 “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 ”的教育家是()。A. 夸美纽斯B .赫尔巴特C. 杜威D.卢梭8. 在教学活动中倡导“发现法 ”教学方法的教育家是( )。A. 根舍因B. 布鲁纳C.维果茨基D.巴拉诺夫9. 俄国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教育理论是()。A. “发现法 ”B. “结构主义 ”C最近发展区”“D.合作教育学10. 提出 “合作教育学”教育理论的教育家是()。A. 根舍因B.赞科夫C. 维果茨基D. 阿莫纳什维利0?)。11. 德国教育家根舍因首创的教育理论是(A.范例方式教学理论”B.结构主义”C最近发展区? D.合作教育学“ ”12俄国教育家加里宁的代表作是(A. 教育诗C.论

3、共产主义教育)。B.D.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教育学13. 在教育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普及义务教育的问题,是在(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 社会主义社会14 世纪有了算术、D. 地理学和力学D. 资本主义社会A. 顺序性B.阶段性C.差异性D.可变性14.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然科学逐渐成为相对独立的学科,西欧学校 几何、天文,到 16 世纪中期增加了( )。A. 物理和化学B.植物和动物C.代数和三角15. 中国的 “六艺 ”教育起始于( )。A. 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16. 人的情感先由喜、怒、哀、乐等初级情感到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等高级情感,这说 明人的身

4、心发展具有( )。17. 学生年龄特征中所包括的两个方面是( )。A. 认识和情感特征B.情感和意志特征C. 气质和性格特征D. 生理和心理特征18. 印度曾发现过两个 “狼孩 ”,虽都具有人的遗传素质,最终难以成长为正常的人,这个 事例说明了( )。A. 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B. 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人的发展C.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影响D.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19. 庠“”、“序”、“校”是中国古代的教育机构,它出现在( )。A.夏朝B.殷商C.西周D.秦朝20. 人在持续不断的发展中,在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都会出现某些典型、本质的特征,这 就决定了教育要遵循人的发展的( )

5、。A. 顺序性B.阶段性C.不均衡性D.可变性21. 青少年的身高或体重,在出生后的第一年和少年期增长较快,而在其他时期增长较 慢,这说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具有( )。A.不均衡性B.阶段性C.顺序性D.可变性22. 教育功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分类,从作用的呈现形式划分,可分为教育的 ( )。A.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B.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C.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D.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23. 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 )。A.生物本能B.人的理性C.心理模仿D.生产劳动24. 国家从具体国情出发制定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政策和总方向指的是()。A.教育方针B.教育目的C.教育目标D.培养目

6、标25. ( )是教育实践活动的起点。A.教育评价B.教育目的C.教育体制D.教育方法26. 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 )。A. 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B. 增强学生体质C. 促使学生身体正常发育D. 使学生获得体育运动的基本技能技巧27. 在我国首次把美育列入教育组成部分的教育家是()。A.鲁迅B.蔡元培C.陶行知D.杨贤江)的社会主义建设人28. 1986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把青少年培养成( 才。A.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B.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C.有理想、有体质、有文化、有纪律D.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爱劳动29. 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对

7、旧学制加以修订,颁布了壬子癸丑学制,这是在 ( )年。A. 1902B.1903C.1912D.192230. 中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31. 革命战争年代,我国老解放区的教育主要分为( )两大类。A.成人教育和儿童教育B.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C.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D.干部教育和群众教育32. 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的全国教育联合会颁布的壬戌学制是在()年。A.1902B.1903C.1912D.192233. 1912 年,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 )学制。A.壬寅B.癸卯C.壬子癸丑学D.壬戌34. 弟“子不必不如师,

8、师不必贤于弟子 ”的提出者是( )。A.朱熹B.韩愈C.荀子D.孟子35.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特 点。A.主体性B.创造性C.间接性D.示范性36. 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A.教书B.育人C.教书育人D.带好班级37. 以“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来论述师生关系的我国古代学者是 ()。A.朱熹B.韩愈C.荀子D.孟子38. 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问题,形式教育者论主张教学的主要任务在于()。B.训练学生的思维形式D .社会交往能力A.传授对实际生活有用的知识C.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39. 课程的类型从课程管理

9、的角度,可划分为(A.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C.显性课程、隐性课程)。B.必修课程、选修课程D.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40. 课的类型一般可以划分为()。A.新授课和复习课C讲授课和实验课B.单一课和综合课D.理论课和实践课41. 课程计划一般的组成部分是()。A. 学科设置、学科开设顺序、教学时数、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B. 学科设置、学科开设顺序、教学时数、教学要求C. 学科开设顺序、教学时数、教学方法、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D. 学科设置、教学进度、教学时数、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42.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描述事实,而且深入分析和论正事实,并在这个基础上作出科学 结论的教学方法,称为(

10、)。A. 讲解法B.讲读法C.讲演法D.讲述法43. 在教学中,教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由具体到抽象,引导学 生扎扎实实地掌握知识和技能,这是贯彻( )原则的要求。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启发性D.巩固性44. 教学是( )。A. 教师教的活动C .教师指导下学生学的活动B .学生学的活动D. 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活动45. 温“故而知新 ”是指在教学中要贯彻( )原则。D.因材施教A.启发性B.巩固性C.循序渐进46. 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称为()。A.教学B.教学过程C.上课D.课堂讨论47.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布鲁姆发展创立的教学法是(

11、 )。D. 纲要信号法A.合作教学法B.启发式教学法C.掌握学习法48. 体现我国教学的根本方向和特点的教学原则是()。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B.科学性与教育性结合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49. 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提出者是( )。A.夸美纽斯B.杜威C.赫尔巴特D.卢梭50. 我国古代的学记中说: “不陵节而施 ”,这体现了教学的( )。D.启发性原则A.巩固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51. 教学评价的类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以标准为依据可划分为()。A.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B. 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C. 课程评价、学业评价、教学质量评价D. 自评

12、、他评52. 在教学中,教师向学生叙述事实材料、或描述所讲对象的教学方法,称为()。A.讲解法B.讲读法C.讲演法D.讲述法53. 教师在教学中,运用 序是采用了( )。A.传递一接受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动机 复习旧课 讲授新课 巩固运用 检查 ”这一程B.自学辅导教学模式C.探究教学模式D.陶冶教学模式54.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做好的三方面工作是了解学生、钻研教材和()。55. 在 1951 年提出“范例教学 ”主张的是()。A. 赫尔巴特B.瓦根舍因C.怀特海D.克伯屈A. 编写教案B.设计板书C.分配教学时间D.设计教法56.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

13、极性和自觉性,主动探求知识,增强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指教学原则中的()。A.直观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启发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57. ( )是个体现象,是教育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它既受社会发展规律制约,又依赖 于人的心理活动。A.道德B.品德C.思想D.信仰58. 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A.政治立场和观点的教育C .道德品质的教育)。B.政治思想的教育D.品德的教育59.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曾提出过的著名德育原则是()。A. 社会化活动原则C.自然后果原则60. 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德育原则是A.乌申斯基B.加里宁B. 教学的教育性原则D. 知行统一原则)的成功教育经验。C. 马卡连柯D.赞科夫61. 我国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 )。A.说服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62. 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A. 成立了班委会C.形成了正确的班级舆论)。B. 开展了班级工作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63. 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 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C. 做好个别学生教育工作)。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D. 同家庭和社会教育密切配合64. 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是()。A.教学B.社会实践活动C.班主任工作D. 团、队活动65. 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