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护土钉墙施工技术交底(模板)范本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7837459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支护土钉墙施工技术交底(模板)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基坑支护土钉墙施工技术交底(模板)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基坑支护土钉墙施工技术交底(模板)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基坑支护土钉墙施工技术交底(模板)范本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基坑支护土钉墙施工技术交底(模板)范本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坑支护土钉墙施工技术交底(模板)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支护土钉墙施工技术交底(模板)范本(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技术交底书(III级)表格编号项目名称中铁八局大瑞三分部第1页交底编号共7页工程名称漾濞4号特大桥设计文件图号施工部位基坑支护土钉墙施工交底日期2018年 月 日交底人年 月 日被交底人年 月 日一、交底范围:漾濞4号特大桥0号台、1号、2号墩桩间土钉墙施工.二、桩间土钉墙施工措施:漾濞4号特大桥0号台、1号、2号墩基坑开挖,由于地面横坡较陡,开挖上述3个墩台时,采用预加固桩+桩间土钉墙的措施进行加固处理.桩间土钉墙胸坡坡率为1:0.15;土钉中中间距上下为1.0米,左右为1.O米,土钉下倾角10,与墙胸垂直,土钉长度均为8米.土钉采用91米米钻孔,使用25HRB400钢材做钉材.土钉墙底端设

2、置护脚墙,顶宽0.6米,高1.2米,胸坡同土钉墙胸坡,采用C15混凝土浇筑.如下图(一)、图(二):图(一)图(二)三、操作工艺:1、修整边坡采用小型机械辅以人工对边坡进行修整,按照设计放坡比例进行施工,坡面平整度偏差宜为20米米,严禁超挖或造成边坡土体松动,对于坡面松动土块及土渣及时进行清理.2、初喷混凝土在完成边坡修整并验收合格后,喷射C20混凝土,先初喷射厚度5厘米,以缩短边坡裸露的时间稳固边坡.喷射混凝土时喷嘴应与受喷面层垂直,距离受喷面层距离为0.8-1.2米,以减少回弹增加喷射面层的密实度,喷射应从下到上依次进行,喷嘴不能长时间停留在同一点.3、土钉定位按照施工设计图纸,土钉中中间

3、距上下为1.0米,左右为1.O米,放设土钉定位点,并用长15厘米端部涂刷红油漆的短木桩标定.4、击入土钉按照测量标定的土钉定位点,采用气动潜孔钻钻孔,打入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土钉位置的允许偏差应为100米米,土钉倾角的允许偏差应为3度,土钉杆体长度应不小于设计长度,土钉采用91米米钻孔,使用25HRB400钢材做钉材,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与墙胸垂直.螺丝端杆采用接触焊接,螺丝端杆件及垫板如下图:5、注浆钻孔直径91米米,孔内采用米30水泥砂浆灌注,注浆压力为0.4米Pa.6、挂钢筋网、拧紧螺母钉孔内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后,方可挂设钢筋网,钢筋网片采用8钢筋间距2020厘米铺设,采用铅丝

4、进行绑扎;在锚杆上安装钢垫板、拧紧螺母,并施加510KN的预应力.顶部坡前锚固土钉采用短锚杆(长3.8米),间距1.5米;用钢筋与下部土钉焊接相连. 7、安装泄水孔护面后泄水孔按间距23米梅花型布置,并外包土工布,泄水管采用42PVC花管长度为24米.与水平面夹角向上倾斜10,管尾端封堵防止水土从管内直接流失,喷射混凝土时应将泄水管空口临时封堵,防止喷射混凝土进入.8、喷射混凝土再次喷射C20混凝土9厘米厚,最后满喷射1厘米厚米20水泥砂浆找平,喷射完成后2-4h应进行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d.四、质量控制1、灌注土钉用的水泥砂浆压力应严格控制在0.4米pa ,且应在注浆至管顶周围出现返浆

5、后停止注浆.2、修整边坡控制其表面平直度误差在20米米以内,铺设绑扎钢筋网片应注意上下层钢筋网片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6d且不小于300米米,超出坡顶长度不小于500米米,钢筋网片应有可靠固定并保证其有效地保护层厚度.3、加强筋应压紧钢筋网片,并与同一排钉头焊接牢靠,井字压筋应压筋加强筋与锚钉钉头焊接牢固.4、严格控制钢管土钉的入土深度、外露长度、水平夹角及间距. 监理工程师:附件:工程施工现场应急预案及安全保证措施一、编制原则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原则。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作为首要任务。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原则。在本项目部领导统一组

6、织下,发挥各职能部门作用,逐级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 3、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原则。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发挥专业技术人员作用,依照行业安全生产法规,规范应急救援工作。 4、预防为主,防止结合原则。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坚持突发事件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重点做好预防、预测、预警、预报和常态下风险评估、应急准备、应急队伍建设、应急演练等项工作。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权威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二、编制目的1、应急预案应针对那些可能造成企业、系统人员死亡或严重伤害、设备和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的突发性灾害,如触电事故、泥石流灾害、火灾、

7、环境破坏等。2、应急预案是对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必要补充,应急预案应以完善的预防措施为基础,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3、应急预案应以努力保护人身安全、防止人员伤害为第一目的,同时兼顾设备和环境的防护,尽量减少灾害的损失程度。4、应急预案应结合实际,措施明确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5、应急预案应经常检查修订,以保证先进科学的防灾、减灾设备和措施被采用。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应急组织机构为加强安全领导,进行系统化、网络化管理,项目部成立应急预案管理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项目总工程师、常务副经理、安全总监、项目副经理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安全环保部安全员、各施工队专职安全员、

8、施工队队长为组员,负责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2、应急领导小组职责负责重、特大事故的现场应急抢险救援指挥,对施工现场突发性情况进行技术、资金和设备支持,在施工现场发生重特大事故时以最快的时间达到现场,分析紧急状态和确定风险事故级别,负责分部和有关地方管理部门、组织、机构联络和报告事故情况,制定抢险救援的方案措施,领导现场应急抢险救援工作,确定紧急状态的解除,协助事故原因的调查和处理工作。在上级和有关地方部门进入的情况下,参与制定抢险救援方案措施,做好应急抢险救援配合工作。四、应急预案的基本要求1、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后,施工现场应急处理措施一般规定 当发生事故时,负伤人员或者最先发现事故的人,应立即报

9、告项目经理或专项安全负责人,并应马上组织人力现场抢救伤害者,根据伤情需要,协助医务人员运送伤者到医院或拨打“120”,请求协助抢救。 1.1事故发生后,各级人员应保镇静及冷静,切实负起本身责任,主动控制局面。要有组织、有指挥和结合实际进行妥善处理。 1.2 第一时间进行“救死扶伤”,采取措施救护受伤(害)人员,对必须在现场进行紧急抢救的,应采取应急方法如止血、人工呼吸等进行施救。否则必须立即用工地的交通工具或截出租车将伤者送到就近医院进行抢救。同时应采取有效措防止事故蔓延扩大。 1.3 认真保护事故现场及善后工作。凡与事故有关的物体、痕迹、状态不得破坏,并划出保护区禁止闲人进入。 1.4 因抢

10、救受伤(害)人员,以及疏导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某些物体时,必须做好现场标记、拍照、录像或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2、 发生火警、火灾事故时,施工现场应急处理措施一般规定。 2.1 应立即了解起火部位及燃烧的物质,积极抢救伤者及使用施工现场所有消防器材进行灭火自救工作。 2.2 迅速准确地拨打119报警。在拨打119时,做到镇静拨号,说清火灾单位的名称、地址、电话号码、燃烧部位、燃烧物质的性能等。 2.3报警后,派专人到约定的路口迎接消防队。 2.4 在消防部门到达前,对易燃、易爆的物质采取正确有效的隔离。根据火场情况,机动灵活地选择灭火工具。 2.5

11、在扑救现场,应行动统一,如火势扩大,一般扑救不可能时,应及时组织撤退扑救人员,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3、 利用一切可行的通讯工具按规定时间内将事故情况进行层级上报。 4、发生事故层级上报时限。 4.1 轻伤事故,应在24小时内报告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部门和基层工会组织。 4.2 重伤事故,一般情况下,事故单位应在24小时内报上级主管单位,由上级主管单位分XX市有关部门。对涉外有影响的,事故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4小时内如实报上级主管单位。 4.3 重伤3人或死亡1至2人的事故,事故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4小时内如实报上级主管单位,由上级主管单位分XX市有关部门。 4.4 死亡3人以上重大、特别重大死亡事

12、故应在事故发生后2小时XX市人民政府,同时报上级主管单XX市劳动行政部门、工会组织、公安部门。 4.5 发生急性中毒、中署事故,除报上级主管单XX公司安质部、办公室)外,应同时XX市卫生行政部门。 4.6 发生爆炸物品爆炸事故和火灾事故,除报报上级主管单XX公司质安部、办公室)外,应同时XX市公安部门。5、防止违章和事故的安全规定 5.1 未经三级安全教育的新工人,复工换岗的人员未经岗位安全教育,不得进入施工现场的工作岗位进行操作。 5.2 不正确佩戴安全帽及佩戴超过使用年限(2年半)的安全帽,不准进入施工现场。 5.3 严禁赤脚或穿高跟鞋、拖鞋进入施工现场。 5.4 严禁酒后及带小孩进入施工现场。 5.5 不得到禁止烟火的地方吸烟、动火。 5.6 不得攀登脚手架。 5.7 特种作业人员、机械操作工未经专门安全培训,无有效专业上岗操作证,不得上岗操作。 5.8 脚手架及所有机械设施设备和现浇混凝土模板支撑,搭设安装后,未经验收合格,不得使用。 5.9 电源开关箱不准一闸、一漏电、一箱多用。 5.10 未经指派批准,未经作业安全交底或安全交底不清和无安全防护设施,不得盲目操作。 5.11 不得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对违章作业的指令有权拒绝,并有责作制止他人违章作业。 5.12 对各种安全检查防护装置、防护设施及警告、安全标志等不得随意拆除和有意挪动。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