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案例与反思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7836977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3.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案例与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案例与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案例与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案例与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案例与反思(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案例与反思教材简析: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是人教版义务教学课程标准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内 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熟悉分数的意义和根本性质的根底上教 学的.教学时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复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法那么,引出异分母分数加减 法.引导学生通过操作、思考、交流,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探索计算方法,并且 渗透“转化策略,帮助学生学习.再通过“试一试引导学生完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计算方法,同时学习计算结果的化简和验算.稳固练习设计时注重表达一定的层次性与 思维含量. 设计理念:1、创设问题情境,精心设计探究题,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挑战性,计算的方法更加开放.2、充分

2、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认知的冲突中加深对计算算理的理解.3、知识的背后表达方法,让知识不再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方法的背后隐含思想,让方 法不再是一种笨拙的工具.教学内容:人教版五数下册 P110112页例1 教学目标:1.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培养验算的习惯;2. 渗透转化的思想, 培养学生应用旧知解决问题的水平. 以及分析、判断、归纳的水平;3. 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受到环保的教育.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得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并能比拟熟练地正确计算和应用.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师生谈话,提出问题,揭示课题1. 回忆旧知,做好铺垫 师:前

3、段时间我们都在学习分数, 板书: 分数关于分数,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知识? 通过回忆,唤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做好新课铺垫. 2. 设趣导入,提出问题 学生自报最简分数 师:现在,闭上眼睛,想好一个自己喜欢的最简分数.想好了吗?谁来说一个?及时 板书 闭上眼睛想一个自己喜欢的最简分数,新鲜有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提出研究问题 师:如果选择这两个分数,圈出两个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异分母分数我们可以研究他 们什么?今天,我们就继续来研究分数加减法.板书:加减法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伟大.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培养 学生提出问题的水平. 3. 组合算式,培养水平 组合算式

4、师:请看黑板,在这三个分数中,在前面圈出两个异分母分数的根底上再圈一个可以 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任意选两个组成加法和减法算式,写在自己的本子上.写出算 式就可以了,不必算出答案. 从三个分数中任意选择两个组成未知算式,富有挑战性,同时又锻炼了学生组合搭配的水平汇报算式:4. 引导比拟,揭示课题. 师:仔细观察这些算式,跟前面刚学的有什么不同?下面,我们就来研究异分母分数加 减法.板书:异分母 引入这个环节,教师创造性的处理了教材,改变了传统的例题呈现方式,激发了学生 的学习兴趣.整个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自主探究,尝试体验,得出方法一质疑问题,渗透方法 师: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

5、碰到新问题,我们该怎么办 ? 渗透数学转化的思想,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二初次尝试,体验方法 师:那么请大家选择第一道来做一做.1. 学生独立尝试.2.汇报结果. 师:谁来说一下? 两种情况:A: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数再加减.假设没有过程,教师应提醒学生把过程写出来 研究通分 师:指着通分过程问.这一步我们在干吗?为什么要通分?强调:只有分数单位 相同才可以相加减.B:化成小数师:谁还有不同的方法? 板书学生答复并提问:他她是怎么算的?最后比拟:这 个小数就是几分之几. 3. 总结 多种方法 师:我们班同学真了不起!把异分母分数转化成了已经学过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或转化 成了小数加减法.下面,我们

6、就用这两种方法来算一下第二道题还是能化成有限小数 的.三二次尝试,熟悉方法计算第二题1、学生独立尝试.2、汇报结果.四三次尝试,优化方法1. 提出问题.师:如果是这两个分数连线一下,出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又该怎么求他们的 和呢?2. 反应交流. 师:谁来反应一下,同时板书.追问:有化成小数计算的吗?你发现了什么? 以上教学环节的探究采用了尝试教学的方法,完全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 己去尝试得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首先第一次尝试,让学生得出了把异分母分数 加减法转化成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第二次尝试让学生熟悉并强化方法,第 三次尝试引发认知冲突.引导得出通分的方法更具有普

7、遍性.优化了算法. 五自选计算,稳固方法.师:下面,就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任选一题做在自己本子上,注意格式! 汇报反应学生口答形式 在学生优化算法的根底上,再次练习,起到稳固的作用,扎实、有效.六引导验算,培养习惯师:要想知道自己有没有做对, 可以怎么办?怎么验算? 挑最后一道题验算 学生说, 教师板书. 验算教学,让学生养成严谨的学习习惯. 三、回忆课堂,整理知识,增强意识 师:回忆一下,今天,我们学了什么?怎么算的?为了保证计算正确,你觉得有什么要 提醒大家? 课堂小结的设计有知识的小结,也有学习习惯、技能方面的提醒.显得科学、合理、 全面.能够增强学生细心计算,重视验算的意识 过渡:看来我

8、们班同学真的很会学习!老师真佩服你们!下面,就让我们一鼓作气,来 看看今天的知识能解决什么问题?请看大屏幕.四、联系实际,应用知识,提升水平 课件出示 1 、生活题:根据图上信息,提出问题,列出算式.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叫生活垃圾.从图中你发现了哪些信息?有什么 感想?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并列式计算吗? 习题贴近生活,亲切自然.培养了学生发现信息,处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 水平,又使学生受到了环保教育. 2、比照题: 是非审判庭.逐题出示 2/3-4/9=2/9 7/10-3/5=4/5 3/5+4/7=7/12 1/2+3/7=13/14 师:对的请你说说怎么算的?

9、错的说明理由. 是非判断,比照鲜明,加深对新知的理解和掌握. 3、拓展题: 比比谁算得快A、发现规律、教师出一题,学生做一题,题目类型是分子是1,分母是互质的两个分数相加减如: 1/3+1/4 1/5-1/6 、让学生出题4题过后 师问:你也能像老师那样来说几个算式吗?学生说,其他人解答. 追问:为什么有些人算得那么快?有什么奥秘吗?请你仔细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发 现?B、应用规律:教师出题,学生答复;学生相互出题 最后,这道拓展题,让学生先计算体验,然后再找规律,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同时又 富有挑战性,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既可稳固新知,又可锻炼学生分析,归纳,应用的 水平,可谓一举多得. 教学

10、反思: 上完一节?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后,本人体会颇深,浅淡如下:1. 改变例题呈现,激发学生兴趣 例题呈现不是简单、直接出示,而是设计了:自己想喜欢的最简分数,报最简 分数,然后,自己提出研究问题研究分数加减法,再从三个分数中任选两个分数组成 加法和减法算式,最后自然地引出研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这样几个环节.通过这样的教 学,学生参与演绎了例题的呈现过程,让学生感到自己是发现者、探究者,体验到成功 的喜悦.既培养了他们提出问题的水平,又锻炼了数学综合素质.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 趣.2、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进一步深刻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要先通分的道理. 数的运算最根本的原那么就是把单位统一. 异分母

11、分数加减法是以同分母分数加法计 算法那么为根底的,作为本课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异分母的分数计算法那么,还要让 学生知其所以然,即为什么要先通分.在引导学生掌握算法和理解算理时,运用了“问 题情景探究方法沟通比拟建立模型的结构模型.即:首先是让学生通过 让学生根据老师提供的几个分数进行自己编写题目的方法,表达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学 习.第二步通过体验方法、熟悉方法优化方法三次尝试练习的体验,逐步建立异分母分 数加减法计算法那么的模型.3、关注学生的根本领实,着重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 在新知的解决过程中,充分调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交流、沟通的根底上,加 深对异分母分数加关法计算法那么的理解.以实现学习就是对话的根本理念.在稳固练习 的过程中,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实现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不同的开展.本节课的教学 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情境中让学生发现问题,并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 行讨论,学生之间的知识进行互补,学生发现分数单位不同无法相加减,只有先通分化 成同分母分数,然后根据同分母分数加减的法那么进行计算.上述过程中,完全是学生自 主探索的成果, 而且在整个合作探究的过程中, 学生合作学习的水平, 主动探究的水平, 发现问题的水平得到了培养,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享受成功的喜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