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下册《长江之歌》教学设计4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7829358 上传时间:2022-12-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长江之歌》教学设计4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长江之歌》教学设计4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长江之歌》教学设计4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长江之歌》教学设计4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长江之歌》教学设计4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长江之歌》教学设计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六年级下册《长江之歌》教学设计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六年级下册长江之歌教学设计4一、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语文2,课时:13,学生课前准备:一、 初读课文、认识生字词、查出“荡涤”“磅礴”“依恋”“灌溉”等词语的意思。二、 通过互联网搜索或查阅书籍、看地图等方式了解长江的知识。三、 提出在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二、 教学课题【知识与能力】1. 掌握本课生字词,积累美词佳句。2.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欣赏并跟唱。【过程与方法】1. 课前自主预习搜集法指导学生搜集关于长江的资料,加强对长江的了解。2. 课堂教学情境感染法用直观的课件及美妙的音乐将学生带入情景,增强对长江的热爱。3. 课堂师生互动促进提升法。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理解诗歌的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三、 教材分析这首诗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作者运用高度的艺术概括,以形象、凝练的语言,采用第二人称,将长江作为抒情对象,赞美她的“风采”“气概”“情怀”。其中既涉及她的发源和流向,又关注她的历史和未来,概括了长江的丰富内涵。发自内心的歌颂了中国的第一大河长江,抒发了中华儿女对长江的赞美和依恋之情。这也是本文教学重要的人文价值和情感价值。即让学生通过学习文本,从而产生强烈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有感情的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2. 理解长江为

3、什么被称为“母亲河”。四、 教学方法1.课前自主预习搜集法指导学生搜集关于长江的资料,加强对长江的了解。2.课堂教学情境感染法用直观的视频、图片及美妙的音乐将学生带入情景,增强对长江的热爱。3.合作探究法通过小组同学的合作探究,感受诗歌优美的语言和意境。4.以读促悟法通过反复的朗读、默读等方式,边读边悟,在读中感悟理解。五、 教学过程一、 检查预习,导入新课1.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关于长江的诗歌,关于长江,相信大家已经通过互联网搜多等方法,搜集了很多资料,请大家来谈一谈对长江的了解。(这样既教给了学生搜集资料的方法,培养了自学能力,又为学文做好了铺垫)2. 教师针对学生的介绍进行补充。

4、(1)看中国地形图指出长江的流域和位置。【百度图片】http:/ 【百度百科】 http:/ 4.这篇课文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长江之歌的歌词。播放长江之歌【百度视频】http:/ 播放话说长江第一集前四分视频【百度视频】http:/ 检查课文生字词及课文朗读情况。二、 从篇入手 整体梳理把握1.这篇课文有几个小节?2.再读诗歌,比较这两个小节的构成,你发现了什么?(1)两个小节的结尾都有“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这句话。(2)两个小节写长江的句子都是以“你从”“你向”“你用”作为句子的开头。3.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1)表现了诗歌结构上的整齐之美

5、。(2)“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这一句正是作者想要抒发的情感,所以通过重复来强调。 4.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从这句中,你感受到了作者对长江的什么情怀? 对长江的赞美和依恋之情5. 作者为什么“赞美”长江,又为什么“依恋”长江?因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有“母亲的情怀”。(指导理解和运用:“源泉”“情怀”)6. 重复的这句话是文章的点睛之笔,我们该怎样读呢?指导读出赞美、依恋之情。三、 走进诗句 细细品读感悟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有“母亲的情怀”呢?让我们走进字里行间,去细细品读感悟。 【指导学习 品读第一

6、小节】 1. 指名朗读第一小节。2. 学生细细吟诵,想一想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有“母亲的情怀”呢?3. 指导理解:“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部,长江能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的源泉是无穷的。 无穷的源泉(长江源头、长江入海口图片)【百度图片】http:/ 领悟第二小节】第二小节与第一小节结构相同,请同学们自读自悟、小组合作研究。1. 用你喜欢的方式品读第二小节,你从哪里感受到长江是“无穷的源泉”有“母亲的情怀”呢?边读边悟,画出让你有所感悟的词语和句子,写写批注。2. 小组内交流感受,合作探究。3. 找出小组的代表来谈谈品读、合作探究后的感悟。

7、(1)“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长,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2)“走”“奔”句与第一部分“走”“奔”句对比度,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3)“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能将它们一起灌溉,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4)“推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她的力量是无穷的。(5)“你用纯洁的清泉,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一寸土地。(6)“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对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4.指导朗读:第一句前半句舒缓、低

8、沉,后半句激昂有力;第二句前半部分深情委婉,后半部分激昂有力。四、欣赏、朗读与背诵1.欣赏朗诵长江之歌,再次感悟诗歌中表达的中华儿女对长江的赞美、依恋之情。【百度视频】http:/ 1.长江之歌赞美 无穷的源泉依恋 母亲的情怀六、 教学反思这篇课文是新学期的第一课,为了在第一课就“抓”住学生,我精心设计了教学环节。执教时觉得课堂流淌着浓浓的长江情怀,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学生学得动情、入心,我也觉得酣畅淋漓、心潮澎湃,教学效果良好。总结成功之处主要是:一、 注重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前我先布置了学生搜集有关长江的资料,课中让学生对资料进行整合,用简要的语言介绍,并加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学生有了这样的自主预习做准备,为学文铺好了道路。课中,在教学完第一小节后,因其结构相同,所以第二小节的学习以学生自读自悟、小组合作研究学习为主,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课后,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