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鸿门宴》读书心得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7824899 上传时间:2024-01-0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5.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鸿门宴》读书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3年《鸿门宴》读书心得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3年《鸿门宴》读书心得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3年《鸿门宴》读书心得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3年《鸿门宴》读书心得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鸿门宴》读书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鸿门宴》读书心得(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鸿门宴读书心得 2023年鸿门宴读书心得1(2042字)回首几千年,楚汉争雄。战火纷飞,九州狼烟。这是属于智者的时代;这是属于勇者的时代;这是属于大丈夫的时代。有些不负职责的说,相对于古代小农经济式的稳定和平,我更喜欢动荡时期的乱世纷争。那时,各路君臣,各路军马逐鹿中原。马嘶风吼,气贯长虹。大动荡大发展大繁荣,而从中涌现出的许多风流人物,真应了那句“乱世出英雄”。楚汉争雄的结果就似乎是欧亨利小说结尾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想当年刘邦军霸上,兵仅十万,而项羽却拥兵四十万。且不说项羽是带兵好手,仅仅凭这4:1的军力,也为胜利奠基了。但垓下之战,项羽乌江败北,自尽而亡。人和地利项羽却败了,事

2、出何因?第一,民心。话说“得民心者得天下”,而项羽在这方面做得甚是不好。看看他的“光荣事迹”:火烧阿房宫、坑杀秦兵二十余万,所到之处血流成河。百姓畏他惧他,独独不信他不拥他。武力征服绝不是一个可行的办法。秦始皇尽管靠武力夺了天下,却坐不住这天下。这和项羽不就是相同的道理?而刘邦却不然,入关后先与百姓约法三章,此举一朝便把刘邦地位提高不少,则百姓拥护。话说“君舟民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第二,虚心纳谏。说起项羽,必提亚父。要我说亚父在项羽阵营只能说是“屈才”。鸿门宴中说道:“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可气,可气!倘若项羽听亚父一言,天下之势必然有个大逆转。之后刘邦借故

3、逃跑,“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而撞之而破之,曰:哎!竖子不与为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之后的天下局势不就是如此!由此可见亚父范增还是很有长远战略眼光的。可惜有个一意孤行的主子项羽。刘邦这边呢?早年得高人真传的子房真称得上是谋士中的翘楚。而更重要的,有几次三番问“为之奈何”的主子刘邦,也可看出刘邦是个善于听取下属意见的好领导。话说:“士为知己者死。”刘邦从小路逃跑,张良留在鸿门善后,若项羽一个不悦,就有性命之忧啊!可见子房忠心侍主,把生死抛诸脑后,想必这些也是刘邦的信任托付所致。第三,自身素质。要说经纬之地,项羽不比刘邦差。项羽有先天的好家室,好背景,整一个官二代加富二代,可恰恰也许就是这

4、些,让项羽太安逸以至于太儿女情长,英雄气短。自古凡政客无不绝情冷酷,有手段有阴谋。项羽就是太正直,太“大丈夫”,所以“霸王”是他最适合的位置,而不是“帝王”。凡成大事者,皆有所抛。而项羽却舍不得,不舍得。反之刘邦,一介布衣,其实就是混迹市井的无赖,不招父亲待见,在市井摸爬滚打,别管肚子里是好水坏水,脑子里是金点子馊主意,计谋变通是足够了。对项伯的“吾得兄事之”;对项羽的“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如此”。真给项羽做足了面子。“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但不得不说,这就是谋略,这就是刘邦为什么是胜者。成王败寇,成也好,败也罢。历史留给我们的也只剩无限唏嘘和感慨了。感叹

5、于战场上的刀光剑影,也感叹于政场上的险象环生。使我惊叹于古人的高超计谋,一遍遍为之折服。如果要说出个最喜欢,还当属霸王项羽。“西楚霸王”“乌骓相随”“美人相伴”“万千军马”,这一个个词句俨然是对项羽的叙说,俨然是对一个“英雄”主角的完美演绎,血气方刚却也侠骨柔情。站在一个现代人的角度看,项羽虽武断盲目了些,但人都是有缺点的。反之,刘邦便低了几个档次,人们大都不喜欢心机耍尽之人,且凡事必问“为之奈何”,作为一个领导者,一个leader,都听别人的,完后再总结一句“善!”只能说这人孤陋寡闻,才能浅薄。后又自我逃跑不顾同伴生死,不仗义,不义气。从理智和政治的角度讲,这办法或许再好可是;但从感性和道义

6、方面,刘邦确是有些贪生怯死,小人之行了。再说项羽这厮行为,在西方国家叫“个人英雄主义”,在东方的中国便叫“逞匹夫之勇”了。“个人英雄主义”就像金庸笔下的郭靖、杨过,既能当武林中的大侠,江湖地位显赫,还能拯救国家于水火;就像欧美电影中的主人公,一个个都是“救世主”,地球末日能够救、外星人入侵能够救。“美国大兵”“铁血硬汉”,看到兴奋处不能自我的双手握拳,这似乎是满足了人们心中某种膨胀的东西对世界上没有的“全能英雄”的敬仰与膜拜。而经过历史的消磨洗涤,关于项羽“英雄”的一面,便愈发的闪闪发光,这也就产生了绝大多数人对项羽的态度“惜英雄”,以至于后人对笔下的项羽总是几分敬佩,几分惋惜,几分批判。我亦

7、是个俗人,亦喜欢侠骨柔情的“英雄”,似乎霸王的最终陨落也是一种缺憾的美丽。战火纷飞的年代已然远去,但其中的计谋、意气、残酷一向为历代人所叹、所赞。读完鸿门宴,胸中满满的充足之感。也不禁自问,渺小如我们,该当如何?不如自由而欢乐的过活着,使“生活”不仅仅限于“生存”二字,还能赋予它更多丰富、绚丽的色彩,也是不枉此生。2023年鸿门宴读书心得2(1338字)“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北风萧瑟,英雄末路,垓下歌用短短四句诗唱出了让无数人叹惋的悲歌。那么又是什么样的人,将力能扛鼎,气壮山河的项羽,逼到了这般的穷途末路呢?刘邦,一个整日游手好闲,不学无术的无赖,

8、一个48岁才参加起义的落魄的泗水亭亭长,凭什么能从众多起义军中脱颖而出,在兵力,声望,个人本事都不如项羽的情景下,最终战胜项羽,夺取天下?这些疑问其实能够从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中得到答案鸿门宴,这个项羽最接近成功的地方。李宗吾先生在厚黑学中有言道:“古之为英雄豪杰者,可是面后行黑而已。”面厚,便是不重虚名,不为世俗所累,刘邦可谓是深谙此道。对于项羽手下一个小小的将士项伯都能够“兄事之”“奉卮酒为寿”“结为婚姻”,对项王更是毕恭毕敬,甚至是一心想杀他的范增也是以礼相待,完全不在乎外界对他的评价。而项羽却是相形见绌了,刘邦只是短短几句话就让项羽毫不犹豫地说“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生怕所以为世人所笑

9、,而樊哙进帐后的几句逼问,更是让项羽无言以对只得让他坐下。两相比较之下项羽像一个心性正直的君子,重义,坦诚。心黑,便是果断,俗话说:“当断不断,反受其乱。”项羽在鸿门宴上犹豫不决,明明能够一挥手,皇冠加冕,天下楚姓,立万世之功业。他却因为怕有损自我的名声而犹豫,最终让机会白白流失。而刘邦则却完全相反,做事说话坚决果断、毫不犹豫:说前去谢罪就去谢罪,那怕明知九死一生;决定了逃跑就逃跑,一刻不停;甚至到之后刘邦的父亲被项羽抓住以此威胁刘邦之时,刘邦更能说出“分我一杯羹”的话。相比之下,刘邦就像是一个市井无赖,为了胜利,手段是无所不用其极。面厚心黑并非是单纯的贬义词,有时甚至是褒义词。面厚,什么样的

10、人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面厚”呢?我想仅有那些内心强大,不畏世俗流言的人才那做到吧!心黑,什么样的人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心黑”呢我想仅有那些心中有沟壑,懂得取舍的人才能做到吧!正直,勇猛,重义气,这是项羽的优点,然而也是他的缺点。用韩信的话就是“匹夫之勇,妇人之仁”。我们要学的是真正地“正直重义”,而不应做项羽那样的个人的小义。好长时间以来,人们都认为孔子的“以德报怨”便是义,但孔子的原话是“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如果“以德报怨”给恶人,恶人便越发嚣张,社会正气遭到压制,社会就将会变的混乱;而“以直报怨”,恶人将受到相应的惩罚,社会正气得以伸张,社会才会越来越好。相比之下“以

11、德报怨”是个人的小义,而“以直报怨”才是国家大义。同样,项羽的仁义也是小义,他正直,所以帮他的曹无伤死了;他勇猛,所以他屠城中那些无辜的妇孺死了;他重义气,于是在他能够一统天下,结束战乱的时候,选择分封28路诸侯,所以百姓在那绵延的战火中也死了。由此观之,项羽的失败是必然的,他失败的原因是坐在了与他个人本事,性格都不相匹配的位置上,于是史书上记载的只能是那个在乌江旁悲壮的身影,而不是一统天下,使天下百姓安居乐业的帝王。2023年鸿门宴读书心得3(1566字)今天晚上看了鸿门宴,英文名竟然是whitevengeance。看来以后看片还是需要多多注意英文译名,否则像上次那样在飞机上对着屏幕发呆半天

12、,实在是不知道IPMan(叶问)是啥片。老实说,看鸿门宴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张涵予,因为某人真的很像他,哈哈。而写这篇影评呢,绝对不是因为他,他还没那么大的魅力让我如此煞费苦心的写_呢。唉,说白了,就是基于我前几天制定的度计划的其中一项:每个月看一部电影,并写观后感,且不少于1000字。以我废话的能力,我坚信这个数字是不足为惧滴。好吧,废话不多说,进入正题。首先,我不得不说的是,这还真的是烂片。鸿门宴这个是众所周知的著名历史事件,即便编剧要改成小说,改成鸿门宴传奇,但是也不能这么违背事实呀。看完后我的感觉就是,这部电影拍摄的是按照导游或者是编剧理解的、想象的、认为的项羽设宴想要杀死刘邦的故事。撇开

13、这个真实的历史背景,影片其实还是很不错的,但是错就错在用了这么个历史事件。历史是你无法改变的,你只能尽力去展现其完整的一面,而不是这么断章取义,搞得这么支离破碎。你可以拍一部发生在这么宏伟背景下的一件小事,没人会追究真假,可是偏偏把那些个不靠谱的事情安排在历史上鼎鼎有名的人物上,难怪豆瓣上那些稍微有点历史常识的人会如此看不过,义愤填膺,写个几千字的_来骂这一部电影了。到处都是不符事实的片段:1、刘邦取咸阳,张良也是劳苦功高,可是电影里面却是刘邦取下咸阳之后,萧何请来张良商量余下事宜。张良出现的时间点严重不对呀,你这样会误导很多小朋友的啦。2、啥时候刘邦也和虞姬有这么一段啦虞姬压根儿就没出现的必

14、要嘛。项羽第一次与虞姬见面,没说两句就来一句:你喜欢我了吗害我噗噗得笑出声音来,这也太狗血了吧,什么烂桥段呀。有必要这样吗还不如一开始就直接让虞姬以项羽夫人身份出场呢。更扯的是,虞姬与项羽初次见面的那个场景,那个秦国将军有坑吧。干嘛非要人家脱-衣服,看看是秦国人还是楚国人呀,脱了衣服能看到个屁呀,难不成你还担心虞姬身上刺青了,背上写着:我爱楚国这个桥段真的是烂到爆了!3、范增是不是瞎子,我在看电影的时候不太清楚,后来一查,人家明明就好好的呀,虽然年纪大了,但也不至于就非得眼瞎吧,就是为了后面下盲棋做准备可是人家张良在集市上与小市民下棋,不也是不看棋盘,自顾自地喝茶呢。不一定非要盲了才可以下盲棋

15、呀。而且一来就是五盘。太坑爹了,没看见张良直冒汗呀。真是难为人家了。着实不喜欢伴随围棋比赛出现的那些血腥镜头。除去严重违背历史事实这个致命点来说,这部电影也有不错的地方。比如演员!虽然一个好端端的鸿门宴,硬是被搞成了一个天原杯,我表示不解。为什么我不表示愤怒呢是因为我觉得张涵予和黄秋生演技太好了,整个片段,我都目不转睛地盯着张涵予看,想到了以前他主演的那些片集结号、风声。虽然吉凶难料,但是他坚毅的眼神总是令人觉得心安,无论如何,主人公总是能逢凶化吉。看完电影后,搜了一下张良这个人,这才知道他在鸿门宴这一历史转折点的重要性,他设计让刘邦以最最最谦卑的姿态出现在项羽面前;“项庄舞剑志在沛公”,张良

16、赶紧找来樊哙帮忙;借口上茅厕,让刘邦和萧何赶紧回去,只身一人忽悠项羽,令其卸下戒心。张良这脑袋真好使!张涵予饰演的张良真是太有男人味了,最喜欢智慧型的男人了!哈哈。再来说点电影的其他部分:配乐很一般,感觉都不是很应景的说。该跌宕起伏的时候没有跌宕起伏,都没有那种荡气回肠的感觉。总体来说,这部电影呢,只能是冲着演员的表演去看,还是很不错的。2023年鸿门宴读书心得4(887字)刚刚学完了鸿门宴一课,感受颇深,在此浅谈几句。“鸿门宴”是个众所周知的故事,也被作为日常用语,广为流传。在这个故事中,不只是描述了发生在刘邦、项羽间的一个故事,更是楚汉之争的分水岭,表现出刘邦、项羽的种种特点。“鸿门宴”上项羽的失败令无数人惋惜,却在其中有更多的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