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只育肥羊养殖及饲草料基地项目投资可行性论证报告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7821905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0只育肥羊养殖及饲草料基地项目投资可行性论证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00只育肥羊养殖及饲草料基地项目投资可行性论证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00只育肥羊养殖及饲草料基地项目投资可行性论证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00只育肥羊养殖及饲草料基地项目投资可行性论证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00只育肥羊养殖及饲草料基地项目投资可行性论证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0只育肥羊养殖及饲草料基地项目投资可行性论证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0只育肥羊养殖及饲草料基地项目投资可行性论证报告(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总 论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塞北管理区 2000只育肥羊养殖及饲草料基地建设项目 2、项目地址:塞北管理区小城子管理处大梁底村 3、项目法人代表: 4、建设性质及工期安排:新建,2012年。 5、项目摘要:塞北管理区500只育肥羊养殖项目是根据党的十七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塞北区农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要求,对农牧业结构实行战略性调整和产业化发展,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利用的区位优势和企业具有的比较优势,拟在塞北管理区小城子管理处大梁底村实施该项目。该项目总占地33300平方米,建筑用地5000平方米,主要新建年出栏育肥

2、羊2000只的养殖场一处,以及优质饲草料基地、良种繁育中心等相应的配套设施建设。 总投资500万元,资金来源为自筹。 二、可研编制依据及范围 1 , 畜牧法 2动物防疫法3.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4.病害动物及其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 165485.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596-20016.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7.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8.畜禽场场区设计技术规范NYT 6829.畜禽场环境质量及卫生控制规范NYT 1167 10、国家和自治区、市、县关于农牧业深加工产品企业的有关法律规定。 11、编制范围:本报告着重对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建设条件、建设内容及规模、环

3、境保护、实施计划等进行可行性研究;按照国家的有关法规政策和市场需求情况进行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提出结论性意见,供建设业主和有关部门决策。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投资意义一、项目背景1,辖区简介半个世纪以来,塞北人以其锐意进取的奉献热情、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与时俱进的市场意识,把一个昔日的天然草场建成了如今高楼林立、奶牛成群、民殷富足的现代化高效畜牧业示范区。团结实干的塞北人热诚欢迎海内外客商来这里投资开发,建功立业。开放的塞北将以优惠的政策欢迎您的加盟,携手并进,共创辉煌! 2,地域环境塞北管理区地处内蒙古高原南缘,位于河北省西北部。西、北与内蒙古太仆寺旗、正兰旗、多伦县、内蒙黑城子示范区毗邻,

4、东、南与承德丰宁县、本市沽源县接壤。距张家口市200公里,北京市317公里。塞北管理区辖4个行政办事处、24个自然村。该区域为锡林郭勒草原南缘,全区地势平坦,具有疏缓丘陵、波状高原的地貌,年均日照2223小时,平均海拔1400米,年均气温1.4,年均降水量4003,投资优势优越的投资环境。区工委、区管委确立了“以科学化为核心,以商品化为特征,以集约化为方向,以产业化为目标,以现代工业装备为物质条件建设现代农业”的发展战略。境内8条三级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即将建设的桑张铁路纵贯全境,张家口内蒙多伦省际道路交汇在即。现代化场区建设初具规模,基础设施完善,电力充足,通讯便捷,信息网络畅通,餐饮、

5、住宿条件幽雅舒适,是有识之士投资开发的理想之地。 强势发展的现代乳业。塞北管理区草场资源丰富,气候条件独特,具有发展高效畜牧业得天独厚的优势。把乳业确立为强区富民的特色主导产业,从基地建设到龙头培育,从科技投入到硬件装备,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扶持鼓励政策措施。 4,经济状况 目前,全区奶牛存栏3.2万头,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奶牛1.5万头。建成高标准养殖小区5处,入住奶牛3000余头,建成机械化挤奶厅8座。龙头企业几经技改扩建,日处理鲜奶能力达到650吨,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运作,科学管理。 依托科技,立草为业。塞北管理区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生产力,注重提高饲草生产的科技含量。1997年投资兴建了

6、占地300亩的科技示范园区,在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方面,配置世界一流水平的奥地利卷盘式喷灌机58台,美国大型指针式喷灌机17台,中型移动式喷灌机60套,建成高标准节水灌溉示范区3万亩。饲草作物从播种到收获,全部实现了机械化作业。全区种植青贮玉米、中药材、优质饲草12万亩,改良、围栏封育天然草场15万亩。年产优质草籽80万公斤,青贮1亿公斤,青干草0.5亿公斤,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立草为业,为高效畜牧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塞北管理区土质肥沃,气候独特,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且无公害、无污染,具有发展制种、马铃薯、胡萝卜、错季蔬菜等高效绿色农业的良好条件。 5,自然资源煤质优,储量大,

7、品位高。本区域煤矿资源储量大,品位高,分布范围广。煤质属高灰、特低硫、中低磷的优质褐煤,全区年产煤11万吨,探明地质储量4279.2吨,是一个亟待大规模开采的“乌金宝库”。 6,发展战略实施生态工程,实现持续发展。塞北管理区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先后实施了“坝上生态农业开发”、“防沙治沙”、“一退双还”等生态工程项目,乔灌草合理配置,农林水多措并举,构筑绿色屏障。目前,建成大果沙棘基地2.5万亩,荒山绿化及农田林网5.6万亩,人工种草10万亩,围栏封育15万亩,林网纵横交错,植被郁郁葱葱,有效保护了京津生态环境,步入了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 蓝天白云大草原,避暑观光览佳境。塞北管理区距闻名遐迩

8、的元上都仅有40公里,为都市人们避暑观光、旅游度假的天然胜地。别具一格的蒙古大营,碧水涟涟,草肥水美,游客或骑马奔驰草原,或在射猎场一试高下,或欣赏悠悠的牧歌,燃放的烟花、熊熊的篝火,或口尝蒙古式的手把羊肉和奶茶奶酪,使您饱尝回归自然的悠然与欢畅。 1、必要性近几年来,畜牧业在农业经济中的地位逐渐突出,比重增大,发展快,效益高。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央及地方各规划中草场保护、退耕还林还草、以草为主、生态环境建设、休牧禁牧、舍饲圈养等方针都为本地区发展优质、高效畜牧业创造了良好的、前所未有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条件,给塞北管理区难得的机遇,党委政府已下定决定,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扎扎实实的

9、把以优化畜群畜种结构作为畜牧业的重点工程来实施好,把该地区建设成为塞北管理区良种肉羊繁育基地。从拟定项目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资源环境及农牧林水等基础建设来看,项目具有可行性,具备了各方面的条件,一是牲畜改良舍饲圈养,有利于减轻严重恶化的草场的负担,恢复植被;二是该地有足够的饲草料和人工草地,尤其适合于进行青贮,养殖有了最基本的保证,项目实施有现实的可行性。从国家牧区经济建设角度来看,一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和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利有利于牧区经济建设的政策,该地区基础建设大大增强,尤其是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建设项目”、“生态建设项目”、“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证工程”、“人畜饮水工程”、“千村扶贫

10、开发工程”等国家和自治区项目工程以来,基础建设发展更快,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对发展优质、高效益养殖业创造了经济、社会、生态方面的雄厚基础。二是塞北管理区认真贯彻落实了上级有关农村牧区各项经济工作政策,农牧林水电机全面发展,交通、通讯、邮电、文化等方面长足发展,基础建设牢固,防灾减灾能力增强,畜牧业发展前景广阔,适应于入世后的新形势,优质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很强,肉羊养殖体系建设十分可行,只要认真实施项目,采取妥当科学措施,该项目一定会很好的实现。畜牧业产业化是当前农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目标,以其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各级政府所关注。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具有强劲的

11、拉动效应,对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经济繁荣具有重要意义。建立规模化的高效生产基地,以科技为动力与支撑,瞄准市场、开拓市场和培育市场,能够有效地带动农牧业、运输业、草产品加工业、养殖业及畜产品加工业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建立新型的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以点带面,可以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农牧民脱贫致富达小康。特别是天然草地大面积严惩退化,草地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今天,草地的生态和经济服务功能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一条适合于我国干旱、半干旱区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新途径。在农村牧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活力的两支人力资本队伍,一支队伍是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他们迫切要求向非农产业转移,由农村牧区向城市和城镇转移,但现行的

12、体制和政策方面仍不同程度地束缚着他们身份的合理变迁和待遇的公来对待。党和政府要制订政策和措施,逐步消除不利于农村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他们合理有序流动,把劳动力资源有效转化为劳动力资本。另下支农村牧区人力资本队伍是大批仍愿意留在农村牧区务农的农牧业劳动者,他们基于改变家乡落后面貌和自身贫困状况的要求,渴望成为发展现代农牧业的生产经营者,成为现代农村牧区的新型农民,这就需要党和政府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根据农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特色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大力实施绿色证书工程、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创业培植工程、农村牧区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和农牧业远程培训工程,有组织有计

13、划地扩大投入渠道,制定落实政策,为广大农牧民提供最基本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智力支持、能力培养和精神食粮。因此,为了实现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的伟大目标,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为了更好地促进羊产业化进程,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国家明确提出了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牧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现实途径之一。畜牧业产业化是我国农牧业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不断加大对这农牧业资金、技术的投入和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对农牧业产业结构进行重大调整,加大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力度。另外,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建设北方生态屏障,河北省生态建设是重点,本项目的实施对减轻草地压力、恢复草地植被、保护生态环境具有现实意

14、义。而且随着塞北管理区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羊肉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对羊肉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羊养殖业有一个突破性的发展,因此,羊养殖项目符合国家、地方的产业化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通过该项目的建设,可以更好地促进羊产业化进程,带动当地区域经济发展。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畜牧业产业化集约经营的发展需要高标准的畜牧业养殖基地可以促进家畜饲养由传统的放牧型饲养方式向舍饲信纸化经营方式转变,充分发挥优良家畜品种的生产性能,有效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这是河北省发展生态效益型畜牧业行之有效的一条途径。河北省已将畜产品加工业纳入2015年远景目标发展纲要中,并强调了开拓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

15、企业的发展思路,对河北省畜牧业产业化提出了战略性发展目标,并给予政策上的全面支持。因此,塞北管理区积极调整优化农牧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集约化畜牧业,努力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经营,育肥羊及深加工在全市农牧业总体规划中已被列为重点建设项目和全市经济重点专项工作推进,并作为畜牧业产业化的突破口,引导和支持力度在逐年加大。2、农民脱贫致富的迫切需要项目实施后,可使项目区及周边地区农民尽快脱贫致富,有力地带动当地及周边地区肉牛产业的发展,同时可以带动养殖业、饲料加工业、肉食品加工业、运输业、基础建设、金融、服务业等许多行业的联动发展,大大增加项目区的就业机会,进而推进产业化进程,使畜牧业真正步及健康稳定发展

16、的轨道。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实施是调整农牧业产业结构和推进农牧业产业化进程的需要,也是当地广大农村牧区农民脱创见致富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地政府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全面建设当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立项建设育肥羊养殖基地,实行圈养舍饲技术,进行青贮饲料的贮藏,保证饲草料的均衡供给,符合国家农牧业综合开发大力发展的优质、高产、高效农牧业,坚持把增加农牧民收入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的指导思想,可最终实现发展区域主导产业,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推进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牧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和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推动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的目的。所以本项目的建设也是满足市场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