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课时训练【51】认识环境管理含答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7818211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课时训练【51】认识环境管理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课时训练【51】认识环境管理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课时训练【51】认识环境管理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课时训练【51】认识环境管理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6课时训练【51】认识环境管理含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 品 地 理 教 辅 资 料 2019.5课时训练15认识环境管理环境管理是指通过行政、法律、经济、教育和科学技术手段,组织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按照一定的环境目标和规划而开展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社会活动。据此完成第13题。1.个人和企业作用于环境的一切经济、社会行为都要得到合理的约束。因此,环境管理的对象包括()。个人企业政府地区A.B.C.D.2.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是()。A.国家和政府B.个人和企业C.地区和行业D.部门和单位3.环境管理的手段有()。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技术手段宣传教育手段A.B.C.D.解析:第1题,环境管理的对象是指被管理者,所以个人、企业应属于环境管理的对象。政

2、府具有双重身份,既是环境管理的主体,又是被管理的对象。因为政府直接投资兴办诸如供水、供电、铁路等公用事业,同时又掌握国有资产和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和管理权。第2题,环境管理的执行主体应该是国家和政府,因为国家和政府确定环境保护方针大计,颁布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环境管理条例和国家行动计划。第3题,能够达到管理环境目的的一切方法和途径都应该属于管理手段,题中所列举的五种手段都属于环境管理。答案:1.C2.A3.D2011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主题旨在唤起社会公众对环境与发展关系的清醒认识和自觉行动,强调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理念和公众参与,号召全社会行动起来

3、为可持续发展之路作出贡献。据此完成第45题。4.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的制定,属于环境管理中的()。A.行政手段B.法律手段C.经济手段D.宣传教育手段5.2011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不能够反映的是 ()。A.可持续发展的阶段性原则B.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C.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D.可持续发展中保护生物多样性解析:第4题,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环境保护部门确定,因而为行政手段。第5题,该主题主要体现地球上各种物种公平、共同生存、发展,体现不出阶段性。答案:4.A5.A2012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主题是“绿色经济:你参与了吗?”旨在推动人们思考如何让绿色经济深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以此带来

4、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的良性转变,从而满足世界人口不断增长的需要。据此完成第67题。6.世界环境日当天都会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此举在环境管理中所体现的管理手段是()。A.法律手段B.行政手段C.技术手段D.宣传教育手段7.实行环境管理的最终目的是()。A.保护环境免遭破坏B.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C.实现可持续发展D.增强人类的环保意识解析:第6题,庆祝活动其实是一种宣传教育手段。第7题,环境管理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环境管理达到既发展经济满足人类基本需求,又要不超过环境的极限,即我们所说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地说包括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免受破坏、增强人类的环保意识,是实现这一最终目的的途径

5、和措施,因此A、D两项错误,B项明显不是实行环境管理的最终目的,而是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答案:6.D7.C8.阅读材料和下图,完成下列问题。苏州河部分流域示意图材料一:苏州河横贯上海中部,其附近分布着机械、锻造、纺织、造纸、印染、蓄电池、电镀、搪瓷等百余家大小工厂,码头连绵不断,舟楫林立,这里早已成为工业品和农副产品的集散地带。然而随着上海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苏州河河床变浅了,河道变狭窄了,河水的黑臭现象日益严重,鱼类活动绝迹。多年来,上海市人民政府把治理苏州河作为建设一流城市的重要实事和标志性工程,决心将它改造成清新而充满诗情画意的观光河。材料二:东方网2011年3月24日消息,据新闻晚报报道

6、,记者从上海水利管理处获悉,经过10年努力,本市已基本消灭臭水浜,下一步将开始对苏州河为首的百余条核心河道进行生态治理。同时,上海还将探索区与区、本埠与外省市之间跨界河道的同步治理,为迪士尼乐园、大型保障居住区等营造具有江南水乡风韵的宜居水环境。(1)图中A、B、C三地中污染最严重的是地。试列举该地三个主要的污染源(除附近工厂污染源外):、。(2)苏州河水域环境的生态平衡被严重破坏,并在短期内无法恢复。请简述其主要原因。(3)试根据材料分析实行环境管理的必要性。(4)环境管理的对象和执行主体是什么?解析:本题考查运用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第(1)题,第一问读图容易解答。后三问难度稍大。苏州河

7、的污染除工业之外,还应有生活污染、运输污染(材料中“码头连绵不断”),另外还有酸雨污染,通过读图还可知道有上游和支流携带的污染等。第(2)题,苏州河的生态平衡被破坏,影响了苏州河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生存,丧失了自动调节功能,要恢复其生态功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第(3)(4)题,结合材料及所学环境管理的有关知识即可作答。答案:(1)C来自岸上和水上的人们生活废弃物的污染由运输造成的污染河床底泥释放的污染物大气降水中的酸雨注入上游和支流带来的污染(三个即可)(2)苏州河水域是一个生态系统。人为因素对水域环境的污染,影响了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生存,破坏了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导致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 (3)环境问题不是单靠技术所能解决的,还必须借助对社会经济活动的管理手段。(4)对象:个人、企业、政府。执行主体:国家和政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