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对勾生物必修一阶段性综合评估测试(一)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7805635 上传时间:2023-09-3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7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红对勾生物必修一阶段性综合评估测试(一)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红对勾生物必修一阶段性综合评估测试(一)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红对勾生物必修一阶段性综合评估测试(一)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红对勾生物必修一阶段性综合评估测试(一)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红对勾生物必修一阶段性综合评估测试(一)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红对勾生物必修一阶段性综合评估测试(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对勾生物必修一阶段性综合评估测试(一)(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阶段性综合评估测试(一)第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各种糖类物质中,既存在于动物细胞内又存在于植物细胞内的是()A淀粉和核糖B核糖、脱氧核糖和麦芽糖C核糖、脱氧核糖和葡萄糖D糖原、乳糖和蔗糖解析:植物体内的单糖有核糖、脱氧核糖,它们是RNA和DNA不可缺少的五碳糖,葡萄糖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动物体内因为也含有DNA和RNA,所以也必须有与植物体相同的五碳糖,动物摄取的淀粉等糖类食物经过消化变成葡萄糖才能被吸收进入血液,形成血糖。所以既存在于动物细胞又存在于植物细胞内的是核糖、脱氧核糖和葡萄糖

2、。答案:C2在植物细胞出现质壁分离的过程中,水分子通过细胞结构的顺序是()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膜液泡ABC D解析: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时,水分子是从液泡向外渗透的。答案:D3胰脏的细胞会将放射性的氨基酸掺入蛋白质中,这样就给新合成的蛋白质带上了标记,并使我们有可能追踪细胞中这些蛋白质的去向。假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追踪的是一种酶,此酶最终被分泌到胰脏细胞外面。下面途径中哪一条是此细胞中这种蛋白质移动的最可能的途径()A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核B高尔基体内质网溶酶体C内质网溶酶体囊泡与细胞膜融合D内质网高尔基体囊泡与细胞膜融合解析:在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过程中,各种细胞器分工协作顺序依次为内质网高尔基

3、体囊泡与细胞膜融合。答案:D4甲细胞内所含的线粒体比乙细胞内多,这种现象说明()A甲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较多B乙细胞内产生的CO2较甲细胞多C甲细胞较乙细胞代谢旺盛D甲细胞内合成的蛋白质较乙细胞多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线粒体的功能:为有氧呼吸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因此线粒体多的细胞其提供能量多,因此代谢旺盛。答案:C5新华社2004年10月20日报道,泰国有23只老虎死于禽流感。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至2005年4月14日,亚洲已有80多人患上禽流感,死亡人数已超过20人。下列表明禽流感病毒属于生物的特征是()A能独立完成新陈代谢B能侵染禽类C能在禽类体内进行繁殖D化学成分主要有脂质、糖、蛋白

4、质和RNA解析:禽流感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具有生命活动。有侵染作用和具有化学成分,包括蛋白质、RNA都不是生命的特征。答案:C6一位农民种植的某块农田小麦产量总是比邻近地块低。他怀疑该农田可能是缺少某种元素,为此他将该块肥力均匀的农田分成面积相等的五小块,进行田间实验。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田间处理措施相同。实验结果见下表:地块甲乙丙丁戊施肥情况尿素磷酸二氢钾磷酸二氢铵硫酸铵不施肥小麦收获量55.5665.2656.8855.4455.11从表中可判断,该农田最可能缺少的元素是()AK BNCP DS解析:甲、丁、戊对照可以看出该农田不缺少N、S,乙、丙、戊对照可以看出不缺P,故

5、缺K。答案:A7性激素、胃蛋白酶、纤维素和DNA中都含有的元素是()AC、H、O BC、H、O、NCC、H、O、N、P DC、H、O、N、P、S解析:纤维素是多糖,只含C、H、O,性激素、胃蛋白酶和DNA中除C、H、O外,还含有N、P等其他元素。答案:A8下图表示某生物膜的部分结构,图中A、B、C、D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是癌细胞的细胞膜,则物质A比正常细胞少B若是线粒体膜,则b、c运输的气体分别是O2、CO2C若是肠腺细胞膜,则胰蛋白酶以d方式分泌D若是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膜,则甘油以b方式进入细胞解析:a、d为主动运输,b、c是自由扩散,A为

6、糖蛋白,A的位置在膜的外侧。若是癌细胞的细胞膜,则糖蛋白的含量比正常细胞少;若是线粒体膜则O2是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线粒体,表示为b,CO2通过自由扩散运出线粒体,表示为c;若是肠腺细胞膜,则胰蛋白酶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出细胞,与图中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无关;甘油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膜的方式是自由扩散,表示为b。答案:C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盛有蔗糖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斐林试剂会生成砖红色沉淀B在淀粉溶液中加入适量唾液,37 保温,加入碘液后不再变蓝C在试管中先后加入淀粉溶液2 mL、淀粉酶2 mL、胰蛋白酶2 mL、肠肽酶2 mL,在适宜温度下继续加入双缩脲试剂A液、B液,其现象为无紫

7、色反应D用花生子叶徒手切片做脂肪的鉴定实验时,不使用显微镜解析:蔗糖不是还原糖,不能与斐林试剂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肠肽酶的成分是蛋白质,也能发生双缩脲反应;在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只有脂肪的鉴定需要用到显微镜。答案:B10下列关于细胞主要化学成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序有关B脱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C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都属于多糖D动物骨骼肌中的糖原和植物细胞中的纤维素都属于多糖解析: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D都属于脂质,而不是多糖。答案:C11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之所以用已经成熟的洋葱表皮细胞做实验

8、材料,是因为这样的细胞具有()A伸缩性很小的细胞壁 B功能完善的细胞膜C能够流动的细胞质 D大而醒目的液泡解析: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条件有:植物细胞必须是活细胞;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的浓度必须有浓度差;植物细胞必须有大的液泡(成熟的植物细胞一般都有一个比较大的液泡,有的液泡可占整个细胞体积的90%以上),最好细胞液中带有色素,这样便于观察,紫色的洋葱表皮细胞就能很好地满足这些条件。答案:D12一次施化肥过多,作物会变得枯萎发黄的原因是()A根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的养分过多B根细胞不能从土壤中吸水C根系不能将水向上运输D根系加速了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过多解析:在正常情况下,植物根细胞液的浓度大于

9、土壤溶液的浓度,细胞能从土壤中吸水,但是一次施肥过多,就会使土壤溶液的浓度大于根细胞细胞液的浓度,植物不能从土壤溶液中吸水而变得萎蔫、枯萎发黄,其补救的措施是田内浇透水,以降低土壤溶液的浓度。答案:B13把蚕豆叶表皮浸在7%的尿素溶液中,其细胞便发生质壁分离,不久这些细胞又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其原因是()A细胞液溶质透出细胞B尿素分子进入细胞C细胞壁被破坏D尿素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的浓度解析:7%的尿素溶液引起质壁分离现象,显然其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但不久又逐渐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说明尿素溶液与细胞液的浓度发生了变化,其原因是尿素进入了液泡,使细胞液的浓度升高,细胞吸水的结果。如果是原生质层受到

10、损伤,细胞就不会出现复原现象。细胞壁是全透性的,不影响尿素分子通过,与细胞内外溶液的变化无关。答案:B14将水稻培养在含有各种营养元素的培养液中,发现水稻吸收硅多,吸收钙少。这是因为水稻根的细胞膜()A吸收硅的能力强,吸附钙的能力弱B运载硅的载体多,运载钙的载体少C吸收硅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吸收钙的方式是主动运输D吸收硅不需要能量,吸收钙需要能量解析:水稻细胞吸收培养液中钙、硅元素是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也是以离子的形式被植物细胞主动运输吸收。由于水稻根细胞膜上的运载钙、硅离子的载体数量不同,因此对二者的吸收量也不尽相同。答案:B15下列关于核膜的说法错误的是()A核膜是细胞核与细胞质的界膜,将细胞

11、区分为核与质两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功能区B核膜控制着核、质之间的物质及信息交流C核膜上的核孔是大分子物质的运输通道,没有选择透过性D核膜与其他生物膜一样也有选择透过性解析:核膜是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核膜上尽管有孔,允许RNA等大分子物质通过,但并不是所有物质均可通过,仍具有选择透过性。答案:C16丙氨酸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共同点是()A需要载体,消耗能量 B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C不需要载体,消耗能量 D不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解析:丙氨酸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都是主动运输的过程,既需要载体,也需要能量。答案:A17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具体体现在

12、()水分子和脂溶性分子自由通过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可以通过未被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不可以通过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A BC D解析: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具体体现在水分子和脂溶性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答案:A18水分的吸收与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有着广泛的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者的吸收原理相同B二者的主要吸收部位不同C二者的吸收量具有正比关系D矿质元素必须溶于水才能被吸收解析:水分的吸收方式是自由扩散,其吸收量主要取决于蒸腾作用的强弱;而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方式是主动运输,其吸收量主要取决于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以及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

13、和数量;因此二者的吸收原理不同,吸收量也不存在正比关系;水分和矿质元素离子的主要吸收部位都是根尖的成熟区。矿质元素必须溶于水以离子的形式才能被吸收。答案:D19细胞内膜结构的复杂性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下列关于细胞内生物膜的叙述错误的是()A即使在同一细胞内,不同的生物膜其成分、结构和功能也不同B小鼠体细胞中具有双层磷脂分子的细胞器有: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体、溶酶体C细胞膜上的载体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重要关系D原核生物的生物膜系统只有细胞膜解析:线粒体具有双层膜结构,含有4层磷脂分子;原核生物细胞内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核糖体不具有膜结构。答案:B20树冠顶部的叶片合成叶绿素

14、需镁离子。叶片获得镁离子与下列哪项有关()A主动运输和蒸腾作用 B自由扩散和呼吸作用C被动运输和蒸腾作用 D自由扩散和蒸腾作用解析:树根从土壤溶液中吸收Mg2需消耗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随水分在体内向上运输的主要动力是蒸腾作用。答案:A21下列四项中正确表示水稻呼吸强度与K吸收量关系的是()解析:水稻吸收K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能量和载体。注意水稻根细胞在氧气浓度为零时,还可通过无氧呼吸为矿质离子吸收提供一部分能量。答案:D22高浓度的蔗糖装入一个人工半透膜制成的小袋中,就制成了一个“人造细胞”(如右图所示),把它沉在装有低浓度蔗糖溶液的容器底部,其上放一个质量为m的砝码,细胞高度为h,如果容器中的蔗糖浓度呈梯度逐渐增加时,m不变,则h与蔗糖溶液浓度c之间的关系是下图中的()解析:注意“人造细胞”中蔗糖溶液浓度起始较高,故向烧杯中加入蔗糖溶液时,在没有超过细胞液浓度之前,人造细胞会吸水,且因吸水体积变大,故h会增大,当所加溶液浓度超过人造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体积变小,故h减小。答案:B23假定将甲、乙两个某种植物的表皮细胞装片分别放入较高浓度的蔗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