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7799919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6.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JT200-2004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客运站(以下简称“车站”)的术语和定义、车站类别、主要功能、站址选择、设施设备、级别划分、建没要求等。本标准适用于新建和改扩建汽车客运站的规划、没计、建没和站级验收。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际准2.1 汽车客运站Passengertransportstation汽车客运站是公益性交通基础设施,是道路旅客运输网络的节点,是道路运输经营者与旅客进衍运输交易活动的场所,是为旅客和运输经营者提供站务服务的场听,是培育和发展道路运输市场的载体。2.2 设计年度平均日旅客发送量Averagepassengerdeliver

2、yvolumeperdieminayear设计年度车站平均每天始发旅客的数量。2.3 统计年度Statisticalyear车站筹建年度或核定级别年度的前一年。2.4 设计年度Designyear车站建成投产使用后的第十年2.5 旅客最高聚集人数Maximumgatherpassenger设计年度中旅客发送量偏高期间内、每天最大同时在站人数的平均值,并非指一年中客流高峰日内客流最高时刻聚集在车站的旅客人数。2.6 发车位数Numberofseatsofdeliverypassengervehicle车站同一时刻发出客运班咋的停车位数。3 车站类别3.1 按车站规模分为a) 等级站:具有一定规模

3、可按规定分级的车站;b) 简易车站:以停车场为依托具有集散旅客、售票和停发客运班车功能的车站;C)招呼站:道路沿线(客运班线)设立的旅客上落点3.2 按车站位置和特点分为a) 枢纽站:可为两种及两种以上交通方式提供旅客运输服务,且旅客在站内能实现自由换乘的车站;b) 口岸站:位于边境口岸城镇的车站;c) 停靠站:为方便城市旅客乘车,在市(城)区设立的具有候车设施和停车位,用于长途客运班车停靠、上下旅客的车站;d) 港湾站:道路旁具有候车标志、辅道和停车位的旅客上落点。3.3 按车站服务方式分为a) 公用型车站:具有独立法人地位,自主经营,独立核算,全方位为客运经营者和旅客提供站务服务的车站;b

4、) 自用型车站:隶属于运输企业、主要为自有客车和与本企业有运输协议的经营者提供站务服务的车站。4 车站主要功能4.1 运输服务功能。4.2 运输组织功能。4.3 中转、换乘功能。4.4 多式联运功能。4.5 通讯、信息功能。4.6 辅助服务功能。5 站址选择5.1 车站站址应纳入城镇总体规划,合理布局。5.2 车站站址选择还应符合下列原则:a)便于旅客集散和换乘,尽可能地节省旅客出行时间和费用,减少在市内换乘次数。b)与公路、城市道路、城市公交系统和其他运输方式的站场衔接良好,确保车辆流向合理,出入方便c)具备必要的工程、地质条件,方便与城市的公用工程网系(道路网、电力网、给排水网、排污网、通

5、讯网等)的连接。d)具备足够的场地、能满足车站建设需要,并有发展余地。6级别划分根据车站设施和设备配置情况、地理位置和设计年度平均日旅客发送量(以下简称日发量)等因素。车站等级划分为五个级别以及简易车站和招呼站。6.1 一级车站设施和设备符合表1和表2中一级车站必备各项,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a)日发量在10000人次以上的车站b)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辖市、自治州(盟)人民政府和地区行政公署所在地,如无10000人次以上的车站,可选取日发量在5000人次以上具有代表性的一个车站;c)位于国家级旅游区或一类边境口岸,日发量在3000人次以上的车站。6.2 二级车站设施和设备符合表1和表2中二级

6、车站必备各项,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a)日发量在5000人次以上,不足10000人次的车站;b)县以上或相当于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如无5000人次以上的车站,可选取日发量在3000人次以上具有代表性的一个车站;c) 位于省级旅游区或二类边境口岸,日发量在6.36.46.56.6三级车站设施和设备符合表 四级车站设施和设备符合表 五级车站设施和设备符合表 简易车站1和表2中三级车站必备各项,1和表2中四级车站必备各项,1和表2中五级车站必备各项,2000人次以上的车站。日发量在 2000人次以上,不足 5000人次的车站。日发量在 300人次以上,不足 2000人次的车站。日发送量在300人次以下的

7、车站。达不到五级车站要求或以停车场为信托,具有集散旅客、停发客运班车功能的车车站。表1汽车客运站设施配置表设施名称一级站二级站三级站四级站五级站场地设施站前J场停车场发车位建筑设施站房站务用房候车厅(室)重点旅客候车室(区)一一隹9斤行包托运厅(处)一一综合服务处一站务员室驾乘休息室调度室一治安室一一广播室一一医疗救护室无障碍通道残疾人服务设施饮水室盥洗室和旅客厕所智能化系统用房一一办公用房一辅助用房生产辅助用房汽车安全检验台汽车尾气测试室一一一车辆清洁、清洗台一一汽车维修车间一一一材料间一一一配电室一一一锅炉房一一一门卫、传达室生活辅助用房司乘公寓餐厅商店注:一一必备;一一视情况设置;“一”

8、一一不设6.7招呼站达不到五级车站要求,具有明显的等候标志和候车设施的车站。表2汽车客运站设备配置表设备名称一级站二级站三级站四级站五级站旅客购票设备基候车休息设备行包安全检查设备一一本汽车尾气排放测试设备一一一安全消防设备设清洁清洗设备一一广播通讯设备一一备行包搬运与便民设备一一采暖或制冷设备宣传告示设备智能系统设备微机售票系统设备生产管理系统设备一一监控设备一一电子显示设备一一注:一一必备;一一视情况设置;“一”一一不设7建设要求7.1 设施和设备7.1.1 设施规模车站占地面积按每100人次日发量指标进行核定,且不低于表3所列指标的计算值,规模较小的四级车站和五级车站占地面积不应小于20

9、001rf.表3车站占地面积指标单位:itf/百人次设备名称一级车站二级车站三、四、五级车站占地面积360.00400.00500.00车站规模指标和各类设施的建设规模分别按附录A和附录B的量化方法计算确定。7.1.2 设施车站主要由场地设施和建筑设施构成。各级车站设施配置要求如表1所列。7.1.3 设备车站设备包括基本设备和智能化系统设备,各级车站设备配置情况如表2所列,配置要求附录C.7.2 交通安全7.2.1 车站应根据地形特征和外部交通环境,合理组织客流、车流和行包流线,尽可能地避免车站内外各类流线的交叉干扰和对城市道路交通的影响。7.2.2 车辆进出站口与城市道路或人行道的交汇点应设

10、置符合规定的交通信号装置。7.2.3 车站安全出口应设置通用标志及照明设施。7.3 消防7.3.1 车站防火系统的配置应符合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7.3.2 一、二、三级车站建筑设施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四级和五级站不低于三级。7.3.3 车站内停车场和发车位应设室外消火栓和适用于扑灭汽油、柴油、燃气等易燃物质燃烧的消防设施。室内停车场和体积超过5000m3的站房应设室内自动消防系统。7.4 环境保护与绿化美化车站环境保护与绿化美化应符合相差法律发、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有关的规定。8站级验收一、二级车站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行业主管部门按本标准组织验收;其他级别的车站由所在地行业主管

11、部门按本标准组织验收。附录A(规范性附录)车站主要设施规模量化方法车站规模指标包括设计年度平均日旅客发送量、旅客最高聚集人数、发车班次、发车位数等A.1设计年度平均日旅客发送量A.1.1遵循原则A.1.1.1设计年度平均日旅客发送量是反映车站建设规模和生产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确定各类设施规模和评定站级的主要依据。A.1.1.2确定设计年度平均日旅客发送量时应遵循以下原则;a)符合规模经济原则,即坚持车站规模收益递增原则,使车站建设规模适度;b)满足所在地社会经济长远发展规划和社会需求;c)选用适当的预测方法,使预测值与实际情况偏差最小。A.1.2预测方法A.1.2.1根据车站服务区域道路旅客运

12、输发展规律,选择适当的预测方法和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分析。最后采用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方法,确定设计年度平均日旅客发送量。A.1.2.2定量预测方法,主要有增长率统计法、回归分析法、指数平滑法、弹性系数法和灰色模型等。预测方法和常用模型可按表A.1选取A.1.2.3定性预测方法:主要有专家调查法、交叉影响法、类比法、比例法等。A.1.2.4综合预测法:(A.1)式中:对同一预测对象采用多种预测方法,并对预测结果分别赋予一定的权重,计算综合预测值的预测预测方法数学模型形式字母含义增长率统计法,t=L丫尸1X100%n统计期年数;尸口一一基年统计值;匹Tt年预测值;外t-1年统计值回归分析法一元回归,二B+白宾丁一一预测对象一预测变量a、回归系数多元回归尸=%+瓦/+%9+勺/、Z、与/、相关的各个预工测变量;瓦、队、4、一回归系数二一一综合预测值,即经组合处理后的最终预测值;一第i种预测方法获得的预测值;丁加第i种预测方法赋予的权重系数,工%=1。A.1预测方法和常用模型表A.1(续)预测方法数学模型形式字母含义移动平均法一次移动吁二硼十第一%)加达第1次周期的一次移动用匀值;第t周期的二次移动平均值;四一一预测对象时间序列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