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7799867 上传时间:2022-08-0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徐州市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徐州市xx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1. 古诗文默写。 _,若出其里。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马作的卢飞快,_。_,却话巴山夜雨时。_,受上赏;_,受中赏;_, _,受下赏。民生乃国之本,家安而民乐,这种思想与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所表达的济世情怀一脉相承。【答案】 (1). 星汉灿烂 (2). 博学而笃志 (3). 弓如霹雳弦惊 (4). 何当共剪西窗烛 (5).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6). 上书谏寡人者 (7). 能谤讥于市朝, (8). 闻寡人之耳者 (9). 安得广厦千万间, (10).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名句的能力。此类题

2、一般考查根据上下文默写和理解性默写。这里应注意“笃志”“霹雳”“窗”“寡”“谏”“谤讥”“厦”“庇”等字词的书写。点睛: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再次,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最后,注意在平时归类总结,这样才能应对各类题目。2.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媲(p)美 对称(chn) 重峦叠障 养精蓄锐B. 剽(bio)悍 良莠(yu) 莫衷一是 冲耳不闻C. 憎(zng)恶 缄(jin)默 人才辈出 心无旁骛D. 戏谑(xu) 着(zho)落 销声匿迹 走投

3、无路【答案】C3. 根据上下文,回答问题。 人生在世,难免不会有痛苦的经历和体验,与其消极悲观、( ),倒不如抖擞精神、放开手脚,去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抛却心理包袱自然能守得云开见月明。我们可以渺小卑微,不被他人( ),但是绝不能失去信心和精神力量。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怨天尤人 游手好闲 关注 关怀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答案】怨天尤人 关注 人生在世,难免会有痛苦的经历和体验(“难免有痛苦的经历和体验”或“难免痛苦的经历和体验”) 【解析】试题分析:(1)学生对词语的辨析及运用的能力为本题主要考查点。解答时,先要分析词语本身的意思,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根据语境判断即可。“怨天尤

4、人”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抱怨天,责怪别人。“游手好闲”指人游荡懒散,不愿参加劳动。根据语境,可知第一空所填词语应和“消极悲观”意思相近,和“抖擞精神、放开手脚”意思相反。所以,“怨天尤人”比“游手好闲”适合,第一个括号处应填写“怨天尤人”。“关注”指的是关心重视。“关怀”含有帮助、爱护、照顾的意思(多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集体对个人)。因为两个词语的适用对象不同,语境中强调的是“不被他人”,所以,第二个括号处应填写“关注”。 (2)学生对病句的辨析及修改能力为本题主要考查点。首先明确病句的错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平时只要多交流,多做题,就会掌握其中的

5、规律。文中画线句否定不当,应将“不”删去,将句子改为“人生在世,难免会有痛苦的经历和体验”。4.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水浒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格列佛游记中讲述利立浦特与邻国兵戎相见,是在影射当时英俄两国之间的连年战争;昆虫记除真实记录昆虫的生活外,还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B. 杨修之死香菱学诗狼范进中举分别选自我国古典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作者分别是罗贯中、曹雪芹、蒲松龄、吴敬梓。C. 古文标题中表明文体时,“序”一般是用以陈述创作主旨及经过的一种文体;“说”是一种说明文体;“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D

6、. 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长河落日圆”中的“河”指黄河;“晋太元中”的“太元”是年号;范文正公集中的“文正”是谥号;“吴广为都尉”中的“都尉”是官名。【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C项“说是一种说明文体”错误。“说”是古代的一种叙事兼议论的文体,通常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借助某一故事或事理来说明道理。可叙述,可描写,也可以说明议论,类似于现在的杂文。点睛:文学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名著导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要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于是见公输盘。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

7、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善哉。吾请无攻宋矣。” (选自墨子公输)【乙】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

8、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5. 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 吾请无攻宋矣 B.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C. 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 D.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6.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公输盘诎 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 卒廷见相如7.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醉翁之意不在酒 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B.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C.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9、 间至赵矣D. 男有分,女有归 毕礼而归之8.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字的解释。 虽杀臣,不能绝也。 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9. 墨子止楚攻宋,蔺相如完璧归赵,他们都表现出了_、_的品质。【答案】5. C 6. 通“屈”,理屈,理亏。入侵,侵犯,侵略。拉、牵。终于,最终,最后。 7. B 8. 即使杀了我,也不能杀尽(宋国的抵抗者)。 不如趁此给他优厚的待遇,让他回赵国,赵王怎么能因为一块璧玉的缘故欺骗秦国呢? 9. (1). 不畏强权、无所畏惧、英勇无畏、镇定自若 (2). 有勇有谋、聪明机智、足智多谋、机智灵活【解析】5.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划分句子朗

10、读节奏的能力。划分节奏主要根据句子的结构,一般是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之间、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要停顿。此题A项正确的朗读停顿应为:吾请无攻宋矣;B项正确的朗读停顿应为: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D项正确的朗读停顿应为: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6.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除了平时注意识记与积累外,在答题时还要根据上下文进行推断。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此题考查“诎”“寇”“引”“卒”的意思。其中“诎”是通假字,需要注意。7.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词等。此题较为简单,弄明白句意的基础上回答

11、即可。A.这里指情趣/意思。B.确实。C.夹杂/抄小路。D.指女子出嫁/使动用法,使回去。故选B。8.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文言语句的翻译。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到位,切忌漏翻关键词语。本题要注意“虽”“绝”“因”“遇”“岂”“以”的意思。点睛: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弄清句子前后的语境,做到句不离篇。其次,要注意句中的关键字词,要翻译准确,不可遗漏。第三,尽量直译,不便直译就要意译,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古今异义等问题。第四,句子要通顺,语气要连贯,结构要完整,注意句子中省略内容,在不影响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可增加少量字词来疏通句子。9. 试题分析

1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中人物形象的鉴赏能力。鉴赏人物形象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考查:一方面是分析概括人物的性格、品质;另一方面是分析概括人物的志趣、才干。此题依据【甲】【乙】两文内容,可以从“不畏强权、足智多谋”两大方面概括墨子和蔺相如的品质。参考译文:【甲】于是楚王又叫来鲁班见面。墨子解下腰带,围作一座城的样子,用小木片作为守备的器械。鲁班多次陈设攻城用的机巧多变的器械,墨子多次抵拒了他的进攻。鲁班攻战用的器械用尽了,墨子的守御战术还有余。鲁班受挫了,却说:“我知道用什么办法对付你了,但我不说。”墨子也说:“我知道你用什么办法对付我了,但我不说。”楚王问原因。墨子回答说:“鲁班的意思,不过是杀了我。

13、杀了我,宋国没有人能防守了,就可以进攻。但是,我的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经手持我守御用的器械,在宋国的都城上等待楚国的侵略呢。即使杀了我,守御的人却是杀不尽的。”楚王说:“好啊!我不攻打宋国了。”10. 古诗词赏析 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这首古诗主要抒发了诗人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愤激之情,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B. 诗歌以叙事开篇,第一二句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三四句急转直下,“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抑郁和苦闷。C. 第五六句用“冰塞川”“雪满山”比喻仕途的艰难,形象化的语言中蕴含无限的失意;第七八句诗人巧用吕尚和伊尹的典故,进一步抒发了政治失意的悲愤之情。D.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总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冲开险阻,到达理想彼岸,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