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物流调研报告总结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7798034 上传时间:2023-08-29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1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汾物流调研报告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临汾物流调研报告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临汾物流调研报告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临汾物流调研报告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临汾物流调研报告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汾物流调研报告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汾物流调研报告总结(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汾物流调研报告总结篇一:晋城物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晋城物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焦新文一、我市物流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一)我市物流业发展现状。1. 物流结构呈现出以能源、化工产品运出和工业生 产资料、日用消费品运进为主的特征。公路运输方面:XX年,我市公路货物运输量为 6695万 吨,XX年增加到7930万吨。这一时期公路货运以煤炭及制 品、化肥及农药、钢材、水泥、日用消费品为主。XX年,我市公路货物运输量中,工业主导产品煤炭及制品3306万吨,化肥及农药326万吨,占到整个公路货运量的 46%铁路运输方面:XX年,我市铁路货物发送量 2526万 吨,到XX年增加到5388万吨。这一

2、时期铁路货物运输结构 变化主要是生铁运输量减少、化工产品运输量增加,煤炭始 终是铁路货物运输的主要品种。XX年,我市煤炭、化肥外运量4520万吨,占到整个铁路货物发送量的84%相对于煤炭、化肥等工业产品运输量,工业生产资料 和日用消费品运输量虽然较少,但近年来增长也较快。XX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商品购进额达到亿元。其中与 我市产业结构相关的矿产品、建材、化工产品,近年来快速 发展的汽车、燃料及零配件,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食品、 百货、超市日用品所占比例较大。2. 物流基础设施日益改善,物流装备水平逐步提高。我市现在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现代化交通运输,络通信基 础已经基本覆盖城乡。在铁

3、路方面:到XX年底,全市铁路营业里程达到373公里,形成了以太原一焦作、侯马一月山 铁路为主体的、地方专线铁路为补充的较为完整的铁路络系统。公路方面:我市以高速公路为骨干,以国省道和县乡公 路为补充,以公路站场为接点的完善的公路络已初步形成。 XX年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 7335公里,路密度达到公里/ 百平方公里。周边有郑州、长治、洛阳3个机场,距我市的车程都在1个半小时以内。在物流基础设施日益改善的同时,我市物流装备水平 也逐步提高。主要表现在:一是载货车辆增加较快,XX年,全市登记注册的民用载货汽车 29651辆,比XX年增长33% 二是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开始起步,以绿盛农副产品批发市

4、场、高平红旗商场为代表的一些企业加强物流信息平台建 设,企业内部配备了基础性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物流服务 的功能日益提高。3. 物流服务体系初步建立,物流企业迅速成长。XX年以来,随着物流业的发展,我市物流集散中心、物流配送 体系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初步形成了以专业物流集散中心和物流配送体系为基础的物流服务体系,为下一步完善 我市的物流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到XX年底,我市物流配送中心发展到49家,覆盖了所有城镇及 60%的农村日用品和 农资产品消费市场,其中高平红旗、泽州欣民鑫、城区万鑫、 阳城神农等物流配送中心年配送额都在逐年增加。物流业的发展推动了物流企业的迅速成长,传统的运 输、仓储

5、、货代、商贸企业通过实行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积极向物流企业转型。同时,一批新型的物流 企业迅速发展,在服务功能、服务水平上均比传统的储运企 业有了较大提高。另外,一些国内外知名的物流企业如DHL圆通等快递公司的物流业务范围也进入了我市。据市工商局 统计,XX年在我市登记注册从事物流业务的企业达到413家,注册资金达到亿元,从业人员达到近8万人。4. 物流总量持续扩大,物流效率明显提高。XX年以来,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社会物流总量与规模的 迅速扩大,推动了以交通运输为龙头的物流业的大发展,我 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快速增长,从XX年的亿元增加到XX年的亿元,年均增长 %物流产业的快

6、速发展, 极大地提高了商品流通速度,降低了成本,对提高企业经济 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统计数据测算,XX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利润与管理费用之比从XX年的:1提高到:1,流动资产周转次数从 XX年的次/年提高到次/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主营业务利润与存货之比从XX年的:1提高到:1;主营业务利润与管理费用之比从 XX年的: 1提高到:1。(二)我市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虽然我市物流业近年来不断发展壮大,但与整体经济及周边 城市相比仍显滞后。XIXX年,我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 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低于同时期第三产业 唏口 勺增长速度, 导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

7、第三产业、GDP的比重持续下降。XX年,我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占第三产 业、GDP的比重分别为 呀口 %虽然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和本省的运城、长治、临汾等城市,但与相邻的河南省焦作、 新乡相比,就存在明显差距。物流社会化程度低、服务方式 传统单一等一些制约物流业健康发展的问题日益显现,从中 可以看出,我市现代物流业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1. 物流业发展受运出量与运入量严重失衡的约束。 我市作为全国重要的无烟煤和煤化工基地,产业结构以煤 炭、化工为主导,从而使物流业进一步发展受到运出量与运 入量严重失衡的约束,主要能源产品的运出量要远远大于运 入的生产资料和日用消费品量。山西省统计

8、局有关资料显 示,与我市产业结构相近的全省当前运出与运入的货物之比 为6 : 1。再加上受污染和破损等因素影响运煤车辆不能运日 用消费品,更进一步加大了物流进出的不对等。2. 物流社会化程度低,第三方物流发展滞后。一方面,受“大而全”、“小而全”的传统经营模式影响,物流 需求主体一工业企业和商贸流通企业多数仍习惯自办物流, 而专业化、现代化的物流发展相对缓慢。另一方面,我市的 物流运输产品单一,绝大部分是煤炭、化工产品,而这些产 品主要是点对点的物流,渠道简单且运输量大,因此企业多 采用自办物流。目前全市的工业产品运输中有80%以上都是由企业自办的物流来完成。3. 物流企业组织规模小,服务方式

9、传统单一。一方 面,我市物流企业组织规模普遍偏小,物流业发展缺乏大型 龙头企业的引导和带动,物流产业发展无序。另一方面,物 流企业大多数服务方式和手段传统单一,仅限于提供运输和 简易仓储服务,而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和物流成本控制等物流增值服务没有展开。 据工商部门统计资料显示,XX年我市 登记注册的413家物流企业中有 60%以上都是从事运输、货 运代理业务的企业。4. 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水平尚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 物流需求。尽管近年来我市物流基础设施日益改善,装备水 平逐步提高,但与不断增长的物流需求相比仍显不足。主要 表现在:一是高速公路络尚未建成;县乡公路维护不到位, 损毁严重;农村公路通畅

10、工程尚未覆盖全部行政村;铁路运 能不足,运输成本高、效率低;铁路专用线偏少,利用率普 遍偏低。二是仓储设施、搬运和运输工具现代化程度低。三 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物流园区,专业市场、配送中心普遍规 模小,辐射范围有限,功能不够完善,客货运场站建设滞后。5. 物流业组织管理不到位,发展的外部环境仍需改善。物流业作为一个复合型产业, 涉及铁路运输、公路运输、 装卸搬运、仓储、批发、零售等行业,行业部门管理大多只 考虑行业的自身利益,缺乏相互沟通和协调,尚未形成统一、 高效的物流监督与组织服务,物流发展呈现出明显部门化特 征。在物流发展的外部环境方面,我市目前尚未形成统 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物流业发展外

11、部环境,物流业发展还 有地方保护色彩。物流业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制定滞后,物 流市场的进入与退出、竞争规则等基本上无统一制度可循, 加之市场竞争激烈、 管理不规范,致使不正当竞争时有发生。6. 物流技术应用水平低,物流专业人才匮乏。主要 表现在:一是现代物流技术推广应用慢,全社会缺乏统一完 善的物流信息平台和健全的物流经营络,企业服务络和信息 系统不健全,以互联为基础的物流信息系统在企业还没有得 到广泛应用。二是现有从事物流工作的人员大多来自原有的 运输、仓储、货运代理、贸易等部门,缺乏物流作业一体化 意识和市场开拓的主动性,通晓现代物流运作和管理的复合 型专业人才的供需矛盾异常突出。二、我市物

12、流业发展的目标建议(一)我市物流业发展的总体定位。我市作为全国重 要的能源、煤化工基地,与中原、东南沿海地区在产业上具 有很强的互补性。特别是我市地处晋豫交界,是山西距离中 原、东南沿海地区最近的城市,发展物流业具有得天独厚的 条件。在省政府最近批复的晋城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XX-2020 )中把我市确定为“山西省通往中原的门户城 市”。这种城市发展定位,要求我市必须进一步完善交通运 输络,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与中原城市群的经济技术合作, 加快发展集仓储和运输、批发和配送为一体的物流业,提升 我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因此,我市加快物流业发展的总体定位应以科学发展 观为指导,立足我市的区位条件

13、和产业特点,坚持以“市场 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开放为动力、信息为支撑”的原则, 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积极培育壮大物流企业,统筹 规划综合物流园区、物流配送中心、专业市场建设,建立健 全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提升物流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二)加快我市物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按照物流业 发展的总体定位,结合 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 求,建议在今后乃至 2020年前我市物流业发展应以“建设 一个中心,提高两个比重,构筑三大体系”为目标。1. 建设一个中心:就是要把我市建设成为晋豫毗邻地区重要的区域性物流中心。我市地处山西省东南部, 是“太原经济圈”和“郑州经济圈”的交汇处,是山西通往中原

14、、 东南沿海地区的门户。建设晋豫毗邻地区的区域性物流中心 就是要充分发挥这一区位特点,既要承接“太原经济圈”, 又要融入“郑州经济圈”,建成两大经济区域的物流主枢纽。2. 提高两个比重:一是提高物流业占服务业、GDP的比重,即力争到XX年,全市物流业增加值占服务业、GDP的比重分别保持在 25%和8%的水平(按当年 GDP640亿元,服 务业占GDP的比重35%以上测算);到2020年,全市物流业 占服务业、GDP的比重分别达到 30%和12% (按XX-2020年 GDP年均增长10% 2020年服务业占 GDP的比重40%测算)。 二是提高第三方物流在物流业中的比重,即力争到XX年,全市第

15、三方物流在物流业中的比重达到25%到2020年,全市第三方物流在物流业中的比重达到40%3. 构筑三大体系:物流体系建设要依托经济结构和产 业特点,我市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特点决定了必须构建多层 次、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社会化、专业化物流体系。一是工 业品物流体系,二是日用消费品物流体系,三是农副产品物 流体系。构筑工业品物流体系要依托工业园区,统筹规划,通 过现有的公路和铁路运输络,建设高效的工业品流通平台, 推进我市经济发展;构筑日用消费品物流体系要依托小城镇 建设,建设大型仓储设施和配送络,整合现有资源,提高利 用效率,打造集中、高效、现代化的消费品流通市场,提高 配送和流通水平,为城乡居民提

16、供方便、快捷的日用品消费 环境;构筑农副产品物流体系要依托农副产品集散地,通过 建设包含仓储、冷鲜配送、加工包装、检测检疫等功能的大 型农副产品市场,保证人民能吃到便宜、新鲜、安全的农副 产品。(三)我市物流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我市物流业要实 现以上发展目标应着力加强四大建设工程,具体包括物流园 区建设工程、大型物流企业建设工程、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 设工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1. 综合物流园区建设工程。我市物流园区建设应坚持“布局集中、用地节约、产业集聚、功能集成、经营集约” 的原则,结合产业布局,科学规划,尽可能建在铁路、公路 交通枢纽等重要的物流集散地区,充分利用已有运输场站、 仓储基地等基础设施,实现物流在货运枢纽的合理组织和高 效集散,形成快捷有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