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二次备课共96页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7783025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DOC 页数:96 大小:18.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二次备课共9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二次备课共9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二次备课共9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二次备课共96页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二次备课共96页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二次备课共9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二次备课共96页(9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除 法第一课时:除法(一)认识竖式教学内容: 课本第 2 页第 3 页 “分苹果”“分橘子”1. 引导学生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2.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计算除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教学目的: 使学生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体会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3. 在操作、探索、发现中,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 总结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 使学生体教学难点 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教学准备: 投影仪,学生准备小圆片。教学时间: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一

2、、问题引入显示 20 个苹果画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每盘放 5个苹果,20 个可以放几盘?二、探索新知1. 体验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1)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上述问题。(2) 接着进行全班集体交流。学生可能有很多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如:a 通 过乘法口诀“四五二十”得出结论:可以放4 盘; b用除法算式算: 20 5=4,所以可以放 4 盘。(3) 同桌同学合作用 20 个圆片摆一摆, 验证推算结果是否正确,教师用实物投影仪显示学生摆放的圆片图,进一步进行验证、交流。(4) 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教师指出:20 5=4 也可以用竖式计算。边写边说明:横式:20 5=4竖式: 45 丿 2 02

3、00讨论:结合刚才分苹果的情况,在小组内讨论一下,1竖式中的各个数表示什么。指名学生回答,根据学生口答板书:4 商:“4”表示分 4盘。 除数 5 丿 2 0 被除数:“20”表示有20 个苹果。“5”表示每盘2 0 商和除数的乘积: “20”表示需 20个苹果。放 5 个苹果。 0 余数:“0”表示 20 个苹果全部放完,没有剩余。说明:“丿 ”表示横式中的“” 。(5)练习:第 2页“试一试”的四道小题。学生独立练习完毕,指名学生板书,进行集体订正。2体会平均分后有时会出现余数。 (1)课件再次显示 20 个苹果画面。(2)组织小组讨论: 有 20 个苹果,如果每盘放 6 个呢?请每个同学

4、用代表苹果的圆片实际分一分,再小组内讨论怎样列出算式,用竖式怎样表示。(3)进行全班交流。 指名回答;投影显示学生的圆片图,引导学生探究竖式各数表示的意思及单位名称的写法,并进一步认识余数。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206=3(盘) 2(个)36 丿 2 01 82答:可以放 3盘,还剩 2 个。引导学生认识竖式中:“20”表示把 20 个苹果拿去分,“6”表示每盘放 6 个,“3”表示放了 3盘(强调单位“盘”),“18”表示 3盘共 18 个( 63=18)。“2”表示放了 3 盘后还剩下 2 个(强调单位:“个”),说明“ 2”是这个竖式的余数,这2 个不能再继续往下分了,不然每盘就放得不一样

5、多了。3体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1) 先由学生操作 (用圆片分一分) 。再列出除法竖式,独立解答“课本第 3题试一试中的第( 1)题”。(2) 学生讨论:淘气的列式对不对,为什么?指名回答,引导学生认识“ 6还可以接着分”,正确的式子应是笑笑做的。2(3) 讨论:根据刚才这道习题,你发现什么?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4) 学生独立完成第( 2)题。指名板书,全班齐练。练习完,比较每道题的余数和除数,你发现了什么?指名回答:余数要比除数小。三、巩固练习:第 3 页“练一练”第 1、2题。四、总结(除法竖式的写法,有余数的除法,余数要比除数小。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除法(二)试商方法教学内容:

6、 P4 5 “分草莓”1. 引导学生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让学生再探索、练习中激烈有余数除法的试商经验。教学目的:2. 引导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练习生活实际解决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再探索、发现中体验乘法的喜悦。3. 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教学重点: 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逐步达到熟练程度。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教学准备: 投影仪教学时间: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一、复习1. 提问:在有余数除法里,余数和处世有什么关系?2. 练一练:10 5 16 5 18 5 20 5 33 5全班齐练,指名板演。订正后让学生对 5 小题进行分类:有余

7、数的算式,没有余数的算式。二、探索新知1.探究试商方法。(1) 课件显示 P 4“分草莓”的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55个草莓平均放在 8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可以放几个?还剩几个?(2) 列算式: 55 8(3) 让学生估算每盘大约放几个。3(4) 小组讨论:怎么判断估计得对不对。 8 7=56 比 55 大;8 6=48 比55 小。所有商 6。思考:如果商是 5 可以吗?如果商是 5,则会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情况,所有商不能是 5,更不能是比 5 小的数。(5) 讨论:怎样估计两数相除所得的商?可以利用乘法口诀,两数相乘的积要最接近被除数,但又要比被除数小。(6) 计算有余数除法的四个步骤:一

8、商,二乘,三减,四比。2.填空:P4“试一试”。(订正时可以让学生口述思路过程。 )三、巩固练习: P5“练一练”的第 1 5 题。四、总结教学反思:第三课时:除法(三)解决问题教学内容: P6 8 “租船”1.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教学目的: 2. 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3. 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教学重点: 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 练习学生的生活实际, 通风自主探索、 合作交教学难点流,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准备: 投影仪、学生准备小棒。

9、教学时间: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一、复习1. 最大能填几?(指名口答)( ) 625 8 ( )38 7 ( )402.列竖式计算(全班齐练,三人板练,集体订正) 48 5= 36 6= 53 7=3.提问:你认为试商时要注意什么?二、探索新知出示 P6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1. 寻找信息:每条船每时 3 元、每条船限乘 4 人2. 提出问题:至少要租几条船?43. 解决问题。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交流时围绕:你时怎样想的,如何列式,怎样回答问题。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214=5(条) 1(人)至少要租 6 条船。你认为怎样分配合理?请用小棒摆一摆,摆出你的分配方案。(让学生各抒己见)学

10、生可能出现如下方案:(1) 其中 5 条船,每条船 4 人,还有一条 1 人。45+1=21。(2) 其中 4 条船,每条船 4 人;另外两条船,一条 2人,一条 3 人。 44+5=21。(3) 其中 3 条船,每条船 4 人;另外 3 条船,每条船3 人。34+9=21。4.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应用了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来解决简单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要结合实际来思考,如上面租船的问题 至于这6 条船怎样分配更合理,我们要动脑想一想,但分配时不能违反“限乘 4 人“这个规定。强调:我们在各项活动中都要注意安全,不能做违反安全规定的事。5.练习: P6“试一试”先默读题目,独

11、立思考条件和问题。后指名回答。条件:每时租金 3 元。问题: 10 元钱最多划几时?先小组讨论怎样列式,并完成在练习本上。103=3(时) 1(元)答:10 元钱最多划 3时。提问:上面的横式中 1 元表示什么?为什么不能划 4时?三、巩固练习: P7“练一练”的第 1 4题。1.要求学生回答解题思路,为什么要 5壶茶而不是 4壶茶。4.要求学生回答解题思路,为什么至少要 8张桌子? 7张桌 子够吗?四、总结教学反思:5第四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 P9 10 练习一1. 引导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掌握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2. 通过必要的练习,使

12、学生更熟练地掌握试商方法,进一步积教学目的:累试商经验。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加自信心。4. 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 投影仪教学时间: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一、 引入课题板书:除法练习课二、指导练习1. 第 1 题学生独立完成,开火车对答案。2. 第 2、3 题全班齐练,请学生板演,教师巡视,然后集体订正。发现问题及时纠正。3. 第 4 题先提问:画面上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学生理解题意后, 独立解答。 教师用投影仪显示学生的解答过程,进行集体订正。4. 第 5 题学生独立完成, 教师主要巡视学生的书写格式, 特别检查单位

13、名称是否正确。5. 第 6 题此题使被除数数目较小, 可要求学生直接写出得数后分类。6. 第 7 题(1)帮助学生理解图意: 从图中你得到哪些信息?指名回答。(2)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派车的可能性有 5 种,只要求学生说出一种。 至于怎样派车比较合理,只要说得出道理即可。7. 第 8 题6本题不要求全体学生掌握。 此题实际上是有余数除法的应用。先观察图,让学生找出规律。第( 1)、(2)题学生可通过看图和接着画确定颜色。第( 3)题通过规律:5 个圆为一组,第 25 颗正好是第 5 组的最后一颗,因此是蓝色的。教学反思:二. 混合运算教学内容: P12 13 “小熊购物”1.通过“小熊购物”

14、 的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 探索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体会到书教学目的:写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进行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计算。3. 培养学生书写规范,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教学准备: 口算卡教学时间:教学过程 二次设计一、复习1. 口算。(开火车)3 5= 4 8= 7 6= 36-17= 80-43=9 3= 8 5= 37-15= 8+15=36+7=2. 观察下面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6+5-18 45-18+20指名口答,引导学生认识:只有加、减法计算的两步式题一般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二、探索新知7出示 P10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1. 理解图示内容,让学生找信息。2. 提出问题:假如你们是顾客,你想买哪两种食品?每种食品的数量不限。指名口述自己的想法, 教师选学生提出其中一个问 题,如:买 4 个面包和 1 瓶饮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