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案空表Word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7782082 上传时间:2023-12-09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教案空表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物理教案空表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物理教案空表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物理教案空表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物理教案空表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教案空表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教案空表Word版(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塔甸中学2011-2012学年教案 第14周 星期二 第4节 2011年11月29日 授课教师:鲁为荣课题第五章 第二节 电流和电路课型新授课备课成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什么是电流、电路和电路图.2.知道什么是电源和用电器.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电流的产生,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通过连接电路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连接电路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的学习习惯.2.通过“根据电路画电路图”的训练,使学生不怕重

2、复,不厌其烦,从而形成坚韧不拔的意志.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电路中形成电流的条件,从而得出电路的基本组成.教学难点组织、指导学生在连接电路过程中,认真观察和分析,并能得出正确结论教学方法探究法、实验法、讨论法教学突破思路通过对导体、绝缘体的认识,根据电流的方向,连接电路及绘画电路图。教 学 设 计教师导学学生活动 /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像今天这样阴暗的天气,每个人都会很自然地打开墙上的开关,这时,电灯就亮了.还有,英语老师上课时,只要把录音机的插头插到墙上的插座时,大家就会听到流利的英语朗诵.电就在我们身边,对于电,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呢?同学们提的问题很好,实际上好多的科学家、发明家

3、就是先有了问题,再对自己的问题不断去“探究”才得出正确结论的.现在,大家每两个人一组,当一回小“科学家”吧!二、新课教学探究电流和电路看到你们桌子上的小灯泡,小电动机、音乐门铃了吗?动脑筋,想办法让小灯泡亮,小电动机转动,音乐门铃发声.这位同学值得大家学习,实验是一门科学,绝对不能违背操作原理.今天的实验中,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电池的两端直接连在一起!还有你们的小灯泡、小电动机、音乐门铃要受到开关的控制.现在,开始动手吧!很高兴!我已看到小灯泡亮、小电动机转,也听到你们的门铃在唱歌,你们的实验成功了,说说对于哪些问题,你们已明白了.对,用电器是需要给它提供电能的.谁给提供呢?正确.电池是提供电能

4、的装置,同学们用的电池叫干电池.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提供电能的装置呢?我觉得电挺神秘的,电是从哪儿来的呢?为什么一扳开关,电灯就会亮了呢?什么是电路呢?电路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哪些物体可以导电呢?电流是如何流动的呢?这个实验有警钟吗?学生动手实验,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和评价.灯泡、小电动机、音乐门铃等是需要用电的仪器,可以统一叫做用电器. 一定是电池.从实验中可看出,开关是控制用电器工作的,而导线是起连接作用的.发电机可以提供电能.生活中的各种电池都行教 学 设 计教师导学学生活动对.能够提供电能的装置,我们把它们叫电源.如我手里拿的是咱们实验室的学生电源,它可以代替电池使用.是这样.那这个简单的电

5、路组成是什么呢?谁能总结一下?电路中电源提供电能,用电器消耗电能.什么时候有电流呢?生活中打开水笼头会得到水流,电流呢?大家观察和实验都很认真.电流形成除了有电源外,还需要电路闭合.就像大家做的实验.当闭合开关时,灯泡亮,电动机转动,音乐门铃响;断开开关时,就没有电流,用电器不工作. 很高兴,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实验、讨论、归纳出了电路的基本组成和电流的形成条件,为我们的成功鼓掌!刚才大家做实验时用的是实物,我们要把电路画下来,该怎么办?总不能把物体原样画出来,即麻烦又不清楚.想想议议下面大家看课本图5.14是某人连接的电路,用刚学过的知识判断一下小电动机能转吗?师分析的很好.电路的闭合性是很

6、重要的,否则用电器就不能正常工作.那可不是我们的目的.探究导体和绝缘体生活中,有的物体善于导电,有的物体导电能力很差.如何判断它们呢?.很有创意.实际上就是这样试验出来的.大家现在可以就地取材:铅笔、橡皮、铅笔芯、小刀、三角板、硬币、钢笔帽等.把这些物体接入电路,给你五分钟的时间,大家注意要合作完成!有的同学笑了,告诉我你得出了什么结果?在物理学中,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导体(conductor),导电能力差的叫绝缘体(insulator).实际上同学们在实验中发现的导体可以归结为是金属在导电.金属是常见的导体,而三角板是塑料制品不导电.同学们注意观察投影片的慢镜头,你说出电流是怎么流的?它是什么方

7、向?我们这个实验是不是就是连接电路呢?电路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从实验中知道,闭合开关时,灯泡亮,电路中有电流.不能转.因为当电路在闭合时,电路中才会有电流.这个实验中的电池没有接在电路中,被“甩”在了外面.我们可以把它们接入刚才的电路中,如果是导体,灯泡就会亮,反之不亮学生实验,教师给予指导、帮助铅笔、橡皮、三角板不导电.铅笔芯可以导电,小刀、硬币、钢笔帽能导电.电流沿着“电池正极用电器负极”的方向流动.教师板书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1.电路是由电源、导线、开关、用电器组成的. 2.有电源,并且电路闭合时才有电流. 3.会连接简单电路. 4.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用电

8、器是消耗电能的装置. 5.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6.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电源正极用电器负极”布置作业同步指导P72课堂针对训练板书设计教学反思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身边的物理知识太有意义了。提高学习兴趣。塔甸中学2011-2012学年教案 第 14 周 星期 二 第3节 2011 年 11 月29日 授课教师:鲁为荣课题第五章 第一节 电荷课型 新授课备课成员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2、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3、了解原子结构,认识元电荷、理解摩擦起电的实质。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活动感受摩擦起电,知道带电体

9、的性质;2、在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注意观察静电现象,对电荷种类的探究产生兴趣,能主动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实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2、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初步认识科学及相关知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重点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教学难点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推理法教学突破思路摩擦起电是人类最早发现的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是进一步深入学习电学、理解许多电现象的基础,电荷量的概念是后面理解电流概念的关键教 学 设 计教师导学学生活动一、自学教材P98-99,完成基础训练“自

10、主学习”部分的一、二。你学会了什么?你还可以补充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二、新课导学:1摩擦起电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说物体带了电荷。习惯上把带了电的物体叫做带电体。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2两种电荷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叫带电现象,知道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和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都带上了电荷,那么它们带的电荷是否相同呢?演示实验: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它,看到的现象:_。将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看到的现象:_。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支架上,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

11、去靠近它,看到的现象:_。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各种各样的物质带电。带电后的物体凡是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排斥;凡是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排斥。1学生展示:用身边的物体演示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2.回忆:生活中的摩擦起电现象。这些现象中,物体都能吸引轻小物体,我们就是根据这一现象知道他们带了电。学生实验:各小组的代表用自己的实验器材,摩擦后,分别靠近支架上的玻璃棒和橡胶棒,观察并记录看到的现象。引导学生分析:你发现了什么?教 学 设 计教师导学学生活动归纳:这些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

12、(1)正电荷和负电荷正电荷:指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可用“+”表示。负电荷:指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可用“-”表示。(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1)利用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来判断。(2)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来检验例题1: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A物体,发现互相排斥,判断A的带电情况例题2: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B物体,发现互相吸引,判断B的带电情况(3)验电器来检验。4电荷的多少叫电量电量的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符号是C。库仑是一个比较大的单位。一根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上所带的电量,大约只有107库仑,一片

13、带电的云上所带的电量,大约有几十库仑。5、原子结构、元电荷、摩擦起电的实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物质的组成、元电荷的概念,通过推理,理解摩擦起电的实质。(1)原子结构:物质都由原子组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原子核带 电,核外电子带 电。最小的电荷叫元电荷,用符号e表示播放:在上海科技馆拍摄的“电子运动模拟“的录像,讲述:一般情况下,核外电子都在原子核的束缚下,绕核高速运动。知识链接: 据科学家们研究发现,一些物质的起电顺序是这样的:石棉、玻璃 A 、云母、羊毛、猫皮、铅、丝绸、纸、木棉、蜡、橡胶上面任意两种物质相摩擦时,前面的带正电,后面的带负电。考考你:靠前面的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

14、比排在后面的物质 (填强或弱)。想一想:想让玻璃带负电,应该让它和 (在上面的物质中选择)摩擦。正电荷:指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可用“+”表示。负电荷:指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可用“-”表示。小组活动:A。了解验电器的构造;B。研究:怎样用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其工作原理: C。研究:验电器的张角大小表示什么?D。思考:验电器可以检验带电体带那种电荷吗?小组活动:A一根没有被摩擦过的玻璃棒里面有没有电荷?B在摩擦过程中,原子核和电子哪一种更容易转移到别的物体?C原子核束缚电子本领有强有弱,在摩擦中哪一个物体更容易得到电子?D得到电子的物体带哪种电荷?结论:(2)摩擦起电的实质就是 的转移,在摩擦中得到电子的物体带 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 电(3)丝绸和玻璃棒摩擦后,玻璃棒 电子带正电,丝绸 电子带 电。课堂小结对照学习目标,自查学习达成情况,未达成的找组长辅导落实布置作业同步指导P68 课堂针对训练板书设计教学我采用了小组学习模式,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探索,完成了大量的分组实验,学习目标达成度高 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