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质量评估(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的激素调节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7773488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3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质量评估(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的激素调节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质量评估(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的激素调节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质量评估(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的激素调节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质量评估(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的激素调节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质量评估(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的激素调节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质量评估(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的激素调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质量评估(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的激素调节(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阶段质量评估(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的激素调节阶段质量评估(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植物的激素调节(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潍坊统考)下列关于人体及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跳水运动员做出复杂的动作,只是通过神经调节完成的B神经系统的某些细胞也能分泌激素C激素只能运输到特定的靶细胞、靶器官D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不可能成为抗原解析:选B跳水运动员做出复杂的动作,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共同来完成的;神经系统的某些细胞如下丘脑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只能

2、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靶器官;人体自身的组织和细胞也能成为抗原,如癌变的细胞等。2下列与免疫系统组成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脊髓均属免疫器官B胃液、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均属于人体第二道防线CT细胞和B细胞都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D艾滋病患者的直接死因是HIV病毒杀死了大量人体细胞所致解析:选C“脊髓”应属神经调节的低级中枢而不是免疫器官,“骨髓”才属免疫器官;胃液中的杀菌物质应属于人体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属于人体第二道防线;艾滋病患者的直接死因往往是HIV破坏了免疫系统后,由念珠菌、肺囊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3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

3、体内的不同腺体能够分泌不同的激素B乙烯可以促进苹果和香蕉等果实的生长发育C植物激素能够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D植物横放状态下茎的弯曲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解析:选C植物体内没有分泌激素的腺体。乙烯可以促进苹果和香蕉等果实的成熟。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能够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植物横放状态下茎的弯曲生长没有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4.右图为人体内环境甲、乙、丙三大成分之间的转化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因为甲中血红蛋白异常C效应T细胞只分布于乙中D胰岛素、淋巴因子均可分布于丙中解析:选D分析图解,甲、乙、丙分别是血浆、淋巴和组织

4、液。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不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血红蛋白位于红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中的成分;效应T淋巴细胞主要位于淋巴中,但也会随淋巴回流进入血浆中;各种激素、淋巴因子等可以分布在甲、乙、丙三种成分中。5(2017抚顺一模)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量饮水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尿量增加渗透压稳定B炎热环境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散热增加体温稳定C饥饿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肌糖原分解血糖稳定D剧烈运动乳酸增加体液中的某些离子缓冲pH相对稳定解析:选D大量饮水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减少尿量增加渗透压稳定;炎热环境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散热增加体温稳定;饥饿胰高血糖素分

5、泌增加肝糖原分解血糖稳定;剧烈运动乳酸增加体液中的某些离子缓冲pH相对稳定。6(2017南昌一诊)如图是医院验血报告单的部分截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检测项目检测结果正常值甲患者乙患者T3(ng/dL)4.1345.110200T4(ng/dL)2.815.85.512TSH(ulu/mL)22.70.10.27.0注:T3和T4均反映甲状腺激素水平,TSH反映促甲状腺激素水平。A甲可能是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乙可能是甲状腺肿大患者B正常人刚从寒冷的室外进入医院就抽血体检,检测结果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与正常值相比可能会偏低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能调节TSH激素的分泌D针对患者

6、乙可采取适当补碘的方法予以治疗,针对患者甲则不宜采用该方法予以治疗解析:选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可作用于垂体使其分泌的TSH量增加,TSH可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当甲状腺激素含量增高到一定程度,又会反过来抑制垂体的分泌,使TSH激素量减少。甲可能是甲状腺肿大患者,乙可能是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故针对患者甲可采取适当补碘予以缓解;甲状腺激素可促进产热,寒冷条件下,体内甲状腺激素较高,进入医院立刻抽血体检,自然甲状腺激素指标偏高。7在离体实验条件下,突触后膜受到不同刺激,膜电位变化的两种情况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突触后膜只能是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膜B突触后膜上有与递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7、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C电位1表示突触后膜受到兴奋性递质的作用,是K大量内流导致的D电位2表示突触后膜受到抑制性递质的作用,可能是Cl大量内流所致解析:选D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组成,突触后膜可以是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膜或胞体膜;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能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突触后膜的受体能够被多次利用;电位1表示形成了动作电位,主要是Na内流形成的;电位2表示经神经递质作用后,膜内外电位差进一步加大,可能是阴离子(如Cl)大量内流所致。8(2017安阳一调)如图表示人体内某种免疫失调病的致病机理。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细胞是浆细胞,a细胞及

8、分泌的抗体均具有识别功能B红细胞膜上的抗原能与抗红细胞抗体特异性结合Cb细胞是效应T细胞,特异性地裂解抗原抗体复合物D青霉素过敏反应与该免疫失调病的致病机理相同解析:选Ba细胞是浆细胞,浆细胞不具有识别功能。b细胞是吞噬细胞,可吞噬分解抗原抗体复合物。抗红细胞抗体可与红细胞特异性结合,属于自身免疫病,不属于过敏反应。9如图所示,人体胰岛素的合成、分泌与细胞内乳酸的含量有密切关系。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氧气和葡萄糖浓度的比值会影响无氧呼吸的强度,从而改变细胞内的乳酸含量B乳酸的含量变化是调控细胞内胰岛素基因表达的信号C初到高原,细胞内氧气减少导致乳酸含量变化,从而促进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D进食

9、后,血糖上升使细胞内乳酸含量发生变化,从而抑制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解析:选D据图可知,细胞内氧气和葡萄糖浓度的比值会影响无氧呼吸的强度,从而改变细胞内乳酸的含量;图中显示,当细胞内乳酸增多时,会促进胰岛素的合成、分泌,这说明乳酸含量的变化是调控细胞内胰岛素基因表达的信号;初到高原,细胞内氧气减少,从而出现无氧呼吸,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促进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胰岛B细胞中葡萄糖含量也增加,由于氧气与葡萄糖浓度的比值减小,细胞内产生的乳酸会促进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10科研人员以蓬琪菊插条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多效唑溶液对蓬琪菊插条生根的影响。实验数据如表所示,下列有关分析正确

10、的是()检测指标多效唑溶液浓度(mgL1)02050100平均根长(cm)0.30.91.20.4最长根长(cm)1.06.02.11.2平均生根数(个)2.75.37.16.2A不同浓度的多效唑溶液对蓬琪菊插条生根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B表中几种浓度的多效唑溶液对蓬琪菊插条的生根作用效果不同C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多效唑对蓬琪菊插条生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D实验所用蓬琪菊插条应为幼嫩枝条,从作用效果看多效唑属于植物激素解析:选B表中并没有多效唑溶液浓度大于100 mg/L的实验数据,因此不能确定在更高浓度下多效唑溶液对蓬琪菊插条生根的作用;表中数据相互对比可以看出,这几种浓度的多效唑溶液对蓬琪菊插条

11、的生根作用效果不同;表中施加多效唑溶液的实验组中没有一组表现出生根状况劣于不施加多效唑的一组,故不能说明多效唑对蓬琪菊插条生根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题干中没有证明多效唑属于植物激素的相关信息。11如图是外源性过敏原引起哮喘的示意图。当外源性过敏原首次进入机体后,会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浆细胞,分泌相应的抗体,抗体吸附在肺组织中肥大细胞的表面,当该过敏原再一次进入机体后,可促使肥大细胞放出组织胺、白三烯等各种过敏介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敏介质需要与受体结合才能发挥效应B临床药物可以通过促进过敏介质的释放来治疗

12、哮喘C浆细胞识别过敏原后能够分泌特异性抗体D图示哮喘过程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解析:选A由图可知,组织胺、白三烯等各种过敏介质需要与受体结合才能发挥效应;临床药物可以通过抑制过敏介质的释放来治疗哮喘;浆细胞不具有识别作用,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作用的有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抗体等;图示的哮喘是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免疫功能过强产生的生理现象。12.研究发现细胞分裂素可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为验证细胞分裂素的这一生理效应,研究人员用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若干生长状况相同的幼枝(如图)为材料进行实验。以未经处理的幼枝为对照组,则对实验组的处理为()A在处同时涂抹适量且等量

13、的细胞分裂素溶液B保留,在处涂抹适量的细胞分裂素溶液C切除,在处涂抹适量的细胞分裂素溶液D切除,在处涂抹适量的细胞分裂素溶液解析:选B顶端优势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处,侧芽的生长受抑制,顶芽优先生长。题中实验的目的是验证细胞分裂素可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因此实验的自变量是是否在侧芽处涂抹细胞分裂素溶液,因此实验组的处理应是保留顶芽,在侧芽处涂抹适量的细胞分裂素溶液,观察并与对照组比较侧芽的生长情况。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14分)现代社会紧张的工作常常给人带来情绪压力,许多人由于严重焦虑,导致内环境紊乱,这与神经冲动在突触间的传递有一定的关联性。图1是大脑皮层中的某一部位

14、突触示意图,根据神经冲动通过突触的方式不同,突触可分为电突触和化学突触两种。电突触的突触前末梢无突触小泡,间隙两侧的膜形成通道,带电离子可通过通道传递电信号,依据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_。在严重焦虑的情况下,受内脏神经直接支配的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增多,使人警觉性提高,这种情况下,该腺体属于反射结构基础中的_。(2)根据突触接触的部位,图1中主要的突触接触形式有_、_和轴突轴突式突触三种类型。图3的轴突中,静息时,膜B主要对_(填“Na”或“K”)有通透性。(3)根据神经冲动通过突触的方式不同,图2表示_,推测神经冲动通过速度比图3所示要_(填“快”或“慢”)。解析:(1)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在严重焦虑的情况下,受内脏神经直接支配的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的量增多,肾上腺直接受内脏神经支配,故肾上腺属于反射弧中的效应器。(2)根据突触接触的部位,图1中,存在着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相接触,组成轴突树突式突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相接触,组成轴突胞体式突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相接触,组成轴突轴突式突触。静息时,突触后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3)图2中,突触前末梢无突触小泡,间隙两侧的膜形成通道,图2所示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