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科学家课程的“数码探科学”大赛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7757183 上传时间:2023-11-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数字科学家课程的“数码探科学”大赛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基于数字科学家课程的“数码探科学”大赛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基于数字科学家课程的“数码探科学”大赛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基于数字科学家课程的“数码探科学”大赛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数字科学家课程的“数码探科学”大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数字科学家课程的“数码探科学”大赛(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字科学家计划之三:科普与数字科学家1基于数字科学家课程的“数码探科学”大赛以北京市东城区青少年科技馆为例北京市东城区青少年科技馆:陶 春1 北京景山学校:毛澄洁2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项 华3(注:该文已经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期刊2013年第3期发表)【摘要】数字科学家计划(ESP)是大数据时代科学教育整合的一种解决方案,该计划除了运用于校本选修课程和常态学科教学,还可以运用于科普。本文在总结2013年北京市东城区青少年科技馆“数码探科学”大赛案例的基础之上,探讨了数字科学家计划在科普领域的新途径。【关键词】 数字科学家;数码探科学;科普一、首届“数码探科学”大赛的概况1. 首届“数码探科学

2、”大赛的由来数字科学家计划产生于北京师范大学项华副教授的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课题在开始阶段探讨了校本特色选修课程的建设,但是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数字科学家计划已经不再局限于校本选修课程,开始运用到正规的物理课堂教学;也不仅局限在物理学科教学,已经运用到了小学高年级的科学课程与教学。那么数字科学家计划能否运用于科普领域呢?这是课题组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2013年9月至12月,为贯彻科技部、教育部、中宣部、中国科协、共青团中央等五部委联合颁发的中国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指导纲要精神,落实东城区青少年科学技术学院工作,提升学生现代科学素养水平,东城区青少年科技馆与数字科学家计划课题

3、组联合举办了首届东城区小学生“数码探科学”大赛活动。参赛对象为500名东城区各学校选派上来的六年级学生。2. 大赛主题大赛主题定位在“在探究与快乐之中播种未来科学家的种子”。3. 大赛内容(1)学生利用数码相机、计算机、Internet、I-Pad、手机等数码手段探究一个科学问题,其中包括:探究与解决生活中的科学问题;探究与解决课堂中的科学问题;探究与解决生产中的科学问题。(2)探究成果以PPT或者DV的作品形式呈现。 4. 大赛实施过程2013年9月27日,项华副教授在史家胡同小学礼堂进行了“数字科学家”课程和数据探究的综述讲座。他指出数据探究作为一种出现在大数据时代并逐渐兴起的探究方式,不

4、应该只是具有深厚技术基础的人的专利,也不应该因为仪器设备不够顶级专业而远离普通人的视线。数据探究可以存在于生活中的各个细节中。由于数码工具愈发多样智能,可探究的事情会更加多样化和生活化,而探究的过程也会更简便。这一精彩演讲为接下来的数字科学家课程和“数码探科学”大赛拉开了序幕。在启动“数码探科学”大赛的同时,从2013年10月11日起,用连续10周周五的下午,在10个学校采用“竞赛驱动课程”的方式开设了数字科学家课程。整个大赛的启动、组织、评审是在严格的比赛章程中展开的。评审组专家在选题、数码技术应用和研究成果呈现形式等方面给予了专业的支持。学生、家长、学校教师、科技馆教师和项目组人员在大赛活

5、动之中表现出了高涨的热情。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在大赛颁奖会上讲“这次大赛让人们看到了大数据环境下的教学实践,同学们在数码探究中有模有样,学到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体验到了数码探究的乐趣。”二、一个优秀作品赏析本次大赛共收集作品217件,一等奖15项,二等奖25项,三等奖45,优秀指导教师奖15人。获奖作品的水平较高,体现了数码探科学的核心价值。这可以从和平里一小六(2)班一等奖获得者任可晗同学的“顾家庄桥拥堵问题的研究”窥见一斑。1. 问题提出:爸爸下班总是从东五环开车回来,但经常被堵在顾家庄桥前面。我希望能让爸爸早点回来,能让更多的爸爸下班能早点回家。2. 探究意义:让辛苦工作一天的爸爸早点

6、回家。让更多的家长早点回家。 希望能减少交通拥堵。 希望通过减少堵车,降低PM2.5排放。3. 探究过程:图1和图2简略地反映了数码探究的过程。 图1. 数码探究流程图 图2. 用google地图下载的卫星地图4. 得出结论造成来广营桥与顾家庄桥之间经常性车堵的原因是三道交汇,大量汽车同时汇入五环主路,造成车间距变短,车速下降,形成流通瓶颈。5. 提出建议:在来广营桥东提前分流一部份去天通苑,北苑的车辆。提前为此区段留出空间。加宽车道,留出缓冲区。任可晗同学的课题源于生活,研究过程规范,数据采集采用亲身观察、因特网、北京市交通委网站的各时段路况图、google地图。论证采用了多种手段:goog

7、le地图的实例、路况图实例、计算论证、动画演示论证。结论明确、建议合理,是典型的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探究活动。三、总结1.大赛理念新、有高度。大赛说明了“数码探究”与其说是一种能力,还不如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大数据时代必备的科学素质。2.参赛学生喜欢“数码探科学”大赛。这可以从问卷调查中看到, 90%学生和家人、朋友谈论过“数字科学家”课程;98%学生喜欢用数码摄像头类的器材获取数码信息来进行探究学习;94%有利用Scratch编程工具设计游戏的意向;97%学生今后还希望参加类似的课程。3.参赛选题广泛。这可以从一等奖作品的名称得到印证。表1:一等奖获奖题目一览表序号作品1数码相机快速测量正投亮

8、度可行性研究2顾家庄桥的拥堵研究3物体下落与水花高度关系4液体表面的张力和秘密5树叶燃烧引发森林大火趋势的研究6酸奶对馒头发酵程度影响的研究7手指反应时间的测试与评估8北京雾霭天气探究9光的颜色对东亚钳蝎生长的影响10螃蟹的脚步11中国的大陆海岸线到底有多长12人的反应速度与安全驾驶的关系13LED灯频闪现象研究14外置制冷片减少数码相机噪点的实践研究15梅西耶天体摄影专用星图的研发与制作4. 数据探究、实物实验探究、数学逻辑探究的手段有待拓展。有的选手能够将数码手段和实物模拟手段和数学推理结合起来,是个可喜现象,但是这样作品数量不够多。5. 有协同与交流。参赛作品有的是个人完成的,也有的是学生、教师或家长等人合作完成的,在完成过程中锻炼了其数据探究的重要能力协作与沟通能力。6. “数码探科学”作品的生动性有待加强。探索未知世界往往不是一蹴而成的,其过程往往含有酸甜苦辣和曲折成分,那种愈挫愈奋的科学精神尤其可贵,但是能够体现这种曲折过程的作品数量不够多。总之,首届“数码探科学”大赛实践了数字科学家计划与科普结合的新途径,实现了大赛的预定目标“在探究与快乐之中播种未来科学家的种子”。这种大赛对于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