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师德建设“三位一体”评价制度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7733217 上传时间:2023-06-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师德建设“三位一体”评价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学校师德建设“三位一体”评价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学校师德建设“三位一体”评价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学校师德建设“三位一体”评价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校师德建设“三位一体”评价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师德建设“三位一体”评价制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乐清市大荆镇第三小学教职工师德建立“三位一体评价制度根据?乐清市教育局关于标准中小学教师全员师德考核工作的通知乐教政20216号精神,为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建立,建立学生、家长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师德考核机制,努力提高师德水平,准确评价全体教师的师德表现,建立由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三位一体的师德评价体系,催促本校教师自觉加强师德师风建立,推动和确保行风建立和党风廉政建立工作的顺利进展,并为教师奖惩、职务评定及聘任、评先评优、后备干部选拔等提供依据,特建立乐清市第三中学教职工师德教师、学生、家长“三位一体评价制度。一、组织实施:学校成立师德师风考核小组,校长担任考核小组组长,其

2、他考核小组成员除相关学校领导外,必须通过民主挑选作风正派、办事公正和群众威信较高的教职工担任。具体负责师德考核工作的实施。二、考核对象:大荆镇第三小学全校教职工。三、考核内容:以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标准?2021年修订、?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方法?教师20211号、?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金等行为的规定?教监20214号、省教育厅?关于建立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师德师风检查制度的通知?浙教人2021150号为依据,具体为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等六方面。四、考核方法:学校采取领导评价、同事互评、学生和家长参评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具体分三类对象组

3、织考核计分:专任教师:考核分数由学生测评占20%、家长测评占30%、教职工测评占30%和中层及以上领导测评占20%等四项构成。教辅和后勤人员:考核分数由教职工测评占60%和中层及以上领导测评占 40%等两项构成。学校班子成员:考核分数由教职工测评占50%、中层及以上领导互评评占30%和家长测评占20%构成。师德考核工作由学校师德建立领导小组统一组织,教师任教两个及以上班级的,学生测评、家长测评可随机抽取一个班进展测评。考核结果分优秀、合格、不合格三档。“优秀控制在被考核人数的20%以内。有以下情形之一者,其师德考核结果认定为“不合格:一因失职、渎职造成较大学生平安责任事故的;二不讲事实,造谣生

4、事,利用媒体网络等恶意攻击,制造矛盾是非,造成恶劣影响的;三有挖苦、挖苦、歧视、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四热衷于第二职业、乱办班、有偿家教、带寄读生,经教育后仍不改正的;五在教科研工作、职称评聘、考核评优中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的;六在学校散布反动言论,或向学生传播有害身心安康的思想和信息的,或组织、诱导学生参加非法组织、邪教组织、“黄赌毒、迷信活动的;七向学生和家长索要或变相索要财物,收受学生、家长贵重财物的; 八在工作时间玩电子游戏、炒股、玩牌等,经教育仍不改正的;九以非法方式表达诉求,成心不完成教学任务、扰乱教学秩序,不服从学校管理,不承受学校分配的工作,经教育无效的;

5、十违反社会主义道德或因违纪违法受处分的;十一在学生测评、家长测评和教职工测评中出现师德评价为“差的比例超过30%的。四、考核时间:结合学期考核工作,每学期期末进展考核。五、考核使用:师德考核结果作为教师各项考核、聘任聘用、晋升、评价等重要依据,实行“一评多用。师德考核“优秀者,在评先评优、职务评审、教师培养进修、学术考察、科研活动等方面优先推荐。师德考核不合格者,不能评优评先,下学年给予缓聘或分流,并按有关规定扣发绩效工资;对违反师德标准情节严重、造成恶劣影响的,上报乐清市教育局取消教师资格直至辞退解聘。六、有关要求:按照省教育厅?关于建立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师德师风检查制度的通知?浙教人2021150号,高度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立,加强师德建立工作领导,建立师德师风定期检查制度,成立师德建立领导小组,强化师德教育、考核和监视,进一步树立广阔教师教书育人、敬业奉献的良好形象。在醒目位置公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标准?,聘请学校行风监视员,公布师德举报 。乐清市大荆镇第三小学2021年9月2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