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沥青透水层施工方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7729541 上传时间:2022-08-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排水沥青透水层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排水沥青透水层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排水沥青透水层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排水沥青透水层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排水沥青透水层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排水沥青透水层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排水沥青透水层施工方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排水沥青透水层施工方案为圆满完成本合同的工程任务,基本指导思想是:对工程负责,对建设单位负责,对本单位信誉负责。为此做到:组织严密、管理科学、纪律严明、计划周密、措施有利、保障全面、作业紧凑、操作规范、工期按时。为了能顺利地进行沥青面层摊铺工作,制定了以下部署:一、 工程概况:根据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林街(文渊路沿江大道)道路综合整治工程I标设计图纸:本工程全长约2.56米。道路标准横断面布置为:4m(绿化带)+3.5m(人行道)+1.5m(绿化带)+12m(机非混行道)+1.5 m(绿化带)+3.5m(人行道)+4m(绿化带)=路幅宽30m。新建沥青砼路面结构:粘层油+h1(0h15)cmA

2、C16C中粒式沥青砼+5cm高粘度改性排水沥青砼。施工桩号范围:k0+040.834k0+434、k0+663k0+777.351、k0+957.404k1+528、k1+761k1+810.959、k1+861.159k1+979、k2+198k2+581.851。现状沥青砼路面加铺沥青砼结构:现状沥青砼路面(表层铣刨3cm)+0.4L/粘层油+玻纤格栅+0.4L/粘层油+h(h5)cmAC16C中粒式沥青砼+5cm高粘度改性排水沥青砼。施工桩号范围:k0+033k0+040.834、k0+863.742k0+873.5、k0+890k0+945、k1+810.959k1+861.159。新

3、建沥青砼路面结构:透油层+1cm稀浆封层+8cmAC16C中粒式沥青砼+5cm高粘度改性排水沥青砼。施工桩号范围:k0+777.351k0+863.742。二、 编制依据:根据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文渊路综合整治工程设计结构和现场踏勘,在严格遵守有关技术规范的前提下,针对本工程工期紧、难度大、任务重的特点制定路面施工专项方案。所涉及的施工技术文件、规范和标准如下:排水式沥青混凝土面层(OGFC)施工技术CJS01-2005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CJJ1-2008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程GB50092-96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

4、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范JTJ052-2000三、 编制原则:1、根据业主对本工程质量与合同工期的要求,强化质量管理,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利用资源,达到均衡生产;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前提下,缩短建设工期。2、按项目法施工原则进行管理和施工,严格执行有关的施工规范和验收规范,按图施工。3、制定创优目标,严格执行各项施工保证措施,确保工程质量,实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争创安全达标,文明施工样板工程。4、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装备,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组织设计的合理性,可行性,突出工程的重点、难点。5、制定施工所需的劳动力、材料、施工机具,确定施工最合理的布置方案。6、实行经济核算,推广增产

5、节约,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措施。7、遵循公司“立浙江、创牌子,树样板、求发展”的指导思想。三、 施工计划安排:根据本工程的总体计划,由东向西施工,各段的工程施工计划安排如下:1、文津路文溯路路段(桩号K1+836.290-K2+581.851),全长约745.561米,计划9月20日-9月21日完成透水面层沥青摊铺;2、文溯路文泽路路段(桩号K0+917.530-K1+836.290),全长约918.76米,计划9月22日-9月23日完成透水面层沥青摊铺;3、文泽路文渊路路段(桩号K0+033-K0+917.530),全长约884.53米,计划9月24日-9月25日完成透水面层沥青摊铺

6、。四、 施工准备工作:1、施工前中粒式层表面应平整、密实、拱度与面层一致,刚度、强度、高程符合规范的规定。2、要检查两侧路缘石完好情况,位置高程不符要求应纠正,如有扰动或损坏须及时更换,尤其要注意背面夯实情况,保证在摊铺碾压时,不被挤压、移动。3、施工前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清除表面的垃圾,石屑等4、施工前对各种材料进行调整试验,经选择确定的材料在施工过程保持稳定,不随意变更。5、为了保证路面平整度和路面纵横高程,定出道路外侧高程,每隔10m钉钢钎一根,并用钢丝绳定出道路虚铺高程,保证路边平整度和顺畅的纵坡,防止积水。五、材料:1、一般规定排水式沥青混合料集料采用间断级配(又称开级配),粗集料含

7、量大且粒径单一,细集料含量少,结构空隙率一般为18%22%,沥青用量一般为5%左右。目标空隙率可根据降雨情况确定。排水沥青混合料的集料级配符合表1的规定。表1排水沥青混合料的标准级配筛孔(方孔筛,mm)通过质量百分率(%)12326.5-100-19.010095-10010013.292-10072-7790-1009.550-8045-7062-814.759-2114-3111-352.369-1314-178-250.604-178-155-170.303-126-104-140.153-84-73-100.0752-74-73-7注:表中1、2、3分别对应三种不同的材料标准级配范围,

8、其最大粒径D均为13.2mm。2、沥青根据不同面层结构的需要,沥青宜采用具有高温热稳定性较好、粘结性强的高粘度改性沥青。沥青应具有较小的针入度和较高的软化点和粘度,应有较好的抗裂性,避免沥青面层低温开裂。高粘度改性沥青的具体性状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高粘度改性沥青的技术要求试验项目标准值针入度1/10mm40以上软化点85以上延度(15)cm90以上闪点260以上薄膜加热质量损失率%0.05薄膜加热针入度比%65以上*粘韧性N.m20以上*韧性N.m15以上*60粘度Pa.s100000以上注:*为区别于普通道路石油沥青质量要求的试验项目。3、粗集料排水沥青混合料以粗集为主。石料需有足够的

9、强度、抗压碎性和抗冲击性应符合GB50092-96及JTGF40-2004规定。为保证混合料排水功通,石料外形应具有近似立方体开形状,针片状颗料比一般要求高,针片状颗料不超过10%。4、细集料及填料排水式沥青混合料中细集料使用量较少。细集料及石粉等与沥青之间应有较好的粘附性能。六、 拌制与运输:1、沥青使用前进行复试,主要项目应包括延度、针入度、软化点、老化、粘附性等,并应符合表2的规定。2、排水式沥青混合料的配比设计不宜采用传统的马歇尔设计方法,应根据混合料生产、运输、抗磨耗飞散要求及目标空隙确定配合比。配比设计可以按如下步骤进行:(1) 根据实际要求,选择混合料的目标空隙率。(2) 选择集

10、料种类,其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应符合防滑面层的相关规定。(3) 选择沥青种类,并根据沥青与集料的粘附性,确定是否掺加抗剥落剂。(4) 对现行规范中的抗滑面层集料级配进行调整。根据空隙率与集料中料径4.75mm以下集料的质量过率的关系,确定其通过率范围。(5) 将粒径4.75mm以下集料的质量通过率范围等分成四部分,构成四种集料级配。在相同沥青质量分数下(取5.0%),分别测定四种级配的排水式沥青混合料的矿料间隙率VMA,并绘出VMA与料径4.75mm以下集料的质量通过率的关系的关系图。在图中找出VMA的拐点,若该点的VMA值大于17%,则将与此拐点对应的粒径为4.75mm集料的质量通过率作为采用的

11、级配值。(6) 根据集料比表面积与沥青膜厚关系,初步确定最佳沥青膜厚所需的沥青用量。对混合料进行滴落试验,绘出滴落损失率和集料磨耗损失率与沥青用量的关系图,确定最佳沥青量。(7) 对混合料空隙率Vv和矿料间隙率VMA进行检验。若VMA小于17%或者Vv小于规定范围,则需要重新调整级配。(8) 对排水式沥青混合料进行各项性能试验。包括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残留稳定度试验、劈裂试验、老化试验、车辙试验及透水试验。若性能指标达不到要求,则需调整级配或改变结合类型。(9) 确定集料级配及最佳沥青用量。3、在进行排水式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时,其各项试验技术指标宜符合表3规定。表3排水式沥混合料的试验技术指标试

12、验项目指标击实次数/次双面各50马歇尔稳定度/KN4.5流值/0.1mm2040空隙率/%202矿料间隙率/%17残留稳定度%80沥青滴落损失率%0.2集料磨耗损失率/%20老化后集料磨耗损失率%20动稳定度/(次mm-1)5000冻融劈试验的残留强度比/%80*透水系数(mms-1)0.1注:*为区别于普通沥青混合料质量要求的试验项目。4、正式拌制前,应对确定的配合比和级配进行室内试拌与拌机试拌,验证最佳沥青用量与混合料质量指标是否符合规定。试拌确定最佳用量后,拌和中应严格按量称取沥青用量,沥青用量在拌和过程中变化范围不得大于0.3%。5、沥青混合料拌制时温度宜控制在170-185。同时,应

13、通过试拌确定混合时间。6、拌制中应对每个台班的产品进行取样检验。应经常检查成品温度,并观察混合料外观,混合料应粗细均匀、无花料、不干枯。7、拌和厂除检查拌和均匀性、拌和温度、出厂温度及各料仓用量外,应取样进行马歇尔试验,检测混合料的矿料级配和沥青用量。8、混合料运输时间宜尽可能缩短,运输过程中应采取保温措施,确保混合料摊铺温度不宜低于165。当温度低于160时,混合料应废弃。七、 摊铺施工:1、排水式沥青混合料摊铺前应对沥青中、下面层进行一次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测定中面层平整度、宽度、纵断面高程、横坡度等;新铺设路面应检查沥青中、下面层厚度、压实度、沥青用量、矿料级配等。所有项目应符合国际GB

14、50092-96的规定。2、经检查和验收合格的沥青中、下层上应铺设上封层的施工要求按国际GB50092-96 9.3封面层部分相关规定。3、排水式沥青混合料摊铺应采用机械摊铺,要求摊铺平整,不宜人工修整,摊铺速度应控制在约3m/min,摊铺温度宜控制在175165。4、碾压前宜配备足够数量的压路机。碾压时,压路机距离摊铺机不宜过长(不超过20m左右)。初碾、二次碾压宜选用10-12t滚筒式压路机,终碾宜选用6-20t多轮式压路机或8-15t胶轮式压路机。碾压应采用静压方式(不得采用振动),其方法与一般沥青混凝土面层相同;初碾速度宜控制在2km./hr,温度应控制在160-140,复碾速度宜控制

15、在3km./hr,终碾速度宜控制2km./hr,温度应控制在90-70并应填写测温记录。5、为避免施工接缝处出现明显痕迹,施工时应尽量全幅摊铺。当摊铺机宽度不足时,宜用两台摊铺机平行作业。适当调整拌和机产率及摊铺机行走速度,并配足运料车,确保摊铺机连续喂料、连续作业,减少施工接缝数量。6、排水式沥青混合料的接缝处不允许重叠。纵向接缝宜铺筑成梯形,便于邻接的面层粘接牢固,确保接缝两侧密度相同。若交通不允许铺成梯形,为防止纵向接缝过冷,在铺筑邻近面层时需将接缝处再加热。加热时,应避免将面层直接暴露在火焰下。7、排水式沥青面层纵、横向接缝,以及与附属构筑物的衔接部分需充分压实,粘结紧密。8、在铺筑面层时需对透水管进行保护,避免沥青混合料堵塞透水管孔眼,确保透水性路面结构中的雨水能顺畅地排至透水管。两侧排水边沟应有足够的排水坡度,确保排至边的雨水能够迅速排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