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桩你有几岁说课稿(1).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7725701 上传时间:2023-04-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树桩你有几岁说课稿(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大树桩你有几岁说课稿(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大树桩你有几岁说课稿(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树桩你有几岁说课稿(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树桩你有几岁说课稿(1).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树桩你有几岁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大树桩你有几岁,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说说我对本课题的理解。一 教材分析 大树桩你有几岁是西师版三年级下册选学歌曲部分的内容。这一课是本册第四单元球我们的家的主题的延伸。我将本课内容安排的两课时完成,今天我介绍的是第一课时。这是一首活泼的儿童歌曲,歌曲为四三拍,大调式,一段体结构。歌曲内容简单明了,通过数大树桩上的圆圈就能知道树木的年龄,使学生了解一个科学小常识年轮,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和热爱之情。歌曲以极富童趣的问答形式把小朋友天真可爱的形象以及他们对知识

2、的渴望之情展现在我们的眼前。另外,歌曲的节奏型比较简单,所以学生对旋律的整体把握是比较容易的。歌曲中的最后两个乐句作者采用了变化重复的创作方法,使这两句的歌词和旋律发生了一些小的变化,学生在填词时遇到一字多音的情况掌握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并且这两个乐句最后一小节旋律也有一点不同,学生容易把这两小节唱成同样的,因此,这两个乐句的教学便成了该课教学的难点。二 学情分析 1.三年级的学生在一二年级时已经接触过3拍子的歌曲,并有一定的知识经验的积累所以他们在感受三拍子歌曲节奏的特点上是比较容易的。歌曲中的八分休止符和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掌握起来也很容易,但是一字多音的演唱在这首歌曲中是学生的一个难点。

3、2.三年级的学生他们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有了进一步扩展,学生在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方面的能力有所增强,但是他们的自控能力不强,这就需要我们的课堂应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魅力去吸引学生。三 教学目标根据音乐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以上两个方面的分析,我将本课拟定了以下三个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唱大树桩你有几岁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聆听、律动、伴奏、歌唱的过程中,体验、感受并掌握三拍子的节奏规律。 知识与能力目标:能初步会唱歌曲大树桩你有几岁并乐于参加到表演歌曲的活动中。根据以上目标以及本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确立以下教学重难点教学

4、重点:初步会唱歌曲;掌握三拍子的节奏规律。教学难点:歌曲的最后两个乐句的教 四教法及学法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音乐课应”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因此,这节课我设计了各种音乐活动,让学生在体验音乐的变化中感受音乐的美,音乐的魅力。并将内心的美用歌声,表情,乐器,肢体等表现出来。为了达到音乐课程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结合本首歌曲特点,我采取了以下的教法与学法 教法: 设置情境法,听唱法,启发提问法,活动探究法 学法:模唱法 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法 五 教学过程 本堂课的教学我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践行三方面来完成。课前准备:划分学习小组 准备自制打击乐 “节奏棒”课堂教学:

5、本堂课教学环节上我设计了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歌曲教学、创编歌曲、 拓展知识、情感升华五个板块。第一个板块: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在这一环节里.我采用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模仿小鸟飞的动作,随音乐律动表演圆圈舞。之后,我会出示这一张图片(链接课件幻灯片2),并设置问题“森林到了,你看到了什么?”“大树桩有一个非常神奇的秘密,想知道这个秘密吗?”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达到对歌曲产生浓厚兴趣的目的。第二个板块是歌曲教学在这个板块我设计了五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聆听歌曲。分别感受歌曲的内容和情绪,达到让学生熟悉歌曲和为演唱歌曲做准备的目的。第二个环节是感受并掌握歌曲的节奏规律。在这里我会引导学生用身体和打击乐器来随

6、音乐感受歌曲的强、弱、弱的节奏规律。在这里,学生可能会想到用拍腿和拍肩以及跺脚等这样的动作来表现强、弱、弱的节拍。这个环节的设计达到了再次让学生熟悉歌曲,掌握三拍子的节奏规律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为歌曲表演做好了准备的目的。第三个环节是模唱旋律。 在这里,我选择了这个难点乐句(链接幻灯片7)来作发声练习曲,通过引导学生向小鸟问好的方式使学生巩固了歌唱的发声方法,又掌握了难点乐句的旋律。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充分熟悉歌曲旋律的同时感受了歌曲的美,并用自己的声音创造了美。第四个环节是学唱歌词。由于学生已经聆听歌曲很多遍了,对歌曲比较熟悉了,在这个基础上我采用了听唱法让学生直接跟琴填唱歌词

7、。在这个环节中,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就是第一段的最后一个乐句,这里一字多音的演唱是这首歌曲的难点部分。我会用课件出示这一句,(链接幻灯片7)并讲解附点四分音符和圆滑线,让学生明白“谁”字唱两拍,“来”字唱一拍,然后跟琴练唱。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第五个环节是巩固歌曲。让学生跟伴奏录音齐唱歌曲以达到充分熟悉歌曲的目的。第三个板块是创编歌曲。歌曲的最后两个乐句是学生最容易混淆的地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选择把歌曲一分为二的教学形式,并设置问题:“我感觉这样歌曲还没有结束感,我们来给歌曲补上一句结束句吧!”三年级的学生应该不知道怎么来创编歌曲,但是我会利用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去发现可以重复最后一句。

8、当学生有了自己的创造后,我会以:“想知道作者是怎样创编的吗?”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最后一个乐句。这种一分为二的教学设计,突破了此处的教学难点,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美的同时创造了美。第四个板块是拓展知识。在这个环节里我安排了两个内容。为了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并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我设计了小小音乐会 ,让学生用唱歌、跳舞、伴奏的形式来表演歌曲。第二个内容是用(链接课件幻灯片12.13)跳舞草、牛奶树来拓展大自然中奇妙的现象。达到了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个热爱之情的目的。第五个板块是情感升华。我会让学生看这些关于破坏森林的图片,(链接课件幻灯片14.15.16)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感受。从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最后让学生随着一首“我绿色,我快乐”的歌曲欣赏美丽的大自然的图片结束课堂。最后是课后践行:让学生参加到我为家乡“植棵树”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创造美的环境的良好的行为规范。六 板书 设计本堂课我的板书设计很简单,掌握歌曲的节奏规律是本节课的重点,因此我的板书就是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强、弱、弱”。以上就是我对这堂课的浅显的理解。谢谢大家,请各位领导和老师给予批评与指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注册会计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