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3E体系建设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772067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管理3E体系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力资源管理3E体系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力资源管理3E体系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力资源管理3E体系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力资源管理3E体系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管理3E体系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管理3E体系建设(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力资源管理3E体系研究与建设马发明 余有金 唐诗国 罗强导语基于战略的人力资源管理3E体系即:educate:教育及培养,elevate: 选拔及使用,encourage :激励及鼓励研究与建设,在当前集团公司、西南油气田 地区公司大发展形势下,显得非常迫切与必要,通过对项目实施背景,企业发展 内外环境分析,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分析,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了 解决问题的理念和方法,并在教育培养、选拔使用与激励这三个关键环节进行了 创新,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 3E 体系 研究建设2008 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编制了未来8 年中国石油天 然气业务发展规划,把发展

2、天然气业务定位为主营核心业务、效益业 务和责任业务,作为成长性、战略性和历史性工程,将重点探明包括 龙岗、川中在内的4 个万亿目标领域,形成西南等3 个年产 300亿 立方米的大型气区和4 个中型气区。西南油气田公司按照集团公司建 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目标要求,立足加快发展、科学发展、更好 更快发展,确立了未来一个时期分公司的发展目标,就是建设 300 亿战略大气区和一流的天然气工业基地。采气工程研究院作为西南油气田公司采气工程的技术支撑单位 和参谋部,提出了以建设全国天然气开采领域“人才一流、技术一流、 装备一流、服务一流”的开放型研发中心为载体,来支撑300 亿战略 大气区和一流天然气工

3、业基地建设,要实现以上战略目标,最核心、最关键的因素是人力资源,是人 才保障问题。盘点分析采气院现有的人力资源,要履行技术支撑 300 亿战略大气区和一流天然气工业基地建设的责任,主要存在以下四个 方面的不适应:1、人力资源总量与大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1999 年重组改制以 来,采气院所承担的科研和现场技术服务工作量逐年大幅上升,但人 员增幅远远跟不上科研项目和现场技术服务工作量的增加幅度。2、人力资源结构与大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采气院现有员工队 伍中,管理岗位、科研技术岗位、操作服务岗位的人员比例 2:5:3, 从事科研一线的技术人员比例偏低。3、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与大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主体

4、技术领域 没有集团公司、分公司级专家,对于围绕 300 亿目标将要开展的重 点项目、领域,领衔、牵头科技创新的专家人才明显不足。4、绩效考核激励机制与大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一直沿用以岗 位职务级别为主的考核分配制度,形成了“吃大锅饭”现象,主要表现 为:干多干少差距不大,干好干坏差距不大,科研、管理与操作服务 岗位差距不大”,未建立起适宜于科研单位的分配激励机制。一、建立人力资源管理的“3E模型”归纳提炼出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的三个关键环节和影响 因素,建立起采气院(educate:教育及培养,elevate:选拔及使用encourage:激励及鼓励,e教育及培养员工EducateElev

5、ateEncourag选拔及使用组织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 的理念,以管理创新促进技术创新,创新员工培养、选拔、激励的体 制机制,引导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调整优化人才结构,营造有利于 人才成长成才的良好氛围,着力建设科研技术、经营管理和操作技能 三支人才队伍,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与员工的个人发展目标“同向、 和拍、共振”,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共同进步、和谐发展、价值同步提 升。二、人力资源管理的“3E模型啲主要做法1、创新员工教育引导机制,开展职业生涯设计,实现“要我成才” 到“我要成才”的转变。按照“三个有利于原则”,即:有利于开发员工的 潜能,促进员工的

6、成长和发展;有利于增加员工的满意感和成就感; 有利于企业吸引人才、使用人才,留住人才。为保证单位对员工的培 养目标与员工个人的发展意愿相一致,单位的发展目标与个人的职业 目标同向,以采气院的发展目标和三支队伍建设需求为导向,组织员 工开展职业生涯设计,多做动员人、鼓舞人、团结人、凝聚人的工作, 顺应时代潮流,从员工的角度出发,以员工的需求为第一要务,以员 工的情绪为第一信号,以员工的意愿为决定取舍的第一因素,以员工 满意不满意,喜欢不喜欢,接受不接受为工作的度量仪,以保证思想 政治工作有阵地、有作为、有发展。突出人人都能成才,每个岗位都 能成才的理念。根据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编制员工教育培训

7、计划, 使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由被动接受到主动申请,实现“要我培训”到“我 要培训”的大跨越。2、创新员工培训培养机制,开展菜单式培训,突出抓好员工能 力培训,实现“能力与岗位”的匹配。研究制定了采气工程研究院员 工教育培训管理办法,突出“优秀人才奖励培训,骨干人才重点培训, 短缺人才抓紧培训,各类人才普遍轮训”、“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的观念, 重点培养员工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着力提高创新能力。采取“请 进来,走出去”的方针,加强与国家重点院校、科研单位的人才交流 与合作;院、研究室建立每月集中学习、学术交流制度,邀请相关专 家讲解科技前沿的相关知识;结合三支队伍具体特点,分阶段制定“菜 单式”

8、培养提高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能力建设的实施,制定“ 2512”专 家队伍(选拔培养出股份公司级技术专家2 名,分公司级技术专家5 名,院级专家 12 人)建设工程目标,精心构筑“人才高地”;选拔基 础扎实并有发展潜力的人才参加国内外较高层次的培训、参与重点项 目、重点工程或重要工作岗位工作,鼓励各类拔尖人才脱颖而出。每 年选拔 2-4 名硕士以上学位的优秀人才到国内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 深造;每年推荐 10 名本科攻读硕士以上学位。3、创新人才选拔机制,开展岗位职务竞聘上岗,公开、公正、公平的选人理念和导向逐渐深入人心。研究制定了采气工程研究院 中层管理人员选拔培育管理办法,按照“本人申请干、群

9、众拥护干、 组织批准干”的新的选人用人观念,在坚持岗位用人标准的基础上, 创新选人方式,通过自愿报名、资格审查、竞聘演讲、院长提名、员 工民主测验、院党委会研究决定、网上任前公示等程序,20082009 年对气井工程研究室、院长(党委)办公室主任等 24 个科级岗位和 12 个高级工程师岗位职务,实行公开竞聘上岗。对专业技术职称的 评审、技术带头人、技术骨干、技能骨干的选拔,由人事部门公布岗 位条件、本人自愿申报、基层单位推荐、专家组审议、网上告示等民 主程序,与竞聘上岗人员签订岗位职务聘任协议,明确岗位责、 权、利与工作目标、工作期限、考核标准,建立岗位硬约束,强化了 激励约束机制,公开、公

10、正、公平的选人用人导向已经在领导与员工 中形成共识。4、创新人才使用机制,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岗位选人”与“人 选岗位”的双选互动。研究制定了采气院员工交流调整管理办法, 建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充分依托和利用分公司内外两个市场,进 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根据科研项目的需要,聘请 5 名已退休的老 专家作为院客座专家,为院提供技术咨询、技术指导与支撑;选拔接 收了 3名博士毕业生,进入博士后工作站从事研究工作;从分公司内 的兄弟单位交流引进23 人,采用劳务用工的模式引进社会劳动力资 源 115 人,充实监督人员队伍以及操作人员队伍。按照“岗位需要、 本人自愿、组织调配”的原则,开展员工与

11、岗位的双向选择,盘活存 量人力资源,单位之间、岗位之间人员交流调整32 人次;打破传统 的科研项目组组建模式,针对分公司开发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跨 研究室抽选由老专家、博士、技术骨干、技术新人组成技术公关项目 组,先后成立了“广安增产改造技术支撑组”、“井下节流推广应用项目组”等 3 个项目支撑组,既锻炼了科研人才队伍,又促进科研成果的 快速转化,三个项目组工作成效突出。5、创新薪酬激励机制,科研人员实行量化考核,业绩导向作用 发挥突出。组织开展采气工程研究院薪酬与业绩挂钩量化考核体系 研究,对采气院三大类(管理、科研、操作服务)共51 个岗位(工 种)的岗位进行了职责描述、分析和评价,取得

12、了岗位工作评价因素 与业绩贡献大小的基本参数,制定了科研人员工作的细化量化考核 办法,实现了对科研人员完成科研工作量的量化分配与评价。 20082009 年,通过这一管理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加上技术技能 津贴的兑现发放,科研骨干人员业绩奖金达到甚至超过管理岗位副科 级人员,骨干操作人员业绩奖金超过一般专业技术干部,体现和实现 了院“科研为重、业绩优先、兼顾公平、构建和谐”的收入分配理念。6、创新总量调控激励机制,统筹兼顾,重点倾斜,实现激励员 工积极性与构建整体和谐性的动态平衡。针对采气院员工的收入来源多渠道、差异化的特点,我们在帮助和教育员工树立“整体收入”、“以 贡献论收入”等正确的收入观

13、的同时,加大收入总量调控力度,建立 完善了各类岗位津贴实施办法,逐步实现福利项目和待遇规范化、制 度化和货币化,使人才福利待遇更加明晰,报酬体现更加清楚。研究 制定了采气工程研究院技术专家选拔管理办法、采气工程研究院 技术创新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涉及科研津贴、专家津贴、技术服务 津贴、技术创新奖励的管理制度,对技术专家实施技术专家津贴制度、对高技能人才实行技师津贴制度、对有突出贡献的管理人才设立了管 理创新奖励制度;每年开展一次科技创新奖的申报评比,对贡献突出、 在应用中效益重大的科技成果,对优秀研发人员、科技管理工作者, 对获得职务发明专利和企业专有技术的发明人及主要贡献者,给予表 彰和奖励。建

14、立了采气院功勋奖励制度,对有突出贡献、业绩特别优 秀的人才,进行通报表彰,授予荣誉称号,提供国内国外培训学习的 机会。对有潜力的员工,扩大工作职责和内容,或晋升职务,赋予更 大更重要的职责。在工作中,注意把握好保护激励员工积极性与构建整体和谐性的平衡点。人力资源管理3E体系建设取得的主要效果1、形成了统一的核心价值取向、共同的业绩目标导向。该项目个贯彻和体现了“业绩优先、公平公正、构建和谐”的分配原则,综合运用薪酬管理中的公平理论、双因素论、期望理论等科学分配理 论,通过对薪酬总额和对员工业绩考核内容的权重比例进行科学划分,体现向科研倾斜,鼓励创新、激励多劳多得。科学地建立了正确的业绩导向、价

15、值导向,有利于把全体员工的工作行为统一到企业的 目标要求上来,有利于形成合力和凝聚力。/ 企丨I:卜利益共同体业r12、打破了传统的、单一的仕途成才成功模式,建立了岗位 成才的三条通道。通过 2008、2009 连续两年,对该创新成果的推 广应用,基本打破了传统的成才成功模式-仕途成才模式,科研骨干 人员业绩奖金与总体收入均达到甚至超过管理岗位副科级人员,骨干 操作人员业绩奖金与总体收入超过一般专业技术干部。科研技术人员 的职业发展方向是:技术骨干-技术带头人-院级技术专家-分公司 级专家-集团公司级专家-国家级专家(或工程院士);管理人员的 职业发展方向是:主办-主管-高级主管-副科长-科长

16、-副处长、 处长及以上;操作服务人员的职业发展轨迹与方向是:技能骨干 - 高级技能骨干-院级技能专家-分公司技能专家-集团公司技能专家。 管理岗位、技术岗位、操作服务岗位员工成才的三条道路开通运行。3、增加了人力资源总量,人力资源结构得以改善,专家队 伍建设有了新进展。采气院加大了人力资源引进与储备工作的力度, 仅 2008、2009 年,就从高校毕业生和博士后工作站中选择了 69 人, 超过前 7 年接收毕业生的总数,而且在学历层次、政治素质等方面都 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硕士、博士等高学历的达到了33人,接近50%, 党员占 81%。既使全院人力资源总量得到了有效增加,又使人力资 源结构得以改善。与此同时,采气院专家队伍建设工作也有了新的进 展,2009 年推荐评选出分公司级技术专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