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又是年时-古诗-赏析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7714385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沁园春·又是年时-古诗-赏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沁园春·又是年时-古诗-赏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沁园春·又是年时-古诗-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沁园春·又是年时-古诗-赏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沁园春又是年时-古诗-赏析又是年时,杏红欲脸,柳绿初芽。奈寻春步远,马嘶湖曲,卖花声过,人唱窗纱。暖日晴烟,轻衣罗扇,看遍王孙七宝车。谁知道,十年魂梦,风雨天涯。休休何必伤嗟。谩赢得、青青两鬓华。且不知门外,桃花何代,不知江左,燕子谁家。世事无情,天公有意,岁岁东风岁岁花。拚一笑,且醒来杯酒,醉后杯茶。【注释】:王炎午的词,仅存这一首,初见于?元草堂诗馀?卷下。王炎午是文天祥的同乡,临安陷落后,他尽出家资,以助军饷;文天祥被俘后,他作了“生祭文。鼓励文天祥死节,自己也成了南宋的遗民。这首词作于宋亡之后。全词借伤春感怀,表达故国之痛。词的上片从春景入笔。以较多文字写春光骀荡。游人如醉;下片那么转

2、写感慨,抒发目前情怀。词的上片由三层内容组成。起三句为一层,总写春色明媚。作者选取杏与柳作为描绘春光的代表。杏、柳都含有春的诗意。“脸“芽在这里作动词,是说杏花欲露脸。柳眼欲抽芽,正是新春景象。而作者在写春光之前,先着一句“又是年时。是寓有感慨之意,即这番景象,与往年一样。寻春步远“至看遍王孙七宝车共七句 ,是第二层。写人们的游春、赏春活动。假如说前一层重在写“自然的话,那么这一层就是侧重写“人事了。这七句中有一条时间开展的暗线,包括了从早春到暮春的整个春天的游乐活动。内容很丰富;远郊的寻春,湖曲的马嘶,穿街过巷的卖花声,碧纱首里的唱歌人,暖暖的阳光,缥缈的晴烟,轻衣、罗扇以及王孙游春的七宝车

3、,一句一景,目不暇接。这七句用一个“奈字领起。意思是说对如此这般的春光 。我该怎样去领受呢?显然,词人面对一派升平欢乐景象。深深地陶醉了,结处笔锋急转:“谁知道,风雨天涯!“从情景极妙处猛然跌入眼前凄风苦雨般的现实中。那十年之前的诸多美景化成了一场空梦,被历史的风雨卷到了海角天涯。下片紧承“谁知道三句,抒发词人十年来郁结于心的悲伤感慨。但词人却正话反说:“休休何必伤嗟!好象在作自我宽慰,但他写上紧接着说:“谩赢得,青青两鬓华!从一个“赢字上,我们看到了词人不可平复的悲愤。他为了挽救南宋危亡。倾家荡产,亲履戎行 ,出生入死,到头来南宋仍归于灭亡。盘盘皆输,步步困难,他主观上想赢得的,全都落了空。他所“赢得的,只有原来的黑发换成了花白!“且不知四句有遁迹避世和凭吊亡宋之意。“拼一笑三句,那么紧承“岁岁句意,交代作者在眼下春光之中极度悲苦的生活情态。这与上片回忆中的春光行乐图形成了一个极强烈的比照。从这个比照中,表现了作者的思想立场。他对故国的魂萦梦绕之情和不知燕子谁家的亡国之痛,就不言而喻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