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扇形支架的加工工艺与钻专用夹具设计(全套图纸)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7661274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设计(论文)-扇形支架的加工工艺与钻专用夹具设计(全套图纸)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毕业设计(论文)-扇形支架的加工工艺与钻专用夹具设计(全套图纸)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毕业设计(论文)-扇形支架的加工工艺与钻专用夹具设计(全套图纸)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毕业设计(论文)-扇形支架的加工工艺与钻专用夹具设计(全套图纸)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毕业设计(论文)-扇形支架的加工工艺与钻专用夹具设计(全套图纸)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扇形支架的加工工艺与钻专用夹具设计(全套图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扇形支架的加工工艺与钻专用夹具设计(全套图纸)(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目 录1. 前言22.课题简介23.零件的分析23.1零件的作用23.2 零件的工艺分析34.工艺规程设计34.1 确定毛坯的制造选择44.2 基面的选择44.2.1粗基准的选择44.2.2 精基准的选择44.3制定工艺路线54.3.1工艺路线方案一:54.3.2工艺路线方案二:64.3.3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64.3.4加工余量确定及工序尺寸的计算74.4切削用量确定85.专用夹具设计95.1 技术要求95.2设计主旨95.3夹具设计步骤105.3.1夹具类型的选择105.3.2定位装置的设计105.3.3夹紧装置设计106.数控编程127.课题总结147.1设计小

2、结157.2致谢15扇形支架的加工工艺与钻专用夹具设计摘要:首先本人设计的零件是扇形支架,选用HT300铸件。根据零件的形状、尺寸精度、生产的经济效益等各方面的详细分析其加工工艺,多采用专用机床加工。通过对零件的分析,此扇形支架要求精度较高,要求光滑,其中30H7的孔需要跟轴上配合,精度要求高,3个-12的孔位子精度要求高,所以选用工具和尺寸要准。最后对零件进行校核。以便达到零件精度的要求。关键词:夹具,设计,扇形支架全套图纸加1538937061. 前言题目所给的零件是“扇形支架”,它位于机床滑动变速主轴上面,主要作用是给控制齿轮的滑移变速,零件的下端有与变速手柄连接的孔,之间用键槽连接传力

3、,可以手动控制。上端有三个小孔起定位的作用,连接圆形外齿。用于与主轴箱以基轴制形式联接。2.课题简介 本课题是“扇形支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及工艺装备的设计,扇形支架在机床上是个必不可少的部件,它有着滑动变速的作用。因此在加工时,零件的配合部分需进行精加工,保证其配合准确,提高车床的综合性能,又因为被加工零件的结构比较复杂,加工难度大,需进行专用夹具的设计与装配。 生产纲领为中批及大批量生产。3.零件的分析 3.1零件的作用题目所给的零件是“扇形支架”,它位于机床滑动变速主轴上面,主要作用是给控制齿轮的滑移变速,零件的下端有与变速手柄连接的孔,之间用键槽连接传力,上端有三个小孔起定位的作

4、用。见示意图3-1.图3-1 扇形支架三维图3.2 零件的工艺分析 由机床“扇形支架”的加工表面有: 1).零件的两端面(由图纸所示)(用于精基准加工其他表面) 2).30H7和键槽X33.3(用于联接主轴箱起固定作用) 3).扇形两侧面 4).扇形上外圆面75 5).孔12 各表面的相互精度要求有: 1).外圆柱面30为基轴制联接,尺寸精度为IT6 2).其他表面除保证其表面粗糙度外,尺寸精度为IT144.工艺规程设计4.1 确定毛坯的制造选择零件材料为灰口铸铁,零件形状为非圆柱体,且属中批及大批生产,已达到大批生产的水平,而且零件的轮廓尺寸不大,因此选用金属铸造成型,再进行时效处理(消除应

5、力)。这样,毛坯形状与成品相似,这对于提高生产率、保证加工质量也是有利的。而且投资较少,成本较低,生产周期短。图4-1 扇形支架示意图4.2 基面的选择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的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以提高,不盲目的选择基面。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会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的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4.2.1粗基准的选择对于这个零件而言,若以一般轴类零件一样选择外圆表面作为粗基准,则可能造成这一组内外圆柱表面与零件左端部分加工发生偏心,而且加紧复杂。按照有关粗基准的选择原则,现选取零件右端大平面作为粗基准。4.2.2 精基准的选择精基准

6、的选择主要应该考虑基准重合的问题。当设计基准与工序基准不重合时,应该进行尺寸换算。本零件主要工作面是150外圆表面和30H7孔,要求有一定的同心度,所以加工150外圆表面一定要以30H7孔为精基准。4.3制定工艺路线查参考文献1表1-19表1-21,根据各表面加工要求和各种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经济精度,选择零件主要表面的加工方法如下:左右端面:需进行粗铣(X51)-半精铣(X51)-精铣(X51)左右侧面:需进行粗铣(X51)-半精铣(X51)-精铣(X51)150外圆表面:需进行粗铣(X51)-半精铣(X51)-精铣(X51)30H7孔和X33.3键槽:粗拉-半精拉-精拉3-12内孔:钻(IT

7、12)-铰(IT10)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在生产纲领已确定为成批生产的条件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性机床配以专用夹具,并尽量使用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效率,除此之外,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4.3.1工艺路线方案一:工序I 金属型铸造毛坯工序II 清理表面残余沙粒工序III 人工时效温度(500550)消除应力工序IV 夹紧右端面和50外圆面,铣左端面工序V 夹紧左端面和50外圆面,铣右端面 工序VI 以右端大平面和50下半圆弧(用V形块)组合定位,拉内孔30H7()和键槽(80.018)X33.3准 工序VII

8、 以右端面大平面和孔30H7定位,铣6010两侧表面粗糙度6.3平面工序VIII 以右端大平面和孔30H7组合定位,用立铣刀铣出6010角的粗糙度3.2圆弧面至R75准工序IX 以右端大平面和孔30H7组合定位,再加上6010右侧面定位,钻12孔工序X 30H7两端孔倒角1X45;用边去毛刺、倒棱修光工序XI 热处理工序XII 检验 入库4.3.2工艺路线方案二:工序I 金属型铸造毛坯工序II 清理表面残余沙粒工序III 人工时效温度(500550)消除应力工序IV 以右端面大平面和孔30H7定位,铣6010两侧表面粗糙度6.3平面工序V 夹紧右端面和50外圆面,铣左端面工序VI 夹紧左端面和

9、50外圆面,铣右端面工序VII 以右端大平面和50下半圆弧(用V形块)组合定位,拉内孔30H7()和键槽(80.018)X33.3准工序VIII 以右端大平面和孔30H7组合定位,用立铣刀铣出6010角的粗糙度3.2圆弧面至R75准工序IX 以右端大平面和孔30H7组合定位,再加上6010右侧面定位,钻12孔工序X 30H7两端孔倒角1X45;用边去毛刺、倒棱修光工序XI 热处理工序XII 检验 入库4.3.3工艺方案的比较与分析: 上述两个工艺方案的特点在于:方案一使用了工序集中的原则,减少了装夹的次数,而且使多步的装夹基准重合,减少了误差,提高了生产效率。方案二将工序分散,增加工人在钻床上

10、装卸工件的次数,不仅影响加工精度而且还浪费时间。因此选用第一个方案,具体如下:工序I 金属型铸造毛坯工序II 清理表面残余沙粒工序III 人工时效温度(500550)消除应力工序IV 夹紧右端面和50外圆面,铣左端面工序V 夹紧左端面和50外圆面,铣右端面 工序VI 以右端大平面和50下半圆弧(用V形块)组合定位,拉内孔30H7()和键槽(80.018)X33.3准 工序VII 以右端面大平面和孔30H7定位,铣6010两侧表面粗糙度6.3平面工序VIII 以右端大平面和孔30H7组合定位,用立铣刀铣出6010角的粗糙度3.2圆弧面至R75准工序IX 以右端大平面和孔30H7组合定位,再加上6

11、010右侧面定位,钻12孔工序X 30H7两端孔倒角1X45;用边去毛刺、倒棱修光工序XI 热处理工序XII 检验 入库4.3.4加工余量确定及工序尺寸的计算 “扇形支架”零件材料为灰口铸铁,硬度HB207233,生产类型为中批或大批,采用机械砂型铸造毛坯。根据各原始资料及制定的零件加工工艺路线,采用计算与查表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工序加工余量,中间工序公差按经济精度选定,上下偏差按入体原则标注,确定各加工表面的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如下: 4.3.4.1 30内圆精度要求高,需进行毛胚粗拉精拉30内圆:粗拉(IT12)-精拉(IT10)12由于无特殊加工精度等,在满足其表面粗糙度的条件

12、下直接钻孔后可用扩孔来完成表面粗糙度要求。由上述所知,30H7精度要求较高,与铸造时毛坯尺寸有关,其他表面都使用铸造一次成型,30H7的内圆柱面的加工余量表如下,即毛坯的尺寸确定:工序名称工序余量工序公差工序基本尺寸工序尺寸及公差精拉0.5IT7(0-0.021)3030(0-0.021)粗拉2IT11(0-0.016)2929(0-0.16)毛坯-2-12828由表可知,内圆柱面毛坯尺寸为284.4切削用量确定工序IV:精铣工件左右端面及75外圆面。(1)加工条件 工件材料:HT300时效处理,金属铸造。 加工要求:精铣工件左右端面及R75外圆面,表面粗糙度值Ra=3.2 机床:数控铣床。刀

13、具:刀片材料为YT15,刀杆尺寸为16mm25mm,Kr=90 r0=15 0=12 r=0.5(根据参考文献1表1-40、1-41)(2)切削用量选择 进给量f=0.30.4mm/r, 切削速度Vc=110m/min 主轴转速: =1000110/38 =950r/min 实际切削速度v=120r/min工序V:30及切槽30.5 (1).加工条件 工件材料:灰口铸铁 HT150加工要求:拉30外面Ra=1.6,及槽8 粗拉外圆28 Ra=12.5 精拉外圆30 Ra=1.6 机床:拉床 刀具:内孔拉刀:刀片材料YT15 90左偏刀 刀杆尺寸为16mm25mm Kr=90 r0=15 0=12 r=0.5 切断刀:YG8 平直刃 b=3(2).进给量f=0.150.25mm/r, 切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