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必修五第四单元测试题答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7660202 上传时间:2022-08-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必修五第四单元测试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粤教版必修五第四单元测试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粤教版必修五第四单元测试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必修五第四单元测试题答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测试题答案1、答案C,原文有“大概始终没有”,“基本保持和延续着”的字样,选项C太过绝对。2、答案D ,“灵魂的洗涤处”是宗教建筑的特点。3、答案C,原文“逊色一筹”的主语是“单个建筑”,不是“建筑群”。4. B解析 持节:拿着符节。5. C解析 按主谓宾断句。正确的标点为:都水孟昌龄移檄索船与兵,恪报水势方恶,船当以备缓急;沧为极边,兵非有旨不敢遣。6. A解析 “第一名状元即为进士”说反了,应该是“第一名进士即为状元”。状元、榜眼、探花都是进士,分列进士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7. C解析 主张割城是实,但并无降金之心。8. (1)唐恪用道理好言开导他,他省悟自悔,改变当初行径而成

2、为一个性情谨厚的人。(省略的主语、“折节”“长者”各1分)(2)唐恪的智谋不足以经营筹划边关的战事,只长于交结宦官,现在国家形势日益紧急,他确实不适合在这个官位上任职。(“经画”“但”“蹙”各1分,句意1分)参考译文唐恪,字钦叟,是杭州钱塘人。四岁丧父,听到人家说到父亲,就悲伤地哭泣。凭借先辈的功德而科举中第,调任郴县县尉。县里有个百姓被害但尸体找不到,官吏抓了他的邻居,强迫他承认自己是凶手,县令认为这是真的。唐恪为那人争辩,县令说:“如果辩护错了就会牵累你。”唐恪说:“我做县尉而不能捕到凶手,还要使无辜的人去死吗?”亲自外出查访寻找,晚上就有人来告发,天明就找到尸体,于是抓获了凶手。任榆次知

3、县时,县里有一个豪绅的儿子称霸于乡里,聚集逃亡者,包庇奸邪之人,不交纳赋税,前任的知县没有一个敢责问他的。唐恪用道理好言开导他,他省悟自悔(或“觉悟过来悔恨自己”),改变当初行径(或“改变初衷”)而成为一个性情谨厚的人。大观年间,唐恪被任命为屯田员外郎,拿着符节招抚夷人。夷人开始害怕怀疑,衣服里面穿着铠甲来迎接他,唐恪让卫兵都撤离,只带着几十名士兵前往。夷人望见后欢快高呼,扔下兵器听从命令。调往沧州任职。黄河决堤,大水冲到城下,唐恪登城抢修。都水孟昌龄发去公文索要船只和士兵,唐恪回复他说,水势正猛烈,船应当用来防备紧急情况;沧州是最远的边境,军队没有皇帝的旨意不敢调遣。孟昌龄大怒,弹劾他,唐恪

4、不为之所动,更加尽心治理水患。大水退去,沧州城得以保全,皇帝下诏嘉奖他。靖康初年,金兵攻入汴梁,李邦彦推荐唐恪,朝廷授予唐恪同知枢密院事一职,到后又任命为中书侍郎。这年八月,晋升为少宰兼中书侍郎,皇帝对他礼遇有加。然而唐恪做相,无拯救时世的大谋略。金兵第二次来犯时,要求割让三镇,唐恪召集朝廷大臣商议,认为应当割给金兵三镇的人占十分之九,唐恪听从了他们的意见。使者已经出发,这时各路勤王的部队才聚集到京城周围,唐恪就命令他们停止前进,他们都班师回去。等到金兵逼近城下,唐恪才后悔,就秘密地对皇帝说:“唐朝从天宝年后屡次失去京城又复兴的原因,是天子在外可以号召四方。现在应该效法景德旧事,留太子居守京城

5、,而皇上您西迁洛阳,占据秦州和雍州,亲自率领天下的人征讨,从而争取复兴国家。”皇上将要听从他的建议,而开封府尹何栗入见,引用苏轼的观点,说周王朝之失算,没有比东迁更严重的了。皇帝幡然省悟,改变主意,以脚跺地说: “现在应当以死守社稷。”提拔何栗为门下侍郎,唐恪的计策不被采用。 唐恪跟从皇帝巡城,被都城的人拦住击打,唐恪策马快跑才得以脱身,于是就待在家里请求辞去官职。继而御史胡舜陟弹劾他的罪行,说:“唐恪的智谋不足以经营筹划边关的战事,只长于交结宦官,现在国家形势日益紧急,他确实不适合在这个官位上任职。”皇上就让何栗代替他做宰相。9. 描写出了一幅落木萧萧,鸿雁南翔,北风呼啸,天气寒冷的深秋景象

6、(2分)。作用:点出季节;照应题目中的“早寒”;渲染悲哀的情绪(为以下的思乡之情立下了基调)。(每小点1分,共3分)10.(6分)用典(1分)。“迷津欲有问”,是用论语微子孔子使子路问津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彷徨失意的苦闷(隐居与出仕的矛盾集于一身,而这种矛盾又无法解决的迷茫心情)(2分)。烘托(1分)。滔滔江水,与海相平,漫漫无边,加之天色阴暗,已至黄昏(1分)。通过环境描写充分烘托出诗人思归的哀情和前路茫茫的愁绪(1分)。11. 答案 (1)大行不顾细谨人方为刀俎(2)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3)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非有志者不能至也(4)仲尼厄而作春秋左丘失明,厥有国语12 CD(A项文章

7、并未对小吃店老板有细节刻画和心理描写;B项“三十天后自己过上普通人的生活”不准确;E项人物关系复杂,故事情节一波三折的说法不符合小说特点。C项3分,D项2分,B项1分)13 心存侥幸(第三段:我去找了那两兄弟,想把事情问清楚把钱还给他们我对那份美差浮想联翩,期望值也开始上升。)面对诱惑内心挣扎,最后败下阵来(第四段:我想甩掉这身破衣裳,可是,不一会儿我又转了回来,来来回回走了足有六趟,终于,我投降了,还是进去了。)爱面子,虚荣心强(第六段:服装店伙计怀疑“我”能否付得起账单时我火了;第七段:“我”对服装店老板的殷勤服侍表示满意)(观点结合材料,每点2分)14 以赌局开篇成功地设置了悬念,引发作

8、者的好奇心;引出下文情节,因为设置这个赌局,“我”被选中,才会看到“我”面对突如其来的财富的种种心理和表现,以及他人对“我”的态度的变化;揭示主题,将人物的命运摆放在一场赌局之中,荒唐可笑,揭露当时社会的拜金风气,讽刺了哪些认钱不认人的势利小人。(观点结合材料,每点2分)15 观点一:“百万英镑”更合适。 “百万英镑”贯穿始终是小说的一条明线,小说情节由此展开;小说旨在揭露当时英国社会的拜金主义,以“百万英镑”为题更能突出主题。“百万英镑”大钞与“我”一无所有鲜明对比,进一步增强讽刺意味。观点二:“百万富翁”更合适。 文章中的百万英镑持有者是小说主人公,以其心态的变化为小说的一条暗线,由此更突

9、出人物的性格特点;“百万富翁”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百万富翁,只是百万英镑的暂时持有者。增强讽刺的作用,点明了小说的主旨。(表明观点1分,说明理由每一点2分,语句完整有序1分)16. B解析 应接不暇: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也可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俯拾即是: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或形容地上的某一类东西、要找的某一类例证、文章中的错别字等很多。数不胜数:数都数不过来。形容数量极多,很难计算。17. B解析 A项搭配不当,“解决和改善”与“困难问题”不搭配;C项缺宾语,应在“1. 9万公里”后加“的目标”之类的词语;D项语意重复,“超过”和“以上”应删去一个。18.

10、A19. 主要是保持良好心情使人抑郁寡欢 要善于克制与忍让 (答对一句得2分)20、该标识由数字“70”,时间“19452015”,和平鸽,“V”字型长城图案构成。(2分)数字“70”与时间“19452015”组成的标志性符号,衬以“V”字型长城图案,体现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庆祝,也代表中华民族组成钢铁长城,共同抗敌。(2分)五只和平鸽,表现对和平的向往,也象征五大洲人民团结一心,共创美好未来。(2分)21写作提示咸有咸的味,淡有淡的味,不论是咸是淡,都能从中得到快乐,懂得随遇而安。人要学会接受,学会懂得品尝各种遭遇和生活的各种滋味。甜蜜、酸涩、苦楚、淡薄,我们都要学会坦诚面对。正确认识生活的味道,把生活看得充实有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