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2005年工作汇报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7655049 上传时间:2023-08-3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2005年工作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乡2005年工作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乡2005年工作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乡2005年工作汇报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乡2005年工作汇报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2005年工作汇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2005年工作汇报(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乡2005年工作汇报*乡2005年工作汇报今年以来,我乡在市委、市政府和利通区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 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 2005年工作重点及下 达我乡的三大文明目标任务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要求,坚持两个带动战 略不动摇,以幵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契机,拓宽工作思路,强化 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有力地促进了全乡经济的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全乡共完成社会总产值 84668万元,同比增长223 ;农民人均纯收入 达4582元,同比增长64;村级集体收入达 2106万元;完成各类项目21 个。二三产业快速发展。一是非公有制经济

2、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坚持把引导、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作为壮大乡域经济,实施强乡本文转载自范文先生网-找文章,到范文先生网富民的首要工程,抓好优化 发展环境的基础性工作,积极帮助项目单位做好各项服务,使全乡非公有 制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截止目前,全乡投资100万元以上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到 80家,完成 产值36902万元,上缴利税658万元,转移农村劳动力 2287人,发放职 工工资1174万元。二是区域经济形成格局。充分利用地理区域优势和民营企业发展较快的经济优势,引导群众进 一步拓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领域。全乡形成了以东郊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大众公司为中心的农副产品和 机动车辆交易商贸群,以兴达植物油

3、为龙头的农副产品加工群,以农业园 区为核心辐射全乡的优质高效农业种植区,构成了我乡以吴灵路、灵利青 公路、 211 国道、银平公路为框架的区域经济新格局。三是骨干企业扩规增效。大众工贸公司、东星塑编厂、东郊市场、兴达粮油公司等 20 家重点 骨干企业产销两旺,支撑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重点骨干企业完成产值 30033 万元,占全乡二三产业总产值的 402。2005年全乡二三产业产值达到 74636 万元,同比增长 248,其中工业 产值 32603万元,比上年增长 398,第三产业产值 35301 万元,比上年增 长 298 。二三产业提供农民人均纯收入 3272 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714

4、,成 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新建商业网点 120 个,新增就业岗位 1756 个,新转移农村劳动力 1756 人,二三产业共转移劳动力 6414 人。新增个体工商户 180 户,全乡个体工商户达到 2125 户。全乡从事第三产业的农户占总户数的 47,第三产业产值占二、 三产业 总产值的比重达 473。招商引资成效显著。认真贯彻落实招商引资会议精神,按照年初确定的招商引资目标管理 责任状要求,健全招商引资激励机制,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方法,明确招商 引资主攻区域,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全年完成新建、扩建、续建项目 21 个,完成率为 105。完成投资 10124万元,其中投资在 1000万元以上项目 4

5、 个,5001000 万元项目 3个;工业项目 12 个,城建项目 5个,招商引资项目 6个。在今年的项目建设中,因土地政策有 4 个项目待建、停建,为此,我 们不等、不靠,积极争取,转换思维方式力促招商引资工作,新增了秀峰 塑料制品、京灵裘皮、五小教学楼、综治办办公楼等项目。建成投产的项目运行情况良好,新建企业 6 家,新上项目的建成投产 已实现产值 10848 万元,实现利税 557 万元。完成了东郊市场精品蔬菜、花卉超市建设。东郊市场冷藏保鲜库项目已通过市项目办申报到自治区项目办。 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我们特别注重了上争资金项目的立项、论证、申 报等工作, 2005 年争取到国家发改委东郊

6、市场电子信息系统建设资金 200 万元,已全部到位,项目建设已完成;争取到三小危改资金 40 万元、五 小明德工程资金 40万元,全年到位上争项目资金共 280 万元。10 月份以来,在市委李彦凯书记的运作下, 我们主动和市财政局、教 育局、农牧局等部门联系,又论证上报了三小明德工程、东郊市场农业产 业化经营等项目,初步得到落实。农业政策全面落实,农村各业择优发展,增收效果明显。全面落实中央、自治区实施的五补一免政策及时发放化肥、粮食补贴,调动了广大群众农业投入的积极性。全年落实三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 15946 亩,其中小麦 6123 亩,水稻 5500 亩,玉米 4523 亩。一是粮食种植突

7、出新技术,增加科技含量,依靠科技增收。 推广了麦套玉米吨粮田模式栽培技术,实施了以水稻旱育稀植为主等 技术的科技入户工程。落实麦套玉米吨粮模式方点 5 个,落实规范化水稻旱育稀植方点 12 个。示范推广三大粮食作物新品种 9 个,落实小麦新品种展示方 1 个,玉 米新品种展示方 1 个,水稻新品种展示方 1 个,引进水稻新品种 12 个;落实 麦套玉米和水稻超高产示范方各 50 亩。大力实施优化配方施肥技术,培肥地力,加强病虫害预防,增加了粮 食种植的科技含量。全年实现粮食总产量 8766万公斤,种植业实现产值 6315 万元,纯收 入达到 37222 万元,农民人均从种植业生产中获得纯收入1

8、157 元,比上年增长 52。二是认真落实农业科技园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县建设任务。在园区建设工作上,积极组织群众调整土地,落实种植计划。 新建、续建、改建日光温室 622 亩,建成移动棚 317 座,园区设施蔬 菜面积达 1200 亩,种植了火龙果、布立塔、碧玉等名特优蔬菜 428 亩。建立了无公害蔬菜检测点 3 个,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和应用,使园 区的科技贡献率达 66。在全乡落实优质稻旱育稀植技术 5500 亩,种植高淀粉玉米 1300 亩, 推广玉米高产品种 4 个;落实玉米创高产项目 1 个 50 亩,落实林菜间作 示范 60 亩。引进农业新机械 4 种 22 台,全乡农业机械化水平达

9、 85,农机新技术 到位率达 100。完成了园区 27公里的道路硬化和 5 条沟渠的修建。 三是积极发展和建设无公害蔬菜,扩大蔬菜生产规模。 全乡共引进玛瓦、法国红太子、西甜瓜等新品种 28 个,种植面积达 1800 亩。在白寺滩村建起了连片设施葡萄基地 120 亩。 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提高了种植水平,增加了产值,全乡设施菜亩均 产值达 11 万元,最高产值达 21 万元。农民人均从蔬菜业中获得纯收入 1010 元,比上年增长 49,占农民人 均纯收入的 22。经过努力,按照积极调整结构,突出科技含量,扩大特色种植,增加 农民收入的总体要求, 全乡蔬菜种植面积达到 16 万亩,粮经比例达到 4

10、555 四是畜牧业迎难而上,稳定发展。面对禽流感、 口蹄疫等疫病的威胁和奶业市场的波动, 我们积极应对, 加大了畜牧防疫力度和补栏工作,畜禽口蹄疫免疫密度、免疫标识率以及 禽流感免疫密度分别达 100。全乡奶牛存栏 1602 头,新增 295 头,家禽饲养量达 28 万只,畜牧业 实现产值 3602 万元,农民人均从畜牧业中获得纯收入 133 元。五是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在全乡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先后动用 6万个工日对全乡 156 条153 公里的支斗渠、沟、生产路全面进行了清理整治。筹资 238 万元砌护渠道 51 公里,组建了农民用水协会,完善了渠系 管理措施。全年共落实节水面积 187

11、98 亩,完成畦田建设任务 15 万亩。六是林木管护力度加大。对树木病虫害进行防治,插毒签 22 万只,林木管护率达 100。城市建设稳步推进。一是完善小区设施和管理。投入 120 万元对东方花园二期、金塔二区、柴园新村等安置小区进行 了绿化、美化,道路进行了硬化,配套完善了基础设施和物业管理。二是加大城建项目的建设力度。筹资 150 万元建设了面积 2000 平方米的三小教学楼。投资 3000 多万元,建筑面积 35 万平方米的宁煤集团住宅楼项目引入 我乡,目前已完成 3 栋 14000 平方米楼房的基础工程建设。投资 320 万元,建筑面积达 4000 平方米的塔寺村村部综合楼项目, 已完

12、成基础工作。千方百计做好群众的说服工作,确保了明珠公园的开工建设。三是妥善处理拆迁遗留问题。在市政府拆迁资金不到位的情况下,垫资 420 万元在东方花园二期、金塔二区等小区建设了建筑面积达 6000 平方米附属工程,解决了农民的 粮食、农具的存放问题。垫资 40 万元完成了柴园新村 180 户农户的暖气入户工程。完成了 70 户拆迁群众安置。劳动力转移成效突出。 把劳动力转移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在各村成立了劳动力转移 协会和劳动力转移经纪人组织,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服务劳动力转移格局, 加大了失地少地农民的就业再就业培训力度,共举办劳务培训 8 期 1467 人,其中举办创业意识培训班 2

13、 期,培训失地少地农民 467 人。转移劳动力 1756 人,其中本区 1453 人,外省区 303 人,经纪人带动 输出 457 人,实现劳务收入 805 万元。社会事业和谐发展。一是社会保障体系趋于完善。 继续加大了扶贫帮困力度,高度关注弱势群体,建立帮扶联系制度, 开展帮困结对子活动, 全年共筹集资金 164 万元为特困家庭解决生产生活 费用,对 30 名贫困大学生给予资助,减免了 228 名贫困中小学生杂费及 书本费,在市民政局、市残联的支持下,为 10 户残疾户和特困户建房 42 间。落实城市低保、农村低保 296 户 594 人,按时足额发放低保金 21 万 多元。及时兑现了优抚对

14、象定补费和现役军人优待金。二是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办学水平整体提高积极实现教育强乡创建目标,全乡投入 382 万元新建了三小教学楼, 翻建了龙一小学,迁建了五小,改建了乡中学教学楼,为各学校开办远程教育网络,建多媒体教室等,改善了教学条件,为全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创造条件,乡中学中考成绩连续四年名列吴忠市农村学校前列,小学连续 五年被评为利通区整体教学质量优胜单位。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也有了新的发展。三是文化广播卫生事业全面发展。继续加强了乡村文化阵地和宣传文化体育中心户的建设。为中心户添置了电脑、书柜,订阅了报刊杂志,充分发挥中心户的作 用,组织参加了全市广播操比赛和首届运动会的部分比赛项目。广

15、播电视事业的快速发展,使党的富民政策及时传遍千家万户,丰富 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形成了健全的初级卫生保健和预防网络,全面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政策,使全乡 5474 户 21232 名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参合率达 9758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爱国卫生运动,加大了环境卫生整治力度,达到 了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四是公益事业发展迅速。全乡自来水普及率达到 60,其中高氟区改水普及率达 100。 配备完善了乡村道路管护人员,加强了乡村硬化道路的管理工作。 五是科技培训更加注重实用和实效。在市科委、科协的支持下,充分发挥了乡科委、科协的作用,进一步完善了乡农业科技信息服务中心的配套设施,联接因特网,利用远程教育网点 为群众提供快速、便捷的信息服务、科普知识和技术培训。全年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 67 期,现场观摩会 16场次,培训人员 9780 人,印发各类技术资料 12万份,推广技术项目 8 项。六是民族宗教工作得到强化。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场所管理,积极开展了民族 团结月活动。重大节日慰问了宗教界人士,为各清真寺赠送 22 份吴忠日报, 使宗教人士在社会事务中的作用充分发挥。七是安全生产工作常抓不懈。 始终把安全生产做为重要工作来抓,与辖区各单位签订了安全生产目 标管理责任书,定期进行检查督促,组织开展了安全消防知识竞赛,落实 交通安全管理制度,确保了全乡无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