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蓝印花布的特征创新及价值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7608520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通蓝印花布的特征创新及价值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南通蓝印花布的特征创新及价值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南通蓝印花布的特征创新及价值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南通蓝印花布的特征创新及价值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南通蓝印花布的特征创新及价值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通蓝印花布的特征创新及价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通蓝印花布的特征创新及价值(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通蓝印花布的特征创新及价值周辉【摘 要】蓝印花布是我国古老的手工印染纺织品之一.它的纹样千姿百态,色彩清新素雅,具有鲜明的工艺特色和艺术特色.本文着重论述蓝印花布作为南通民间艺术之一的历史由来、蓝印花布的工艺特征、艺术特征及其创新和价值.期刊名称】现代丝绸科学与技术年(卷),期】2010(025)001【总页数】3页(P25-27) 【关键词】 南通蓝印花布;工艺特征;艺术特征;创新;价值【作 者】 周辉【作者单位】 南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江苏南通,226000【正文语种】 中 文南通蓝印花布历史悠久,古色古香,质朴无华,既散发着乡土气息,又显示出淡雅 不俗。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蓝印

2、花布这一传统印染纺织品被逐渐赋予了 越来越多的创新手法,并且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纺织服装业中。1 南通蓝印花布的历史由来蓝印花布是由起源于秦汉时期的夹缬工艺发展而来,是将桐油纸镂刻成的花版覆盖 在织物上,刮上一层用黄豆石灰粉制成的防染浆料,形成花纹图案,晾干后放人植 物蓝草靛缸进行反复浸染,之后晾干刮去防染浆,蓝底白花的亮丽图案便显露出来 蓝印花布的原材料家织土布和植物染料都来自民间,它色彩单纯,蓝得碧透、白得 清纯,秀气不落凡俗,典雅不失明快,具有典型的民族民间特色。由于南通盛产棉 花,南通土布的发展,蓝草的种植 ,为蓝印花布就地提供了染料来源,促进了蓝 印花布的发展,促使印染工艺的革新,相

3、继出现了染坊,接受农家来料加工印花布, 染坊的发展,使南通民间蓝印花布“衣被天下”,产品在社会生活中也随之得到普 遍应用,用蓝印花布做成的服饰、床被、围裙、桌布等成为日常家用品。从此南通 民间男子以穿青衣,妇女以蓝花布为美,日用品等大都为蓝印花布制作。2 蓝印花布的特征2.1 工艺特征蓝印花布的工艺源于我国古老的镂空花版印染,因此受到其工艺的制约。由于镂空 花版,纹样不能形成封闭图形,只能用大小、形状不同的斑点和短线间隔地组成纹 样。蓝印花布的这一工艺上的局限最终转化为蓝印花布独特的造型手法,形成了它 特有的形式美斑点的形状及其组织和排列的节律美。蓝印花布制作虽不十分 复杂,但工艺十分讲究,

4、主要的工序有 4 道:(1)纹样设计和花版制作。用点、线、 面结合成纹样,然后用纸刻成花版,最后用熟桐油油漆晾干。 (2)印防染糊及晾干。把石灰和黄豆粉加水拌和成印花防染浆,漏刮在织物上,待7 d期的阴晾干燥,才能染色。 (3)调制染液及土靛浸染。用“蓝草”植物的色素,制成染液,在室温下进行多次染色。一般浅色染34次,中色78次,深色10次以上。(4)刮浆 显花与清洗晾晒。染色后的蓝印花布经晒干或烘干,用刮刀刮掉防染浆层,然后 用流水多次清洗,洗尽浮色。这种手工刻版,手工刮浆、手工染色的民间工 艺,以简洁而又朴素的图案鲜明而 又和谐的蓝白之美,闻名于世。2.2 艺术特征2.2.1 纹样特征构成

5、蓝印花布纹样的点、线的形态种类繁多,有圆形、扇形、三角形、方形、线段 形、有机形和不规则形等等。民间蓝印花布纹样中最大的特点是点的丰富多彩,如 大混点、小混点、胡椒点、介字点、梅花点、垂叶点和横点等等,无一不运用自如, 使点的表达与纹样达到浑然一体的境界,常见的菊花、莲花图如图 1、图 2 所示。 图1 菊花图 图2莲花图2.2.2 色彩特征民间蓝印花布的靛蓝之色即古代五色观中的青色,体现了春天万物生长的颜色,也 即“生命”之色。尔雅中说:“春为青阳,谓万物生也。青色在这里被人们赋 予了生命复苏、万物繁衍的象征意义而成为了一种主观理性的认识。另外,多年来, 我国古代服饰制度对于色彩的限制使青色

6、成为平民阶层的象征,而这种平民化的特 质正是蓝印花布在民间一直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南通地区的蓝印花布又称“青花 布”,在民俗风情中既是实用品,也是人们沟通内心情感的标志,表达了人们心中 对真、善、美的追求。从蓝印花布看似简朴的色彩中,可以看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 憧憬和向往,看到民间艺人深厚的生活基础与高度的创造热情,这些也正是应该从 民间艺术中吸收的精华所在,典型的白底蓝花面料如图 3 所示。图3 白底蓝花面料2.2.3 构图特征蓝印花布中件料的构图饱满、规整,普遍采用框架式结构与中心纹样相结合的组合 形式,以双组对称的边缘图案来衬托中心主体图案,从而形成一副完整和谐、主次 分明、结构严谨的整体

7、图案,并以此来表达个寓意深远的主体内容。蓝印花布中的 件料都是按照特定的需要设计制版的。一般根据成品的形状、欣赏习惯、使用要求 等来安排纹样的布局,主要用于床单、被面、桌布、门帘、围裙、枕巾、腰带等。 正方形被面的纹样形式沿袭了古代传统“藻井”图案的格局,中心为方形或圆形图 案,周围以 4,6,8 的偶数图形围绕,周边还镶有花草或特定符号组成的花边。床单为长方形,一般由左右对称的两幅布面拼接而成。另一种又称“方巾”的正方形蓝印花布是桌布和包袱,尺寸较被单小,通常为1 m左右。纹样形式也与正方 形被单相似,中心为圆形图案,大多采用双鱼、双凤等喜相逢格局,四角围绕以花、 蝶等吉祥纹样,外围镶有花边

8、。这种形式民间俗称“四菜一汤”。蓝印花布门帘一 般用专门设计的件料制作,纹样由中心花纹、花边、檐子组成,大多为对称的纹样, 也有主体纹样采用均衡的形式,在门帘的构图形式上,一般显得疏密得当、简洁明 快、富有很强的装饰意义,其角纹图样如图4所示。图4 图的角纹2.2.4 题材特征蓝印花布表现的题材十分广泛,内容题材上有人物、花鸟山水、几何抽象形器物、 文字纹样及神话故事内容。在表现手法上由于受镂刻雕版工艺所限,纹样点线面交 错处一定要断开。镂刻的块面不能过大,也不可能细腻地表现。这样的形式则加强 平面的装饰性。它们以圆点或短线排列表现长线,以大小块面的分解组成整体纹样。它们有两面印粉糊、套色印、

9、主版(花版)、副版(盖版)印花等,有白地蓝花和蓝地 白花及套色花样式,其典型图样如图5所示。图5 体现凤戏牡丹及鹤寿延年题材特征的蓝印花布样3 蓝印花布的创新3.1 纹样的创新南通民间蓝印花布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适应时代需要,其纹样和图案在继承 传统的同时,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特色,表现的手法更加多元化,表现的题材也更 加广泛。且在印花方面已由以前的单面印花发展成双面印花,由单色发展成复色, 由小布发展成印制宽幅布。由蓝印花布制作的门帘、台布、玩具、包类、鞋帽、壁 挂等,越来越多的渗入进现都市人的生活中,散发出一种蓝白的艺术魅力。3.2 色彩的创新3.2.1 运用现代技术控制多种染成色 蓝印

10、花布的传统染色工艺大多数是师傅带徒弟、家族化方式等个人经验流传下来, 而染蓝工艺又受控于温度、pH值、还原剂等条件,传统的手工印染很难确切的知 道染成后的色相。如果依据现代技术的定量分析,就可以确定不同的染蓝效果。因 此,如能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技术成果,就可以进一步拓展蓝印的染成色 相种类,丰富蓝印花布的色彩内容,以适应现代市场多样化的色彩需求。3.2.2 丰富蓝印色阶灰度变化 南通传统蓝印花布的两种主要色彩表现形式是蓝底白花与白底蓝花,这也是蓝印花 布传统的色彩组成形式。现代艺人开发的深浅复色套印印染工艺,使蓝印花布有了 色阶灰度变化,丰富了蓝印图样的表现方式,标志着蓝印艺术进入了新

11、的发展阶段, 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代人对蓝印艺术色彩的多样化要求。如能对染蓝技术加以科 学控制,获得相对固定、色差明显的多种蓝色套色,既丰富了蓝印的色彩变化和色 调层次,也可为图案、纹样创作提供更多配色组合,为蓝印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改变防染剂也是一条创新的思路。如对防染剂的防染性能做一些局部加强或削弱, 或者涂刷防染浆时有目的的控制厚度,使染成色能产生类似扎染的自然褪晕效果, 就能使一直间隔分明的蓝白色呈现出自然过渡的形式,创造出全新的蓝染样式 。3.2.3 丰富蓝印的多重配色 传承蓝印艺术不能狭隘的认为蓝色才是蓝印的全部,蓝印是以蓝色为主调,以靛蓝 染色为主要工艺的印染,本身也可以有多

12、样的表达。同蓝印艺术植物染料染色相似 的还有采用红花为染料的染红工艺,而且同样是碱性染色环境。因此,如在染蓝过 程中辅以染红,运用红色点缀来映衬蓝色的主调,则可为单一的蓝白灰阶变化增添 彩色的气息。此外,靛蓝染色与其他植物染料的配色性能也较强。通过调整染料染 色浓度可以得到一个较宽泛的色系范围,包括有黄、紫、青、绿以及黑色等。现代 蓝印已经很少使用这些方法,许多早已失传。所以我们应该进一步发掘资料。通过实践丰富蓝印艺术的色彩形式。4 蓝印花布的价值4.1 蓝印花布与环保蓝印花布采用棉纤维作原料,在生产印染过程中采用黄豆粉、石灰粉和水调成防染 浆刮印,以植物蓝草为原料提取染料,从原料到整个生产过

13、程全部采用纯天然材料, 不含任何其它化学物质,不但对人体无害,而且具有促进健康、驱虫消毒的功效, 是一种健康环保型的面料,符合现代人对纺织面料的绿色要求。4.2 蓝印花布与服装近年来,蓝印花布这一传统文化元素重新引起了设计界的关注,由于传统文化艺术 元素源于生活,源于传统,有着纯朴的艺术样式,它反映着民族文化的精髓。在服 装设计艺术众多元素中,蓝印花布的运用成为了设计元素中一种特殊的设计语言。 在服装设计中巧妙地将蓝印花布与流行、与时代、与个性融为一体,注入东方传统 民族文化的精华,正是当今国际时装潮流中独有的风情和魅力。将蓝印花布艺术融 入服装设计中,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引入当前服装时尚设计,

14、能真正实现弘扬中国 传统文化与发展市场经济的双赢。4.3 蓝印花布与家纺近年来,蓝印花布频繁地被国内外的家用纺织品设计师运用到家用纺织品的设计中。他们将中国传统的、赋有民族意味的元素与西方的流行时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既有民族与传统意味又能体现时代精神和切合时代生活方式的家纺产品,从而 取得了成功。“中国传统元素”的内涵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元素,其广阔的根基在 于深邃博大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是设计师应该继承和发扬的元素。5 结语 南通的蓝印花布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源远流长,生生不息,随着时代的发展, 我们在继承和吸收其传统艺术和技术精华的基础上,探究其新的技术手法和新的艺术构思,让南通的蓝印花布迈出国门,走向世界,使蓝印花布焕发出新时代迷人的 魅力。【相关文献】1 吴元新中国蓝印花布纹样大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 张岂之中国传统文化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3 胡梅芳民族服饰要素与创意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李昌鄂.民间印染纹样集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5 中国蓝印花布馆中国蓝印花布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19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