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学期末考试答案2014年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7569276 上传时间:2023-12-2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教育学期末考试答案2014年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大学教育学期末考试答案2014年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大学教育学期末考试答案2014年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大学教育学期末考试答案2014年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大学教育学期末考试答案2014年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教育学期末考试答案2014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教育学期末考试答案2014年(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教育学之解析1.教育学的研究大致有哪四种类型?(1)总结经验性的研究;(2)调查分析性的研究;(3)科学实验性的研究;(4)理论概括性的研究。2.教育学的任务是什么?教育学的任务,在于认识和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解析教育理论,诠释教育问题,导引教育实践,提升教育质量。分析论述题(蓝色字体标出来的是要点哈注意点自己看着办)试论教育学体系建构的基本原则和发展趋势。、1.教育学体系建构的基本原则:(1)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指教育学体系的建构要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要正确反映该学科的客观规律和当代最新的教育研究成果。(2)实践性原则。理论的活力 取决于其指导实践的功效,“理论联系实际”、“理

2、论指导实践”是教育学体系的基本原则。当前,随着教育改革实践的深化和拓展,要求教育学必须具有应用性,能够切实可行行之有效地指导实践,并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更新与完善其理论体系。(3)开放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是指在建构教育学体系时,必须充分认识到它同经济社会发展的彼此联系与相互作用,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4)创新性原则。创新性原则是指在建构教育学体系时,必须具有敢于破旧立新推陈出新追求独到和卓越的精神,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开拓性的现代思维方式。(5)前瞻性原则。前瞻性原则是指在建构教育学体系时,必须具有预见性和超前意识。其主要特点是使教育学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依据教育的发展规律预测教育的必然发展

3、趋势和必要应对策略,以成为人们能够认识世界的前导工具。2.教育学体系建构的发展走向:(1)教育学体系将进一步拓展。展望未来,教育学体系将向四个方面拓展:一是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二是教育学研究的方向,三是教育学研究的层面,四教育学的研究类型。(2)教育学体系将进一步开放。教育学体系在价值取向上,将进一步重视处理好总结教育发展的历史经验研究解决现实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以及科学预测和把握教育未来发展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努力形成传统教育现代教育和未来教育三者的有机整合。(3)教育学体系将促使教育研究方法进一步改进。教育学体系的建构将促进教育研究方法不断改进,促进教育学研究主动地引入一

4、些自然科学性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与实验方法,以进一步提高教育学研究的水平及其成果的信度和效度,进一步加强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强化对教育实验的正确认识和科学运作。(4)教育学体系将不断勃发出新的学科生长点。教育学的一些老学科,如教育学原理比较教育学教育史教育心理学等将随着教育学体系的建构而勃发出新的学科生长点,不断开拓研究领域,取得新的研究成果;一些新兴的分支学科也将随着教育学体系的不断建设与完善而得到进一步发展,边缘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交叉整合将不断深化。 第二章 教育学之嬗变1、简述国外教育学发展的主要阶段。(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2)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3)教育学

5、的多样化发展阶段;(4)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2、当代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批判和继承传统的教育理论,建构面向未来的教育学理论体系;(2)学习和借鉴西方教育学理论,建构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3)吸纳相邻学科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建构科学的教育学理论体系;(4)总结和生化教育实践经验,建构应用型的教育理论体系。3、未来教育学发展的趋势将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1)将更加重视教育学的原创性研究;(2)将把理论研究的重心转向人;(3)更加重视对教育现实问题进行对策性研究;(4)重实校本研究在教育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论述题(小册子没答案自己看着办) 有人说,千百年来教师

6、没有学教育学,教育仍然得法,照样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所以学不学教育学,对教师无关紧要。怎样认识和看待这种观点?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教育学原理要求将内在认识转化为外在行为,又将外在行为转化为内在认识。它将教育活动中最内在的一些东西揭示出来,进而使教师具有一种透视教育活动和自身问题的能力。这种专业成长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是教师的各种能力、情感等不断成熟、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过程,是教师的自信心增强、教育教学能力提高的过程。所以说,教育学对教师是有用的,教育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一种加强和促进作用。学习教育学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具有以下几个作用:一、启发教师的教育自觉,

7、使他们不断地领悟教育的真谛 ; 二、教师可以获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三、教师可以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植坚定的教育信念;四、可以提高教师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五 、为成为研究型教师打下基础。总之,以教育学理论为基础,教师最终生成的是教育智慧,它是教师通过实践的探索积累而形成的专业素养的高级阶段。形成教育智慧的教师,具有敏锐感受、准确判断生成和变动着的教育实践中最有价值的新鲜信息的能力,具有吸引学生热爱学习和创造的魅力,会更进一步加强和促进其专业发展。第三章 教师1.教师的作用:(1)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者。(2)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引导和促进作用。(3)教师在人格

8、教育中的感召作用。(4)教师是办好学校的依靠力量。2.教师的劳动特点:(1)劳动对象的主动性。(2)劳动手段的主体性(3)劳动过程的持久性(4)劳动成果的创造性(5)劳动价值的潜在性(6)劳动方式的群体性和个体性的统一。3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4.教师的知识结构:系统的马列主义基础理论;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丰富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5.教师应具备的能力结构:组织教学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开拓创新能力;自我调控能力;教育研究能力。6.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基本要求:逻辑性、情感性、规范性、科学性、

9、启发性、教育性。论述题结合你对教师职业的理解,谈谈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新型教师提示:从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教育观念和心理道德素质等角度回答。第四章学生1学生的基本属性主要包括:(1) 学生是社会的人,又是自然的人(2)学生是未成熟的人,又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2) 学生是接受教育的人,又是自觉能动的人2、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身心发作的顺序性和阶段性;稳定性和可变性;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论述题:1从经验的角度来说,有的人认为棍棒之下出孝子,不严格管教孩子就会变坏,而有的人则认为树大自然直,等扫孩子长大了小时候的毛病就慢慢自己改正了。同样在学校中老师也有类似的相反观点,

10、因此有的老师是铁腕式管理学生,而有的是放任式管理,信奉无为而治,你认为那一种观点正确?提示;利用几种相反的学生观金相比较分析其各自的优缺点,并得出应该具备怎样的现代学生观。主要可结合卢梭的自然观、杜威的儿童中心观和赫尔巴特的烈性观分析,见课本105-110页。2. 结合你自己的成长经历,谈谈教育应如何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根据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根据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适时而教;根据身心发展的稳定性,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既求稳又善变;根据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因材施教。第五章师生关系1简述师生关系的主要内容及其含义(1)教

11、育关系:教育教学活动中为实现教育任务而建立的一种工作关系(2)人际关系:建立在师生作为普通人基础上的,目标是指向于满足教师和学生的交往需要(3)社会关系:教师作为成人社会的代表和学生作为未成年的社会成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代际关系、道德关系及组织角色关系等(4)心理关系:师生为了维护和发展教育关系而构成的内在关系,主要包括认知关系和情感关系2影响师生关系建构的因素?(1)教师方面:教育观念;领导方式和智慧;个性特征(2)学生方面(3)社会及学校环境方面3和谐师生关系的标准和特征。1教育关系 教学相长2人际关系 尊师爱生3社会关系 民主平等4心理关系 宽容理解论述1 如何理解师生关系的定义及其

12、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师生关系的定义:师生关系史是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各种各样的相应关系,这种关系是师生为实现教育目的,以各种身份和地位通过各种活动和接触形成的多层次的复杂关系体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师生关系的作用:(1)和谐师生关系是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条件(2)和谐师生关系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3)和谐师生关系促进学校发展2结合你个观察和经历,谈谈不良师生关系的表现要点:疏远与冷漠 ;实用与功利;对立与冲突3和谐师生关系对教师的要求 要点: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关爱 尊重和信任学生;采用公平民主的教育方式;主动和学生交往,善于做教育沟通;提高自我修养,以人格塑造人格第六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

13、 简述原始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1)教育寓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之中;(2)有性别差异,根源在于分工;(3)教育具有全民性;(4)教育以传授劳动经验和生活经验为内容,形式简单。2、 简述奴隶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1学校教育从社会母体中分化出来2教育有了阶级性3学校教育开始与生产劳动相脱离3、 简述封建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1封建教育制度逐渐形成2学校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3学校教育依然同生产劳动相分离4、 简述资本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1教育目的具有二重性2学校教育制度日趋完善3学校教育同生产劳动从分离到逐步结合5、 简述社会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1社会主义教育是为全体人民服务的;2实施德、智、体、美全面发

14、展的教育;3教育同生产劳动紧密结合。论述题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当代我国基础教育的历史使命。(要点):1在价值取向上,坚持以人为本2在发展方针上,把普及作为重点3在培养目标上,着力于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4在资源配置上,突出各级政府的主体地位5在管理规范上,要强调统一性第七章教育的基本规律 1简述生产力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制定。3)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课程设置。(4)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的改进。2简述教育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教育不仅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反过来,它对社会生产力

15、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这种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教育是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的主要条件。(2)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3)教育通过转化和应用科学技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宗之,教育对生产力的反作用,既表现在生产的精神潜力方面,也表现在劳动力再生产方面,它简洁或直接的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3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决定作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的制定。(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总之,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具有直接的,持久的,稳定的制约性,这种制约性是本质的,客观的,是教育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因。4简述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一定性质的教育决定于其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但它并非消极的反应政治,经济制度。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又具有积极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主要变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通过传播和灌输一定的社会意识,使受教育者在维护和巩固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中发挥积极作用。(2)学校教育培养大量的统治人才,直接作用于政治经济制度。(3)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来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5简述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概括而言,不外乎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生活环境两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