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钢集团钢铁企业季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王青海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7542163 上传时间:2024-03-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首钢集团钢铁企业季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王青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在首钢集团钢铁企业季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王青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在首钢集团钢铁企业季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王青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在首钢集团钢铁企业季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王青海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在首钢集团钢铁企业季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王青海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首钢集团钢铁企业季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王青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首钢集团钢铁企业季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王青海(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首钢集团钢铁企业季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王青海 (2011年4月19日)同志们:这次钢铁企业季度工作会议,就是针对外部市场和首钢生产经营面临的严峻形势,总结分析一季度工作,肯定成绩,深入查找差距、进一步完善措施,做好后九个月特别是二季度各项工作。在这次会上,8个单位认真总结了一季度工作,特别是结合内外部市场变化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并从自身查找问题,与对标企业进行了深入对比找差,摆出了问题,分析了原因,提出了下一步工作思路、目标和措施。希望各单位在这次会议的基础上,并根据两位专家特别是李世俊同志对钢铁行业形势的分析和建议,进一步加强分析对比,找准工作着力点和努力方向,深挖内部潜力,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

2、,确保二季度集团钢铁业有一个新的突破。下面,我讲三个问题。一、关于一季度钢铁业运行情况总体上看,一季度钢铁业运行的主要特点是:1.生产基本保持顺稳。全集团完成生铁722.7万吨,钢712.6万吨,钢材659.2万吨,同口径(扣除北京停产)分别增长16%、16.9%和22.8%。其中,“三地”高炉利用系数和焦炭负荷同比有较大进步,完成生铁265万吨,钢263万吨,分别增产42.2万吨和45.2万吨,钢材完成242万吨。总体上“三地”运行平稳,总体指标好于去年同期,但京唐1号高炉不顺,使成本增加。通过积极组织攻关,3月份基本达到了正常水平。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有所进步。入炉焦炭:迁钢完成347.3

3、千克,首秦358.7千克,同比分别降低29.5千克和90.8千克;钢铁料消耗:迁钢1105.1千克,首秦1085.7千克,同比分别降低0.2千克和14.5千克;综合成材率,迁钢97.2%,首秦89.3%,同比分别提高0.1和0.5个百分点;吨钢综合能耗:迁钢528千克,首秦589.3千克,同比分别降低34.5千克和72.5千克。3.产品开发取得新进展。“三地”拳头产品超额完成计划任务,其中热轧完成193万吨,超计划7.8万吨,冷轧完成54.7万吨,超计划2.1万吨。“三地”确定的10项重点产品和重点规格产品同比大幅度增加。全季生产冷轧汽车板23.6万吨,同比增加13万吨,家电板20.3万吨,增

4、加12.6万吨,耐候钢27万吨,增加21.3万吨。为全面提升汽车板的档次,重点推进了连退高强钢、热镀锌汽车板和GA汽车板的开发,并深入开展全流程工艺技术攻关工作,组织了合金化镀锌板、高强钢、超低碳含磷高强钢、超低碳BH钢四大类,共计10个牌号的新品种试制。通过努力,汽车板品种结构不断优化,其中IF钢完成17.1万吨,占72%,高强钢完成1.4万吨,占6%,镀锌汽车板完成1.4万吨,占6%(这也是衡量面向高端汽车用户的一个标志,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经过迁钢、首秦产销研团队的共同努力,重点规格产品完成21.3万吨,增加16.9万吨,增长3.8倍,首秦特厚板、迁钢薄规格热卷分别生产10.5万吨和1

5、0.8万吨,分别增长1.6倍和24倍。电工钢生产实现了新突破,S30月产达万吨以上,实现了商业供货的能力;S60月产达千吨以上,实现了批量生产;高端电工钢产品进行了小批量试制,为迁钢全面推进电工钢建立完成生产线奠定了坚实基础。4.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针对一季度市场变化,加强精细化管理,加快产品开发和结构调整,加大降成本工作力度,一季度通过调整产品结构实现增效2.1亿元,超计划2621万元,同比增加8955万元;降低成本4.8亿元,比计划多降0.6亿元,同比提高13.6个百分点(一季度“三地”钢铁业虽然完成了季度降成本计划,但低于年计划季度平均水平)。5.联合重组企业技术改造、生产经营和产

6、品研发取得新成绩。水钢公司生产和技术改造同步推进,面对年初冰冻天气对运输的影响,全力抓好各环节工作,生产水平逐月提升。今年重点项目二炼钢3号转炉连铸工程于3月9日热负荷试车成功,较合同工期提前21天;设计能力为200万吨的4号高炉于3月29日按期点火开炉,标志着水钢炼铁、炼钢工序500万吨产能已基本形成;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高性能82B盘条研发与产业化”通过了专家验收。长钢公司把挖潜增效活动渗透到各个环节,生铁和钢产量同比提高11%以上,65吨转炉、9号高炉TRT余压发电等技改项目相继投产,加大资源开发力度也取得成效。贵钢公司的产品产量和营业收入同比大幅度增长,完成了国家科技支撑项目“

7、高铁用弹簧钢”的审核验收,开发了模具钢、高铁动车组电机转轴用钢、矿用工字钢、轴承管等新产品;加快推进新区建设,已完成场平土石方及回填工作量的70%。首黔公司200万吨焦化项目,场平工程按节点要求完成了基础施工。通钢公司3月份的生铁产量创出好水平,并实现了当月扭亏为盈,冷轧无取向硅钢实现了小批量生产,开发了两大系列特厚壁油套管,为品种钢生产比例达到50%的目标奠定了基础。伊犁钢铁公司实现首季开门红,钢产量和铁精粉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倍和1.5倍,并抓住市场机遇,合理调配资源,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5倍。 从全集团看,一季度非钢子公司、独立单位盈利11.7亿元,改制企业盈利1.4亿元, 全集团实现利润

8、7.5亿元。从钢铁业看,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看到,尽管技术指标、降低成本、产品开发都有进步,好于去年一季度水平,但整体效益仍不理想。一季度钢铁业亏损3.6亿元,其中“三地”亏损2.5亿元,联合重组企业合计亏损1.1亿元。分单位看,迁钢、伊钢实现盈利,有些单位超额完成减亏计划,通钢、首秦3月当月实现盈利。分析亏损的原因,有外部因素影响。一是国家采取抑制通胀的财政金融政策,对钢材市场产生较大影响。与年计划比较,一季度首钢“三地”外销钢材价格提高增利4.1亿元,相当于吨材价格提高了173元;进口矿涨价减利7.2亿元,国内原燃料涨价减利2.5亿元,这两项合计相当于吨材成本提高407元,不利因素明

9、显大于有利因素,增减利相抵后,净减利5.6亿元。二是钢铁产能过大的影响。由于目前我国钢铁产能实际已超过7亿吨,加上进口矿垄断,钢铁业生产处于困境中。一方面,钢材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不确定因素很多,一季度钢铁价格的上涨主要受成本驱动,需求很难支撑;另一方面,正是由于钢铁产能大,对上游资源的需求量也大,矿石、焦炭的主要原燃料价格很难下降。这是我们在较长时间必须面对的形势。从内部看,我们自己的工作也没有到位,我们自身的问题同样不容忽视。4月6日,总公司召开党政联席会对一季度“三地”钢铁业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从计财部的分析看,首钢钢铁业与行业先进企业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一是原燃料采购结构和成本价格还有

10、很大的优化空间;二是制造成本与先进企业比存在一定差距;三是由于一些新产品处于投产初期,浇次少、带出品多等,产品开发成本较高,一些高效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尚未打通;四是整体协同能力没有达到应有水平,适应市场变化的协同机制还需要完善。北京钢铁主流程已停产,钢铁企业分布于各地,产销研协同能力有待加强。比如炼铁制造成本,按照迁钢、首秦的采购价格计算,迁钢比宝钢高254元,首秦比宝钢高256元,主要是消耗指标和采购价格高。按照一季度迁钢和首秦生铁产量265万吨计算,取差距最小值254元计算,生铁总成本就比宝钢高出6.7亿元。仅这一项就比外部市场减利影响5.6亿元大的多。炼钢成本,同价比较,迁钢钢坯综合成本比

11、鞍钢高95元,X70管线钢比武钢高31元,首秦这两项分别高83元和283元。取一个中位数90元计算,我们的炼钢成本就比鞍钢高出近2.4亿元。以上是成本比较的结果。再看看价格。“三地”钢材综合售价,首钢比宝钢低1466元,比鞍钢低25元,比武钢低421元。按照计财部提供的12月数据,钢材单利首钢亏损236元,宝钢盈利392元,鞍钢亏损74元,武钢盈利195元。我们的盈利水平比宝钢低628元,比武钢低431元,比鞍钢低162元。我们开发新产品的成本比别人高,价格比别人低,吨材盈利能力有很大差距。我们的采购成本也有降低的空间。与行业平均水平比较,首钢“三地”喷吹煤采购价格高20元,冶金焦高164元,

12、地方粉高124元,废钢平均高259元。按照一季度采购量计算,按行业平均水平衡量,这一块影响成本就超过1亿元。另外,我们在新产品开发中,产生的几万吨带出品,对效益的影响也很大。我们有些产品本来是按照较高等级生产的,但由于带出品多,只能按较低等级的产品出售,成本升高了,价格却降低了。以上情况使“三地”钢铁业整体处于亏损状态;各联合重组企业做了大量工作,比计划减亏,有的3月份扭亏,但整体仍亏损。我们必须认真分析一季度工作,既要看到成绩,坚定信心,又要看到面临的严峻形势,加强精细化管理、成本攻关和产品开发力度,进一步细化和完善措施,扎实工作,狠抓落实,确保二季度各项工作创出新局面。二、关于二季度工作要

13、求从上面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外部影响固然存在,关键是如何做好内部的工作。首先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外部环境的不利影响将长期存在,昨天两位专家已讲得很全面了。一方面,中国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对钢铁的需求总量仍然保持较高水平;另一方面,钢铁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的矛盾短期内难以改变。按照今年2月份全国日产量计算,年产能已突破7亿吨,钢铁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在这种严峻形势下,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危机感、责任感、紧迫感,进一步树立为生存而战、与时间赛跑的生存和发展思想,强化对比找差无止境、企业潜力挖不尽的理念,把立足点放在坚持创新驱动、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精细化管理、深挖内部潜力上,加快追赶先进企业的步伐。

14、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起步之年,做好二季度工作对于完成全年计划任务意义重大,必须扎扎实实、毫不懈怠地做好各项工作。这里提几点工作要求。1.要不断提高查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总公司党委始终强调要瞄准先进、虚心学习、潜心研究、深入查找差距,找准目标定位,定准措施,练好基本功。对标是挖潜的前提。对标首先要找准数据,对准数据,才能有的放矢,找出工作的着力点。在这方面,计财部和各专业部门要进一步下功夫,加强与各大钢厂的交流与沟通,强化指标的对比,逐项分析首钢同先进企业的差距,引领各单位深入分析,找出影响因素,提出改进措施。既要注重单个指标水平的提升,又要对各个工序之间的指标变动

15、进行系统性分析,以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要从产供销研等各环节入手,针对一季度废钢采购成本偏高、迁钢固废利用率偏低、汽车板带出品多、炼铁和炼钢制造成本高等问题,深入分析深层次原因,提出解决的措施办法,并分解落实各单位和部门的责任。对比分析要按照总公司要求做到经常化、制度化,既要学习国内先进企业,也要做好自身的纵向对比、公司内部的横向对比,加强交流研讨,开拓视野,借鉴经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整体水平的提升。2.要进一步强化成本控制。包括采购成本,也包括工序成本。要研究细化采购环节的增收节支任务,在认真分析一季度产品结构和成本效益的基础上,对二季度各类采购和进口矿品种价格数量提出明确要求;同时中

16、首公司要进行测算,按照二季度进口矿比例的变化,组织一定比例的贸易矿降低成本。在制造成本方面,我们与宝钢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消耗高。要把降低消耗、调整结构、优化工艺流程、减少多余功能作为主攻方向,在当前原燃料价格较高的情况下,降低消耗对于降低成本的意义很大。采购和消耗成本都要降。成本的形成贯穿于企业的各个环节,涉及到每个岗位、每个人,既要抓住重点任务、明确主攻方向,制定分阶段目标,努力实现新突破;又必须加强全方位、全员的成本控制,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人人为生存而战,时时、处处、事事精打细算、开源节流、厉行节约,立足本职加强管理,精心操作。要充分发挥职工的聪明才智,进一步做好群众性合理化建议、小改小革活动,以班组为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比学赶帮和劳动竞赛。3.要建立适应市场的协同机制。钢材市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变化快、波动大,这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如何适应市场特点,如何适应首钢向低成本高端高效产品转型发展的要求,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