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工厂事故案例分析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7542119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化工厂事故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新化工厂事故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新化工厂事故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新化工厂事故案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新化工厂事故案例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化工厂事故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化工厂事故案例分析(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事故案例目录第一章火灾爆炸事故案例3一、济南市某化工厂氮氢气压缩机放空管雷击着火事故3二、兴化化工公司甲醇储罐爆炸燃烧事故4三、某化工厂动火安全措施不完善引发着火事故5四、焦化项目部火灾事故6五、未按操作规定作业油罐车静电打火闪爆事故7六、工艺措施未落实火灾事故7七、西安某化工厂液化气球罐火灾爆炸事故9八、山西某化工厂压力容器爆炸事故10九、安徽某化工厂液化气槽车储罐爆炸事故11十、动火前检查欠详作业中爆炸伤人事故11十一、违反操作规程加热炉炉膛爆炸事故12十二、化验室色谱仪爆炸事故13第二章中毒事故案例14一、山东滨化集团化工公司氮气窒息事故14二、莘县化肥有限责任公司液氨泄漏事故15三、制

2、度不执行入罐作业酿事故16四、苯加氢非芳烃地下池中毒事故17第三章高空坠落事故案例19一、甲醇厂高处坠落事故19二、焦化二期员工违章作业导致高处坠落事故20第四章交通事故案例21一、红四煤矿交通安全事故21二、集团公司车辆交通事故21第五章人身伤害事故案例22一、焦化厂人身伤害事故22二、手持电动工具伤人事故23三、未按规定办理票证受限空间作业伤人未遂事故24四、工艺、安全措施未落实伤人(烫伤)事故25五、静电着火人身伤害事故26六、吊装作业致人伤残事故26第六章触电事故案例27一、十建公司触电事故27二、低级违章作业造成触电死亡事故29三、焊工替电工安装灯具致人死亡事故30第七章生产事故案例

3、31一、操作不当致分馏塔冲塔事故31二、缺乏责任心致蒸汽窜油事故31三、操作不当气压机跳车事故32四、未按规程操作险酿生产事故32五、仪表失灵催化装置切进料事故33六、操作不当预处理、气分装置停车事故33七、责任心缺失成品油窜油事故34八、催化装置切进料事故35目的:安全是生命之本,安全是幸福之源,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正常生产的最大保障。在企业生产过程中,每位员工都要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为了加强催化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并对各级管理人员及员工起到警示教育作用。安全科对种类事故案例进行了汇编。希望各单位以此作为安全教育培训教材,认真组织员工学习,从而进一步提高全员对安全的重视程度

4、,汲取事故教训,杜绝“三违”,遵章守纪,举一反三,查找内部和自身的问题,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关注健康、保护自己、爱护他人”的安全理念,从血淋淋的事故教训中深刻反省自己,警示自己,检视不足,发现问题,排除隐患。#第一章:火灾爆炸事故案例一、济南市某化工厂氮氢气压缩机放空管雷击着火事故1、事故经过2004年8月26日9时,正值雷雨天气,厂内设备运行正常。忽然一声雷鸣过后,厂内巡视检查工人发现厂区内8号氮氢气压缩机放空管着火。在通知厂领导的同时,立即向厂消防救援队报警。厂消防救援

5、队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着火现场,在消防救援队和闻讯赶来的厂干部及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扑灭了着火,没有酿成重大火灾,避免了更大的损失。2、事故原因(1)氮氢气压缩机各级放空用截止阀,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磨损严重,没能及时发现进行维修和更换,造成个别放空截止阀内漏严重,使氮氢气通过放空管进入大气遭遇雷击而发生着火事故。(2)氮氢气压缩机各级油水分离器在排放油水时,所排出的油水都进入到集油器内,而集油器放空管连接到放空总管上。操作工人在进行排放油水的过程中,没能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使氮氢气进入集油器后随放空管进入大气。在排放过程中遭遇雷击而发生着火事故。(3)由于放空管没有单独的避雷设施而遭受雷击也是此

6、次着火事故的重要原因。由于该厂采取的避雷措施是在压缩机厂房上安装避雷带,而放空管的高度超过了避雷带,其它的避雷针又不能覆盖放空管,因此引发此次着火事故。3、防范措施上述分析肯定了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大量的可燃气体氮氢气进入大气,以及防雷措施不合理造成的,因此针对这次着火事故提出了如下具体的防治措施:(1)对氮氢气压缩机各级放空用截止阀进行定期检验,磨损严重的应及时进行维修或者更换新的截止阀。从而避免因阀门内漏使氮氢气进入大气造成事故。(2)加强巡回检查,确保油水分离器的排放操作按规定进行,严格按其排放时间操作。(3)按标准正确设置避雷装置。这次事故发生后,厂内技术人员按防雷的基本措施对全厂内的

7、避雷装置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对防雷的薄弱环节进行了改造,增设了高性能的避雷器,并进行了合理布置,确保同类事故不再发生。二、兴化化工公司甲醇储罐爆炸燃烧事故1、事故经过2008年7月30日,兴化化工公司委托湖北省宜都市昌业锅炉设备安装公司(施工资质已过期)进行储罐的二氧化碳管道安装工作。该安装公司在处于生产状况下的甲醇罐区违规将精甲醇C储罐顶部备用短接打开,与二氧化碳管道进行连接配管,管道另一端则延伸至罐外下部,造成罐体内部通过管道与大气直接连通,致使空气进入罐内,与甲醇蒸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8月2日上午,因气温较高,罐内爆炸性混合气体通过配管外泄,使罐内、管道及管口区域充斥爆炸性混合气体,

8、由于精甲醇C罐旁边进行电焊等动火作业(据初步调查,动火作业未办理动火证),引起管口区域爆炸性混合气体燃烧,并通过连通管道引发罐内爆炸性混合气体爆炸,罐底部被冲开,大量甲醇外泄、燃烧,使附近地势较底处储罐先后被烈火加热,罐内甲醇剧烈汽化,又使5个储罐(4个精甲醇储罐,1个杂醇油储罐)相继发生爆炸燃烧。2、事故原因(1)施工单位缺乏化工安全的基本知识,施工中严重违规违章作业。施工人员在未对储罐进行必要的安全处置的情况下,违规将精甲醇C罐顶部备用短接打开与二氧化碳管道进行连接配管,造成罐体内部通过管道与大气直接连通。同时又严重违规违章在罐旁进行电焊等动火作业,没有严格履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动火作业审批程

9、序,最终引发事故。(2)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对施工作业管理不到位,在施工单位资质已过期的情况下,企业仍委托其进行施工作业;对外来施工单位的管理、监督不到位,现场管理混乱,生产、施工交叉作业没有统一的指挥、协调,危险区域内的施工作业现场无任何安全措施,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对施工单位的违规违章行为熟视无睹,未及时制止、纠正;对外来施工单位的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施工人员不清楚作业场所危害的基本安全知识。3、防范措施(1)切实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场所施工作业的安全监管,作业现场安全措施不到位、作业人员不清楚作业现场危害以及存在严重违规违章行为的施工作业要立即责令停工整顿并进行处罚。(2)督

10、促、监督企业加强对外来施工单位的管理,确保企业对外来施工单位的教育培训到位;危险区域施工现场的管理、监督到位;交叉作业的统一管理到位;动火、入罐、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等危险作业的票证管理制度落实到位;危险区域施工作业的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对管理措施不到位的企业,要责令停止建设,并给予处罚。(3)各级安监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危险化学品企业的监管,确保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和百日督查专项行动的各项要求落实到位,确保安全监管主体责任落实到位。(4)企业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增强员工安全意识,安全知识,以及应急能力。(5)加强对外来施工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选择有资质的施工单位来进行施工工作,

11、严格外来施工单位资质审查。三、某化工厂动火安全措施不完善引发着火事故1、事故经过X厂3#气柜于1992年5月8日停用大修。在施工作业前已对气柜内可燃介质作了氮气置换十天(兼置换水槽水二次),8月6日,拆开DN500进口阀,从该处给蒸汽吹扫(并用水垫油流出),三天后停蒸汽,交检修进行防腐和其他项目施工作业。8月25同上午又拆开DN600阀门,并清扫干净积存物。16:30分用蒸汽从DN500法兰处再吹扫,同时用水垫油流出。8月26日上午8:30分,会同检修公司、油厂安全处、车间有关人员到现场研究进出口方箱打开清扫动火措施,根据现场情况研究决定:垫出来的少量油及聚丙烯粉末要清扫干净;动火时继续用水冲

12、洗,并加蒸汽掩护。措施落实后,l4:30分施工人员边入现场,15:30分正式动火,先在方箱南边用火焊割开一个200的孔,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情况。15:38分,当用火焊在方箱北边开孔时,箱内着火,监护人和现场的车间安全员用蒸汽及灭火器灭火,未能扑灭,即通知消防队,消防人员于16:20分将火扑灭。火灾烧坏导气管、方箱防腐层及气柜壁、气柜顶部分防腐层。2、事故原因(1)方箱内仍有凝缩油,在没有确认方箱内是否存在可燃物的情况下未做气体分析违章动火。(2)方箱设计、制造不合理,没有任何开口可以清理箱内积存物;对气柜防腐层、方箱内积存物分析不够;在上述特殊容器特殊条件下动火,采取的措施不够完善。3、防范措施

13、(1)气柜、方箱要置换合格,沉积物要清扫干净,动火前必须采样气体分析合格。(2)导气管口要用石棉布盖住,减少导气管抽力。(3)动火前先往方箱内灌一层泡沫或通入蒸汽掩护。(4)动火时,气缸内和气柜顶不能站人。(5)必须设置专人监护动火作业。(6)在特殊容器特殊条件下动火,要申请消防中心派消防车监护。四、焦化项目部火灾事故1、事故经过2012年11月10日下午,焦化项目施工单位山西省工业设备安装公司王小东班组在脱硫再生塔高空20米处进行电焊作业过程中,焊渣将脱硫再生塔底部的废弃塑料填充物引燃产生明火。焦化项目部炼焦车间副主任杨昭君发现后立即使用灭火器灭火,同时向集团公司保卫消防部报警。接到报警后,

14、保卫消防部立即安排消防救护车前往事故现场。消防车到达火灾现场后,火势已经得到有效控制。消防人员采取砂土掩埋的办法将剩余明火扑灭,并及时转移了剩余塑料填充物。17时左右完全扑灭。此次火灾对周围施工线路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影响了整体工程进度。经查,塑料填充物为江西萍乡新安工业责任有限公司施工后遗留。2、事故原因(1)直接原因:经现场勘查及询问当班工作人员综合分析,此次火灾事故是由于山西省工业设备安装公司施工人员在脱硫再生塔电焊作业时,电焊渣掉落在废弃塑料填充物上将其引燃。(2)间接原因:焦化项目施工单位江西萍乡新安工业责任有限公司施工结束后,未及时清理遗留塑料充填物,为火灾事故埋下了安全隐患。露天作业环境下,施工现场废弃的建筑材料多为易燃材料,遇到明火后极易引起火灾。施工单位未制定现场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现场无安全监护人员,作业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未能发现并及时排除事故隐患。作业现场消防设施配备不合理,在火灾发生初期不能够使用灭火器材对火灾进行有效控制。3、防范措施(1)加强现场作业的管理,通过安全培训教育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2)对特殊作业要落实各项安全措施。严格按“四不动火”原则执行。(3)各级管理人员加强现场的巡查,加大违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