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气织机主要织疵形成原因及解决办法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7526968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喷气织机主要织疵形成原因及解决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喷气织机主要织疵形成原因及解决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喷气织机主要织疵形成原因及解决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喷气织机主要织疵形成原因及解决办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喷气织机主要织疵形成原因及解决办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喷气织机主要织疵形成原因及解决办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喷气织机主要织疵形成原因及解决办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喷气织机主要织疵形成原因及解决办法喷气织机, 办法, 形成, 解决一、:断纬(一)机械方面1:纱尖缠结或弯曲型断纬 在织物右侧布边的纬纱尖端处,有轻微的缠结或弯曲,形成短纬,产生停 台。A:形成原因(1)右侧布边的边纱、绞边纱、假边纱松弛或经纱纱疵、飞花附着等原因 造成开口不清。(2)主喷嘴压力太高,或安装不标准。(3)主喷嘴喷气时间和电磁针作用时间配合不当。(4)电磁针的高度和位置不标准。(5)压缩空气管道漏气。(6)辅助喷嘴压力过低,高度和角度不合适。(7)左侧剪刀不锋利。(8)左侧布边经纱松驰。(9)筘面不清洁,有飞花、杂物附着。(10)电磁阀工作不良。B:消除方法(1)加大经纱张力或去

2、除纱疵、飞花附着。(2)降低主喷嘴压力或调整主喷嘴压力位置。(3)提前或延迟电磁针的开发时间,并将主喷嘴喷气时间提前或延迟至适当时间。(4)按定时标准和安装规格进行检查,调整电磁针。(5)对压缩空气管道定期进行检查。(6)提高辅助喷嘴压力,并检查其高度和角度(根据纬纱种类而定)。(7)左侧剪刀片务必经常保持锋利。(8)绞边经纱在综丝和钢筘中的穿法要正确。(9)经常保持异形筘筘面的清洁。(10)按控制板上的测试键,如发现电磁阀停止工作,则检查电磁阀,如电 磁阀工作,但连续运转时不工作;则检查编码器。2:纬纱弯曲型断纬纬纱呈U型弯曲是由于引纬不足、开口不良和纬纱延时到达所致。使织 机产生停台或形成

3、双稀纬疵点。A:形成原因(1)主喷嘴喷气时间和电磁针作用时间不当。(2)在剪切时,纬纱从电磁针中脱出。(3)压缩空气管道漏气。(4)辅助喷嘴压力太低。(5)织机开口有故障,经纱有毛羽、大结头、飞花等纱疵。(6)开口量太小或开口时间不标准。(7)经纱碰到辅助喷嘴尖端。(8)经纱张力太小。(9)主喷嘴位置不对。B:消除方法(1)提前或延迟电磁针的开起时间,并将主喷嘴的喷气时间提前或延迟。(2)调整左剪刀、导纱器作用时间,以减小切断阻力;或适当提高剪切吹 气压力。(3)检查弯曲或漏气的机械阀和气管,进行调节或更换。(4)适当提高辅助喷嘴压力。(5)严格掌握经纱接头小于 3mm 的规定,除去大接头、羽

4、毛纱和飞花附 着等经纱疵点。(6)增加开口量,检查并调整开口时间。(7)将辅助喷嘴横移0.10.2MM,并检查辅助喷嘴头端光滑情况。( 8 )测量并增加经纱张力。( 9)用主喷嘴定规正确调节其位置。3:纬纱与左侧布边经纱绞住型断纬 开口时间与纬纱飞行时间配合不当,纬纱被左侧布边的经纱绞住,织机 产生停台或形成纬向织疵。A:形成原因( 1)电磁针时间、主喷嘴喷纱时间与开口时间配合不当。( 2)左侧布边绞边纱松弛或其它边部经纱松弛。( 3)主喷嘴安装不正确。B:消除方法( 1 )延迟纬纱脱离电磁针时间和提前开口时间。( 2)校正绞边纱和假边纱张力,或校正开口时间。 4:纬纱与经纱绞住型断纬纬纱与中

5、部经纱绞住,形成S形弯曲。主要是经纱片经纱张力不匀 或经纱附有纱疵等造成开口故障,使织机产生停台或形成双脱纬疵点。A:形成原因(1)经纱张力太小或片纱张力严重不匀。( 2)经纱纱疵(羽毛多、大结头、棉结、棉球、飞花附着等)。( 3 )开口过小。( 4)左剪刀剪纱不良。B:消除方法(1)测量并增加经纱张力,排除产生局部张力不均匀等因素。(2)去除纱疵、接头尾纱不超过 3mm。( 3 )适当增大开口高度。(4)调整左剪刀作用时间及刀片啮合量,使剪刀锋利。 (3)用主喷嘴定 规进行正确调节。5:引纬长度不匀型断纬引入织口的纬纱长短不一,出现长、短纬现象。主要是测长储纬不稳定, 引纬力不足造成的。A:

6、形成原因(1)纬纱预绕量不足。(2)电磁针的关闭时间太早。(3)主喷嘴被棉纱堵住,压力太低。(4)纬纱卷绕形状不良或卷绕硬度不适当。纬纱质量差,纱疵多,如接头、 飞花棉绒和回丝附着等。B:消除方法(1)清除飞花,检查喷气气流情况。(2)重新正确绕纱。(3)按规定方法和标准调整压力。(4)适当增加储纬器的预卷绕量。(5)延迟电磁针的关闭时间。(6)增加主喷嘴压力。(7)清除堵塞部件的棉绒。(8)更换纬纱卷绕的形式,改善纬筒硬度,大力提高纬纱质量,减少纱疵6:纱尖吹断型断纬主要是引纬的喷气压力太高或纬纱弱节形成的。A:形成原因(1)主喷嘴压力太大。(2)剪切吹气过强。(3)纬纱条干不匀,纱身细节多

7、。B:消除方法(1)降低主喷嘴压力。(2)减小剪切吹气压力。(3)更换纬纱,采取措施提高纬纱质量。7:纬纱中间吹断型断纬 引纬力太强,作用时间太长或纬纱细节在布幅宽度范围内被吹断,使织 机产生停台或形成双稀疵点。A:形成原因(1)纬纱释放角太小。(2)主辅喷嘴压力太高,开度(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太大,辅助嘴喷射角 度太大。(3)纬纱有细节弱纱。B:消除方法(1)适当增大释放角。(2)降低主辅喷嘴压力,并检查纬纱飞行曲线,减小开度(开始和结束的 时间),避免过度喷气,减小辅助嘴喷射角度。(3)调换纬纱,提高纬纱质量。8:纬纱在储纬侧断裂型断纬 在纬纱释放停止过程中,因引纬力量太强或纬纱有细节弱纱而

8、产生。 其形成原因和消除方法同6。9:剪切失误型断纬 剪切失误型断纬是主喷嘴侧纬纱在引纬后,打纬前未曾剪断而形成。A:形成原因(1)剪刀刀片布锋利,啮合不良。发表于 2010.1.6 21:48 | 只看该作者(2)剪刀安装位置不良,剪切时间不标准。(3)剪切吹气压力过低。(4)纬纱到达对侧较迟。B:消除方法(1)按周期研磨刀片,并调节啮合良。(2)根据剪刀安装规格校正位置,并调整时间。(3)适当减小减切吹气压力。(4)增加主辅喷嘴压力,延长辅助嘴喷气时间。 10:失误停台纬纱达到正常,但由于纬纱飞行不正常、绞边纱、捕纬边纱、电气故障 等原因,误发无纬纱到达信号,导致停机。A:形成原因(1)纬

9、纱进入捕纬边纱不正常。(2)右侧绞边纱松驰。(3)纬纱到达探头的形态或位置不正。(4)探纬头电缆有问题,或探头的钢口反射区表面不清洁。(5)探纬头灵敏度差,探测板有故障。(6)探纬头与钢筘间隙不合适。(7)异形筘筘齿振动。B:消除方法(1)调节喷嘴位置,清除棉绒,解决纬纱松弛问题。(2)调整边纱张力,使边纱穿筘符合规格。(3)调节最后一组辅助喷嘴的角度,并保持与探纬头WWF1的距离为50mm 左右。(4)及时更换有故障的探纬器,并经常保持探头与钢筘的清洁。(5)检查纬纱探测器的灵敏度,使其不空关车。同时检查并更换纬探板。(6)根据安装规格要求调整探纬头与钢筘的间隙。7)在钢筘上粘上黑带子,既可

10、减小筘齿的振动,又可防止钢筘喷射气流的扩散。(二)其它方面1:原纱质量的要求(1) 纱线断裂强度。(2) 原纱条干CV值及粗结、细节、棉结数的要求。( 3 )对克拉斯玛特数值的要求。(4) 纬纱的毛羽H值的水平。2:半制品质量要求( 1 )络筒质量。( 2)整经质量。( 3)浆纱质量。( 4)穿筘及接经质量。 二:烂边、松边、豁边、毛边 1:烂边:绞边经纱未按组织要求与纬纱交织,致使边经纱脱出毛边之外产生的疵点。2:松边:绞边经纱虽与纬纱交织,但交织松散,使边部经纱向外滑移。 3:豁边:边经纱与纬纱交织不紧,致使边经纱滑脱的疵点。 4:毛边:废边纬纱不剪,或剪纱过长的疵点。(一)烂边、松边、豁

11、边A:形成原因 1:绞边纱传感器故障,绞边纱断头或用完时,不停车,造成烂边。2:绞边纱张力大小不适宜,造成烂边或松边。 3:边剪剪破布边,形成豁边。4:边部经纱、绞边纱等穿筘不在位时,也会造成松边。 5:边撑刺角度选择不合理,也会造成松边。 6:经轴的两边经纱松,也会造成松边。B:消除方法 1:定期检查绞边传感器,上轴后将绞边纱换成满筒。品种翻改时,选用合 适规格的绞边纱,提高绞边筒子的卷绕质量,以减少断头。 2:清洁机台或检修时,防止飞花或回丝缠绕在边经纱、绞边纱上。挡车工 要认真检查,及时清除。3:调整好绞边纱张力和时间。 4:更换绞边纱筒时,应细心操作,防止穿错。 5:调整合理的边撑刺角

12、度。6:在整经浆纱时,经轴两边的经纱要比地经纱稍加大一点张力。 (二)毛边A:形成原因1:右侧剪刀不剪纱,或剪刀位置调整不当,剪纱后边纱太长。2:废边纱张力不足,或个别未穿入综丝,对纬纱握持力不够,致使余留纬 纱位置失控,形成毛边。3:废边纱穿筘位置不当,不能准确捕住纬纱,使个别纬纱漏剪,形成间隙 性毛边。4:最后一组辅助喷嘴角度、时间不准,影响送出纬纱长度,亦会造成毛边。 5:废边纱太细、太光滑,使废边纱绞经张力不足,亦会造成毛边。B:消除方法1:加强检查维修,经常保持剪刀作用良好。2:挡车工交接班,应加强检查废边纱张力机穿综、穿筘情况,以保持穿筘 正确。3:废边纱断裂或用完调换时,应细心操

13、作,正确穿筘位置,一般距探纬头 WW1 3mm 左右。4:调整好最后一组辅助喷嘴角度和时间。三:纬缩 喷气引纬的纬纱,在张力交下的情况下,扭结织入布内或起圈显于布内的 称纬缩。喷气纬缩在布面上的分布可分为左侧布边纬缩、右侧布边纬缩和全幅性纬 缩三种类型。(一)三种类型纬缩产生的共性原因A:形成原因1:挡车工操作不良,开车勾纱放手太早,开车不钩纱或虽钩纱但未拉直, 都会造成扭结纬缩。2:羽毛纱、大结头等经纱纱疵,使综前开口不清,影响引纬喷射张力,纬 纱扭曲在布边两侧或中央,形成连续出现经向一条纬缩。 3:纬纱纱筒上有扭结纱圈存在。 4:纬纱捻度过大,捻度不匀,或定捻稳定率差,均可造成扭结或毛圈纬

14、缩 5:空压机系统供气不足,或机台气压太低时,大面积机台出现起圈纬缩, 或单机台出现起圈纬缩。B:消除方法1:挡车工操作务必标准化,并熟悉车性。2:提高织物经纱质量,挡车工及时处理织轴纱疵。3:认真执行络筒操作法,减少扭结起圈产生。4:及时更换不良筒子,并优选纬纱捻度,降低捻度CV值,对涤面纱务必经过定捻处理。5:保证空压机运转正常,供气压力稳定,气阀开关位置正常,气源充足。定期做好空气过滤器的清洁工作,保证无污垢阻塞,机台供气正常,防止漏气。择比较适宜 的废边纱品种和线密度。(二)三种类型纬缩产生的非共性原因A:形成原因1:左侧布边纬缩(1)主喷嘴电磁阀调节不当,如气压过大,开启时间过长,使

15、纬纱在左侧 送入量过多,张力偏小,形成起圈或扭结纬缩。(2)剪切时间过早。在纬纱仍承受张力的情况下,剪到过早剪切,使纬纱 弹入梭口,形成纬缩。2:右侧布边纬缩 (1)右侧引纬力不足。随着引入梭口的纬纱长度增加,牵引纬纱的载体气 流应随之增强,即在右侧的引纬气流应强于左侧和中部,否则,不能保证纬纱到位和拉直纬纱,会形成纬缩。(2)主喷嘴压力太高,纬纱前端到位后,纬纱仍向左侧布边飞行,使右侧 纬纱张力减小,形成纬缩。(3)右侧废边回丝太长,纬纱反弹入织口。(4)引纬时间太早。梭口尚未形成至足够高度,引纬即开始,纬纱头端扭 结,飞行至右侧后仍无法拉直。3:全幅性纬缩 (1)气流引纬力不足。引纬过程中,除要求纬纱按工艺设定时间到达规定 位置外,还要求给纬纱以足够的张力,使其伸直,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