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专题3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 3.2 离子键 离子晶体练习 苏教版选修3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7525265 上传时间:2023-10-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 专题3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 3.2 离子键 离子晶体练习 苏教版选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中化学 专题3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 3.2 离子键 离子晶体练习 苏教版选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中化学 专题3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 3.2 离子键 离子晶体练习 苏教版选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高中化学 专题3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 3.2 离子键 离子晶体练习 苏教版选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高中化学 专题3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 3.2 离子键 离子晶体练习 苏教版选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 专题3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 3.2 离子键 离子晶体练习 苏教版选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 专题3 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 3.2 离子键 离子晶体练习 苏教版选修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2离子键 离子晶体一、选择题1.(2015宜昌高二检测)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钠原子和氯原子作用生成NaCl后,其结构的稳定性增强B.在氯化钠晶体中,除氯离子和钠离子的静电吸引作用外,还存在电子与电子、原子核与原子核之间的排斥作用C.任何离子键在形成的过程中必定有电子的得与失D.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后,体系能量降低【解析】选C。活泼的金属元素原子和活泼的非金属元素原子之间形成离子化合物,阳离子和阴离子均达到稳定结构,这样体系的能量降低,其结构的稳定性增强,故A、D正确。离子键的形成只有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并不一定发生电子的得与失,如Na+与OH-结合成NaOH。【补偿训练】为了确

2、定SbCl3、SbCl5、SnCl4是否为离子化合物,可以进行下列实验,其中合理、可靠的是()A.观察常温下的状态,SbCl5是苍黄色液体,SnCl4为无色液体。结论:SbCl5和SnCl4都是离子化合物B.测定SbCl3、SbCl5、SnCl4的熔点依次为73.5、2.8、-33。结论:SbCl3、SbCl5、SnCl4都不是离子化合物C.将SbCl3、SbCl5、SnCl4溶解于水中,滴入HNO3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结论:SbCl3、SbCl5、SnCl4都是离子化合物D.测定SbCl3、SbCl5、SnCl4的水溶液的导电性,发现它们都可以导电。结论:SbCl3、SbCl

3、5、SnCl4都是离子化合物【解析】选B。离子化合物一般熔点较高,熔化后可导电;分子晶体溶于水后也可以发生电离而导电,如HCl溶于水电离产生Cl-,能与HNO3酸化的AgNO3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故A、C、D都不可靠。2.(2015四平高二检测)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能直接表示出氯化钠晶体晶格能的是()A.Na+(g)+Cl-(g)NaCl(s)HB.Na(s)+Cl2(g)NaCl(s)H1C.Na(s)Na(g)H2D.Na(g)-e-Na+(g)H3【解析】选A。1 mol气态钠离子和1 mol气态氯离子结合生成1 mol氯化钠晶体释放出的能量为氯化钠晶体的晶格能。3.(双选)下列有关

4、晶体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在NaCl晶体中,Na+的配位数为8B.在NaCl晶体中,每个晶胞平均占有4个Na+C.在CsCl晶体中,每个晶胞平均占有8个Cs+D.铜晶体为面心立方堆积,铜原子的配位数(距离一个铜原子最近的其他铜原子的个数)为12【解析】选A、C。NaCl晶体中,Na+的配位数是6,在CsCl晶体中,每个晶胞平均占有1个Cs+。【补偿训练】如图,在氯化钠晶胞中,与每个Na+等距离且最近的几个Cl-所围成的立体构型为()A.十二面体B.正八面体C.正六面体D.正四面体【解析】选B。选取晶胞中心的钠离子为标准,可以看到,与其等距离且最近的几个Cl-所围成的是正八面体。4.下列说法

5、正确的是()A.离子键就是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引力B.所有金属与所有非金属原子之间都能形成离子键C.在AlCl3中Al3+与Cl-间存在离子键,三个氯离子间不存在离子键D.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解析】选D。A中应为静电作用;B中某些金属与非金属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AlCl3是共价化合物,不存在离子键。5.(2015淮安高二检测)下列性质适合于离子晶体的是()熔点1 070,易溶于水,水溶液能导电熔点10.31,液态不导电,水溶液能导电能溶于CS2,熔点112.8,沸点444.6熔点97.81,质软,导电,密度0.97 gcm-3熔点-218,难溶于水熔点3 900,硬度

6、很大,不导电难溶于水,固体时导电,升温时导电能力减弱难溶于水,熔点高,固体不导电,熔化时导电A.B.C.D.【解析】选A。离子晶体熔融时能导电,难溶于非极性溶剂,熔点较高、质硬而脆,固体不导电,故均不符合离子晶体的特点;中熔点达3 900,硬度很大,应是原子晶体。故只有符合题意。6.有一种蓝色晶体可表示为MxFey(CN)6,经X􀆼射线研究发现,它的结构特征是Fe3+和Fe2+互相占据立方体互不相邻的顶点,而CN-位于立方体的棱上。其晶体中阴离子的最小结构单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晶体的化学式为M2Fe2(CN)6B.该晶体属于离子晶体,M呈+1价C.该晶体属于

7、离子晶体,M呈+2价D.晶体中与每个Fe3+距离最近且等距离的CN-为3个【解析】选B。由题图可推出,晶体中阴离子的最小结构单元中含Fe2+个数为4=,含Fe3+个数也为,CN-的个数为12=3,因此阴离子的化学式为Fe2(CN)6-,则该晶体的化学式只能为MFe2(CN)6,由阴、阳离子形成的晶体为离子晶体知,M的化合价为+1价,故A错,B对。由题图可看出与每个Fe3+距离最近且相等的CN-为6个。7.有下列离子晶体的空间结构示意图。图中代表阳离子M,代表阴离子N,则化学式为MN2的晶体结构为()【解析】选B。A的化学式为MN,C的化学式为MN,D的化学式为M4N。【方法规律】利用均摊法计算

8、晶胞中微粒的个数立方晶胞中,位于晶胞顶点的粒子,对晶胞的贡献为;位于晶胞棱上的粒子对晶胞的贡献为;位于面上的粒子对晶胞的贡献为;位于晶胞内的粒子属于该晶胞。8.下列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晶格能:NaClCaOC.熔点:NaINaBr D.熔、沸点:CO2NaCl【解析】选B。A项中阳离子相同,溴离子半径大于氯离子,因此NaBr的晶格能小于NaCl,A错;B项阴离子相同,镁离子半径小于钙离子,故MgO的晶格能较大,硬度较大,B正确;C项阳离子相同,溴离子半径小于碘离子,故NaBr的晶格能较大,熔点较高,C错;D项二氧化碳常温下是气体,而NaCl常温下是固体,熔、沸点较高的是NaCl,D错。9.

9、(2015湖州高二检测)食盐晶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已知食盐的密度为gcm-3,摩尔质量为Mgmol-1,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则在食盐晶体中Na+和Cl-的间距大约是()A. cm B. cmC. cm D. cm【解析】选B。食盐晶胞中含有4个Na+和4个Cl-,每个晶胞的体积为4 cm3,设食盐晶体里Na+和Cl-的间距为xcm,所以可得(2x)3=4,解得x=,则在食盐晶体中Na+和Cl-的间距大约是cm。二、非选择题10.(2015汕头高二检测)同类晶体物质熔、沸点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试分析下列两组物质熔点规律性变化的原因:A组NaClKClCsCl熔点/K1 0741 049918

10、B组NaMgAl熔点/K317923933晶体熔、沸点的高低,取决于组成晶体微粒间的作用力的大小。(1)A组是晶体,晶体微粒之间通过相连,粒子之间的作用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2)B组晶体属于晶体,外围电子数由少到多的顺序是,相应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金属键强度由小到大的顺序为。【解析】(1)A组NaCl、KCl、CsCl为同一主族的氯化物且为离子化合物,故熔点与离子键的强弱有关,离子键越弱,熔点越低。而Na+、K+、Cs+的离子半径逐渐增大,故Na+与Cl-、K+与Cl-、Cs+与Cl-的离子键逐渐减弱,NaCl、KCl、CsCl的熔点依次降低。(2)B组中Na、Mg、Al是金属晶体且价电

11、子数依次增多,离子半径逐渐减小,因此金属原子核对外层电子束缚能力越来越大,形成的金属键越来越牢固,故熔点依次升高。答案:(1)离子离子键NaClKClCsCl(2)金属NaMgMg2+Al3+NaMgAl【补偿训练】离子晶体溴化钠、氯化钠和氧化镁的核间距和晶格能(部分)如下表所示:NaBrNaClMgO离子的核间距/pm290276205晶格能/kJmol-17873 890(1)溴化钠晶体比氯化钠晶体晶格能(填“大”或“小”),主要原因是_。(2)氧化镁晶体比氯化钠晶体晶格能大,主要原因是_。(3)溴化钠、氯化钠和氧化镁晶体中,硬度最大的是。工业制取单质镁时,往往电解的是氯化镁而不是氧化镁,

12、主要原因是_。【解析】利用离子晶体中离子的核间距、离子的电荷数与晶格能的关系,对离子晶体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晶格能越大,则离子晶体越稳定,即熔、沸点越高。答案:(1)小NaBr比NaCl中离子的核间距大(2)氧化镁晶体中的阴、阳离子的电荷数绝对值大,并且半径小(3)氧化镁(MgO)氧化镁晶体比氯化镁晶体晶格能大,熔点高,电解时消耗电能大11.(2015贵阳高二检测)铜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很多领域有重要用途,如金属铜用来制造电线电缆,五水硫酸铜可用作杀菌剂。(1)Cu位于元素周期表第B族。Cu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2)上图是铜的某种氧化物的晶胞结构示意图,可确定该晶胞中阴离子的个数为。(3)Cu

13、2O的熔点比Cu2S的(填“高”或“低”),请解释原因。【解析】(2)由铜的氧化物的晶胞结构可知,氧原子有8个处于顶点位置,4个处于棱上,2个处于面上,1个处于体心,故一个晶胞中实际所拥有的氧原子个数为8+4+2+1=4。答案:(1)1s22s22p63s23p63d9(2)4(3)高Cu2O与Cu2S相比,阳离子相同、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也相同,但O2-的半径比S2-的小,所以Cu2O的晶格能更大,熔点更高12.X、Y、Z、U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四周期元素,X、Y、Z 3种元素位于同一周期,其中基态Y原子的2p轨道处于半充满状态,Y和Z的单质可以通过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大量制得,且XZ2与Y2Z

14、分子中含有的电子数相同。含U的化合物的焰色为紫色。试回答下列问题:(1)U单质的原子堆积方式为,Y的价电子排布式为。(2)化合物甲由Z、U两元素组成,其晶胞如图所示。甲的化学式为。下列有关该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选填选项字母)。A.每个晶胞中含有14个U+和13个B.晶体中每个U+周围距离最近的U+有6个C.该晶体属于离子晶体甲的密度为agcm-3,则晶胞的体积是m3(只要求列出计算式,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用NA表示)。【解析】Y和Z的单质可以通过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大量制得,且基态Y原子的2p轨道处于半充满状态,则Y、Z分别为N和O;XZ2与Y2Z分子中含有的电子数相同,则X为C;含U的化合物的焰色为紫色,则U为K。(1)金属钾的晶体堆积方式为体心立方堆积。N的价电子排布式为2s22p3。(2)K+位于晶胞的顶点和面心,则晶胞中含有K+的个数为8+6=4个,位于棱和体心位置,则晶胞中含有的个数为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