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教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7519059 上传时间:2023-11-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筝》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风筝》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风筝》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风筝》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风筝》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风筝》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筝》教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风筝教案 一、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本班共有学生五十多人,学生的开展情况和智力水平各不相同。有一些学生思维活泼,根底扎实,语言叙述能力、阅读能力较强,对事物的看法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而有一局部学生根底较差,朗读水平也较差,写作对他们来说更是一大难题。为此,我根据学生的不同差别,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力求学生在原有根底上有不同程度的开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工作、生活,在语文方面奠定根底。二教材分析这篇精读课文是贾平凹的作品,写了“我童年时候和小搭档们做风筝、放风筝的情景。文章语言朴实,多于白描而极少雕刻,笔调亲切、温新、自然。文章既写了“我们放风筝时的自由

2、自在、无拘无束的高兴,也写了放风筝时的伤心;同时还体现了孩子们对幸福和希望的憧憬。文章自始至终,充斥了童真童趣,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如可触摸。另外,文章的结尾是开放型的,意味深长,给人留下丰盛的想象空间。编排意图有下列几点:1、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里做风筝,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并引出秋天童年趣事的话题,为语文园地里的口语交际训练“秋天里的高兴做一些铺垫;2、体会作者是怎样把“我们高兴和伤心的心情写具体的;3、积累课文中生动的词语。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过程与办法: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形式、不同要求及个性化的朗读来感悟语言文

3、字蕴涵的情感,逐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四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搭档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难点:在引导理解孩子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的心情的变化写具体的。五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齐读课题。2生字娃娃还记得吗?我们开火车认读。3看来同学们都和生字娃娃交上朋友,谁再来回忆上一节课围绕“风筝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件事?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2、读中悟情,以情促读学习第三自然段1风筝做好了,孩子们,此时此刻你们最想干什么?同学们,你放过风筝吗?你

4、是怎么放风筝的?课文中的孩子们是怎样放风筝的?默读第三自然段,用直线划出来。谁来读一下这段话,其他同学也有任务,边听边用三角符号标描写人物动作的词。多么生动的词语,作者正是通过这些动词的正确运用,把放风筝的画面生动地展现在我们眼前,这样抓住人物动作具体描写的办法我们要学习。风筝飞起来了,孩子们的心情怎样?请同学们快速浏览第三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孩子们心情的句子。出示句子如果你就是那些孩子,你们会喊什么?叫什么?“幸福鸟,请你飞得更高些吧!“幸福鸟,你飞得好高啊!“幸福鸟,飞吧!飞到白云上面去吧!风筝越飞越高,我们的高兴也就越飞越高,我们的幸福也就越飞越高。那就让我们高兴、幸福地读读第三自然

5、段。3、学习第四自然段过渡:孩子们在做风筝、放风筝时的心情都是快活的,其实我们的高兴还不止这些呢!接着读下去,看看还有哪些地方也能让我们感受到这种高兴的心情呢?生读第四自然段的1、2句。师:风筝飞到了云彩上去了,把我们的高兴也牵到云彩上去了!这样冲动的心情你通过朗读叙述出来吗看来做风筝、放风筝确实是孩子们童年时最大的高兴。就在孩子们享受着风筝越飞越高带给他们的高兴时,突然吹来一阵风,线嘣地断了。风筝在空中抖动了一下,便极快地飞走了。文中还有一个词也是表示“极快地意思,是哪个词?倏地你还可以换个什么词?一下子、唰地风筝一下子没了踪影,此时此刻孩子们的心情怎样?快速读第四自然段,划出描写孩子们心情

6、的句子。出示句子什么是大惊失色?非常吃惊,脸色都变了此时,他们又会呼唤什么呢?幸福鸟,你在哪里?快回来吧!刚刚他是在呼唤,但是千呼万唤吗?怎么叫千呼万唤?呼唤的次数多,人数多就是千呼万唤。师:多好的两个成语,写出了孩子们此时的心情。谁想读读这句话,读出孩子们的心情。4、学习找风筝过渡:千呼万唤,却唤不回飞走的风筝,最亲密的搭档飞走了,你们甘心吗?不!想怎么样?去找风筝!请同学们快来读第五自然段,看看他们有没有把高兴找回来。师:孩子们找到了吗?他们用心找了吗?你怎么知道的?师:四处寻找了半个下午,依然没有结果。此时孩子们的心情怎样?你能用书上的一个词来叙述他们的心情吗?垂头丧气做一下垂头丧气的样

7、子师:同学们不要垂头丧气,会不会有什么地方没找啊?生:有!水磨坊!师:赶紧去啊,说不定风筝就在那里呢!快,快!出示最后一句话:“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齐读。师:后来找到了没有,课文没有写出来。下面小组交流一下,如果让你们接着写,会怎么写?学生交流:找到了!找到了!风筝真的就落在这里!我们欢呼起来没有!依然没有风筝的踪影!我们又一次大哭起来!师小结:幸福鸟啊!我们亲手做的幸福鸟!你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牵动着每一个的高兴和痛苦。你就是我们童年最亲密的朋友!让我们再次满怀深情地呼唤这个朋友风筝!4、课后练习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这么多描写心情的词语,课后请同学们自己也写几个,比比谁写得最多

8、。板书设计: 10、风筝做风筝憧憬希望 快活放风筝快活 大惊失色 千呼万唤找风筝哭了 垂头丧气二、教学实施精彩片段【片段一】师:风筝飞到了云彩上去了,把我们的高兴也牵到云彩上去了!这样冲动的心情你通过朗读叙述出来吗一生读师:我觉得你的心情很平静。谁能读出孩子们冲动的心情吗?另一生读师:你动情了,我觉得你就是那个放风筝的孩子看来做风筝、放风筝确实是孩子们童年时最大的高兴。就在孩子们享受着风筝越飞越高带给他们的高兴时,突然吹来一阵风,线嘣地断了。风筝在空中抖动了一下,便极快地飞走了。文中还有一个词也是表示“极快地意思,是哪个词?倏地你还可以换个什么词?一下子、唰地风筝一下子没了踪影,此时此刻孩子们

9、的心情怎样?快速读第四自然段,划出描写孩子们心情的句子。出示句子师:什么是大惊失色?非常吃惊,脸色都变了此时,他们又会呼唤什么呢?幸福鸟,你在哪里?快回来吧!刚刚他是在呼唤,但是千呼万唤吗?怎么叫千呼万唤?呼唤的次数多,人数多就是千呼万唤。多好的两个成语,写出了孩子们此时的心情。谁能读出孩子们的心情。一生读师:你读得还有些欠缺,谁还能读得更好?另一生读师:你读得真有感情,看来要超过你是不可能的。【通过学生一遍遍品读,教师对学生读书情况加以激励评价,进而激发学生进一步理解文本,升华感情。】【片段二】师:孩子们找到了吗?他们用心找了吗?你怎么知道的?生:读文师:四处寻找了半个下午,依然没有结果。此

10、时孩子们的心情怎样?你能用书上的一个词来叙述他们的心情吗?生:读文答复垂头丧气做一下垂头丧气的样子【通过让学生品读及表演,体会“垂头丧气的意思和孩子们此时的心情,比单纯的说教好得多】师:同学们不要垂头丧气,会不会有什么地方没找啊?生:有!水磨坊!师:赶紧去啊,说不定风筝就在那里呢!快,快!出示最后一句话:“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齐读。师:后来找到了没有,课文没有写出来。请同学们先小组交流,再展开想象的翅膀接着写下去听音乐写【这是一次语言训练。这种有意识的语言训练,既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能开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及语言叙述力。】学生作品精彩片段:有的说:“找到了!找到了!风

11、筝真的就落在这里!我们欢呼起来有的说:“没有!依然没有风筝的踪影!我们又一次大哭起来!有的说:“幸福鸟啊幸福鸟,你究竟在哪里啊?你可知道我们多么想念你!你快回来吧!快回来吧!三、教学反思?风筝是一篇有关贾平凹的童年时候和小搭档们做风筝、放风筝的情景。“要想打动别人,先要打动自己,这篇文章我读了好多遍,每读一遍都让我有了更深的感悟,以至于最后能一字不漏地背诵文本。则怎样使学生在学习课文时,深深体会到作者如何用朴实的语言把文中小搭档的心情变化生动展现出来呢?三年级教学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在朗读文本的根底上体会文本所要叙述的情感及写作办法,所以我决定以朗读为突破口来挖掘文本。这就要在“读高低功夫了。风

12、筝做好了,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放飞风筝,他们高兴地喊叫,从早晨到下午,情绪高涨,兴味浓厚;可是突然来了一阵风,无情地将风筝吹断,这可急坏了孩子们,他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想唤回断线的风筝,可是努力无效,风筝倏地飞得无影无踪;孩子们自然不会这么轻易就放弃自己心爱的风筝,于是开始苦苦追寻,他们愿意找遍每个角落多么可爱的一群孩子,多么自由、高兴的生活。文章正是因为这份感情深深牵动着孩子们的心,三年级的孩子品读课文,极其容易与主人公一起憧憬、一起高兴、一起忧伤文章顺序理清以后,再紧扣“高兴来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也就是围绕“放风筝时高兴吗?找风筝时高兴吗?来品读课文,在“是否高兴这个问题的调控下读课文,在

13、读中体会情感,在体会中再来读出自己的感受。语文新课标要求读书要有“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要“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基于这点,我把整堂课的重心都放在了朗读上,有进行指名读,同桌交流读,小组竞读等。在教学过程中,每当孩子朗读精彩时,我都能给于一个激励的微笑,当某个孩子胆小声音微弱时,让其他孩子给他鼓掌。看着孩子们因鼓掌而冲动的脸庞,我不禁也深深感动了,不经意的一点掌声对孩子来说意义不凡啊!但就朗读而言,学生的思想感情还没有到达一定层次的时候,让他们齐读,效果会更好,充沛体现团结的力量大。可以说本节课根本到达了我所预想的目标,但也有很多地方差强人意,比方:文章的细节挖掘得不够;指导朗读评价性语言较少,课堂突发事件应变能力差等等。作为新教师,临场教学经验不足,需要尽快适应一些规模较大、正式的课堂教学活动。多磨炼,多给自己敲敲警钟,才会有更大的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