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应急预案--公共卫生应急预案【行业材料】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7517987 上传时间:2022-08-2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司应急预案--公共卫生应急预案【行业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公司应急预案--公共卫生应急预案【行业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公司应急预案--公共卫生应急预案【行业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公司应急预案--公共卫生应急预案【行业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公司应急预案--公共卫生应急预案【行业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司应急预案--公共卫生应急预案【行业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应急预案--公共卫生应急预案【行业材料】(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工武大设计研究有限公司公共卫生应急预案(2017)中工武大设计研究有限公司樱桃绿目 录 1 编制依据12 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件特征及预防措施12.1 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件特征12.2 预防措施13 分级13.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3.2 分级14 预测与预警24.1 预报24.2 预测34.3 预警34.4 预警解除35 应急报告35.1 报告程序35.2 报告内容36 应急准备47 应急处置67.1 应急上报67.2 应急行动67.3 现场救援方案的实施原则98 应急终止99 术语109.1 突发重大食物中毒、急性职业中毒事件109.2 重大传染病疫情109.3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

2、病10 1 编制依据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 2003年5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部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长令第35号,2003年5月12日发布并施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长令第37号,2003年11月7日发布并施行河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实施办法 2003年7月29日河南省人民政府令第76号公布,2003年7月29日河南省人民政府令第76号公布并施行2 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件特征及预防措施2.1 危险性分析、可能发生的事件特征传染病疫情一旦扩散,不易防控,造成群体性疾病,损害公众健康;职业中毒可能造成员工的健康损害,严

3、重的可能危及生命。2.2 预防措施a) 做好流行病医学调查、监督检查、监测检验、卫生防疫等防控工作;b) 开展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增强员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意识和能力;c) 对疫情应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d)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员工的个人防护。3 分级3.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本专项预案所指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3.2 分级3.2.1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I级事件 a)发生150人以上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15例

4、以上死亡病例; b)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100人以上或死亡10人以上; c)发生特大传染病疫情:出现肺鼠疫传播;霍乱爆发;非典型肺炎病例一次,疫情发生100例病例以上,疫情有扩散趋势;发生人间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传播和流行;出现5例脊髓灰质炎野毒株感染病例;出现5例以上肺炭疽病例;本年度发生艾滋病例数较去年同期或上季度的病例数增加10倍以上;在一个潜伏期内出现5000例以上的甲型或戊型病毒性肝炎;在10天内发生的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病例数超过总人口数的20以上;流行性感冒病例数在两周内超过总人口数的20以上;涉及群体性不明原因病例,并有扩散趋势。3.2.2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级事件 a)

5、发生100人以上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15例以上死亡病例; b)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50人以上或死亡5人以上; c)发生特大传染病疫情:一个平均潜伏期内(6天)发生5例及以下肺鼠疫、肺炭疽、霍乱发生流行,一周内发病10-29例或波及2个社区;发生疑似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疑似人间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本年度发生艾滋病例数较去年同期或上季度的病例数增加5倍以上;在一个潜伏期内同一集体单位出现50例以上的甲型或戊型病毒性肝炎;在10天内发生的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病例数超过总人口数的10以上;流行性感冒病例数在两周内超过总人口数的10以上;政府部门认定的其它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

6、2.3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级事件 a)发生50人以上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5例以上死亡病例; b)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10人以上或死亡1人以上; c)发生一般传染病疫情:一个潜伏期内(6天)在公司发生肺鼠疫、肺炭疽病例,在一周内霍乱发病10例以下;本年度发生艾滋病例数较去年同期或上季度的病例数增加1倍以上;在一个潜伏期内同一集体单位出现5例以上的甲型或戊型病毒性肝炎;在10天内发生的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病例数超过总人口数的5以上;流行性感冒病例数在两周内超过总人口数的5以上;公司认定的其它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2.4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级事件 a)发生50人以下重

7、大食物中毒事件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5例以下死亡病例; b)一次发生急性职业中毒10人以下或可能造成死亡; c)发生一般传染病疫情:在一个潜伏期内同一集体单位出现5例以下的甲型或戊型病毒性肝炎;在10天内发生的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病例数超过总人口数的5以下等;流行性感冒病例数在两周内超过总人口数的5以下;公司认定的其他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4 预测与预警 根据公共卫生的预测与预警要求,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对重大事件及可能的疫情开展风险评估,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4.1 预报 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公司机关相关职能部门通过以下途径获取疫情预报信息: a)国家政府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布

8、的疫情预警信息; b)公司获取并上报的地方政府利用新闻媒体公开发布的疫情预警信息; c)政府主管部门向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告知的疫情预报信息; d)对发生或可能发生的重大疫情,经风险评估得出的疫情发展趋势报告。4.2 预测 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根据事件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事态,以及政府发布的四级预警(红、橙、黄、蓝),结合公司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应做出传染病疫情分析和如下判断:a)启动I级应急预案b)启动级应急预案; c)启动级应急预案; d)启动级应急预案; 4.3 预警 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应根据预测结果,进行以下预警: a)达到公司总体应急预案第1.7条启动条件时

9、,应立即发出启动本专项预案的指令; b)指令相关部门启动本单位应急预案,并通知公司机关相关职能部门和有关单位进入预警状态; c)指令相关部门采取防范措施,并连续跟踪事态发展。4.4 预警解除 应急终止,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宣布预警解除。5 应急报告5.1 报告程序 公司发生级及级以上事件,在启动本单位应急预案的同时,迅速按照公司总体应急预案图00.5(应急报告程序框图)规定的程序向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最多不超过1小时。5.2 报告内容5.2.1 公司发生I、级事件,应立即报告,报告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事件发生的时间、单位名称、地理位置; b)发生的公共卫生事件的类型和特征

10、、扩散蔓延趋势; c)人员伤病情况、临床表现、已死亡人数; d)可能的原因; e)现场医疗救护物资储备情况; f)食品储备情况; g)已采取的应急措施; h)救援请求。5.2.2 在处理过程中,事件单位应尽快了解事态进展情况,并随时用电话、传真等方式,向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报告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现场状况; b)已采取的处理措施,处理效果; c)若发生特大食物中毒事件,对人员的损伤情况、可疑食物、临床表现; d)若发生有毒有害气体泄漏,对人员的损伤情况、中毒人数、临床表现、职业因素; e)若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对人员的损伤情况、确诊人数、临床表现; f)若发生重大不明原因

11、疾病,对人员的损伤情况、确诊人数、临床表现; g)人员伤亡情况; h)可能的原因、已采取的应急措施; i)现场医疗救护应急物资及食品剩余和补给情况; j)周边居民疏散情况; k)其它救援要求。5.3 发生I、级重大以及级一般传染病疫情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时,公司还应按照地方政府的相关规定进行报告。6 应急准备部 门负责人应急准备应急领导小组公司总经理 公司副总经理 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接到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后,应做好以下工作: 1.了解食物中毒或疫情的影响以及现场处置情况; 2.拟定现场应急指挥小组人员名单,并明确现场指挥; 3. 随时掌握事件的应急处置情况,当事件符合公司总体应急预案

12、第1.6条启动条件时,立即下令启动本专项预案。 4.指定新闻发布人。 综合管理部主任1.接到报告后,立即向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报告;并落实指令; 2.根据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指示,及时通知公司各职能部门和公司应急处置技术组做好应急准备;3组织和协调卫生防疫、医疗救护等救援力量做好准备; 4.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制定卫生防疫、医疗救援指导方案的前期准备工作;5.根据应急专家的预测,配备一定数量的医疗药品、器械、疫苗、防护用品、交通和通讯工具、现场救护设备、消毒消杀药品、生活物资等防控物资,待命调配;6.确定本部门派往现场的人员,做好参与现场应急处置和救援的准备工作并待命;7.根据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

13、组指示,做好向地方政府报告或求援的准备。8.协同配合做好应急处置过程中现场秩序维持的准备工作。9.跟踪并详细了解现场处置情况,及时向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汇报、请示并落实指令;10.根据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指令及时通知相关单位;11.协同配合治安部门做好现场秩序维持的准备工作。12.按照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的指令,做好向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上报材料的准备。 技术质量安全部主任1.接到通知后立即做好应急准备; 2. 跟踪并详细了解事件现场处置情况,及时向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汇报、请示并落实指令; 3. 做好制定应急处置指导方案的前期准备工作,提出安全防范措施并督促落实; 4.确定本部门派往现场的人员并待命

14、。5.协助做好卫生防疫的准备工作;其它职能部门主任按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指令做好应急准备工作。现场指挥小组组长1.接到通知后立即做好应急准备; 2.跟踪并详细了解现场处置情况,及时向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汇报、请示并落实指令; 3.参与制定应急处置指导方案;4.按照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指令,做好现场应急指挥准备工作。 公司应急处置技术组组长1. 收集有关技术资料,为现场应急处置指导方案的制定做好准备;2.做好为现场应急工作提出应急救援方案、建议和技术支持准备;3.参与制定应急处置指导方案。 7 应急处置 当事件符合公司总体应急预案第1.6条规定的启动条件时,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应立即按照公司总体应急预案图00.6(应急指令下达程序框图)规定的程序,下达启动本专项预案的指令。7.1 应急上报7.1.1 当发生I、级事件时,公司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在下达启动本预案指令后,迅速向地方政府报告,最多不得超过1小时。7.2 应急行动部 门负责人应急行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