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中政治 10.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7422135 上传时间:2023-12-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高中政治 10.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5高中政治 10.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5高中政治 10.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高中政治 10.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高中政治 10.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1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总体小康成就的表现。2.知道总体小康存在的不足。3.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4.知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些新要求。重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难点:正确区分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课前预习】一、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1总体小康的实现。(1)表现: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_明显提高。(2)特点:_的、_的、发展很_的小康。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1)时间:到本世纪2020年。(2)特点。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

2、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二、经济建设的新要求1经济_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_、_、_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科学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_国家行列。_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2人民生活水平_。基本公共服务_总体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_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扶贫对

3、象大幅减少。_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3_、_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课前预习】答案一、1(1)生活质量(2)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二、1持续健康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创新型工业化2全面提高均等化差距社会保障3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课堂合作探究】探究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建设的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从1981年至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至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

4、裕,基本实现现代化。1第二步目标的达成意味着我国实现了什么样的小康社会?它有什么特点?【提示】总体小康。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2第三步目标中包含的小康社会是什么样的小康社会?它有哪些要求?【提示】是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民生、生态文明五个方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了新要求。具体说来,包括以下几项新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3从社会民生方面描绘一下第三步目标中包含的小康社会的景象。【提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

5、,扶贫对象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全面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探究总结】1全面小康消除差距全面小康强调发展比较平衡,并不意味着全面小康的实现就消除了地区、城乡以及各阶层之间的差距,只是缩小了差距。2全面小康同时同步小康(1)不同地区的建设进程是不同的,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2)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得快些,率先实现现代化;相对落后的地区要奋起直追,加快发展。(3)同时,国家要做好“五个统筹”,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当堂检测】1对我国现阶段的小康水平认识正确的是()A只是在经济上实现全面小康B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C已经实现全面小康,只是水平仍比较低D是

6、少数人的小康,多数人还处于贫困状态2下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理解正确的是()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温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追求的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的共同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体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原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将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富裕ABCD3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坚持全面推进,实现同步富裕放慢东部发展步伐,促进西部开发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ABCD4苏南地区地处长江三角洲核心区,是我国经济社会最发达的地区。到2020年,该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区域现代化,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8万元人民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

7、过7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接近4万元,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5%,城镇化达到75%;到2030年全面实现区域现代化,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达到主要发达国家,成为经济发达、社会进步、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民主法治的现代化地区。苏南地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实现区域现代化,这表明()A全面小康的目标在贫困地区是难以实现的B我国应着力确保贫困地区率先进入小康社会C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D解决贫困地区的小康问题,只能靠国家的扶持和帮助5到2020年,苏南地区实现人均生产总值18万元人民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7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接近4万元的目标。这()突出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强调要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降低了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可以更好地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ABCD6简要描述到2020年苏南基本实现区域现代化后人民的生活状况。【答案】1-5 BCBCB6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大体实现。就业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社会保障全民覆盖,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