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验试卷通用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7415202 上传时间:2023-06-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验试卷通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初二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验试卷通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初二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验试卷通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初二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验试卷通用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初二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验试卷通用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二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验试卷通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验试卷通用(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 年 级 下 语 文 第 三 单 元 测 验 试 卷 一、书写(4分)1、漂亮的书写,既能陶冶人的情操,又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你在答题中,能努力做到书写的准确、工整、美观。我们将根据卷面情况给你记分。良好4分,中上3分、较差1-2分)。二、积累与与运用(31分)2、看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汉字写拼音。(9分)狼j( )混xio( )干涸( )吞噬( )媲美( )挑衅( )迁徙( )缄默( )哂笑( )3、名句积累(5分)(1)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2)无题中表现了对爱情坚贞的名句是: , 。(3)在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4、下列词

2、语中共有4个错别字,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分)相形见绌 高深莫测 及不可耐 精巧绝纶 前赴后继 莫忠一是 众目睽睽 震耳欲聋改为 改为 改为 改为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2分)A敬畏自然从总体上理性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倡一种新的理念: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B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反映滥用自然资源导致生态环境被破坏。C旅鼠之谜以北极旅鼠的大量繁殖和怪诞行为给人类提出警告。D大雁归来涉及人与动物的关系,充满保护野生动物的伦理观念。E喂一一出来以真实的故事警示世人正视城市环境污染问题。6、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人们竟然不自量力地宣称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B、你会感

3、到这胸膛里深藏的痛苦与无奈。C、大雁都要吹起联合的号角。D、人们发现了震天的响声和美丽的瀑布。7、按要求仿写句子(2分)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如果说人生是 , 。如果说人生是 , 。8、阅读下列寓言,写出其蕴含的道理。(2分)乌龟看到老鹰在翱翔,十分羡慕,就缠着鹰教它练习飞翔的本领,鹰不同意,乌龟再次死缠硬磨。老鹰只好把它带到高空,结果乌龟被摔得粉碎。 。9、“如果再不珍惜水源,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的眼泪”,公益环保广告令人深思,请以“环保”为话题,自创一副对联。(2分)上联: 下联:10、猪八戒是西游记中塑造的一个形象,读者往往把其形象与孙悟空的英雄形象对

4、立起来,总看到他的懒惰、贪吃、搬弄是非等不良品质,其实他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美好品质,请结合作品内容谈谈猪八戒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50字左右,3分) 。三、阅读理解(35分)敬畏自然(14分)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殊不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的普通一部分一样。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虽然这个水滴也能映照大海,但毕竞不是大海,可是,人们竟然不自量力地宣称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人类的作品飞

5、上了太空,打开了一个个微观世界,于是人类沾沾自喜,以为揭开了大自然的秘密。可是,在自然看来,人类上下翻飞的这片巨大空间,不过是咫尺之间而已,就如同鲲鹏看待斥一般,只是蓬蒿之间罢了。即使从人类自身智慧发展史的角度看,人类也没有理由过分自傲:人类的知识与其祖先相比诚然有了极大的进步,似乎有嘲笑古人的资本;可是,殊不知对于后人而言我们也是古人,一万年以后的人们也同样会嘲笑今天的我们。也许在他们看来,我们的科学观念还幼稚得很,我们的航天器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个非常简单的儿童玩具。人类的认识史仿佛是纠错的历史,一代一代地纠正着前人的错误,于是当我们打开科学史的时候,就会发现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那么,我们

6、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人类发明了种种工具,挖掘出大自然用亿万年的时间积累下来的宝藏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11、课文开头,作者首先举出了人们常有的想法是什么? 。(2分)12、作者针锋相对地提出了自己的哪种观点? 。(2分)13、第二自然段“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一句中“这种狂妄的表现”指的是什么?大自然窃笑的依据是什么?(4分) 。14、试把第二段结尾句“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改为陈述句,体会效果有什

7、么不同? 。(2分)15、第一段画线句形象地写出了自然与人类的智慧关系是大海与小水滴的关系,你能否想一个新的比方,来说明二者之间的关系? 。(2分)16、怎样理解第三段中画线句的含义? 。(2分)(二) 蓝色煤海(8分)据估计,陆地上的一次能源只够人类使用几百年,而海洋蕴藏的动力资源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此,有人把海洋誉为地球上的“蓝色煤海”。那么海洋能都包括哪些呢?它包括潮汐、波浪、海浪和温差等。目前人类在开发利用潮汐、波浪和温差能方面,已取得一些进展。尽管人类在开发利用海洋能方面已取得一些成绩,但人类并没有就此满足。法国计划于2000年前,在面积2000平方公里的水域内修建三道拦潮坝

8、,估计发电量可达350亿度。英国投资2100万英镑,拟建造一座100万千瓦的波浪发电站。美国打算在2000年前研制出10万千瓦至100万千瓦的海水温差发电装置,同时在东海岸和墨西哥海岸附近,建造400座至600座海洋热能电站,总发电量约为2亿度。日本海域内的热能相当雄厚,据估计,如果全部释放出来可相当于日本目前每年所消耗能量的20多倍。为此,日本决定2000年前,建造大型海上波浪发电装置,研制10万千瓦以上的温差发电站。17、“有人把海洋誉为地球上的蓝色煤海”中的“誉为”能否改为“喻为”?为什么?(2分)18、第二段主要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 (2分)19、这篇文章中间删去了三

9、段内容,联系上下文,你认为中间删去的是什么内容?(2分)20、与“人类并没有就此满足”相照应的词语分别是 、 、 、 。(2分)(三)泪的重量(13分)轻的泪,是人的泪,而动物的泪,却是有重量的泪。那是一种发自生命深处的泪,是一种比金属还要重的泪。也许人的泪中还含有虚伪,也许人的泪里还有个人恩怨,而动物的泪里却只有真诚,也只有动物的泪,才更是震撼人们魂魄的泪。第一次看到动物的泪,我几乎是被那泪水惊呆了。本来我以为泪水只为人类所专有。但是,直到真的看到了动物的泪,我才相信动物也和人一样,它们也有悲伤;更有痛苦。只是它们因为没有语言,或者是人类还不能破译它们的语言,所以,当人们看到动物的泪水时,才

10、会为之感到惊愕。直到此时,人们才会相信,动物原来更有一种为人类所不理解的无声的哀怨。我第一次看到动物的泪,那是一头老牛的泪。我们家在农村有一户远亲,每年寒假、暑假,母亲都要把我送到这家远亲那里去住。那里有我许多的小兄弟,更有一种温暖的乡情,那里有我在城市里得不到的真诚的欢乐。而最令人为之高兴的是我们的这家远亲家里有一头老牛,这头老牛已经在他们家里生活了许多年,而且据我的小弟兄们说,这头老牛还有灵性,它能听懂我们的语言。当然,这只是因为我们对这头老牛过于喜爱的缘故,牛如何能听懂人的语言呢?但是,这头老牛也许真是有点灵性,每当我们模仿牛的叫声唤它的时候,这时只要它不是在劳作,它就一定会自己走到我们

11、的身边,然后我们就一齐骑到它的背上,也不用任何指挥,它就把我们带到田间去了。这时,我们就自己在地里玩耍,它在一旁吃草,谁也不关心谁的事。而到了我们之间因为矛盾动了拳脚,那头老牛就似一个老朋友那样地走过来,在我们之间蹭来蹭去,就是不让我们任何一方的拳头落在对方的身上。传统的民间习惯,总是把失去劳力的老牛卖到“汤锅”里去。而所谓的“汤锅”就是屠宰场,也就是把失去劳力的老牛杀掉卖肉。这实在也是太残忍了,但中国农民还不知应该如何安排动物最后的终结。农家是无可责怪的,家家都是这样做的,你又让一个农民如何改变这种做法呢?只是,这头老牛已经是对此有所准备了,它似是早就有了一种预感。每到它回到家里之后,它就似

12、是用心地听着什么,而门外一有了什么动静,它就紧张地抬头张望,再不似它年轻的时候那样,无论外面发生了什么事,它都理也不理地,只管做着自己的事。然而,终于这一天到来了,那正是我在这家远亲家里住的时候,只听说是“汤锅”的人来了,我们还没有见到人影,这时我就看见那头老牛哗哗地流下了泪水。没多少时间,老牛就哭湿了脸颊。这时,它脸上的绒毛已经全都湿成了一缕一缕的毛辫,而且泪水还从脸上流下来,不多时就哭湿了身下的土地。老牛知道它的寿限到了,无怨无恨,它只是叫了一声,也许是最后再向自己的主人告别吧,然后,它就被“汤锅”的人拉走了。很久很久,我总是不能忘记那泪水,那是一种最真诚的眼泪,是一种留恋生命,又感知到大

13、限到来的泪水。动物不像人类,人类总是对自己存一种侥幸,他们总是希望那种对于每一个人都是不可避免的最终结局,会在自己身上出现奇迹,也是我们人类过于贪恋生命,所以我们总是给爱我们的人留下痛苦。倒是动物对此有它们自己的情感,它们只给人们留下自己的情爱,然后就含着永远的泪水向人们告别,而又把最后的痛苦由自己远远地带走,动物的泪是圣洁的,它不向人类索求回报。如果说牛的泪,是告别生命的泪;那么还有一种泪则就是忍受生命的泪了。这种泪是骆驼的泪,也是我所见到的一种最沉重的泪那是在大西北生活的日子。一次我们要到远方去进行一种作业,全农场许多人一起出发要穿过大戈壁,没有汽车,没有道路,把我们送到那里去的只有几十峰

14、骆驼。于是,就在一个阴晦的日子,我们上路,一队队长长的骆驼,几十个被社会遗弃的人,无声无息地就走进了荒漠。没有一株树木,也没有一簇野草,整整走了一天,也没有见到一个人影,就这样默默地走着,我们吃在驼背上,喝在驼背上,摇摇晃晃,我们还就睡在驼背上。走啊,走啊,从早晨走到中午,又从中午走到黄昏,坐在驼背上的人们已经是疲惫不堪了,而只有骆驼还在一步一步地走着,没有一点躁动,没有一点厌倦,就是那样走着,默默地忍受着命运为它们安排的一切。脚下是无垠的黄沙,远处是一柱柱擎天直立的荒烟,“大漠孤烟直”,我第一次亲身感受到古人喟叹过的洪荒。我们的人生是如此的不幸,世界又是如此的艰难,坐在骆驼背上,我们的心情比骆驼的脚印还要沉重。也许是走得太累了,我们当中竟有人小声地唱了起来,是唱一支曲调极其简单的歌,没有激情,也没有悲伤,就是为了在这过于寂寞的戈壁上发出一点声音。果然,这歌声带给了人们一点儿兴奋,立时,大家就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