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规划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7404674 上传时间:2023-08-1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规划(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规划 (一)需求论证根据我县“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需要培养的新增技术工人达到25万,其中高技能人才要占25%以上。这为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建设的重点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二)建设目标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以改革为动力,着眼于全市及“长三角”地区不同层次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培训。突出职业岗位需要,通过岗位务实训练,提高技术应用能力,培养综合职业素质,达到国家职业资格标准,通过进一步建设,为社会提供开展应用项目研究、科技推广与咨询、生产技术服务、产品开发等服务活动,融教学需要与企业需要为一体,更好地培养各级各类技能型人才。1.机电技术应用专

2、业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品牌专业。2.培养具有合格专业技能和优良职业能力的高素质中职生为基础、以“大专学历+高级工”的高级工班学生为品牌的深受企业单位欢迎的大批人才。重点培养数控加工、钳工、焊工、车工、无线电安装、维修电工、自动控制、机电一体化等工种的技术人才。3.学生参加国家、省市技能大赛、实用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文明风采大赛中,继续保持明显优势,并在新专业新工种技能比赛中再创佳绩。4.不断推进校企合作,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创建本专业在社会培训、工学结合、订单培养、顶岗实习等方面全新业绩。“机械数控研发中心”完成规划中的项目,打造服务经济与产业的优质品牌。 (三)建设思路专业建设始终

3、坚持与校企合作的企业主导产业紧密结合,进一步加强区域内更广泛的校企合作和校际联盟建设,加大面向社会、企业、新农村建设的培训力度,积极推进面向西部学校的合作与辐射,在组织上强化项目管理,在师资上强化产学研能力、在教学上强化质量提升,逐步建立科学发展、校企共建的运行机制。1.通过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设,构建订单培养、工学结合、社会培训、产学研结合、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等方面的绿色通道。2.通过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能力训练、各种类型的技能比赛、各种办学模式的创新实践,构建学生职业生涯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的“立交桥”。3.通过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教学资源库建设、数字化实训平台建设和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等,构建专

4、业现代化建设的快速通道。(四)建设内容1.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1)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能力训练项目。2012学年机电专业将全面研究与实践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学生职业能力训练项目,创新与实践职业导师运行机制,开发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编写中职生职业素养训练教材,形成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训练计划,全面建立中职生成长档案。实践中职学生职业素养标准,建立起科学合理有效的学生职业素养标准及其评价体系。2012学年建设完成“学生职业能力训练中心”,中心既能训练学生专业能力,又能训练学生的通用职业能力。以此来进一步提升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涵与层次。机电专业将聘请行业专家、企业老总、政府机关

5、及法律、管理、创业等方面的专家做兼职职业能力训练指导师,指导学生的职业能力训练,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两学年的项目建设,机电专业部将研究、实践与总结一种国内全新的、有效的、操作性强的、可持续发展的、服务于学生终身的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2)数字化教学实训平台项目。2012学年首先实现专业教学课堂与实训基地(室)之间的教学视音频信息交互硬件建设,合作设计开发数字化教学软件,初步实现课堂与实训室(基地)教学的现代化和一体化。2012学年完成数字化教学软件开发并投入使用,实现课堂与实训室(基地)教学的现代化和一体化。通过两学年项目建设,机电专业及全校将实现从教室到实训室(基地)、从教室座

6、位到实训工位、从理论教学到技能操作、从课堂教学到现场演示等全方位、立体式、互动性的技能教学,提高技能教学效益,提升技能教学层次。(3)学生创新创业培训及创业基地建设项目。启动机电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项目,建立健全中职生创新创业培训机制,做大做强学校现有“赵县创业培训基地”并申请省创业培训基地资格,建设省级“学生创新创业试点学校”。建立完善10个校外创业培训实训基地。建设完成校内学生创业园。通过两学年的项目建设,机电专业的学生创业教育将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形成职业学校学生创业教育机制,开创一条职业学校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的创新之路。(4)学生技能大赛与文明风采大赛资助项目。研究与探索机电专业学生技

7、能大赛、“抽测型”等学生技能比赛的培训与辅导工作规律,建立良性机制,开发专门的竞赛辅导课程,培养与培训竞赛辅导师资力量,建设专门的技能竞赛研究团队。加强面向全体学生的专业技能“抽测型”比赛、“实用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文明风采大赛”的培训与辅导工作。(5)实训课程建设与校本教材开发项目。机电专业将根据劳动部门职业标准和岗位实际需要,创新实训课程体系和内容,与企业专家联合确定课程建设方案,包括课程大纲、授课计划,课程重点、难点的把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开展实训课程的建设工作。通过实训课程建设,专业技能教学将突出专业优势、地区产业特色和企业需要。在示范校建设过程中,机电专业将合作

8、开发专业特色和服务地区产业及当地企业的校本教材8套。建设专业核心课程,完成工学结合教材、教学课件、课程考核标准及习题库、实例库等的建设。课程教学内容紧密联系企业实际,合理设计实训项目,与企业联合开发,并聘请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通过两学年的项目建设,机电专业将实现国家标准教材教学计划、省课改(试点)教学计划、学校校本教材教学计划的有机结合,形成一个能够真正服务区域经济和地方需求的专业课程体系。(6)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通过两学年的项目建设,建成机电专业教学资源库(包括资源库软件开发和资源库内容建设),实现专业技能教学与技能等级评价分离。技能教学与评价接轨行业、企业、劳动部门技能鉴定。建设完

9、成数字化的专业技能项目教学视频资源库。(7)专业基础能力建设项目。加强机电专业的基础能力建设。学校建设机电实训大楼。为数控铣专业实训室建设项目提供前期资金和场地。将采购2台四轴加工中心、1台数控雕铣机、18台电子工艺实训台、4台制冷与空调实训台、1台三座标测量仪、数控软件,购置15台数控铣床,采购12台机电一体化实训设备、10台示波器和稳压电源等。通过两学年的项目建设,机电专业的基础能力将满足专业技能教学之外,成为区域机电行业的公共实训基地,真正实现职业学校 “服务社会、惠及学生”的两大功能。2.师资队伍建设(1)专业学科带头人培训项目。机电专业将采用出国培训、到企业挂职锻炼、高校进修以及参与

10、产学研合作等多种渠道,培养2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学科带头人(1机1电)。通过培养,能够使其具有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教改创新、技术研发、科学管理能力,引领专业及全体师生的技能教学和创新研发,并对专业的办学品质提升和办学效益及方向起核心作用。(2)专业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机电专业将采用通过出国培训、到企业挂职锻炼以及参与产学研合作等多种渠道培养提高业务水平,培养8名专业骨干教师,使其成为课程建设、技能教学与服务及产学研结合的主力军。(3)职业导师培训项目。深入实践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项目,培训职业导师。拟培养机电专业职业导师19名。聘请专家进行职业指导培训。通过项目建设,机电专业将培养出能够对学生进行

11、从职业素养到职业技能全方位指导,并取得心理辅导师、职业指导师等相关资质的优秀职业导师。(4)能工巧匠兼职教师聘任项目。拟聘请共计4名既有一定理论水平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或高水平技术工人(技师、高级技师)担任校内兼职教师,承担相应教学任务。对兼职教师进行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师职业规范培训。通过两学年的项目建设,多种渠道进行教师职业教育培训,建立一支能承担理论与实践环节教学的兼职教师队伍。(5)专家型教师培养项目。推进专业老师内涵提升工程。实施专家型教师培养计划。拟培养2名行业专家型教师。通过两学年项目建设,使两名专家型老师直接参与行业与企业的技术革新,接触技术前沿,能够起到引领行业技

12、术、技能发展的作用。(6)教师科研项目。实施科研促教计划,推进以科研促教改工程,拟定机电专业老师两学年内承担省、市级课题4项。并且50%结题。通过科研活动来提升教师的内涵。3.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1)研发中心产品开发项目。建设“机械数控研发中心”和“电子技术研发中心”两个研发中心,与金利孚刀具有限公司合作开发新型园林修剪刀片的加工工艺等项目,提升中心及其研究团队的内涵。研发中心产品开发项目的实施与学生专业实训和专业技能提升紧密结合进行。研发中心产品开发项目与专业教学改革发展相结合,实施工学结合,倡导“做中学”的技能教学理念。通过研发中心产品开发项目,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具体途

13、径与要求是:从实训过程中选拔一批有兴趣、有基础、有研究能力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共同参与项目开发。先由教师承接企业的合作开发项目,再组织教师与学生的研发团队共同完成。比如电子产品开发,学生根据老师的设计思路或基本设计方案进行制作、调试,直至项目成功。又如数控机械加工,由学生根据教师的设计思路,进行夹具设计、加工工艺程序设计。在开发过程中,随时根据遇到的问题,师生共同探讨。从设计的角度还是加工的角度分别解决。根据项目的难易程度,赋予每个项目一定的学分值,学生完成项目后,该学分计入他的专业课学分,可以替代他的专业实训课程的学时。这样的锻炼,能扩大学生视野、提升技能深度,又能培养一定的生产组织能力。(

14、2)专家指导委员会第三方评价项目。机电专业建立由行业专家、企业技术能手和工程师及技能鉴定师组成的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会。并形成第三方评价机制。制定评价标准,并完善标准的评价功能。(3)工学结合、顶岗实习项目。机电专业实施双导师制,推进工学结合,探索实施学生顶岗实习项目。注重过程管理,加强技能指导,在企业中为学生选派岗位技能导师和职业导师。实行企业岗位双导师制带岗实训,建立双导师制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模式。(4)校企合作战略联盟建设项目。深度推进校企合作,企业订单培养冠名班达到专业在校生人数60%。推进人才培养培训和产学研合作项目。(5)校企合作员工培训项目。深度推进校企合作,服务企业员工素养提升,实

15、施“双元制”培训计划和企业员工的技能提升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发培训课程与教材,每学年拟完成开设机电专业技师或高级技师培训班2个。通过两学年的项目建设,使专业的社会培训形成品牌。(五)建设进度1.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1)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能力训练项目2012学年:全面实施关注每位学生的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项目,建设职业导师运行机制,编写职业素养训练教程,建立中职生成长档案。全面实施与企业文化接轨的学生职业素养标准,建立学生职业素养评价体系,实施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工程,为每位学生配置职业导师。聘请行业专家、企业老总、政府机关及法律、管理、创新创业等方面的专家做训练指导师。2012学年

16、:提升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内涵。建设完成学生职业能力训练中心。聘请行业专家、企业老总、政府机关及法律、管理、创业等方面的专家做训练指导师,通过模拟或全真的职业能力训练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2)数字化教学实训平台项目2012学年:投入硬件建设,启动专业教学数字化平台建设项目,合作开发机电技术应用数字化教学软件,初步实现课堂与实训室(基地)教学的现代化和一体化。2012学年:完善机电技术应用数字化教学软件,提高技能教学效益,提升技能教学层次。(3)学生创新创业培训及创业基地建设项目2012学年:建立10个校外创业培训实训基地。建成校内学生创业园和创业基地。申请省、市级创业培训基地资格,在2013年毕业生中完成SYB创业培训7000人日,聘请企业、行业、工商、税务、法律、行政等部门的专家做专题讲座。(4)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